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夏重新套好九连环,递给古六,古六拎着晃了晃,一脸兴奋,“你真聪明,你还喜欢玩什么华容道孔明锁围棋”
“还围棋,你也不看看她多大”秦王立刻挑毛病。
李夏不停的摇着头,她就会解九连环,因为太皇太后只喜欢这个。:
第四十章 人偶
“你试试这个。
李夏挪了挪坐好,接过开始解。
金拙言也踱了过来,和秦王并肩站着,看了一会儿,伸手拿了只九连环,笨拙的解下再套,套上再解下,解出头一个环,举到秦王面前,“难倒不难,这么快真不容易,你试试”
“这有什么不容易”秦王堵了金拙言一句,立刻转话题,“你让人做的糖呢这都多长时候了怎么不让人去催催越来越不经心了”
秦王转脸看向陆仪,“还有你,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候了这是横山县,不是杭州城,难道要我摸黑回去你这差使怎么当的这种事现在都得我自己操心了”
陆仪欠身认错。
古六看李夏解九连环看的太专心,听到了秦王的话,却没听进去。
金拙言扫了眼不知道怎么掉到了桌子底下的华丽人偶,再看看头抵头解九连环的古六、李夏和李文山三个,再瞄一眼秦王,若有所悟。
九连环是古六的主意,人偶,可是王爷亲手挑的
小厮飞奔去催,片刻功夫,几个茶酒博士还真抬了两只大筐过来。
李文岚高兴的脸都红了,伸手去拉李夏,“阿夏阿夏你看你看”
秦王斜着盯着糖筐流水口的李文岚和李夏,闷哼一声,抬脚就走,“天儿不早了”
走出几步,猛一个转身,折扇指着李文山,“后天到书院,最晚卯初,不能晚了,要上晨课的”
不等李文山答话,秦山呼呼带风的走了。
陆仪走在最后,看着掉在桌子下没人理会的人偶,左右看了看,弯腰捡起来,背到身后,急步跟了出去。
回到县衙,李文山先往前衙跟李县令说了后天卯初就要到书院上晨课的事,李县令忙将手里的公事交待给两位师爷,带着李文山匆匆进了后衙。
后天卯初就要上课,那明天就得走。
万松书院的学生都住在书院内,住处不用找,可行李总要打点,还有跟去的人,李文山到现在也没有小厮什么的,得再从家里挑人,还有给先生的礼物
说起来,他应该亲自送儿子过去,拜会师长,嘱托一番,可他守土有责,不经许可不得擅离
都是大事
李县令带着李文山进了上房,刚跟徐太太说了一半,猛然顿住,懊恼的拍了拍额头,“冬姐儿,你去一趟,请嬷嬷过来,就让她听听。”
李县令交待了冬姐儿,又带着一股子说不清的心虚,跟徐太太解释了句,“嬷嬷毕竟经得多见得多。”
钟嬷嬷跟着李冬进来,李县令急忙站起来,躬身将她往上首让。
“老爷,上下有别,虽然没外人,可也不能不讲究。”钟嬷嬷规规矩矩给李县令和徐太太,甚至李文山见了礼,一脸正色和李县令道。
李县令又是感动又是愧疚,“嬷嬷教训的是,是我嬷嬷知道我这一片心”
“我都知道,老爷,太太,请上座。”钟嬷嬷带着得体的笑,欠身应了,示意站着的李县令和徐太太坐下。
李县令浑身不自在的坐下,欠身对着钟嬷嬷,徐太太瞄着李县令那样子,没敢坐实,半靠半坐在炕沿上。
“嬷嬷,请您来,是商量山哥儿后天到万松书院读书的事,行李衣服,这是小事,有两件大事,得听听嬷嬷的意思,一是挑谁侍候山哥儿过去,这人得稳重知礼,分得了轻重,第二,是我是不是得跟去一趟不去吧,于师礼上有失,去吧,我又不能擅离本土,这会儿再打发人往杭城请罗帅司示下,只怕来不及”
钟嬷嬷专注的听李县令说完,扫了眼徐太太,欠身笑道;“老爷,挑人这事,咱们家哪有什么人能挑就这几个人,都是我看着长大的,照我看,梧桐最合适,只是要委屈老爷了。”
“不委屈不委屈我也觉得梧桐好,我也是这么想。”李县令片刻犹豫之后,立刻答应。梧桐性子过于跳脱,又爱酒爱逛好在他知道轻重。
“别的,老爷也知道,我是个内宅妇人,这事,还得老爷自己拿主意。”钟嬷嬷见李县令应了,仿佛舒了口气。
李夏坐在炕上,两根胳膊支着炕桌,托腮看着钟嬷嬷。
让梧桐跟五哥去,她怎么舍得梧桐这个左膀右臂她早就知道了五哥要去杭城读书的事,让梧桐跟过去,只怕是她早就打算好的嗯,也好
李县令掂量来衡量去,最后决定写一封信让李文山带给山长,他还是不去了。
定了大事,徐太太和李冬忙着给李文山收拾东西,李县令叫了梧桐进来千叮咛万嘱咐。
李文山回到自己书房,收拾要带的书本笔墨。
李夏悄悄溜出来,去找五哥李文山。
“我正要找你。”李文山看到李夏进来,放下手里的书,将李夏抱到桌子上坐下,“我明天就得走,我想过了,得找秦先生借个人,让他来回往家里送信,就是还没想好,这信怎么交到你手里,又不让阿爹阿娘知道”
“这是小事。”李夏甩着腿,打断了五哥的话,“钟嬷嬷让梧桐跟你过去,我觉得,她是要下手了。”
“下手让梧桐跟跟过去怎么下手总不能害了我”李文山一脸茫然。
“梧桐能做的事太多了,让梧桐把你带坏,让梧桐在秦王,或者是山长啊同窗啊面前败坏你。”李夏慢吞吞道。
“这怎么可能这她有什么好处”李文山一脸的不可思议。
“五哥,你想想,她从咱们家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老祖宗位置上,跌到现在,至少明面上跟洪嬷嬷她们一样了,就是个奴婢,是从谁身上起来的是为了什么事
阿爹铁了心要明上下尊卑,又是为了什么
阿爹说什么讨身契要诰封的话,你觉得可能么侯府那位真正的老祖宗,会把身契放出来朝廷能让你放着嫡祖母不请诰封,给一个奴婢请封”
李夏一连串的话问出来,问的李文山不停的眨着眼,不敢相信,可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第四十一章 说不得的恼怒
“那怎么办”李文山再一多想,只觉得后背一阵接一阵发凉,真要象阿夏说的,梧桐要祸害他,那可真是防不胜防。
“我去跟阿爹说,不能让梧桐跟过去”
“你能说服阿爹”李夏瞥着李文山。
李文山仔细想了想,一脸苦相的摇了摇头。
“这事咱们不好料理,你去找一趟秦先生,把梧桐要跟你去杭城读书的事告诉他,再告诉他,梧桐是钟嬷嬷的干儿子,在这个家里,他只听钟嬷嬷的,阿爹的话,他也常常阳奉阴违。别的不用多说。”
李文山连连点头,“我这就去,由秦先生料理,肯定”
“凡事不能全靠在别人身上,真正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李夏横了五哥一眼。
李文山被她这一眼横的心有点紧。阿夏那一回,到底是做什么的
“梧桐这个人,是个能以利诱之的。
五哥,明天去杭城的路上,你就跟梧桐说,你得了王爷青眼,以后会如何如何飞黄腾达,等你飞黄腾达了,梧桐就是你身边第一人了。
俗话说,宰相家门房还七品官呢,往后,说不定两品三品大员,见了他梧桐都得点头哈腰的巴结呢,就是这一类的话,往好了说,往大了说。
中间再时不常提一提,你觉得侍候你的下人,才能倒在其次,头一条,得死心踏地的忠诚,什么事都不能瞒着你。”
李夏眯缝着眼,话说的慢慢悠悠,李文山听着,先是有几分想笑,接着又有几分森然寒意,这样的话,别说梧桐,就是自己,只怕也得生出不少念想。
“好你放心。”李文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答应。
秦王一路上沉着脸,纵马飞奔,一口气进了杭城。
人多了,才放慢马速,进到明涛山庄,跳下马,将鞭子随手一扔,大步留星直冲进去。
古六莫名其妙中带着几分惊惧。
金拙言看向陆仪,陆仪冲他垂了垂眼皮,紧跟在秦王后面进了山庄。
金拙言看着陆仪紧赶几步追上了秦王,转身上马,古六哎了一声,一把抓住金拙言,“王爷这是怎么了”
“这你都看不出来不高兴了呗。”金拙言随口答了句,甩开古六,催马走了。
“不高兴我当然看出来了,可为什么不高兴哎你怎么”古六一头雾水。
陆仪紧跟在秦王身后,进了二门,跟上秦王,装着若无其事的陪笑道:“那小丫头,她打她六哥,原来是为了一块糖,我还以为她懂事老成,是我看走了眼,原来不过是个小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懵懂无知丫头”
“你跟我说这个话,什么意思”秦王猛的顿住,一个转身,手指点着陆仪质问道。
陆仪差点撞上他,急忙往后退了一步,“没”
“人偶呢”秦王紧跟着又问了一句。
陆仪一个怔神。
“你当我没看见你还敢跟我说这种话你什么意思你以为我会因为这点破事,就破人家家灭人家门敢情在你心眼里,我是这么个无德无行的人话又说回来,人家得罪我了吗哪儿得罪了你哪只眼睛看到了我怎么不知道”
陆仪被秦王怒气冲冲质问的,张口结舌没法答,赶紧跪在地上认错,“是我”
“跪着”秦王根本不容陆仪说话,错着牙呵斥了一句,怒气冲冲,扬长而去。
秦王心平气和的给金太后请了安,又陪说了一会儿话出去了。
金太后瞄着他的背影,“岩哥儿这是跟谁气成了这样”
黄太监欠身答话:“陆将军在二门里跪着呢。好象陆将军说了什么,王爷发了脾气。”
金太后侧头想了想,“你去问问凤哥儿,出什么事了。”
黄太监答应了出去,片刻就回来了。
“陆将军说,这趟侍候王爷出去,他疏忽了回来的时辰,回来的晚了。”
金太后瞄了眼滴漏,失笑,“晚了”
今天回来的不但不晚,还早得很呢。
“是。还有,”黄太监顺着金太后的目光看了眼滴漏。
“老奴问话的时候,春山去寻陆将军,说是:爷吩咐赶紧把人偶拿进来。”
顿了顿,黄太监瞄了眼金太后,接着道:“前儿个王爷跑了小半个杭城,挑了个一尺来高的美人儿偶。”
“今天哥儿去了横山县”
“是。”
金太后手指慢慢抚着只白玉香球,一点点笑出来,“只怕是这美人人偶,没送出去。这孩子也太孩子气了。”
“王爷还小呢。”
“不小了。”金太后敛了笑容,悠悠叹了口气,“孩子气也就算了,这孩子,心地过于纯良,不知道人心之恶”
黄太监小心的瞄了眼怔怔出神的金太后,犹豫道:“横山县那边会不会”
“那是下里镇李家,倒是还好。盯着就行了。
哥儿不小了,该放放手,世事冷暖,人心险恶,让他见识见识,只有好处。”
金太后象是跟自己说话,又象是在吩咐黄太监,黄太监低低应了声是。
横山县,秦先生送走李文山,在屋里连转了十几个圈,吩咐备马,他要去一趟江宁府。
李漕司睡的正沉,被夫人严氏推醒,“老爷,秦先生来了,说有要紧的事跟老爷说,明天一大早还要赶回到横山县。”
李漕司立刻坐起来,披了件长袍,急步出到客厅,秦先生长衫后背一大片全是汗渍,正一杯接一杯喝茶。
“出什么事了”李漕司脚没落地,就急急问道。
“东翁别急。”秦先生一口喝干杯子里的茶,“没出什么事,就是出事,也是好事,极好的事。”
“那就好。”李漕司心里一松,脚下稳当了,仪态也回来了。
“山哥儿明天就要去万松书院念书了,这信儿,是王爷亲自送到横山县的。”秦先生眉眼里全是笑。
李漕司也喜色盈眉,“那傻小子这么得王爷爱重”
“这是件小事,我跑这一趟,是为了另外两件事。”秦先生又倒了一杯茶喝了,先将梧桐这件事说了,“东翁啊,令侄福慧俱全,必定前途无量”:
第四十二章 李家有后
“这是他跟你说的”李漕司简直不敢相信。
秦先生点着头,“老朽这心情无以言说,这是漕司之福,李家之福。这么大点孩子,就能如此明白人心,目光犀利,不为外相所蒙蔽。说句不怕漕司着恼的话,漕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