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作不合-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看向乔苒,“护龙卫知晓的真真公主那一脉如此,这元亨钱庄的事情亦是如此。”
  这个解释倒是合理的,毕竟陛下登位突然,此前又不曾被立为皇太女,关于皇室秘闻,不知者自然不少。
  “这元亨钱庄的批文最早是永昌帝所下,”大天师道,“你先前猜测中的那批永昌九年的官银就被存放在元亨钱庄。”
  所以,先前那位永昌帝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清楚明昌帝非自己子嗣,却在血脉和贤才中选了贤才这一点得到了证实。
  只是即便准备将位子让给贤才,就如乔苒先前所言的那样,到底不是自己的亲子,永昌帝思前想后还是留下了一手。这一手便是元亨钱庄,官银被留在元亨钱庄,外加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大理寺留下这等卷宗便是不希望这等秘密被永远埋于地下。
  “便是再厉害的开国之君也不能保证后世子嗣个个人中龙凤。”大天师道,“秦皇一统中原,号称祖龙,也免不了二世而亡,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血脉传承无法保证皆是明君。”
  乔苒神情肃穆,看着面前说话的女子,既惊讶又敬佩。她来自现代社会,天性之中对皇权血脉之说并不信任,毕竟好竹出歹笋的事情可不在少数,可眼前这位大天师是不折不扣的大楚人,没想到也对皇权血脉天定之说并不信任。
  “永昌帝心里也明白这一点,明昌帝贤明,他愿意让贤,可明昌帝之子就未必贤明了,所以这位朝政功绩平平的帝王便立了元亨钱庄,留下了这批官银就是为有朝一日明昌帝之后万一昏庸糊涂以可以名正言顺的推翻他。”大天师道,“当然这批官银虽是物证,可若是没有知晓事情原委的人,这批物证自也没什么用处。”
  原来如此,真相之上的迷雾总算被拨开了一些,乔苒一面将大天师所言与往日里见到的那些线索串联起来,一面认真听大天师继续说下去。
  “因是创立之初便是为了以防不测,所以,他首要做的便是让元亨钱庄不属于任何一派,甚至不必惧怕天子。是以永昌帝不仅给元亨钱庄留了诏书诉明原委,甚至给了元亨钱庄不必向任何一派朝中官员低头屈服的权力和人手。”
  所以,永昌帝所做的,等同于在京城各部衙门之外另立了一个不属于任何一派的“衙门”,当然,这个“衙门”的形式是以钱庄形式存在而已。
  如此,这元亨钱庄长盛不衰似乎便有了解释,而且被如此“委以重任”的元亨钱庄当年所拨发的人手也必然不是一般人,皆是极厉害的人物,毕竟随时有可能要同当朝帝王对上,时时准备“反帝”的职责自然非一般人能够胜任。
  乔苒听罢若有所思:“永昌帝此举自有自己的考量,当然不能说错,可如明昌帝这般难得一见的明君智者怕是也不会允许这样的存在吧!”
  “不错。”大天师看了她一眼,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果真是解哥儿看中的女孩子,这般复杂的事情一点就透。
  “可永昌帝之于他不仅是君,更是贤明让位的父皇,他对于永昌帝是感激的,自然不会当真下狠手解决永昌帝创立的元亨钱庄。”大天师说道,“人有七情六欲,自然不可能一味纯善也不可能一味狠辣,就如陛下对于真真公主,下狠手解决太师千金的明昌帝对于永昌帝却是明知父皇所为在防着自己,可在永昌帝死后,在他大权独掌之时还是没有选择以绝后患,而是留下了元亨钱庄。”
  这便是人。人性善恶两面往往是矛盾的,君主也是人,自然不可能免俗。
  “只是虽然没有忤逆永昌帝,可以他当时的手段和魄力还是将天子脚下的元亨钱庄收为了己有。”大天师道,“所以长安的元亨钱庄是‘忠于陛下’的。”
  当然,因着不是作为皇太女登上的帝位,仓促为帝的女帝也是之后才知的此事。同护龙卫一样,长安的元亨钱庄在女帝无令时也会做一些他们所认为“忠于陛下”之举,但要想知晓他们做了什么,追本溯源便能分辨的出哪些是他们做的,哪些不是。
  “洛阳的不是吧!”乔苒想了想,道。
  所以难怪她先前一直觉得元亨钱庄正邪难辨,终究是落了自然而然的想法,将所有的元亨钱庄看做是同一势力,却没想到一样的皮之下却也能有不同的主人。
  更有甚者,如今这各地的元亨钱庄已经不能以一句简单的“不同主人”代称了,甚至可以说是隐隐有敌对之势了。
  “当年永昌帝因着是为‘反帝’建的元亨钱庄,能入其中的自然皆非寻常人。”大天师说道,“个个乃是万里挑一的智者,可就如古话所言的那样‘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若是皆得,反而可能失了天下。”
  便是因为个个都是智者,为智者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傀儡,只会听从。长安的元亨钱庄选择了服从,那洛阳的元亨钱庄自然也有可能不服从,甚至觉得如今本就血脉不正的陛下不适合为帝。
  “这种想法因当还要早于陛下登基之前,你知晓十三年前陈善谋反一事吧!”大天师说道,“先皇平庸,以至陈善谋反,先皇的先皇也就是当时明昌帝暴毙之后被群臣拥立的储君又糊涂,一手将陈善养大养虎为患,轮到陛下虽说勤勉却又是个女子,再接下来的大殿下……诶!不说也罢。如洛阳这样的元亨钱庄并不看好明昌帝这支本就不正的血脉,自然起了另立他人的心思。”
  “那他们准备立谁?”乔苒蹙眉,隐隐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真真公主么?”
  若当真让真真公主登上帝位,那才是要惹来生灵涂炭的事,如此偏执的人怎能成为一介帝王?
  大天师摇了摇头,道:“不知。不过他们若是秉持永昌帝的想法的话,不会立真真公主。”
  “所以若他们之间没有分歧又没有第三方势力的话,真真公主只是个改立的借口。”乔苒道,“他们心中另有明君人选。”


第816章 确认
  “李氏宗室族中人不在少数,此时人人都带着面具示人,是以也无法令人看清楚哪个合适哪个不合适。”大天师道。
  乔苒沉默了一刻,顿了顿,又道:“也不是没有第三方势力的可能,长安的元亨钱庄与洛阳的元亨钱庄都能各怀心思,焉知别地的元亨钱庄不会又同洛阳的元亨钱庄一般起了心思。毕竟都是聪明人……”
  剩余的话乔苒没有说下去,智者自会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傀儡,便是都反对陛下,焉知选的人选会不会有所不同。
  永昌帝百年前那一招为有朝一日“反帝”埋下的棋子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也早已不受控制了。
  就如简简单单的护龙卫一般,一心为了陛下,十多年间就能因为“忠于陛下”这个理由出现李真真,况且,李真真还不止一个。
  而更早的元亨钱庄已然百年,棋子早已不是棋子,而衍化成了下棋的手。
  自此,一些原先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猜测都得到了证实。
  “那份当年的官银在长安的元亨钱庄手中,我想之后明昌帝还是做了什么,所以将最重要的物证交给了已经认可明昌帝一脉的长安元亨钱庄,”乔苒缓缓推断着自己的想法,“若是各地元亨钱庄看法不同,没有这个重要物证,这也使得有另立新君之想法的别地元亨钱庄不能大张旗鼓的嚷嚷,必须徐徐为之。”
  大天师没有打断她的话,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他们不会觉得这是造反,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是在肃正皇室血脉。只要成了,他们便会成为正血脉的英雄,从幕后站到台前来,成为真正的人臣。”乔苒说道。
  自古以来处于幕后之人都是要忍受一些事情的,这种所做无人知,甚至一辈子无法正名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坚持的下去的。
  或许当年领命建立元亨钱庄的人没有私心,可之后的接替者,以及因为各种各样的变故而生出私心等等这些可能性不在少数。
  “于公于私,他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错。”乔苒说道。
  “也确实说不得错。”大天师淡淡的回应她道,“成王败寇便是如此,只是我等身为大楚臣子希望看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火纷扰,自然是想尽可能的免去纷争,更何况以陛下的年岁确实还不到考虑储君的地步。”
  只是陛下身体有损,可能无后的消息总是会引得不少人有所想法。
  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久不立储。
  “储君人选若是没有选好,战祸便不可避免。”大天师一语说中了如今朝政不稳的关键。
  乔苒心中一动,想到那个病弱偏执甚少见过外事的孩子,脱口而出:“大天师以为大殿下可为储君?”
  “他还小,陛下的年岁也不急于一时。”大天师看了她一眼,难得的没有给她一个准话,接着说道,“只是陛下如今突然昏迷,有些人便动了心思。”
  乔苒没有多言。关于陛下昏迷的原因,大天师不能透露,她也自不便刨根究底的追问,当然,追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今日得大天师这番透露倒是叫她不少萦绕在心头的疑问有了答案,女孩子松了口气。
  见她这般举动,大天师开口道:“既没什么想问的,我就……”
  “对了,”却在此时,乔苒脑中灵光一闪而过,开口打断了大天师准备‘收口’的话语,道,“京城那位镇南王妃走丢的世子,大天师可知晓?”
  听她这般问来,大天师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摇头叹道:“你还当真是过时不候啊!”
  乔苒抿了抿唇,眉眼也跟着弯了起来:“心中疑问无数,想再问一问。”
  今日这个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可惜,此事我并不知晓。”大天师敛了笑,正色道,“我掌管阴阳司,自有主职,对职外之事知晓不多。更何况,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乔苒:“……”
  这句话委实耳熟,甄仕远都对着她不知说过多少回了。
  “不过若非有这一股子好奇心在,你也没有那般大的查案动力。”大天师说道。
  万事皆有两面,端看人怎么看了。
  “真相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待你知晓的线索够多了,心中应当也早对事情真相有了猜测。就如今日你能问我元亨钱庄、问百年前旧事一样。”大天师道。
  这些事即便她不曾告知面前这个女孩子,她也已猜到了七八分,剩余的不过是她的补充而已。
  “好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我与你在这殿中说的话,出了这个殿自也只当没说过这等话一样。”看着面前的女孩子,大天师笑容温和了不少,“让你知晓这些,只是好叫你不用在这些事上费心。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再聪慧,也是如此。我可不想待到解哥儿回来之后,交给他的是一个累到心力交瘁的乔大人。”
  “我明白了。”乔苒后退了一步,向她施了一礼。
  坦然受了她这一礼之后,大天师又道:“留那些臣子倒也并非我所想,毕竟留在宫中还要管一张嘴吃饭……”
  这话说的颇接地气,乔苒忍不住笑了起来。
  “留他们一则先前我确实打了留李真真的想法,不过如今李真真既已出逃,我还是想留一留他们。”大天师转身,负手在她面前来回走动,“若是如我二人猜测的那样,除了长安之外别地的元亨钱庄当真起了恢复皇室正统血脉的想法,以这个理由完全可以说动朝中不少并不支持女帝的反对派亦或者那些持观望态度的观望派加入其中。”
  就如她二人先前所说的那样,不管是支持女帝的长安元亨钱庄,还是起了另立新君想法的洛阳元亨钱庄又或者更有自己想法的这两处之外的元亨钱庄,两方都是有理的,挑不出错。
  找不出错,便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都觉得自己做的才是真正对的事,甚至可以把自己在做的“恢复李氏血脉”正统的事当成一种风雨欲来的大事。就如读书人坚持“孔孟”之道一样,他们坚持的才为正统和真理。
  有了这样的正统和真理,人们往往能做出不少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前朝动乱,太宗创建大楚时,靠的不也是这样的坚持?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才是对的,会因为相同的看法加入其中的不在少数。那些寻常人倒也罢了,如眼下留在宫中的这些官员,他们的能力远非常人所能比拟,若是他们有了这等心思……”大天师说到这里,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会很麻烦。”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被留在宫中的官员之中必然有人已经加入其中,为了“恢复李氏血脉”。毕竟,只要对方不是个傻子,就必然会在这等朝堂高官中寻求有一样想法和坚持的人,因为“恢复李氏血脉正统”不是仅靠一人就能做到的事,必须要有人从中协助。
  “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