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立刻进京,三爷再不回来,咱们就离困死不远了,黑爷真是有本事。”吴七旁边的壮汉也站了起来。

    “黑爷在京城”吴七谨慎不少,看着黑瘦汉子问道。

    黑瘦汉子连连点头,“在,让我赶紧回来报信,黑爷说,这会儿不知道要用多少人,七爷能带多少人就带多少。”

    “大虎,你去叫人,把人都叫过来,收拾收拾,咱们这就动身”吴七得了回话,立刻吩咐道。

    院子里灯火通明,收拾到后半夜,吴七打头,一行二三十人,分成几队,连夜启程赶往京城。:



    第五百六八章 闲聊

    秦王自从江淮两浙回到京城,虽说还是署理兵部,实际上兵部诸事,皇上只字不提他,秦王每天虽说照常到兵部应卯,却知趣的一事不管,处于实际上的赋闲状态。

    秦王和李夏成亲当天,太后大行,刚过了春节,魏国大长公主走了,三皇子出了事,丧事一件接一件,整个秦王府都十分低调。

    江皇后被圈禁后,秦王和李夏更是深居简出,从不赴宴请近欢乐。

    李家李老太爷和姚老夫人的周年祭祀,在婆台寺做法会前一天,午后,秦王和李夏一辆不起眼的平实大车,出了王府,往婆台山别庄去听法会。

    车子出城门走了一段,李夏挂起车帘,将车窗推开半扇,迎着冷冽的寒风,眯着眼睛,一脸享受的深吸了口气。

    “这一阵子闷坏了”秦王将手伸出车窗外拭了拭,还好,不算太冷。

    “那倒不至于。”李夏将另一扇车窗也推开了些,眺望着远处的蓝天寒山,“就是觉得,象现在这样,咱们两个这样坐在车里,和市井诸人一样,轻轻松松出府,安安静静出城,安安生生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的时候,有一回就得珍惜一回,以后就没有了。”

    “不会,你说过咱们福大命大。”秦王伸手从后面圈在李夏腰间,声音很重。

    “福大命大也一样啊。”李夏往后靠在秦王怀里,叹着气,“你看看皇上,哪一回出城不是惊天动地的,回回出城前都得算帐,出一趟城得花多少银子,多算几回帐,哪还有出城的心情”

    秦王呆了片刻,下巴抵在李夏头顶上,闷声笑起来,笑了一会儿道:“咱们可以偷偷的溜出来,所谓微服。”

    “微服也一样惊天动地,说是微服,其实暗地不知道得动用多少人,微服一次,几筐折子都是少的,你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唉。”李夏在秦王手上拍了拍,“你脾气这么好,那些臣子肯定不怕你,没错都得刺你几句,真有了错,那还得了”

    “只要你喜欢,我抗得住。”秦王低下头,在李夏脸颊上碰了下。

    “就是现在好。”李夏将手塞到秦王手里。

    “嗯,只要跟你在一起,什么时候都好。”秦王握着李夏的手,将她往怀里拉了拉。

    “我也是。”李夏愉快的接了句,稍稍探头出去,看到陆仪,招了招手笑道:“慢点儿走,今天天气好。”

    陆仪在马上微微欠身笑应了,抬手示意车队放慢速度。

    “咱们商量商量晚上吃什么。”李夏尾音上扬,显的十分愉快。

    “好,你想吃什么”秦王被她这尾声上扬的心情也愉快往上,一边笑,一边问道。

    “婆台山上的山鸡很肥,让人去捉几只,山上有竹林,冬笋最美味不过,咱们山庄里存了不少好酒,晚上把唐家贤和七姐儿叫过来喝酒吧,还有五哥六哥,还要八姐姐。”

    李夏的话一路跳跃,秦王一边点头,一边笑道:“那让人把古六也叫过来,有他在好陪你六哥联诗赋句什么的。”

    “对对对。”李夏拍手赞成,“要不然六哥一会儿让你看看月,一会儿让你闻闻梅花暗香,一会儿又这个诗那个词的,得把咱们烦死。”

    秦王笑着点头,招手示意可喜吩咐道:“挑个人去请古家六少爷到别庄,赏月吧。”

    可喜应了,忙退下挑人去请古六。

    “正好,有件事要问问古六。”李夏想起那天晚上,古翰生干脆之极的答应,以及隔天早朝上的勇往直前,正好问问古六,古家这个弯,是怎么转过来的,又转的这样急陡。

    “古翰生的首先发难”秦王极其敏感的问了句。

    李夏嗯了一声,“古家一直守中持正,好好儿的,突然转了这么大一个弯,肯定有原因,问问清楚最好。”

    “大约跟你有关。”秦王微微低头,声音落低,“咱们定了亲之后,古六到咱们家的趟数就多起来,之前,几乎不来了,因为只是来的多几趟少几趟,挑明问出来反倒不好,我和拙言议过这事,拙言说郑家,古家,严家,还有他们金家,立国前后,都是同气连枝的亲戚,甚至算得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立国几十年里,都极其亲密,直到后来”

    秦王的话顿住,悠悠叹了口气,“利益和政见各有不同,才逐渐生份,这也难免。这几家,各有秘不示人的家训,象金家,他们家娶媳首选唐家女,嫁女首选古家郎。”

    “这算什么家训”李夏失笑。

    “当初在杭城时,关铨对你五哥和你们家十分关照,这事你知道吗”秦王一边笑,一边接着道。

    “知道,这也是家训”李夏眉毛都挑起来了。

    秦王笑起来,抬手将李夏的眉毛抚下来,“还真是家训。拙言到北边督战时,问起过关铨,关铨说,这是他家先祖的吩咐。”

    秦王顿住,好象在想怎么说,“前朝仁宗是幼子,当时有位嫡长兄,争位败了,就谋了反,身败而死,留下一子一女,一子就是现在的北地名将世家周家,一女嫁进了关家,关铨说,这家训,就是这位先祖留下的,交待子孙,若遇到下里镇李家失意子弟,要尽力照看帮助,若是顺遂得意,则不必理会。”

    “北地周家是前朝皇族”李夏惊讶极了。

    “嗯,不过,现在周家大约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前朝皇族之后,和绥安王府同出一枝了。”秦王有几分感慨,“关家那位祖宗也是,关铨并不知道他家这位祖奶奶是位前朝公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留下这样几句家训。”

    “那位公主很感激先李太后。”李夏声音很轻。

    “我也是这么想,拙言纳闷极了,怎么也想不通远在山西的关家,怎么会有这么个家训。”秦王不知道想到什么,笑容渐浓。

    “你说的这些,北地周家和关家那位祖宗,金拙言不知道你这是太祖的笔记”李夏一句话没说完,就反应过来。

    秦王点头,“嗯,太祖这本笔记,一直在阿娘手里,我没来得及问怎么会在阿娘手里,阿娘走前,把这本笔记烧了。拙言知道有这本笔记,却没看过。”

    “还是烧了好。”李夏沉默片刻,低低道。

    “嗯,金家那位老夫人,和先李太后从小一起长大,交好了一辈子,又是她送先李太后走的,她知道的隐私内情,只怕比太祖多的太多,那位老夫人都埋在心里带走了,这是大慈悲,太祖”

    后面的话,秦王没说下去。

    “太祖留下这本笔记,是给太子看的吧”李夏下意识的往秦王怀里挤了挤,低低问了句。

    “嗯,阿娘说是。”秦王明白李夏的意思,“我都记得,以后默出来,象周家和关家,可以剔除了,别的,你再看看,该湮没的,就在你我手里湮没掉。”

    “好。”李夏应了一声,低低叹了口气。

    先李太后当初常住长沙王府而不进宫,大约也是不喜欢太祖这份帝王心性吧。:



    第五百六九章 宴聚

    婆台山离的不远,慢慢悠悠,太阳落山前,一行人也到了王府别庄。

    李文山和李文岚站在离王府山庄不远的路口,正往山下张望,看到李夏和秦王,急忙一前一后迎上来。

    阮十七从一棵树后踱出来,迎着金拙言拱手,金拙言左右看了看,“你家言哥儿呢他不是最爱跟你出城”

    “听说他小姨也来”阮十七干笑几声,“就懂事了,陪他阿娘去陆将军府上了。”

    金拙言笑出了声。

    李夏听的清楚明白,却懒得理会阮十七,只看着李文山笑问道:“七姐姐到了没有”

    “刚刚到,说去和大伯娘说几句话就过来,八姐儿也到了,她们一起到的。”李文山见着礼,答过李夏的话,侧身让过两人,落后半步,往王府别庄进去。

    一行人刚刚进了别庄大门,古六在后面呼喊着,三步并作两步,喘着粗气冲进来,“你们走的真慢,我赶得快”

    李文岚喜不自胜的上前见了礼,和古六并肩,说起了古六前儿送给他的那一盆小叶昙花。

    李夏洗漱换了衣服出来,李文楠、李文梅和朱六奶奶,以及唐家贤已经到了,李冬到陆府陪伴阮夫人去了,姜尚文陪着霍老夫人在城里大佛寺做法事,都没能过来。

    可喜指挥着众人,在宽敞的三间厅里,一里一外,已经摆好了两桌果品冷碟。

    山里寒冷,李夏吩咐端砚将桌子移到炕上,可喜见李夏挪到了炕上,忙示意于搬几个炭盆过来。

    王府这间别庄是李夏的陪嫁,原是一个富商的产业,并没有地龙之类的东西。

    春天的时候,可喜曾经请过李夏的示下,是不是把这间别庄重新修缮,加装地龙等,李夏没答应。

    这间别庄,也就是这两年能过来一趟两趟,以后就没有能用的机会了,大动干戈的修缮,实在犯不着。

    李夏靠里面坐下,李文楠先往里让朱六奶奶,朱六奶奶急忙摆手,指着炕沿笑道:“你们去坐,我在这里,添酒添茶的便当。”

    “六奶奶只管安生坐着,添酒添茶,有我们呢。”端砚接话笑道。

    “六嫂子坐这里。”李文楠推着朱六奶奶坐下,李文梅推着她,在朱六奶奶对面坐了,自己陪坐在末座。

    “五嫂没来”李夏看着朱六奶奶问道。

    “五嫂前儿夜里受了点风,头有点儿沉,正好家里要留人看着,她就没过来。”朱六奶奶忙笑答道。

    外间一阵哄笑声传进来,古六声音高亮,“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李五这厮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识货”

    “这位六少爷,又排喧五哥。”李文楠斜着外面,气哼了一声。

    “他们玩笑呢。”李文梅忙接了句。

    “净拿五哥玩笑”李文楠话没说完,外面又传进来古六兴奋简直有些变调的声音:“你那儿子比你强十七你这是哪只眼睛看的我说错了,对着你儿子,你这眼睛就没有了,哎青出于蓝,难得难得。”

    李文楠噗一声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叹气,“还真是,言哥儿淘的简直没办法,前儿六姐姐还说呢,满京城都知道她们家言哥儿淘的没边,只有言哥儿他这个爹,说他儿子乖巧忠厚。”

    “我觉得言哥儿还行啊,不算淘。”李文梅认真想了想,和李文楠道:“挺懂事的,前儿我去六姐姐家,还看到他正扫院子呢,扫的似模似样,我问他怎么他扫起院子来了,言哥儿说是他阿娘的教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多难得。”

    “怎么扫起院子来了”李文楠听的眉毛都扬起来了,看着李夏问道。

    “我罚的。”李夏淡定道:“秋天叶子落的最多的那几天,下人们扫了一堆树叶,刚刚拢好,被他一头扎进去,吼吼哈哈几声,把拢好的树叶踢的漫天飞舞,到处都是,我就罚他扫两个月的地,你见到隔天,就够两个月,他就不扫了,姐姐说他看到扫帚都绕道走。”

    李文楠、李文梅和朱六奶奶都笑出了声。

    “言哥儿最怕王妃,他到我们家来,淘气太过,阿娘一句要告诉他小姨,言哥儿立刻就乖巧无比,还要跟到阿娘旁边,捶腿揉肩。”朱六奶奶看着李文楠笑道。

    李文楠久不在京城,有些事她不大清楚。

    “阿夏你可真是”李文楠一句话没说完,笑出来,“从小到老都辖制得住。前天和三嫂说话,刚寒暄两句,到第三句,三嫂就问我,说我们家到处配偏方这事,不知道王妃知道了没有。”

    “二太太那偏方配的怎么样了”朱六奶奶上身往前,带着一脸的好奇问道:“真有能的方子”

    “配的怎么样不知道,反正已经把小二房折腾的家无宁日了,”李文梅接过话,这秘方不秘方的事,在座的人中间,她最关心,知道的也最多。

    “前儿个赶着祭灶那天,三嫂和罗家二奶奶去刮锅底灰,说这锅还有讲究,得是子孙繁盛,儿女双全的人家,找来找去,就刮到了六姐姐家,阮家是真正的子孙繁盛,六姐姐又儿女双全,三嫂和罗二奶奶去刮灰,二太太和胡夫人就缩在旁边盯着。

    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