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的跟小白兔似的。
  真不是个人!
  他心里不断的骂人,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在人家面前人五人六的嚣张了一把,人家怎么都不可能再给小说卖给他。不过他当时想的也是,其实也没有什么,出版又怎么样,没有他的引荐,想拍剧可不容易。
  这么安慰自己,鼻孔朝天兄倒是觉得放松了几分。
  不过事情会如他所想的那样吗?有时候啊,打脸这种事儿,都不用本人来的。
  以后的许多时间,这位鼻孔朝天兄每次想起这件事儿,都痛心疾首,悔不当初。随着时间越来越长,王一城的小说越来越畅销,他难受就更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后来,后来哪有他的戏份?
  他多着急多惆怅多后悔,也没人记得他了。
  王一城在东方日报开始连载,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热度,毕竟看东方日报,不少人看的都是马经,而且现在流行的小说也是以武侠为主。
  要么就是遇事不决外星力学的那位。
  王一城这种爱情故事,开始并不算突出,不过,却在学生里引发了不小的热潮,少男少女么,总是对纯粹的爱情多向往。顾香织在也夜大的时候听到有人讨论,好奇看了几眼,然后就震惊了。
  因为作者她认识啊,王叔叔,宝丫的老父亲。
  她这一看,真是震惊的人都懵了,还真是他!第二天回到公司午休还在找前两期的报纸看,也是好巧不巧的,被她上司,也就是公司的首席制作人黄小姐看见了。
  再然后……事情好像就格外的顺理成章。作为业内赫赫有名的女强人,黄小姐一眼就看中这个故事的价值了。她是蓝凌舅妈的亲妹妹。虽说跟四九城这边的蓝家没有什么来往,但是想联系上那也是很容易的,双方很快就联系上了,王一城电话里跟黄小姐沟通了一个小时,电话费哗哗哗的,王一城这样大方的人看着都心疼的要昏过去了。
  不过饶是如此,却也到底是谈妥了。
  王一城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就给他造成了巨大的改变。
  嗯,单指名气。
  黄小姐买下了《民国二十九年秋》的影视版权,联系了她的好友来拍摄,东方日报也抓住机会率先推出了小说。瞬间就把热度炒到最高。
  王一城的小说不仅在这边卖得好,在港城竟然卖的也很好。报社那边甚至帮助王一城直接又给运作到了隔壁的某省,并不需要王一城本人如何,他的小说港城这边的合约就包含了这些项目。
  当然,中间费是一定有的,不过该给的钱王一城倒是不介意的。
  没想到,正是这个举动,王一城这本小说才是彻底爆了。
  某省似乎更青睐于这种黏黏糊糊,跌宕起伏的爱情题材。小说都卖疯了。港城已经卖的很好了,但是那边反而更疯狂,加印了无数次。不仅小说卖的极好,就连这部片子改编了电影之后,也因此大爆。
  这个电影其实按照实际来说,也算是文艺片了,港城一贯都是武侠片的天下,但是这个文艺片竟然能转足了眼泪,票房极好,票房一路走高,破了当时的本年度最高票房纪录。同时引进到其他地方的时候也热度非常。
  像是某省,还有某菜国,大马都是一路飚高。
  可以说,黄小姐再次证明了自己超高的眼光,她在公司风头一时无二,他们公司现在压的某老牌大电影厂都难出头。她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黄小姐之所以能这么厉害,自然不是什么草包,电影大卖,她作为制作人收获的可不光是名气,还有巨大的利益。虽说本港不太在乎编剧,但是黄小姐见多识广,晓得一个有能耐的编剧是多么有用,因此十分的客气,电影大卖,她甚至给王一城封了红包,以奖金的名义汇给了王一城。
  其实她是想邀请王一城赴港一趟的,不过王一城要上学,她这才作罢。
  不过因为她的尊重,也因为电影的大卖,王一城三个字一下子炙手可热。
  现在说起来,其实也不过就是去年的事儿,可是效果却是很明显的,光是王一城的一笔笔的从港城过来的汇款单,都给学校惊动了。好在查询之后发现都是各种稿费,这才放下心来。
  别说学校惊讶,就说蓝凌这种白富美都被惊到了。
  按理说,王一城这本小说,在杂志社连载加上后期的出版,收入就不错了。这本小说卖的很好,加印了好几次。收入加在一起也有大几千了,奔着万元户去了。
  可不要小看大几千。这年头的大几千,这是一笔巨款了。
  万元户还是一个新词儿呢。
  他一本小说就收货这么多,可见能耐。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他这本在港城转载的时候,蓝凌的舅舅用这边的成绩,也是给他争取了一个十分不错的报价。虽说也听过某外星力学那位是千字五百,但是这个同时也有炒作的意义,而且他也算是成名的已久,号称才子。
  像是普通的作家,不算新人也是好多不过百的。
  王一城能拿到一百二,真是多亏了有高手帮忙,就凭借这个,他就拿了将近十万的稿费。再加上出版之后在隔壁那个流行文艺片的地儿卖的疯狂,王一城的小说竟然在各地都加印了五六次。他接连拿到稿费,那边汇款并不是集合一起汇,而是单笔来的,所以每次用途都写的十分的清楚,第一次加印第二次加印第三次……
  再说回电影版权,因为编剧不值钱,所以当时黄小姐买下来的时候用的是八万块,这个数额不算低了,就是正常市场价,要知道,李牧介绍那个家伙,上来报价是二百。
  是的,二百!
  可见这人多么没有诚意,把人当成二傻子。
  王一城的瞧这一家子卖给李牧他们艺术中心,还拿到了一千五呢。看看这货多么不做人,真是出去了就以为自己多了不起。
  王一城虽然卖的费用是八万,但是黄小姐电影大卖之后包了一个二十万的红包,以奖金的名义汇过来,所以就这一本书,就让王一城的收入直接突破了七位数。
  这蓝凌能不懵了吗?
  她也算是见过钱的,更是过过好日子的,都有点不可置信。这年头,离谱的事情真的好多,不过她也是真的很崇拜王一城,明明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怎么王一城就那么能耐呢。
  其实吧,蓝凌也看了王一城写的东西,她承认写的比她好,她的故事很平淡,是那种淡淡的甜,王一城那就是此起彼伏的。稍微甜一点就虐的人发慌。
  女主到死都没有等来男主。
  到最后都是个悲剧。
  她晓得王一城写的比她跌宕起伏,但是没想到会差的这么大啊,她就不懂,为什么明明都要哭成泪人了,还一个个喜欢的不得了。所以啊,这就能看出来,蓝凌不是恋爱脑。
  所以即便是看这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她看的也是情节构思还有文笔,反倒是不像有些人,为爱情所感动。
  王一城一共写了三本农村的家长里短,黑色幽默的喜剧,之后接连两本都是爱情故事,除了这本一下子让他声名鹊起,到处都有传说的民国爱情故事。
  他紧跟着还写了一本,讲真,王一城不想署本名,有点羞耻。
  妥妥的真的羞耻。
  但是吧,如果是他本名,那就是一个招牌,钱多。
  在羞耻和金钱之间,王一城果断的选择了金钱,做人,最重要是从心。
  羞耻不羞耻的有什么,又不会少一块肉,还是有钱更好的,王一城倒是很果断,果断的选择本名。
  这第二本还没开始正式投稿,就有了好几个小插曲。
  第一个就是投稿风波。他都还没开始投给王编辑,嗯,本来是投给王编辑还有白编辑都可以的,但是王编辑觉得王一城不投给他就是背叛友情,见天儿的在他们家转悠,堵着王一城,愣是第一时间给稿子抢走了。
  王一城:“……”
  你敢信?
  现在的编辑,都如狼似虎啊。
  这事儿气的白编辑直接去他们办公室骂人。
  王编辑死猪不怕开水烫。
  他眼馋上一本太久了,自己总算抓住了。骂就骂,也不会少一块肉。
  八十年代初,缺人才啊!
  而第二个小插曲就是黄小姐,黄小姐是看得出王一城这个人本身的价值的,她跟蓝家又有联系,一听说王一城又写了一本爱情故事,立刻就找上了王一城。
  双方沟通了故事的情节,即便是还没有看到所有的稿子,但是因为沟通过整体的情节,她立刻就拍板买下了这个故事的版权。当然这一次不是八万块钱的价格。
  她直接给了翻倍。
  而报社那边也盯着黄小姐的动作呢,一看这一茬儿还有什么不懂?冲鸭!
  所以其实这两年,王一城不算是高产的,不过收入却是疯狂的增长,钱赚的特别多。港城那边是个讲究效率的地方,像是下半年买下来的版权,年末就已经拍完了,新年期间上映,明明还是一个让人哭的死去活来的爱情片。在喜庆的春节格格不入,但是却再次引发观影热潮。
  其实黄小姐他们第一次大卖之后,市场上就出现了不少仿冒品。这是港城电影的通病,但凡是有一个大热片,那么不出一个月就能出来无数个套娃仿冒品。
  好不好的,搂草打兔子,纯为了赚钱。
  有的跟风赚了点,有的跟风也没用。不过他们都很难达到人家正品的热度。
  这一次王一城的第二本爱情故事改编,不少人都在等着看效果呢,结果,跌破眼球,狗血又酸爽,你觉得剧情要这样了,但是偏偏剧情那样了。
  让人欲罢不能。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很多人注意王一城这个人了。虽说他之前也算是名声大噪,但是突然冒头也突然悄无声息没水花的人也不少,再说王一城本身是在四九城,跟他们有距离。
  他们多少还是有点看不起的。
  就,懂的都懂。
  这年头都这个熊样儿。
  不过没人嫌钱咬手啊,有人在意有人不在意,港城恰好是一个只看钱的地方,王一城的故事有水平,但凡有点眼光都看得出。这都巴巴的盯着王一城呢。
  可别说王一城只在港城和弯省有名气,在这边热度也很大了。
  《瞧着一家人》热播,多少拉高了王一城的名气,他写完三部农村喜剧之后改换赛道写爱情故事,崇拜者更多,而且大家也发现,王一城这个人的文章,不好评论,真的不好评论。
  你说他写的通俗,文笔不好,任谁都不敢这么说,因为王一城文笔很好。即便是他写农村故事,都能看出来文笔很好的。
  你说他故事狗血,也没法儿这么说,因为故事太新颖了,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是这样。虽然狗血一盆盆的泼,但是真是完全没见过这种走向。
  你要说他风格单一,更不敢说了,他写的这两个题材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好些个人还在心里嘀咕,这要是说他风格单一,他不会再换一个吧。
  没人敢说他换个题材就写不好,毕竟,他现在写过的两个风格,截然不同,一个笑死,一个哭死。
  所以如果点评他的文章,真是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你挑刺儿都难找线头。
  报纸对于王一城的评论文章不太多,但是不妨碍他一路名声大噪。
  不过王一城虽然名声大噪,不管在这边还是其他地方,他都是相当有名气。但是他倒是一点也没飘,还是该咋样就咋样。日子还是跟以前一样过。
  跟同学之间也是跟以前没啥两样,有钱也没耽误好好学习。
  王一城的成绩,那从来都是名列前茅。
  现在更是提前保研了,大四的日子,其他人已经心情浮躁的等待下学期的实习安排,王一城倒是淡定的很,一如既往的三点一线。他现在就是学校,回家,去高中。
  王美宝同学今年高考,现在已经六月了,距离高考没多久了,王一城几乎每隔一天都会给闺女送一碗汤。别看宝丫现在学习很忙碌,分身乏术,恨不能利用上每一个时间,但是小姑娘倒是一点也没瘦,气色也挺好的。
  这能不好吗?最后半学期,王一城是变着花样儿给闺女滋补。
  燕窝粥,银耳粥,老母鸡汤,还有鸽子汤……各种滋补,应有尽有。
  因为补得好,宝丫气色和精神比同班同学好多了。
  两年过去,小姑娘也长个儿了,她今年十八了,虚岁十七,愣是长到了一米七。她是他们班最高的女同学。
  算起来,都没成年,妥妥的还能长个儿。
  王一城觉得女儿个子高高的蛮好的,不过可别长到一米八啊,这就有点太高了。而且,他这个当爹的才一八五,如果闺女长到了一米八,他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现在多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考。这不,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