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了,急忙接过小吏递上的一摞摞折子,赶紧看起来,这两大筐折子,他们每个人都要全数看一遍,再理出来,理出折子,也得理出自己的思路。

    早朝上吵的时间太长,折子又太多,众人头也不抬,也就堪堪看完,离午时,只有一个时辰了,金相一边催着众人分类折子,一边道:“赶紧分一分,至少各有什么想法,到皇上面前再说吧,这折子里的事,实在拖不得,赶紧赶紧。”

    众人忙中好歹没出错,跟着金相,急急匆匆赶到宫门口,直奔勤政殿。

    皇上缓步从殿后进来,看起来疲倦非常的坐到榻上,扫了眼每个人都抱的满怀的折子,脸上的倦意更浓,“说吧。”

    “是,”金相上前半步,先说了推举王富年接任计相的事。

    皇上皱起了眉头,“侯明理不过病了,怎么就推举起计相来”

    “侯明理病得重,只怕一时半会不能到部视事,如今正是春夏赋税吃重的时候。”说不上来为什么,金相没有多说的心情。

    从昨天开始,连他们这些老臣,也都站着议事儿了。

    “魏相看呢”皇上的目光从金相,移到魏相。

    “臣以为,皇上说的极是,侯明理年纪不大,不过一时病了。”魏相心里转了无数念头,还是先让侯明理拖着计相这个位置,等他理出头绪。

    “嗯,你看呢”皇上看向严相。

    “皇上所言极是,只是,如今正是春夏赋税吃紧的时候,侯计相哪怕一时半会不能到部视事,都影响极大,臣以为,若是让侯计相在职养病,三司使这里,得指个人统领一二。”

    皇上看向古翰生,他是户部尚书,代理一下三司使,极为顺便。

    “皇上,臣一向愚笨,接任户部,直到今天,还十分吃力,就是户部的事,还要时常请教侯计相和王富年。”古翰生迎上皇上的目光,立刻推辞,他是真兼不下来。

    皇上皱起眉头,又看向严相,严相立刻躬身苦笑道:“苏相病重,臣兼顾苏相和臣手中诸事,再要顾及三司使,只怕顾此失彼,误了国家大事。”

    皇上脸色沉下来。

    “不如让王富年暂代实务,再让魏相兼顾一二,皇上看呢”柏景宁上前半步,躬身建议。

    “你看呢”皇上脸色缓和,看向金相。

    “臣以为妥当。”金相欠身赞同。

    魏相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这么安排,岂不是责全是他的,回头有了功劳,倒不一定是他的了。

    唉,就这样吧,好在,这计相的位置,不算落到他们手里,只能这样了。

    “皇上,今天早朝的折子,臣等已经理出来了,总计”

    金相的话没说完,就被皇上打断,“议的怎么样先择要紧的说。”

    “是。”金相将自己怀里的折子递给内侍,“这十二份,说婆台山惨案,和昨天的劫杀,皆是皇上纵容所致,请皇上下罪已诏。”

    皇上脸色变了,上身猛的直起,眼睛微眯,从金相起,挨个看向低眉垂眼抱着折子的众臣,“真是混帐你们说说。”

    皇上先点到了魏相。

    “历朝历代,总少不了这样哗众取宠以博名的小心,皇上不必理会。”魏相忙欠身道。

    皇上轻轻舒了口气。

    “这十二份折子言词中肯,皇上应该好好看看,臣以为,下罪已诏是有些过了。”金相迎着皇上看过来的目光,欠身答话。

    皇上神情顿时转厉,眯眼盯着金相,冷哼了一声,看向柏景宁,“你说说。”

    “婆台山一案和昨天的劫杀,陈少和柏乔还在清查,臣以为,应该等查清楚之后,再论责任。”柏景宁垂眼道。

    皇上似有似无的冷哼了一声,斜向严相,又从严相斜向几位尚书。

    “诸位朝中重臣,一个个疏忽应付,私心重重,你们扪心自问,这臣子,你们做的怎么样算来算去,倒是朕的不是了也是,是朕过于慈悲了。把折子放下,朕自己看,都退下。”

    皇上看起来十分恼怒,最后一句,声色俱厉。

    金相脸色不变,垂手应了,往后退出,诸人也忙将折子交给内侍,跟在金相后面,依次退出。:



    第六百二五章 算大事不

    看着诸臣退出了殿门,皇上转眼看向一堆堆的折子,挨堆打量了一遍,冷哼了一声,看向垂手立在大殿一角的崔太监,“这事儿,你怎么看”

    “朝廷上的大事,老奴不懂。

    皇上脸上的神情更加不好看了,冷哼了一声。

    “从婆台山一案,到昨天的事,看起来,朝廷内外,都吓坏了,不瞒皇上说,老奴也吓着了,实在是过于暴烈了,得压一压了。”崔太监看了眼皇上一脸的心情不好,接着道。

    “怎么压”皇上烦恼的拍着炕几上的一摞折子,“二哥儿走了,朕若打压太子,秦王府这边怎么办你看看这几天,老二跟疯狗一样,见谁都亮着牙,整座秦王府都跟疯狗一样,朕压都压不住。偏偏四哥儿和五哥儿一对儿没出息,四哥儿跟在太子后面,唯命是从,五哥儿跟在老二后面,唯唯诺诺,哪象是朕的儿子”

    皇上越说越气,“真是太没出息了朕让他俩一起领差使,一起出府,甚至两处座府,都特意挑了相邻的两片宅子,不就是想让他俩互相扶助,谁也别靠,立起来,朕也好”

    后面的话,皇上咽住了,“你看看现在,朕这样扶助,这两个也没能立起来。二哥儿三哥儿先后没了,你看看这两个,也是一对儿蠢货,朕什么都给了,可他俩连自己都护不住现在成了这样,两边都是乌眼鸡一样,一个暴烈,另一个能好到哪里不也疯狗一样动了哪个,另一个就是一支独大,偏偏,唉”皇上一声长叹,“这五六年,宫中一点动静都没有朕手里,一个能从中调和,稳一稳的人都没有”

    “程氏一族,从迁到中原以来,就子嗣不丰,象皇上这样,生了六位皇子的,除了皇上,也就两位,子嗣上的事,皇上还要放宽心。”崔太监这几句劝,虽说委婉却十分明白。

    皇上更加烦躁,连拍了几下那摞折子,连声长叹,“唉不放宽心又能怎么样程氏一族,没有能多过六个儿子的。可六哥儿走了,宫里还是没能添丁。后来三哥儿也走了,这一年多也是全无动静,现在二哥儿也没了唉,朕是不想了,你说的是,象朕这样,生了六位皇子的唉。”

    皇上又是几声长叹,这几声长叹里,充满了难过郁结。

    象他这样,生有六位皇子的,到最后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最多的那位祖上,也只有一半,这一半三个儿子中,有一个还下半身瘫了,不过,那是因为这六位都是年纪极小就上了战场,死的都是战死,瘫的那位,也是因为战中坠马,又被践踏

    唉,不管怎么说,这是程氏的命数。

    “从前二爷三爷在的时候,诸朝臣眼中,只见得到太子,和二爷三爷三位爷,如今皇上身边只有三位皇子,这就大不一样了,就是四爷五爷,如今的心境,只怕和二爷三爷在时,也大不一样。”

    崔太监看一眼皇上,接着道:“皇上,婆台山一案,已经过于暴烈,皇上心慈,就有了昨天的强弓硬弩,要是唉,这话老奴不该说,可,事关皇上安危。

    皇上,人的胆子和妄心,是一步一步生出来,长起来的,皇上若是再不压一压,只怕,这胆子和妄心再长一点,就不可收拾了。”

    崔太监再看了眼紧紧抿着嘴的皇上,声音落轻,“再说,还有个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三年复归的典故呢。”

    “嗯。”皇上神情缓和了,“这倒是,压一压,却不必压到底。唉,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朕这子嗣,就算再多,又有什么用”

    崔太监看着皇上,陪着笑,跟着叹气。

    “你替朕看看这些折子。”皇上心情看起来好多了,厌烦的看着一堆一堆的折子,示意崔太监。

    “皇上,这些可不是老奴该碰的东西,再说,老奴也看不懂,这是只能皇上您亲力亲为的事儿。”崔太监陪笑道。

    “唉,朕最信得过你,就是因为你这份守份不逾越,可这守份不逾越,又实在讨厌得很。”皇上拍着折子,满脸满身的厌烦苦恼。

    “老奴给皇上沏碗稍稍浓些的茶吧。”崔太监陪笑道。

    皇上嗯了一声,挪了挪坐好,开始一份一份看折子。

    金贵连走带跑冲进小院,一把揪起个小厮,“老大呢”

    “屋”小厮一边说一边抬手指向上房,金贵看到小厮一抬手,不等他说完,松开小厮,往上房直冲进去。

    “老大,出事儿了”金贵一头冲进来,瞪眼看向正和富贵对面坐着吃早饭的郭胜。

    “出什么事了”郭胜刚咬了一口包子,瞪着金贵含糊问了句,急急忙忙伸长脖子,咽下那一大口包子。

    富贵刚喝了一大口菜粥,赶紧吐回了碗里,可还是呛的咳了两声。

    最近净出事儿,出的全是大事儿

    “也不算太大。”金贵迎着瞪着他的四只眼睛,突然觉得自己好象有点儿小题大作了,“就是,杨承志那个闺女,杨大娘子,在迎祥池边上,给李五爷烧纸钱呢,哭的什么似的,围了好多人在看,我觉得这应该是大事吧”

    金贵一边说一边看着郭胜由瞪而斜过来的目光,和富贵越瞪越大的怒目,以及错的咯咯有声的白牙,一点点缩起了头。

    “你可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富贵一筷子砸在金贵头上,心疼的看了眼他那碗菜粥,好好的一碗菜粥,喝不成了。

    “这事儿”郭胜抬手挡住富贵要砸出去的第二只筷子,“这会儿不是大事,不过”郭胜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我得赶紧去见王妃,你去迎祥池看看,先别让人打扰,一会儿我就让人去寻你,快去吧。”

    郭胜说着,伸手抓了两只大包子,一边咬,一边大步流星出去了。

    富贵又看了眼他那碗菜粥,虽然不舍还是赶紧放下,也抓了两个包子,一边往外走,一边踢了金贵一脚,“没你的事儿了,赶紧去吃饭,吃了饭去找丁二爷,今天还要查铺子,老子没空,你去跟着,凡事听丁二事吩咐就行。”

    “放心放心贵爷您放心”金贵见郭老大这么重视,饭都没吃完,就去见王妃,胸膛早就挺起来了。

    他就说么,这是大事。

    富贵脚步很快,赶到迎祥池时,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经聚了不少。

    迎祥池这地方,是整个南城的市井小民们没法到亲人坟前时,烧纸送钱的最佳地点,一来这里是神佛之地,灵验,二来,也只能这里烧,在家里肯定不行,在街头巷尾烧,要被城门司还有京府衙门抽鞭子的,万一着了火怎么办。

    除了清明七月半冬月送衣什么的,平时这里也几乎天天有人悲哭烧纸,毕竟冥寿祭日各有不同,就是今天,阔大的迎祥池,烧纸的也有三四处,原本不该有人围观看热闹,可这处烧纸的人,是杨大娘子。

    经过两次告状,特别是前几天放生显灵那件事,杨大娘子在京城算是个大名人了,南城的闲人,几乎人人认识她。

    见是她一身孝服,和弟弟抱着两大堆比两人还高的纸钱元宝串儿往迎祥池过来,路上就有闲人跟着看热闹了。

    再等到跟到迎祥池,听杨大娘子的哭诉,竟然不是祭祀她爹娘,而是好象是昨天死的极其惨烈的那位李家五爷,秦王妃的兄长,这就非常值得好好看一看了。

    这会儿正是闲人外出溜弯喝吃早饭喝早茶的时候,富贵到的时候,围着杨大娘子,已经算是里三层外三层了,附近的茶楼酒楼,对着迎祥池这一边的,也是间间窗户大开,人头闪动,往迎祥池看着热闹。

    富贵游鱼般挤进人群,看着泣不成声的杨大娘子,和跪在杨大娘子身边,不停的抹着眼泪,将元宝一把把扔进火堆里的杨兴,杨大娘子另一边,杨婆子半跪半蹲,一张张划开黄裱纸,一张张扔进火堆里。

    富贵挤到杨婆子身边,轻轻捅了捅她,杨婆子回头见是富贵,神情不变,接着低头划开纸扔进火堆里。

    富贵挨在她后面,低低道:“让杨兴回去,家里有一个人抛头露面就行了,省得让人指指点点。”

    杨婆子头也不回,又划了几张纸,挨近杨大娘子,低低说了几句,隔着杨大娘子,拍了拍杨兴,“你回去,该上学了。”

    杨大娘子也推了把杨兴,杨兴嗯了一声,低着头往后退入人群,回去了。

    郭胜打发来传话的人到的极快,富贵两根眉毛一起一落动了几个来回,倒退着往后,找了个高处打量了一圈四周,看好了,四下瞄到他那帮闲人,袖着手踱了过去。

    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