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胜看着突然沉默出神的李夏,微微有些屏气,不知道姑娘在想什么。

    “百年积善,金家精英辈出,也是天道正理。你接着说。”又过了一会儿,李夏才低低接着道。

    “是。金世子的意思,让咱们等县尊伤好,腊月里就启程赶往京城。说是,高邮军一案,以及他接下来要清理的几路驻军,年后开审时,让我在京城看着些,下九流的事,陆将军他们,只怕不知根底。”

    郭胜略过了金拙言的邀请,这种小事没必要打扰姑娘。

    “金拙言这一趟,还要清理哪几路驻军从高邮到福建,一清到底”李夏目光凛凛。

    柏家的传统,守身虽正,却不拘泥,往后,至少是要以太后和秦王一系为最重,柏景宁在福建大约也是由北往南,和金拙言的由北往南,一旦汇合江南就握在太后手里了。

    郭胜听到福建两个字,目光灼灼亮闪,“听金世子的意思,这一趟应该只清理高邮、南安和盱眙三军,之后的安排,没听他提起。”顿了顿,郭胜接着道:“只说,秦王爷署理兵部,头一件要事,就是清理从京城到福建腐坏的驻军,还说,让磐石看好这条运河,不许有任何差错。”

    “嗯,先蚕食再鲸吞。”李夏这一句有几分心不在焉,片刻,突兀的问了句,“大伯下一任,还没有信儿”

    李漕司一任五年已经到了时候,原本秋天里就该进京述职,另委他用,可朝廷却拖了下来。

    “没得姑娘吩咐,没敢多问。”郭胜急忙欠身答道。

    “去问问,和他说,唐继明在两浙路,大伯不宜再在江南一带。”

    郭胜一个怔神,“只怕吏部已有定论”

    “真有定论,你不问,金拙言也会透给你。”李夏斜了郭胜一眼,郭胜被她这一眼看的低下了头,他又疏忽了。

    “朝中这会儿乱着呢,还有两件事,想办法点给金拙言,其一,南安军目前不宜轻动,这一趟,彻底清理好高邮和盱眙两军,就足够了。”

    郭胜紧拧着眉头,看着李夏,不得不低低问道:“南安军不宜轻动,姑娘能不能指点几句不然,不好和金世子说,金世子为人过于精明”

    金世子可不是他家县尊,没有实料,含含糊糊可是唬不住的。

    “你在太平村时,是见过一族一姓一呼百应,根本不辩是非曲直,甚至连利害都不多想,热血上头,只认那一个姓氏的。”李夏看着郭胜,“你游历天下,没去过南安吗”

    郭胜呆了片刻,随即领悟,“我懂了,姑娘放心。”

    “第二件,想办法告诉柏景宁,福建军,练兵容易,打不了仗,让他到太平村这样的地方去挑人。”李夏接着道。

    郭胜一个错愕,连连眨着眼,片刻,微微屏气问道:“姑娘,这信怎么透都行”

    “嗯。”李夏极其肯定的嗯了一声。

    郭胜松了口气,这就好办了。

    “一进腊月,咱们就启程吧,尽快赶到京城。胡磐石现在只在两浙路一地盘据,从两浙路到这高邮码头,到控在手里,要多久”李夏盘算了片刻,问道。

    “磐石一多半的人手要跟在金世子身边听用,磐石自己,也要先盯着金世子那边的事,最快,也要到明年出了正月,稳妥点,要到明年二月末。”郭胜答的极其谨慎。

    “太慢了,跟金拙言说,让他找陆仪,拨些人给胡磐石,到明年入夏之前,最好能把这条运河控在手里。”

    这会儿,北边应该已经危机逼近,过了年,大约就要议起和亲的事了,姐姐的亲事,从前年到现在,议了四五家,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最后功亏一溃,她很担心,担心有些事,还要和从前一样,可姐姐这一件无论如何,她都不许姐姐和从前一样

    她得有所依仗,有人可用,这条运河,得连通到京城去。

    “是。”郭胜沉声答应。

    “还有。”李夏沉默了好半天,看着雀跃的蹦了两下,眼看再背上一遍两遍,就能背好书的六哥,低低道:“告诉金拙言,不要只盯着南边,这里有柏景宁,还有江家,是急不得的。

    帝国之患,南北都有,问问他,北边今年一年天气可好,那位大头领,现在怎么样了。”

    郭胜眼睛瞪起,又急急的眨了几下,强压着心里的震动,咬着牙,自以为十分镇静的答了声是。

    李夏斜斜的看着他,“从今天春天起,往来高邮码头的北方客商,不就在议论北边那些闲事风调雨顺,水草如何肥美,牛羊如何便宜,那些大小头领如何在你打我我打你,北边那些狼,是三顿饱饭一吃,就要老子天下第一的。”

    这是金拙言的话,郭胜听的不停的眨眼,北方客商的议论他怎么不记得他听到过吗这议论的,是北方的客商,还是从北边飞来的鸟儿啊

    郭胜被李夏交待了一连串的麻烦事,再怎么紧赶着忙,也一直忙到进了腊月好几天,才带着从胡磐石手里挑了又挑的十几个人,护卫着徐太太母子,一行四五条船,启程赶往京城。

    这一趟进京,比横山县赴任高邮,一路上更加惬意,李家这几条船,到哪儿都顺顺当当,只是郭胜忙的几乎没在船上过。

    他是等到胡磐石赶回高邮,才护卫着他家姑娘启程,胡磐石急带人从两浙路往下,一路横扫,他则一边顾着金拙言那边暗中之事,一边会合了陆仪拨过来的几十个人,从高邮往北,一路清理。:



    第二百一三章 到家前一天

    他要在春节前,把这条河打下来,然后交给胡磐石打扫细处,理顺控牢。

    李夏和李文岚的课,暂时停了下来。不过,就算不上课,郭胜还是打发人把李文岚要背的功课,要写的文章,一点儿不少的送过去。偶尔郭胜闲下来,在船上的时候,就把两人接过去,好好上一课。

    只是不管李文岚怎么要求,郭胜都没带他和李夏下过船,当然,行程太紧,以及,天儿太冷,都是正经原因。

    徐太太一行几条船,有风扯满帆,没风就多雇纤夫,早行晚歇,走的很快,祭灶后两三天,就进了京城地界,这一天午饭后没多大会儿,就泊进了长垣码头,今天好好歇一晚,明天一早启程,过了午后,就能泊进京城南水门了。

    徐太太又是轻松又是紧张的歪在临窗榻上,透过窗户缝儿,看着外面繁忙热闹的长垣码头,和洪嬷嬷,李冬说着话儿。

    “明儿就能进到京城了。”徐太太声调都有些不稳了。

    “可不是,总算又回来了。”洪嬷嬷更加激动,用帕子用力按了按眼角,“也不知道老太太到了没有,这一眨眼,二十好几年没见过老太太了,还有京城,十好几年,也不知道京城变成什么样儿了,听说北大直桥那一带,咱们走后隔年,一把火烧了明天咱们就能回到京城喽”洪嬷嬷抹一把眼泪,笑上几声。

    李冬有一下没一下做着针线,看着这会儿还没进京城,就激动的失了态的洪嬷嬷,和一脸期盼的阿娘,抿着嘴儿笑。

    这些年,虽说她这亲事总也不顺,不过,家里都这么好,她这件事,是小事啊

    李夏和李文岚坐在打横的矮榻上,李文岚背几句书,瞄一眼窗外,这些年,他跟着郭先生隔三岔五的往外跑,回回都极有意思,特别是舅舅在的时候,回回出去,一玩大半天,甚至一天,开心极了,现在在船上一困二十来天,李文岚只觉得自己闷的快要长绿毛了。

    郭先生这会儿在哪儿呢这儿是长坦码头哎极其有名的长垣码头,好多好多诗词文章里都提到的长垣码头,先生不带他去见识见识么

    李夏托着腮,看着明显兴奋远远多于担忧不安的阿娘,和激动的光顾抹眼泪的洪嬷嬷,唉,伯府,对她们一家来说,就算大伯娘在,也不是善地啊。

    还有姐姐的亲事,最好,四月之前能定下来,哪家好呢她看中的,好象都有点攀不上,攀得上的哪个能配得上姐姐呢

    姐姐这脾气,太好了,这脾气太好的毛病,实在讨厌。

    在李文岚的望眼欲穿中,洪嬷嬷的大儿子,如今跟在李文岚身边做小厮的赵庆沿着跳板,从隔壁船上跑过来,隔着帘子,愉快的叫道:“太太,先生说,今天太阳好,又没有风,先生说想带六爷和九娘子到码头上走走,先生说,这长垣码头也算是处古迹儿,很有几分看头。”

    不等徐太太答话,李文岚愉快的哇了一声,扔了书,跳下榻就往外跑,跑了两步,一头折回来,一边冲李夏胡乱招着手,一边弯腰去拿鞋,“阿夏快走阿娘,我能不能带妹妹”

    李文岚鞋子穿了一半,才想起来得先跟阿娘请个示下,急忙跳着脚转向徐太太,急急的请着示下。

    李冬笑出了声,徐太太手指点着李文岚,又气又笑,“你看看你,这么几天功夫,都把你憋出病来了,我要是说不,看你这样子,还不得当场跟我哭起来”

    “阿娘,行不行行不行啊”李文岚根本顾不得听清楚徐太太的话,只顾急着问行不行啊。

    “行行行去吧,照顾好你妹妹,你们两个都别淘气,这儿可不是高邮县。”徐太太一边笑一边挥着手。

    洪嬷嬷早就下了榻,和苏叶一起,帮李文岚和李夏理好衣服,又挑了大毛斗蓬给两人穿上,再拿了手炉,叫了李夏的丫头青果进来,仔细交待了,再隔着帘子吼了儿子赵庆几声,才打发急不可耐的李文岚,和不急不慢的李夏出了船舱。

    看着两个人出去了,徐太太烦恼的按着太阳穴,和李冬低低抱怨道:“你看看这两个小的,一个懂事的让人你妹妹太懂事了,聪明太过,我总担心”

    “阿娘,”李冬知道阿娘担心什么,急忙打断阿娘的话,“阿夏还好,不算太聪明,她就是话少,眼睛又太亮,看着人不说话,好象什么都看懂了,其实她不懂,阿娘别多想。”

    “我也这么觉得,她才多大,懂什么就是那个样子,看着聪明的不得了。”徐太太立刻顺着女儿的话调整自己的想法,慧极了,就不是什么好事。“你看这岚哥儿吧,过了年都十三岁的人了,你看看还跟六七岁上一个样儿,你看看刚才,书都扔了,你五哥十三四岁时,哪象他这样”

    “阿娘,六哥儿怎么能跟五哥比五哥是老大,再说,五哥这样的,阿娘有一个就够了,这不是阿娘自己说的么”李冬笑道。

    “那倒也是,你五哥这样的,李家也就他一个。”一提到大儿子,徐太太立刻打心底笑出来,“三四年没见五哥儿,不知道长高了没有,长变了没有,明儿见了”徐太太一句话没说完,眼泪下来了。

    李文岚牵着李夏的手,小心的从宽宽的跳板上走上岸,郭胜带着两个长随,已经等在岸上了。

    李夏看着明显瘦了一圈的郭胜,郭胜里面一件蓝灰长衫,外面一件藏青灰鼠里斗蓬,长身直立,神清气爽,迎着李夏的目光,微微垂了垂眼皮,侧身让过两人。

    李文岚仰头看着郭胜,一脸心疼,“先生太操心了,多谢先生。”:



    第二百一四章 雪与火

    郭胜背着手,弯腰看着李文岚笑道:“有一点儿别的事,都妥当了,多谢六爷关心。

    李夏听到都妥当了,嘴角笑意隐隐,郭胜这把牛刀,才真是初一尝试,锐不可当。

    “这长垣码头景色不错,咱们先走一圈,看几处文章诗词里常常提起的景致,再到那边码头看一看,听说那边正在卸今年春节要用的烟花,看个热闹。再到那边的望远阁歇歇脚,喝杯茶吃几块点心。”

    郭胜直起腰,看了眼李夏,再看着李文岚,说着这一趟的安排。

    李文岚不停的点头,“我知道望远阁,望远阁的红豆糕最好吃,还有咸豆花还有莲蓉酥,都是一绝”

    “一绝真说不上,文人诗词,可不能信。”郭胜信步往前,一边笑一边说,“那些赞美之词,多半是借物喻情,离开京城多年,或者是进京城赴考赴任,长途劳累,到了这长垣码头,眼看就要回到,或是扑入京城的繁华富贵之中,这心情,自然是看什么都好,吃什么都美。夸这望江阁这个一绝,那个极品,要说的,都是那份兴奋和向往罢了。”

    “嗯,我懂了。”李文岚听的十分认真,“就象那些闺怨诗,其实都是哀怨自己被朝廷忘了。”

    “对”郭胜看起来心情极好,笑出了声。

    李夏被李文岚牵着手,一边走一边四下看。

    直到太子死那年,年年春节操办宫里诸般热闹,以及京城上元节城里城外的花灯烟火的,都是江皇后。她很擅长,也很喜欢操办这样的事,年年银子如水般流出去,换来令人眩目屏气的奢华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