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关铨,陆仪做了禁卫军都指挥使之后,头一份折子就是调关铨做了副手,在这之前,关铨一直在河套马场养马

    关铨,也是个和上一世不一样的变数

    “喂”李文山伸手在李夏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眼都直了。”

    “没想什么。”李夏飞快答道,“你接着说。”

    “说完了”李文山脸凑过去仔细看着李夏,“我刚才说的,你光出神没听到是吧”

    “听到了”李夏伸手推开五哥的脸,“关家和陆家渊源深厚,你说过,关铨是刚正之人。”

    “关铨我也认识阿夏,我到底当了多大的官怎么净认识大人物你别告诉我我当了丞相”李文山满眼期待的看着李夏,肩膀都要抖起来了。

    李夏调转目光往房梁上看,“就是个小京官而已,你想的太多了那个姓闪的,可以用一用,也许管用”

    “姓闪的对付那两个师爷这能对上”

    “嗯阿爹那天不是说,卜师爷说,陈粮换新粮的事不是他们做的,他们只是个背黑锅的。”

    “是原话是:卜师爷是无辜池鱼,代人受过”李文山拧着眉,两根手指捏着下巴苦思冥想,用闪参议对付两个师爷,怎么用阿夏都有主意了,他怎么一点想法也没有

    他上一世明明那么厉害

    “这事得找赵大帮忙,”李夏学着五哥,也用两根胖手指捏着下巴,“让他把这话送到闪参议耳朵里”

    “这有什么用嗯”李文山话没说完,一拍大腿,就明白了,同时,他又想到了另一个可能,“阿夏,你说,这事会不会卜师爷真是池鱼”

    “卜师爷要真是池鱼,那闪参议听到这话就更不能置之不理了,除非他跟闪知府有仇,这仇大到他宁可搭上自己”

    李夏想着那些卷宗,就算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这两个师爷也是帮凶之一,无论如何都要从阿爹身边挪走:



    第二十三章 老太太

    “在闪知府那里,他是不是池鱼咱们不管,可在阿爹这里,他们两个害死了阿爹”李夏仰头看着李文山,李文山听的头皮一紧,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先把他们掀走再说我去找赵大要不要跟秦先生打个招呼”

    李文山抬起了一只脚又看着李夏问道,虽说刚认识秦先生没几天,可李文山却觉得认识他好多年一样,对他又尊敬又信任。

    “那你跟秦先生说一声就行了,不用再找赵大。”李夏笑道。

    秦先生送走李文山,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只觉得热辣辣的竟有要痛饮几杯的冲动。

    用卜怀义狡辩的鬼话来整治他,这一招四两拨千斤不说,狠辣至极却又不伤已德,说起来简直算得上堂堂正正明明是阴谋,却是一派阳谋风尚,真真是难得这位五爷真真是难得,以后的成就必在李漕司之上,值得教导、值得辅助

    秦先生将这件事又细细过了一遍,叫了赵大进来吩咐道:“明天三老爷要去杭州府参见罗帅司,你带几个人悄悄跟过去,一来暗中保护五爷他们,二来,还有件事”

    秦先生示意赵大附耳过来,低低吩咐了几句,接着笑道:“不光闪参议,姚参议和朱参议那里也放一放风,别多说,透点风就行。”

    “先生放心。”赵大长揖答应。

    李夏坐在上房南窗下的榻上,和六哥李文岚对面坐着写字,李文岚写的专心,李夏手里机械的描着,心却想远了。

    她家这位老太太,原来是个娼妓出身的虔婆子,阿爹的生母,是她养来赚钱的,怎么样才能让阿爹看清楚她怎么样才能把她从老太太这个位置上拉下来,让阿爹阿娘不再听她的话,让她不敢再欺负姐姐呢

    那个爱好美人儿的王同知要是让那位老太太以为王同知想纳姐姐,能给很多银子,她会怎么办

    好象可以试一试就这样,去找五哥商量商量

    李夏扔下笔,穿了鞋就往外跑,李文岚在她身后大叫:“你还没写完你没写完姐姐,姐姐妹妹又跑了”

    刚跑到门口,李夏一头撞到了掀帘进来的钟老太太身上,幸亏钟老太太一把抓住了门帘,才没被李夏撞倒在地上。

    “你这死妮子乱跑什么你看看你哪有一点官家小娘子的样子”钟老太太的训斥里远没有平时的尖刻尖利。

    李夏转头扑进急忙奔过来的姐姐李冬怀里,扭头看向钟老太太,这满脸的舒畅愉快可是很不多见,有什么好事让她高兴成这样了

    李夏不着急出去了,挨在阿娘徐太太身边坐下,不时瞄一眼钟老太太。

    “刚才厨房炖了些糖水,趁热吃最好,让小九儿给老太太送了一碗过去,小九儿说老太太不在。”徐太太恭敬的欠着身子,满脸陪笑,恭敬小意的和钟老太太说话,这位老太太不是婆婆胜似婆婆,这么些年她早就习惯了,宁可自己委屈些,也不能得罪了她。

    “我出去了。”钟老太太大喇喇道,她在这个家里当老祖宗早就当的太习惯了,并不觉得徐太太和她这样说话有什么不对。

    “老太太去哪儿了好玩吗也带我去一趟吧”李夏扑闪着长长的眼睫,看着钟老太太扮天真。

    “不是玩的地方这死妮子,净掂记着玩你今年都六岁了,针线厨艺早该学起来了”钟嬷嬷板着脸训斥了李夏一句,转头看着徐太太说话:“才刚出去,没想到碰到个老乡,在老家就隔了一条巷子,说了好一会儿话”钟老太太脸上的激动兴奋还没褪尽。

    老乡隔了一条巷子李夏眨了眨眼又问道:“老太太的老乡那是京城来的”

    “老太太是扬州人。”徐太太轻轻拍了李夏一下,温声解释了一句,李夏轻轻噢了一声,她知道是扬州啊,出瘦马的扬州

    “我去看看五哥”李夏听明白了原委,交待了一句就跑了出去。

    李文山正摇头晃脑背一篇文章,李夏等他背完了才跳进屋,“五哥,我有个主意,你听听行不行。”

    “什么主意”李文山放下书,从窗户里探出头。往四下看了看,四下无人。

    “五哥,你说,要是把姐姐送给别人做妾,就能有好多好多银子,那个老太太会不会怂恿阿爹把姐姐送出去”李夏紧挨着五哥耳语。

    李文山顿时变了脸色,“她敢阿爹肯定不会,就算”

    “我知道阿爹不肯,就是因为阿爹不肯”李夏伸手堵住李文山的嘴,心里却有一丝丝的不确定,阿爹真的不肯吗她对阿爹和阿娘,知之真不多。

    “我是说,你觉得老太太会不会怂恿阿爹这么做又不是说阿爹会这么做”

    “不至于吧”李文山迟疑不定了,“阿冬是正经的官家嫡女,再怎么也是伯府出身,给人家做妾那不成了大笑话了再说,谁敢纳不想活了除非是王爷,长沙王世子也说得过去,陆将军”

    “谁都不行皇帝都不行姐姐决不给人做妾”李夏一巴掌打在李文山头上。

    “那是那是我就是说说,那老太太阿夏,这个,还真是不敢说”李文山虽然觉得这是个极其荒唐的想法,可钟老太太会怎么想、怎么做,他还真想不出。

    “要不,咱们,那个试试”李夏仰头看着李文山,笑眯眯捻着手指,李文山拧着眉,“嗯这不好吧也是嗯,可以试试怎么试”

    “这件事你别管。我去找姐姐,让她明天跟咱们一起去杭城”李夏跳起来就要往外跑,李文山一把拉回她,“你打算把阿冬送给谁咳咳我是说你知道我的意思。”

    “就是那个姓王的同知,只有他最有钱,又最爱美人儿。”

    “噢”李文山长长舒了一大口气,又一口气抽进去,“阿夏,不会弄假成真吧万一”

    “放心,想送也送不进去,除非那个王同知不想活了,连带搭上他们王家满门。”李夏甩开李文山,连蹦带跳的跑了。:



    第二十四章 关切和照顾

    片刻,李夏又折回来了,“对了,老太太出去了一下午,说是碰到了个同乡,你让赵大查查是谁,还有,五哥知道吧老太太是扬州人。

    “噢啊好”李文山忙放下刚刚捧起的书,一脚迈出门,才反应过来,“扬州人知道啊,扬州人怎么了哎”

    李冬当然也很想到天下闻名的杭州城看看,李县令和徐太太都是极疼孩子的,没用李夏多纠缠,就把李冬明天也去杭州的事定下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县令、李文山,梧桐,以及洪嬷嬷的丈夫赵胜骑马,李冬带着李文岚和李夏坐一辆车,洪嬷嬷带着苏叶和小九儿坐另一辆车,启程赶往杭州城。

    横山县到杭城不过小半天,也就隅中时分,一行人就进了杭州城。

    李冬搂着李夏,隔着纱窗,眼睛亮亮的看着热闹非凡的杭城街道,李文岚一个人趴在另一面车窗前,不时惊叫赞叹几声,李夏却心不在焉、目无焦距的看着窗外想心事。

    昨天那个主意有点仓促,她到现在也没想周全,她有点大意了。

    太皇太后说过:不要轻视任何人,搏兔亦须搏虎力。

    要让钟老太太踩套,光凭一句两句闲话估计不行,李夏的目光聚焦,看向头转来转去看个不停的梧桐,最好能让梧桐做个旁证,可怎么样才能让梧桐做这个旁证呢那个王同知,她摸不到够不着,这会儿他怎么样,她一无所知

    唉,这事太仓促了,先放一放吧,等阿爹见了罗帅司出来再说,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会儿虽说不晚,可也不算早,李县令带着梧桐直接赶往安抚使衙门,赵胜和洪嬷嬷则侍候李文山兄妹在城里逛一逛。

    果然不算早,李县令到安抚使衙门时,门房里已经坐满了等候主人的长随小厮。

    梧桐留下等候,李县令脚步匆匆往正堂进去。

    正堂里已经坐了不少官员,侍立在门口的长随在江宁府见过李县令,忙上前见礼:“有一阵子没见李县令了,象是清减了,李县令这边请。”

    长随一边客套,一边将李县令引进正堂,把他往里面靠近上首的位置让,李县令度着座次笑道:“这里”

    “帅司吩咐了,横山县紫溪盐场的事要问一问,请李县令和紧领杭城的几位县令一起。都坐的近些,方便问话。”长随灵动之极,不等李县令说完,就忙笑着解释,李县令松了口气,谢了长随,又冲众人团团拱了拱手,这才坐到长随指给他的座位上。

    从他被长随引进来,原本嗡嗡响个不停的大堂内就安静了,一直到李县令落了座,嗡嗡声才又重新响起,各式各样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扫向李县令。

    都说这位新来的横山县令是伯府弃子,看来这传言不怎么对嘛,如果传言不实的话,那,如何对待这位新来的横山县令,就得重新掂量,好好的想一想了

    大堂里的人越坐越多,除了紧挨着上首的几个位置还空着,其余都已经坐满了。

    大堂通往后院的侧门帘子掀起,罗帅司背着手走在最前,紧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位四十多岁、骨骼粗大,看起来象个农夫的武官,武官后面,是一位三十来岁、衣饰考究、笑容可掬、风仪极佳的四品文官。

    武官应该就是安抚副使关铨关副使,四品文官肯定就是王同知了。

    李县令一边跟着众人起立迎接,一边判断着来人的身份。

    罗帅司等人落了座,介绍了李县令和另外两位新到任的县令,说了几件事,就示意众人可以告退了。

    “横山县李县令,还有附郭杭城的四县请留一留。”

    李县令正犹豫着,是这会儿上前和罗帅司说话呢,还是先随众人出去,转个圈再来求见,却听见罗帅司又吩咐了一句。

    李县令忙停步,等众人退出,和另外四县的县令重又落了座。

    “诸位也知道,如今太后驻跸杭城,咱们整个两浙路都得太太平平,诸位所知各县紧邻杭城,政务治安上更要加倍小心,境内若有什么事,不拘大事小事,只要你们觉得不怎么妥贴,就立刻禀告给我,万万不能大意,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处最容易出大事”

    罗帅司细细叮嘱了半天,末了,示意众人道:“几位先回吧,李县令且慢一慢,你刚刚到任,还有紫溪盐场的事,还须再交待交待。”

    大堂里只余了李县令和罗帅司、关副使和王同知四人,罗帅司指着李县令,先和关副使笑道:“这就是李漕司的幼弟,永宁伯府三郎李学明。关副使是山东关家嫡支,听说你补了横山县令,问了我好几回了。”

    李县令听的糊涂,关副使为什么要问他这份关切由何而来山东关家倒是听说过,可跟他有什么关系

    “横山县虽小,却是藏龙卧虎之地,你须多用心在政务上。”关副使声音低沉,和人一样,淳朴厚道,短短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