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歌-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皇后领着安成,和静义笑着说:“陛下都说了,这两个月最辛苦的就是你。”
  静义公主哪里敢承情:“为母后贺寿,本就是我该做的。怎么敢说劳烦。”
  庆王妃凑趣:“还没有恭喜静义皇姐,等寿宴过后就能为怀龄操办婚事了。”
  她和赵幼澄初入京的时候,这位庆王妃可是面都没露过,眼下看着赵幼澄加封,她住在宫中协助皇后筹办太后寿宴,她才将她们看进眼里了。
  静义也笑说:“多亏母后,怀龄的亲事,也是我心里一桩大事。”
  皇后笑说:“世间事,一啄一饮,皆是定数。可见这就是怀龄命定的姻缘。”
  庆王妃笑说:“那我就等着到时候上门讨杯喜酒喝。”
  静义公主其实并不喜欢她,庆王妃说话太过逼人,让人不好拒绝。
  苏皇后笑说:“皇姐好福气,怀龄年少成才,嘉宜乖巧懂事。”
  安成一直安坐在苏皇后身边,听着这话挑眉,她等会儿要回宫去,母后不准她单独出行,她还想着要去太微宫。
  前日听宋宝珍居然定亲了,傅容虽然看着不错,但他妹妹可不省心。她对宋宝珍这桩婚事并没那么欣喜。
  但还是要去给她贺喜,给她准备礼物。
  静义笑说:“娘娘谬赞了,安成活泼,母后昨日说起安成,还夸她性格烂漫。”
  苏皇后笑说:“她还是孩子心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这话谁也不好接,安成奉承苏皇后:“母亲不能这样说我,若不然别人一直误会我真是个小孩子。可今日我要回宫不能陪母亲了。”
  苏皇后见她已经坐不住了,叹气:“真真一刻钟都坐不住,你看看嘉宜,一举一动,都是规矩。你再看看你……”
  其实安成的一举一动更自然,只是她不爱那这些说事,更不想和傅嘉宜搭一句话。自顾自起身和在座的长辈行礼:“我定下今日要回宫,不好耽搁。在这里给九婶和姑母告罪了。”
  她年纪小,又嘴甜,谁也不会苛责她。
  苏皇后气闷:“不准骑马,听见没有。”
  安成还没起身,笑着说:“谨尊母后训。”
  等她出了园子,就放风了,直接吩咐:“去通知裴芝玉,一起回太微宫。”
  裴家别院离得并不远,她也不想登门惹得人家兴师动众,只等着裴芝玉。
  裴康自从上元节落下妹妹,被父亲抽了一顿后。现在只要妹妹去哪,都是他接送,这几日哥哥高中,要宴请同窗,没有出城。护送妹妹的任务自然就是他的。
  安成看裴康眼生,裴康也不在意,垂首给安成行礼,安成根本不在意他的虚礼,只管催裴芝玉:“芝玉,我们去太微宫。商量一下我们该送宝珍什么礼物。”
  裴康心说,这位殿下性格也是野的。
  安成拉着裴芝玉上了马车就问:“宝珍现在在哪呢?”
  裴芝玉只管笑:“宝珍自然在家中,估计傅怀龄年岁已经不小了,公主殿下肯定急着他们成亲。”
  安成一点没有裴芝玉的揶揄,嘟囔:“真是无趣,怎么都急着成亲,还是阿姐好玩。”
  裴芝玉只管笑,可不敢接这话。
  裴康骑着马就在前面开路,隐约听见安成的抱怨,心里失笑,还真是小孩子。
  安成看到裴康骑马,突然想起:“我听说那日阿姐出城跑马了,你也去了?”
  裴芝玉点头,并说:“我只学会骑马,还不敢跑。但是殿下骑术了得,翻身上马就能策马扬鞭。”
  安成两眼一亮:“我就知道,怪不得阿姐特意给诚弟养了那么多马。阿姐居然都不曾和我说,也不曾带我出城。”
  裴芝玉听得吓了一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日很多长辈都在,我小叔还有赵大人夫妇,并带了护卫的。”
  安成:“还有谁去了?”
  “我二哥。”,裴芝玉说着努努嘴指着前面骑马的裴康。
  安成除了那次怂恿赵诚出城,但根本没过瘾,追问裴康:“我阿姐骑术当真很厉害吗?”
  裴康回头笑说:“应该还在我之上。”
  安成更好奇了,嘟囔:“我定要阿姐送我一匹马。”
  裴芝玉只管笑,也不劝。
  安成走后,松风苑中的宴还在继续,苏皇后话不多,倒是庆王妃一直在说。
  “嘉宜品貌端庄,将来定会觅得良缘,不知皇姐可有属意的人选了?”
  静义公主又怕她上赶着做媒,推脱道:“嘉宜还小,不着急。等她哥哥成亲了,不还有这些姐姐们,她的姐姐们定亲了再说。”
  安成和傅嘉宜同岁,比傅嘉宜大一个月,赵幼澄比傅嘉宜大一岁。
  显然庆王妃也想到了赵幼澄,毕竟她是长公主。
  “最大的就是婉淳了,婉淳性格孤僻,难免有些桀骜。那日在城外真真吓人,翻身上马,扬鞭跃马就不见人了。也就是那日吹了风这才病了,年纪小,不把身体当回事,到底身边没有稳妥的人……”
  静义公主听着这话,有点她的意思,就没接话。
  苏皇后淡淡说:“小孩子调皮也是有的,安成心心念念惦记着学骑马。她已经加封长公主,位同亲王,自然要建府。她府中有长史,有女官,也有文学馆。殿下只盼着她顺心,阿诚还和她住在一处,等将来阿诚长大了也要建府的。姐弟两相亲也属正常。”
  苏皇后不反驳庆王妃的话,但也提醒她,别拿赵幼澄姐弟说事。
  他们两身份特殊,别人比不得。
  傅嘉宜听得低下头,这些她是不懂的,但皇后娘娘能这样认真说,可见赵幼澄的身份是不一样的。
  尤其长公主位同亲王。
  甚至比寻常的王爷,都要尊贵。庆王府都不曾有这等体面。
  静义公主一句都不插嘴。
  庆王妃这才讪讪:“也是,陛下最是疼爱她,哪里舍得她受委屈。”
  苏皇后见她收敛了,也不计较,转而和静义公主说起寿宴的事。
  安成到了太微宫,简直如鱼得水,她见了章嬷嬷就讨酒酿圆子吃。
  见赵幼澄果真坐在东炕上看书,很是关心:“阿姐风寒好些了吗?”
  赵幼澄莞尔:“你怎么跑回来了?西苑正热闹呢。”
  安成:“热闹是热闹,但是也太热闹了,就显得呱噪了。阿姐这里虽然安静,但是有趣啊。可见我也不是真的喜欢热闹,而是只是和喜欢的人一起热闹。”
  裴芝玉被她绕的笑起来。
  赵幼澄真的喜欢她的通透,多简单的道理。
  她不喜欢那些呱噪的热闹,奉承凑趣的热闹,只是喜欢简单的让自己舒服的热闹。
  有多少人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并不喜欢,但不敢正视自己的本心,只能混在人群中迎合别人,而生怕露怯,露出自己的短处,不敢拒绝被裹挟着混在人群中跟着凑趣。
  赵幼澄并不接她的话,笑说:“你这是又看上我的什么了?”
  安成眼睛亮亮的:“听说阿姐骑术了得,阿姐真的会骑马吗?”
  “当然。”
  安成:“诚弟学会了,可我还没怎么学会,阿姐我们什么时候再去出城去跑马?”
  裴芝玉提醒她:“殿下本就因为跑马吹了风才病了。再说了没有长辈跟着,很危险的。”
  安成:“等阿姐好了,天气也暖了。”
  赵幼澄失笑:“天气暖了,日头也毒了,你不怕晒黑吗?”
  裴芝玉听的偷笑起来,安成恼她:“不许笑我,再笑,给你指个夫婿把你嫁了。”
  几个人闹起来。
  裴岘等一众武将的折子递上去后,再没有消息了。
  赵善易私下问裴岘:“陛下这是怎么个打算?”
  裴岘摇头:“不知道,怕是陛下已经有属意的人了。”
  上折子,也只是看看底下人的心思。
  赵善易还和他说:“咱们守好京畿,让他们闹去吧。”
  裴岘看他置身事外,万事不管,对这件事避之不及,也没有刻意提醒。
  赵晖特意看了赵善易的折子,他推举的两人一文一武,其中武将是羽林卫领将,可想而知,赵善易根本没想把这件事扩大化,尤其是牵扯到自己身上。
  赵晖最喜欢用赵善易,究其原因,一则他是宗室子弟,再者就是他没有野心。他懂得什么该得,什么不该得。
  他又看了裴岘的折子,裴岘的折子写的有些意思,他并没有举荐谁,而是写了巡边纪要。
  巡边,重不在巡,而在抚。
  边关不稳,暂不能开战,就只能安抚固边,以图后事。
  很明显裴岘不欲掺合朝中人事斗争,但边关防务不得不重视。
  赵晖将折子一一看过,留了几封,剩下的丢在桌案上。
  马廷庸等人还在致力于将曾庆国推上扬州巡抚的位置,曾庆国这人因为他父亲,是江南派中流砥柱的人物。张玉为此更是寻了种种理由。
  连城内的周宪实都收到了消息。
  三月结束,四月第一天,城内的热闹渐渐散去。
  高中的举子们也要回乡祭祖,但也有滞留的,然后等着派遣差事,落选的人也要回乡继续苦学,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傅容和宋岚进了翰林院修书,刘彰因为名次靠后,还要待定。
  过了几日,赵晖再次在左书房中议定出任江都知府和扬州巡抚的人选。
  他之前的提议,将两职务剥离开来,内阁驳回了。
  这是第二次议定,他退了一步,两职务还是由一人兼任,这次议定兼任的人选。
  曾庆国,他是肯定不用的,所以这次抛出几人,吕大人会意他的话,重点推举了庆王赵恒。
  这次由高关澄、陈迹等一众人反对。
  这次参加左书房中议政的人扩大到各部衙门,裴荀没来。
  高关澄言辞凿凿:“江都是南北要塞,位高权重,非老臣不可担当。”
  这是不准陛下用庆王来辖制老臣。
  赵晖面色依旧淡淡的,看不出喜怒,问:“众位爱卿以为呢?”
  其他人陆陆续续附和:“高大人所言甚是。”
  这就是一众保举曾庆国,拥立曾汝昌这个先帝朝的老臣,来提醒他要善待老臣了?
  自他登基已近十年,这帮老臣的胃口越养越大了。
  赵晖该问的也问的差不多了,该探的底也探到了。
  若不是这次地方官员进京,他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出合适的人选。
  “你们的折子,朕都看了,推举的人朕也一一了解了。各位爱卿的担忧不无道理,庆王年轻,确实恐不能担此重任。王弼拟旨,那就调,张克定任扬州巡抚,兼任江都知府,令其尽快上任。”
  左书房的一众人愕然抬头看着赵晖。
  这才明白,陛下这仿佛随口的调令,怕是早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高关澄怎么也没想到陛下会另寻他人。因为这里面有缘故的。从前朝开始,向来南人治南,北人治北。张克定出身山东,一直都在北地任职。
  谁也没想到陛下会让北人南下。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可不能再驳了。
  内阁已经驳回两次,陛下便退了两次。
  再驳,就是以下犯上了。
  而且张克定是先帝朝的老臣,本就是山东巡抚兼任总督,南下平调甚至有几分低就。
  此事落定,不能再提了。
  所有人都沉默,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
  赵晖只等着落定此事后,尽快巡边之事也落定,不想和内阁扯皮。
  “此事落定,江都事情也要尽快理顺。无异议就退下吧。”
  众人退出来,听见里面的赵晖又说:“杨寿山,宣张克定。”
  杨寿出门后,见众人还在门外徘徊,而他匆匆而去,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没能回过神。
  马廷庸给高关澄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言不发相伴而去。
  张玉则是领着人回城去了吏部衙门。
  内阁议事向来保密,可偏偏这次早晨在西苑左书房定下张克定调任扬州巡抚,下午庆王就知道了,内阁驳回了陛下任用他的提议。
  这个消息没头没尾。
  可这样的事情,是很容易引起内斗的。
  随后庆王就邀请裴岘和赵善易一同喝酒,庆王妃向来不理睬这两人,可今日竟然亲自料理了一桌酒菜,更是陪坐了片刻才退去。
  赵善易脸色从看到庆王妃那刻就有些不对,裴岘则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这些日子除了那次陛下召见,几乎没踏进西苑。
  所以庆王也知道他不关心这件事,主要和赵善易发牢骚。
  “内阁几位老臣,日渐权柄在握,陛下如今说什么都要听从他们意见了。”
  赵善易提醒他:“殿下慎言。”
  赵善易向来不沾这些是非,他和裴岘相交这么多年,裴岘从不利用他,更不会摆这种鸿门宴。裴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牵扯他,若有事只会直接问,直接说。
  他对裴岘也是。
  可惜庆王夫妇这桌酒菜了,辱没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