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刚:“你小子啊!”
他直接奔着大队部去,嘴角却慢慢扬了起来,他当然乐意去接知青啊,虽说大家都嫌弃知青事儿多,但是王一城可是很乐意去的,去接知青还给算工分,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
他在地头儿要是干活儿,拿六个工分可是得累个够呛,现在多好啊,轻轻松松就拿到。至于知青的冷脸?他堂堂一个男子汉还怕那个?更难看的脸色他都看过,这知青那个趾高气扬的,不算啥。
前几年就有知青下乡了,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是几乎每年都有,开始村里人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很快的就变成不乐意了。
知青都是从城里来的,一个个年纪也不算大,并不是很会察言观色,对农村的嫌弃都明晃晃的放在面儿上,少不得还要说些不好听的,这就搞得大家很不喜了。
再加上,他们干农活儿不行,但是又得分粮食,这就让村民们更是不喜。
到现在,大家就连去接知青,都不乐意去。村里出工分,还不是人人都乐意呢。有人是觉得丢脸,有的人则是觉得上工挣得更多,看不上村里给的五个工分。
不过他们不稀罕,王一城稀罕啊,他这次还拿捏到六个了呢。
嘿嘿嘿。
王一城既然答应了就不磨蹭,一溜烟儿来到大队部:“大舅。”
田建国正等着他呢,人一到就把本子递给他,说:“你跟老陈头去县里的火车站接人,回来之后给安排到知青点,现在秋收紧张,我没工夫给他们讲那些有的没的,你在路上给他们都说一说。”
“成,交给我。”
王一城收起本子,靠在桌上,问:“这次怎么是去县里接人啊,一般不是都去公社?”
田建国也心烦着,说:“这也不知道今年怎么回事儿,竟然安排了第二茬儿知青下乡,又是这么个时候过来,各个大队都不乐意着。几个公社也是晓得下面大队火气大,不乐意拦事儿,恨不能把活儿从县里都给分好了。大家不乐意总归不敢给县知青办脸色看吧。按理说公社的人可左右不了县里,这也不知道是谁走了关系,让这事儿直接在县里就分了。你去了也别给知青办的脸色看,都是领导啊。”
王一城点点头,笑着说:“大舅你还不知道我什么人啊,咋也不能给咱大队拖后腿啊。”
田建国:“这我倒是信得过你小子。”他掏出钱票,说:“你俩在县里吃个午饭。”
王一城这下子更真诚了,眉眼都是笑意,说:“好嘞,您就瞧好儿吧,我保证给知青安排的妥妥的。”
这才乐颠颠的出门去找了老陈头,相比于王一城的笑容灿烂,老陈头眉梢儿皱的紧紧地,满是沟壑的脸格外的深邃,嘟囔:“这个时候来人,这些城里娃娃能干啥啊,这又耽误了一天的活儿。”
王一城:“谁说不是了,不晓得为啥这个时候安排过来,不过既然是安排过来了,咱们也不能不服从政策啊。”
他笑着说:“咱们早早接上他们,早早回来,还能歇一歇。”
老陈头摇头:“这火车哪有不晚点的时候,一三五晚点,二四六特别晚点,星期天十分晚点。”
王一城哈哈笑了出来,说:“那倒也是哎。”
俩人赶着牛车,很快的就奔着县里去了。他们村距离县里要走将近三个小时,不过就这也不是最远的,还有得村子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呢。俩人赶车走,一路上唠嗑。
王一城这人,跟个麻雀都能唠俩点儿,一路上跟老陈头东家长西家短,少不得也说到了何家几个爷们的事儿,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哼了一声,说:“保准是没在外面干好事儿。”
王一城眼神闪了闪笑了下,说:“这哪儿好说呢。”
老陈头瞅了王一城一眼,说:“你当年还小,不晓得那么多。其实你们两家其实也有点渊源,当年你姥爷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家小子可是跟在你姥爷后头学打猎,那是学了本事的,正八经的徒弟啊。这后来你姥爷走了,你爹也走了。他们家遇见你们就跟看不见一样,还在背地里说你妈克夫,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王一城惊讶:“还有这事儿啊,我倒是不知道,我妈在家可不说这些个事儿。没想到他家是这样的人,他家那个三柱儿媳妇儿还骂我闺女是野丫头呢,这也太缺德了。”
老陈头年纪不小了,但是仍是一个暴脾气,直接骂:“遭瘟的东西,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不是啥好鸟儿!”
王一城义愤填膺:“可不是!”
他垂垂头,无声的笑了下。
嘴这么贱,那就别吃野鸡了。
第6章 有便宜
王一城他们赶着牛车到车站,已经到了中午。
火车不出意料之外的晚点了,俩人也不在车站等着,王一城笑眯眯的说:“陈伯,队里是包了咱们午饭的。两个人是二…两…粮票一毛钱,咱去国营饭店吃点?”
老陈头一听这个,眼睛都睁大了,磕了磕烟袋杆子,嗬了一声,说:“队里这次倒是大方。”
王一城:“这次来县里,还不晓得什么时候回去呢。”
老陈头点头,应了声,别看这是个暴躁老头儿,这个时候倒是有些胆怯,他们一辈子在乡下种地的人对城里是有种本能的仰视的,说:“咱们这乡下老农,去那地方合适吗?”
王一城:“这有啥不合适的?都是劳动人民,他们城里人能去,咱也能啊。”
他顿了一下,说:“要是您觉得别扭,咱们就买了出来在牛车上吃,反正咱这个伙食补助,也就是一人买一个大馒头,在哪儿吃都一样。”
这么一提,老陈头倒是觉得好,他赶紧点头,说:“那咱还是买了出来吃吧,正好也去车站等着,免得去晚了,知青办不高兴。”
王一城:“那行,我去买。”
别看一人就只能有一个大馒头,但是这已经是很难得的美食了,如果不是过年,有的人家一年都吃不上一次白面馒头。王一城进了国营饭店,很快的买了两个馒头出来。
这刚出锅的馒头还有点热乎气儿,一老一少两人都有点激动,王一城:“我都好久没吃馒头了。”
他咬了一口,随即掰开了馒头,留下一半儿包进了手帕里,抬头看见老陈头看他,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他说:“我家还有个小崽子呢,我这当爹的总是不好吃独食。”
老陈头点头,说:“你是个好的,知道顾着孩子。”
王一城:“嗐。我不顾着她还能咋办?娃她妈走了,我这当爹的总是得多上点心。”他喜滋滋的把剩下一半儿馒头吃了,白面的馒头,蓬松柔软,带着点点香气,可不是二合面和棒子面儿能比的。
他三两口干掉半个馒头,感叹:“这咋这么好吃呢。”
老陈头哈哈大笑,他也没舍得吃,只吃了两口,也收了起来,家里都有孩子啊。
虽然没吃饱,但是因为白面馒头,俩人心情都很不错。除了他们,也有别的大队,不过基本都不是大队长过来,这不是大队长给县里脸色看,而是现在正赶上秋收,各个大队的大队长都在队里主持秋收呢。
过来接人的大队很多,毕竟是整个县的大队都来了,往常只有他们公社。这一眼看去,都不认识。大概是王一城穿着专门下地干活儿的衣服,满满都是补丁,倒是没什么人找王一城他们两个寒暄。
王一城也是个鸡贼的,直接往牛车上一躺,乐呵呵的说:“陈伯,我睡会儿哈,秋收真是太累了,能歇会儿我就歇会儿。等会儿我换你。”
老陈头脸色有些发红,摆手:“我不睡,你自己睡吧。”
这周围都是人,咋睡得着呢?这多不好意思啊。
王一城充分发扬了他的优点,脸皮厚,他倒是不管别人咋想,一躺就着,嗯,谁让他半夜做贼了呢。他这头儿倒是睡的深沉,却不知道老陈头都要脚趾抠地了。
任谁走过,都要装作若无其事的瞄一眼,还有专门过来瞅一瞅的,你说尴尬不尴尬。
老陈头:超尴尬!
他再次想起村里人对王一城的评价,嗯,脸皮厚,这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就在老陈头尴尬的都要原地昏倒的时候,火车终于进站了,老陈头赶紧推了推王一城:“小五子,起来了,人到了。”
王一城睡眼惺忪,因为睡觉,头发压的有些翘,一般人这样儿那就没脸见人了,但是王一城长得好啊,就算不是现在主流审美国字脸,也没人能昧着良心说一声他长得不好。
这人就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单纯脸。
老陈头心里默默感叹,就这么一张脸,怪不得能引得村里不少小姑娘蠢蠢欲动,要不是各家的家长是明智的,相不中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懒。那王一城家的门槛早就被媒婆儿踩踏了。
“陈伯?”
陈老头赶紧的甩甩头,寻思自己想这个干啥,他说:“这么多知青可不好找。”
没看各个大队都再喊人吗?他们旁边儿那个大队的正在扯着嗓子撕心裂肺的叫:“向阳公社石狗岭大队,石狗岭大队的人在这里集合……”
王一城直接从牛车上摸出一块板子举了起来,上书:向阳公社清水大队集合处。
石狗岭大队:“……”
老陈头:“……”
还是这小子鸡贼。
这举牌子就是好用,很快就有两个知青找了过来,“同志,我们是去向阳公社清水大队的。”
王一城笑着说:“这里就是,你们在这里等一等,还有几个人呢,你们这一次一共是八个人。你们是……?”
两个人分别说了姓名,王一城低头翻看了一下本子,确认了这两个人就是名单里的,点头说:“把行李放在牛车上吧。”
“牛车啊。”
王一城笑着说:“是啊。”他仿佛没看见两个知青有点嫌弃的眼神儿,说:“现在正是秋收,队里能给你们挪出一辆牛车来帮你们装行李,已经是大队长格外照顾你们了。你们也是运气好,分到了我们大队,咱们县里还有好些个大队都得自己扛着行李走到村里。近点倒是还好,还有得要走五六个小时呢。”
两个知青一下子就吓到了,震惊:“这么久走过去?”
王一城:“是啊,其实也不算远。”
人啊,最怕对比,一听这个,再看这个牛车,竟然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说话的功夫又有几个知青过来,大概是王一城牌子举得太显眼,他这边倒是很快到齐了。最后来的是两个女知青,两个人穿的都很不错,跟村里人完全不同,举止带着高傲,其中一个似乎有点看不上王一城,鄙夷的瞪了他一眼,哼了声。另一个视线在他的破衣服上游移了一下,撇撇嘴。
王一城挑挑眉,面儿上是没一点不高兴的。
这次他们大队一共来了八个知青,四男四女,来自五湖四海,就连最后两个走在一起的女知青,其实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一个是沪市的,一个是嘉兴的。王一城点过了名字,随即去知青点工作人员那里做了交接。
知青点的同志有点惊讶:“你们大队倒是快。”
他一个个点了人,在本子上做了登记,这算是一个交接,防止有知青没有按时下乡。现在已经落实下乡的知青借故拖延不按时下乡,会严格查处的。
王一城笑眯眯:“是啊,运气好,集合快。”
双方交接好了,王一城回头叫上了老陈头,一群人出了站。大家的行李已经都在牛车上了,等在一旁的知青们东张西望,有着对新地方的好奇。
那个看王一城不太顺眼的女知青大声说:“你们大队怎么安排的啊,这牛车根本就坐不下啊。”
王一城惊讶的看着她,说:“牛车只能给你们拉行李,你们是要走过去的。”
“什么!”
大家震惊的叫了出来。
老陈头一看大家这个样儿,不乐意了,说:“你们这些娃娃是怎么回事儿,这牛可是金贵东西,累坏了算谁的?你们一个个年轻人一会儿难道还能累着?如果走点路都扛不住,那么干活儿还能成了?”
大家面色都有几分不好看。
“我们可是下乡搞建设的,你们这是什么态度!你这是看不起人。”女知青义正言辞的叫了出来。
王一城:“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不让你们坐牛车就是态度不好,看不起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你们下乡不是真心干活儿,只注重享受呢?达不到你们的满意,就要说难听的话,那也不是真心下乡建设的啊。”
这个话让大家脸色都变了起来,这要是坐实了,他们可就麻烦了。
王一城也不等他们辩解,更是不等他们多说什么,反而是缓和下了语气:“我晓得你们想舒服一点,但是乡下就是这么个条件,真是舒服不起来的。咱们是第一批出来的,你们可能没有对比,其实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