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那好吧,舅舅就是偏心阿夏,跟阿娘一样。算了,谁让我比妹妹大呢。”李文岚双手托着腮,一幅老气横秋的样子,叹了口气。

    徐焕笑了半边,才接着讲故事。

    等到徐焕好到能够走出高邮县衙,满城乱逛时,李夏从徐焕的故事,以及洪嬷嬷今天一点明天一点的零碎话语里,大致拼凑出了这位太外婆和太外婆的故事。

    太外婆是她太外公第三房妻子,太外公的元配生了大伯和徐太太的父亲,第二房妻子生了三个女儿,现在这个太外婆没生过一子半女。

    太外婆在嫁给太外公之前,已经嫁过一回,嫁过去四五年,没能生出孩子,就和离了,太外公却正看中太外婆不能生孩子,就娶了回来。

    太外婆比徐太太的大伯还小了几岁,嫁过去没几年,太外公就一病没了。

    大伯很不喜欢太外婆,太外公死后,大伯屡次想逼着太外婆再嫁,不过太外婆很厉害,从来没落过下风。

    洪嬷嬷很爱讲太外婆和大伯你来我往的争斗,以及太外婆对族里那些亲戚半步不让的事儿。

    徐焕却从来没说过这样的事儿,他说的,都是太外婆喜欢听戏的趣事儿,爱喝几杯老酒的趣事儿,以及,太外婆怎么帮人,怎么劝人,怎么看得开。

    这位太外婆,以及眼前这位舅舅,和李夏从前印象中的冷漠和潦倒,截然不同。

    徐焕彻底恢复之后,开始打点着启程返回明州。

    李县令和徐太太极力挽留。徐焕这一场病误了春闱,李县令和徐太太都是满腔无名的愧疚,极想留徐焕多住一阵子。

    郭胜领了李夏的吩咐,拎了一坛子上好女儿红,又让厨房准备了几样下酒小菜,再从外面买了带壳花生,酥蚕豆等几样下菜干果,在两人同住的小院廊上,摆了张小桌,对坐闲话喝小酒。

    徐焕自小儿跟着爱喝几杯的太婆长大,虽说酒量不怎么样,喝还是很爱喝个几杯的。

    木瓜拎了只小泥炉过来,徐焕抓了把带壳花生,放到炉口四周,和郭胜说着话,抿着酒,摸着哪个花生热了,就剥开来吃。

    郭胜也学着他摸热花生吃,果然好吃多了。

    两人也不吃别的了,剥着热花生抿了一杯多酒。郭胜问道:“真要回去了”

    “嗯,在这里哪是长法”徐焕又抓了把花生放到炉口四周。

    “我倒是觉得,你该跟着你姐姐、姐夫,住上半年一年,或者是干脆住到下一科春闱。”郭胜直截了当的说道。

    徐焕一个怔神,“怎么你也这么劝我这里是姐姐家。”

    “你还是个过继的继子,是吧”郭胜抿了口酒,看着徐焕笑起来。

    “你笑什么难道不是实情”徐焕也浅浅抿了口酒。

    “是实情。可就是因为你是过继子,我才要劝你留下来。”郭胜一边说话,一边剥着花生,“你姐姐、姐夫都是实在人,嘴里说什么,心里就是什么,你也看到了。”

    徐焕点头,确实实在得很。

    “你姐姐我不知道,你姐夫,是打心眼把你当你姐姐的亲弟弟看待的。”郭胜看着徐焕,徐焕一边点头一边接了句,“姐姐也是,这都是我的福运。”

    “你来这一趟,你姐夫高兴得很。你姐姐、姐夫家里,从前那些事,那位老太太,你肯定听说过。”

    徐焕眉头微蹙,嗯了一声,看着郭胜低声道:“一直没好开口问,这会儿说到这话,那位钟老太太,怎么不见了”

    郭胜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将李县令一家刚到横山县那一年的事,低低说了,徐焕听的眼睛都瞪大了,“这可真是不简单怪不得能入了秦王爷的法眼,先头听说,我还纳闷难得难得,姐姐、姐夫以后有大福了。”

    “嗯,这几年,你姐夫越想越明白,常常喝点儿小酒,就难过的不行,说这十几二十断绝亲戚、孤家寡人的日子,都是因为他太糊涂,连带着几个孩子也可怜,没有长辈疼爱,也没有诸多兄弟姐妹一起热闹,明明是大家大族,却活的象孤寡之家。唉。”

    郭胜叹了口气,徐焕脸上透出几分寥落,太婆和族里交恶,他对族里也印象极其不好,这些年,他和太婆除了过年回去一趟祭祖,其余时候,从不来往。

    他小时候,有一阵子,就特别羡慕学里那些堂兄弟表兄弟沾亲带故一扯一帮的孩子。

    “你看看,六哥儿和九娘子天天过来找你,你姐夫说,六哥儿成天把舅舅说的挂在嘴上,你姐姐、姐夫想留你住下,也存了心疼孩子的心。”

    徐焕想着岚哥儿和阿夏,心里一片温情暖意,“这两个孩子,是真好。冬姐儿也好,懂事的让人心疼。”

    “嗯,第二条,从你来说,更该留下,跟着你姐夫,学一学民政经济。你学问文章都极好,可政务经济民情这上头,说你一无所知,也不算太过。你真要是中了进士,十有八九要选做地方官,你这样一无所知,家里又没有支撑,那真是”

    郭胜担忧的看着徐焕,没往下说。

    徐焕一听就明白了,“这事我也想过可后来又一想,做天子门生,除了学问文章,还得看运道。

    你看看我这运道,头一趟考春闱,好好儿的,竟然莫名其妙拉了小一个月肚子,硬生生误了春闱,这运道上

    唉,老实跟你说,我觉得吧,我这辈子的运道,在遇到太婆这件事上,已经用掉了八成,别的,真不敢再多想。偶尔想到你说的这个,刚一想就转念,进士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就想这个,想的也太多了”:



    第一百六四章 强多了

    郭胜想笑又赶紧忍了回去,连连咳了好几声,才说出话来,“那个,这趟误了春闱,不是没运道咱们先不说这个,你这几句话,才真是想多了,下一科,我觉得你必定能高中。

    “算命先儿都这么说。”徐焕一边笑一边接了句。

    郭胜忍不住又笑起来,“我不是安慰你,咱们处了这一两个月,你的才学,我也看出来了,你又是个豁达有福的性子,福运不会差,下一科能不能中进士,我不敢多说,五五之数总是有的好好好,就算,九一之数好好好,万一之数,那也要未雨绸缪,不然到时候,好不容易考出来,却栽在不通仕事上,那不是亏死了”

    徐焕被郭胜说的笑不可支,“明明是便宜死了先生的意思我懂了,跟着先生历经几年,至不济,还能做个师爷,比我原来做塾师的打算强多了。”

    “你们郎舅两个,这不通世情上头,倒真是一家人”郭胜又气又笑,仰头喝光了一杯酒,“我跟你姐夫说话,凡事都得说透,这跟你说话,还是凡事都得说透”

    徐焕瞪着郭胜,“你是说五哥儿”

    “你比你姐夫聪明多了”郭胜用空杯子点着徐焕,急忙夸奖道。

    徐焕斜着郭胜,半晌,长长唉了一声,“这趟春闱,我本来打算直接进京,是太婆说的,正好路过高邮,过门不入不好,太婆还说,当初过继我时,往京城和太原府写信,都是说姐姐没有娘家兄弟,往后有什么事,连个能出面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才要过继,结果我过门不入,这是打她的脸呢。”

    “这话在理”郭胜连连点头。

    “不过太婆的打算,我心里明明白白的,太婆常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她是想着让我走这一趟,看能不能攀一个朝中有人,万一呢是不是”

    郭胜哈哈笑起来,“你太婆想的明白。”

    “我是觉得,这么些年,连个来往都没有,现在看人家做了官儿了,哥儿有出息了,就赶着来了,这面皮”徐焕划着自己的脸,“太婆说我这面皮不值钱。”

    郭胜噗一声笑喷了,“这话也是,老徐啊,我就说一句,从前那些年,你就是想来往,有那位钟老太太在,你能来往的了吗别说跟你们,就是跟京城伯府,那十几年不也是断了来往你姐姐、姐夫至少没糊涂到这份上。你姐夫说过不知道多少回,和亲戚都断了往来,是他的错。这一件,你想多了。”

    “就算这件想多了,五哥儿那么大点孩子,一个人在伯府,不容易,我这个舅舅帮不了他也就算了,还想着托他的福,这说不过去。”

    “你比你姐夫强点,也强的有限。”郭胜哼了一声。

    “嗯,他十窍通了九窍,我通了八窍。”徐焕扔了粒花生到嘴里。

    “你通八窍半了。”郭胜不客气的说了句,接着道:“你这,也是没家没族的人的通病,你这样的,算是没家没族。”

    徐焕点头。

    “五爷头一趟到江宁府,李漕司一看这个侄子是个可造之才,当时就遣了七八个精干管事长随,先到横山县候着侍候五爷,那时候,钟氏还在,你姐夫看他那个大哥,还横鼻竖眼呢。”

    徐焕剥花生的手停了,若有所思的看着郭胜,郭胜迎着他的目光,笑起来,“说错你了,你差不多通了五窍了。明白了这连亲带族,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一家一族,亲族姻亲中,这人才要越多越好,同气连声,相互支撑,各人就都容易了,只有一根独木,就算撑起来,也极其艰难。”

    徐焕敛了笑容,慢慢嗯了一声。

    “永宁伯府,这会儿看,也就五哥儿这一个有出息的,好在如今结了唐家这门姻亲,要是你这个舅舅再能立起来,五哥儿至少不是独木了,六哥儿心性单纯,太爱风雅,好在他读书极有天份,往后入到翰林院,做个侍讲什么的,可做半份支撑,李家还有几位姑娘待字闺中,如今有了五哥儿,要是你下一科再考中进士,几位姑娘,大约都能攀到好亲。”

    郭胜一边说,一边看着徐焕,徐焕看着红红的炉火,片刻,抬头看着郭胜,笑起来,“我懂了,多谢先生指点,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要老想着从前没有来往,如何如何,从前有从前的不得已,就象我常劝你姐夫的话,俱往已已,真有这份心意,往后,有的是机会。”

    徐焕连剥了四五粒花生吃了,拍拍手,语调十分轻松,“那我写封信到明州,再问问太婆的意思,郭兄不知道,我这个太婆,虽说是妇道人家太婆说:这男人嫌弃一句妇道人家,多半是不及人家妇道人家,又要撑着脸,就只好强压一句:妇道人家”

    郭胜哈哈大笑,拍着徐焕的肩膀,“你太婆这话,与我心有戚戚焉。”

    隔天一早,徐焕写了信送回明州,就先暂时在高邮县住下了,隔三岔五带岚哥儿李夏出去,就由郭胜一个人,成了郭胜和徐焕两个人。

    转眼到了三月下旬,这天出了衙门,郭胜和徐焕商量,这会儿正是河鲜肥美的时候,不如去平津码头,看看漕运,赏赏河水白帆,吹着春天的河风,再饱吃一顿河鲜。

    徐焕连连点头,不能再赞同了。

    平津码头离县衙不算太远,一行人就安步当车,一路慢慢逛过去,围着码头转了大半圈,找了家视野开阔的酒楼,要了二楼正对着河的一个雅间,点了炝青虾、炒螺蛳、白水鱼等六七样河鲜,闲闲坐着,吃着饭,看着河里来来往往,繁忙密集无比的船只。

    高邮号称车船汇集之都,并不是徒有虚名。

    李夏和李文岚都坐在靠窗的位置,李夏对着河水下游方向,正对着半条白水鱼,低着头,仔仔细细剥着鱼刺,一点点吃着鱼肉。:



    第一百六五章 看一看柏家

    刚吃了一半,就听到郭胜示意徐焕,“那几条船,桅杆顶上那旗子上,好象是个柏字,只怕是刚刚离任的江南西路柏帅司一家,进京述职,算着,正差不多该到高邮了。

    徐焕忙探身往外看。李夏不剥鱼刺了,抬头看向从南而来的几艘光鲜大船。

    正中一只两层大楼船,正落着帆,缓缓往码头靠过来,后面跟着条稍小一些的楼船,再后面,是三四条大货船。一齐靠向原本就十分拥挤的码头,码头上顿时杂乱的如同在平静的鱼池上撒了一大把鱼食。

    徐焕皱着眉,一边看着站在船头,冲四周船只挥着手大叫的船老大,一边和郭胜担忧道:“咱们是不是得下去看看这码头上这么挤,怎么挤得进来别万一出了什么事,他是帅司,再发了火,姐夫”

    “这平津码头是运河一线数得着的大码头,这几条船还能挤不下你坐下吃你的螺蛳,看着就行,就算挤不下,这会儿也不宜下去。你坐回去,别耽误阿夏吃鱼,咱们就看着,正好看看这位柏帅司家风如何。”郭胜推了把徐焕,示意他坐回去。

    见郭胜这么淡定,徐焕心里稍安了些,坐回去,将桌子和椅子都挪了挪,斜对着码头,以便看的更清楚。

    果然象郭胜说的,看似密不透风的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