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静宁吃了一惊,不明白之前那么嚣张跋扈的人,为何转瞬之间就成了这模样,这不合理。
侍女觉着十分解气,上前直接把人拖开:“你也有今天”
族婶嚎啕大哭:“我知错了,真不是故意的,是有人见不得你好,故意让我来给你添堵的呀。”
话中有话,姚静宁让侍女松手:“怎么说呢”
族婶哽咽着道:“之前求侄女婿帮忙,没答应,看不惯他的人也多,因此就我已然知错了,饶了我们吧。”
原来是这样的,姚静宁明白过来,轻笑一声:“我并没有对你做什么,就算想饶你也没办法。”
族婶痛哭:“是侄女婿,侄女婿只要你开口,他必然饶了我们的,我们是一家人呀。”
“不,我是飞上枝头的凤凰,和你才不是一家人。”姚静宁恶劣地笑着,心情飞扬地离开。
一定是秋袤不声不响地做了什么事,让不可一世的族婶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悔恨
他为她解气,她却要向他求情,她又不是傻的,那才真是白眼儿狼,没心肝呢。
侍女捂着嘴笑:“从今以后,看谁还敢对您不敬”
秋袤喝了不少酒,站在廊下等她,白玉一样的脸上红晕浮动,眼里带着笑意:“高兴么”
“高兴。”姚静宁挽上他的手:“会不会让人觉着太张狂了”
“不会。”秋袤斩钉截铁:“之前一直觉着她是你的亲戚,因此礼让三分,既然她敢欺你,那便让她真正见识什么叫做不仁不义。”
族婶一家子不是一般的惨,男人和儿子的官职全丢了,又被人举报贪赃枉法属实,判了流放之刑,这一辈子都别想回京城。
青阳伯府派人来求情,秋袤温和得不得了:“你们觉得族人重要,可于我而言,阿宁最重要。她不开心,我便不开心。”
aa2705221
q i s h u 9 9 。 c o m
第1023章 名字引发的风波
青阳伯府的人一个字都没说出来,灰溜溜地转身走了。
第二天姚夫人上门,主动修复母女关系。
她倒不是因为秋袤封侯,想要讨好女儿女婿,不过是见女儿过得好,心里又牵挂着小外孙女儿,因此不想和女儿再别气了,觉着不如放手,由着她自己过日子。
姚静宁当然是高兴的,她担心的是秋袤。
她怕他会嫌弃她的母亲,毕竟她的母亲之前也让她不开心了。
经过这两年的相处,她很知道,秋袤也是很有脾气,并且脾气颇有点怪。
大抵性情温和的人,突然发作起来都会很怪,秋袤也一样。
然而秋袤非常高兴,岳母长岳母短,让人备酒席,又抱小鱼给姚夫人看,各种炫耀,最后讨好说:“小鱼的眼睛长得非常漂亮,就像阿宁,阿宁是像岳母。”
祖孙三辈人都被他夸进去了。
姚夫人被这样夸着,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难免把这份欢喜回赠给女儿,一天之中夸姚静宁的次数比前面二十年还要多。
姚静宁第一次得到母亲如此肯定,心情非常好,夜晚双倍回赠给秋袤,一家子过得其乐融融。
倘若不是发生那件意外,姚静宁几乎要忘记人间疾苦,只当自己已然成仙,飘然于世俗之外了。
可惜,人世间的婚姻,总是会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风波。
譬如说,男人太忙,无意中忽略了妻儿的需求。
譬如说,男人太有权势,讨好的人太多,诱惑太大太多。
譬如说,男人太成功,成功的同时带来无数的嫉恨,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譬如说,男人日子过得太顺心,自视过高,以为自己是神,可以拯救天下的苦寒之人。
小鱼一岁的时候,姚静宁再次有了身孕。
这个孩子来得不太容易,从怀上开始,她的反应就很大,吃什么吐什么,以至于在孕初期前三个月,基本卧床休息。
后来更是好几次见血,险些滑胎,生产时难产,一天一夜生不下来。
幸亏这时候国家已经初步安定,没有大的战争,秋袤虽然还很忙,但已不用做筹措军粮那种危急困难的事,他能经常回家。
姚静宁本人也已习惯这种生活,能熟练地管理家务,打理人际关系,和娘家关系日趋好转也让她得到更多的帮助。
再怎么难,这孩子终于还是平安降生了。
只是她气血两亏,必须静养。
她是快乐的,老二是个男孩儿,在危急时刻,她听见秋袤和稳婆说,保大人。
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小鱼粉妆玉琢,无比可爱,也是左撇子,秋袤却从来不禁着小鱼,手把手教她拿筷子,玩游戏,夸他闺女真是聪明。
儿子白胖白胖,乖得不得了,她很开心。
三天后,秋袤和她商量说,儿子要姓钟,继承钟南江的香火,她很不舍。
欠下的情要还,钟南江身后无人,让儿子继承香火倒也不错。
只这是嫡长子,家里的爵位不能继承,却要独立支撑一个家族的兴衰,她觉得对儿子不公平。
她试着和秋袤商量:“不然将来再生了儿子才提这个事吧长子继承家业理所应当,次子不能继承家业,去继承钟家的香火,反而是另一条出路,这样兄弟俩比较不会有想法。”
秋袤异常坚定:“我曾在师父灵前发过誓,也和陛下、阿姐商量过,原该是第一个孩子就姓钟的,因小鱼是女儿,不合适,因此就没提。”
她心疼孩子,更觉得将来长子长大,一定会怪父母、嫉妒兄弟,必将母子、父子、手足失和,坚持不肯答应。
秋袤认为她的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坚持一定要这样做。
他等了她半个月,她始终不肯点头,他便瞒着她悄悄把这事儿禀告给帝后,把孩子记在钟南江名下为孙,起名为钟一。
“一”字是取道家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意思,希望长子能继承钟南江的衣钵传承,把苍山钟氏发扬光大,成为一代名儒。
因她还在做月子,他便有意瞒着,直到孩子百日宴那天,帝后亲临,当众给这孩子封赏,公开让这孩子继承钟南江的爵位与衣钵,她才知晓。
当此时,一切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宾客羡慕她,说她生的长子是侯,将来再生一个还能继承秋家的侯爵之位,一门三父子俱是侯爷,实在是让人羡慕。
也有人看不起她和秋袤,说他们夫妻为了争夺钟家这个爵位,真是想尽办法,脸都不要了,难道苍山钟氏已经灭族了,找不出族人来了吗
她默默忍受,强颜欢笑,心里却是难受得很。
她第一次见识到了丈夫的强势。
想来也是,秋袤能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孱弱少年,一直走到现在,成为权势滔天的秋侯爷,又怎么可能不强势
若不强势,他早就被那些人吃干抹净,渣渣都不剩了。
帝后不知真情,一直在夸她贤明大度;娘家并不认为秋袤做错了什么,反而为孩子们有了远大的前途而沾沾自喜。
她就连诉说的地方都没有。
秋袤对她和孩子们仍然温和体贴,对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疼爱,悉心教导,并没有偏爱谁更多一点。
他知道她不高兴,千方百计讨好她,带她去庄子里游玩,陪她骑马射箭,甚至在出公差的时候以权谋私,悄悄带她出门散心。
时间可以抹平有些事情,她渐渐地原谅了他。
钟一满周岁之时,秋袤升迁为户部侍郎,以他的年龄资历来说,这个年纪能做到户部侍郎非常显眼。
但因他实在太过能干,立下功劳无数,旨意下达之后,竟然无人质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做了户部侍郎的秋袤更忙了,南方原属东岭的地方发生暴动,经查是茶政执行出了问题,地方官胆大包天,勾结当地士绅盘剥茶农。
茶政是皇后和秋袤主导改革的新茶政,南方还不曾安定,出了这种大事,秋袤理所当然要去灭火。
他被派往南方,前途未卜,危险重重,临行前他留了遗书。
aa2705221
q i s h u 9 9 。 c o m
第1024章 遗书引发的风波
秋袤就像一个多言多语的老头子,他絮絮叨叨地把家里的财产交待了一遍,再把什么人可信,什么人不可信,和帝后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都告诉了姚静宁。
他安排了她和孩子们的退路,告诉她,他若不幸,她可以改嫁,嫁给自己喜欢的、并且对她好的人,任何人都不可以干涉她的决定,包括皇后和她的父母。
末尾大大方方交待她,每个月不要忘记给铃铛胡同的两个吕家孩子拨付生活费和私塾费,若是有空,心情好,可以去看看他们,关心一下,将来也是孩子们的善缘。
遗书并不是当面交给姚静宁的,而是在秋袤走了三天之后,才由管家交到姚静宁手里。
姚静宁看完遗书,瞬间泪崩。
她不知道是该觉得这个男人太过周到体贴,把所有一切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呢,还是该觉得他太过无情。
明知前途危难,却仍要前行。
临行前没有生离死别的愁绪或许他有,但掩饰得太好,一点没透露出来,让她毫无察觉,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出差。
她甚至没能和他认认真真道别,还因为早上要照顾孩子,要料理太多家务,而没有送他到城门外,只送他到家门口。
临行前夜,她也因为太过忙碌劳累,困到没等到他回来就睡着了,所以不曾与他亲热温存。
这样冷静地给她写遗书,安排后事,说明很早以前他就有数了,却还是没有透露过半点。
说到底,是太过无情吧
他的心中更在意秋氏家族的复兴,更在意皇后娘娘与郦国的兴衰,更在意那些所有给过他帮助的人,欠下的情。
他大大方方交待她在他死后改嫁,让她照顾吕娉婷的弟弟,对她是绝对信任,也很肯定。
可是,她要的不是这个。
他没有生离死别的旖旎缠绵和不舍,也没有爱到深处只想占有的霸道自私不讲理。
哪个深爱妻子的男人,会这样理所当然地安排妻子改嫁,而没有半点纠结不舍呢
他只是在完成完美好丈夫的任务,也把她定义为完美绝佳的好妻子。
她要的不是这个
这样的辛劳,这样的委屈,这样的隐忍,她要的是他发自内心的爱而不是这些狗屁东西
姚静宁愤怒地把秋袤留下来的遗书撕得粉碎,怒气冲冲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承恩侯府里的人被吓呆了,他们不知道女主人到底怎么了,他们苦苦哀求她,想问个明白,他们追着她的马车,一直追到青阳伯府。
姚静宁铁了心,告诉无辜的管家:“写信给秋袤,他若是三个月后不回来,我就去帝后面前长跪不起,把钟一的名字改回来”
若是三个月后秋袤不回来,那自然是死了。
她去哀求帝后,秋家尚未有男丁可以继承家业,帝后再怎么为难也会答应她的恳求。
她知道这其实没什么用,对秋袤并没有什么坏处,可她没有其他办法,只想不顾一切地反对他。
但凡是他想要的,想做的,她都要反对,就是不让他称心如意
管家聪明得很,立刻懂得了女主人的意思,也没多作纠缠,听话地回了家,然后使人把她和孩子用的东西大包小裹地送过来,还让她放心,他会把府邸打理得清清爽爽。
“夫人安心地玩,想在娘家玩多久就玩多久,您嫁过来这些年着实辛苦了,侯爷私底下经常说对不起您来着。”
管家笑得十分谄媚,悄悄往青阳伯府的当家世子夫人那儿送了一大批银钱财物,表示秋家的女主人和少爷小姐还是要自己养,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世子夫人不要,他就化整为零,今儿送米,明儿送野味,后天再送丝绸绫罗,总之就是要负责到底的意思。
世子夫人很为难,跑去找到姚静宁,委婉地说了这事儿。
姚静宁也不扭捏:“收下吧。”
她虽然不耐烦住在秋袤那个混账东西的家里,但两个孩子还是正儿八经的秋家人,吃用秋家的东西天经地义。
她才不会发傻和孩子过不去,让孩子住在别人家里吃受气食。
至于吕娉婷的两个兄弟,她明确告诉管家:“你们自己看着办,我是不会管的,但若是让人知道你们刻薄了他们,你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吕氏虽然倒了,但吕嫔还在宫中,并且深得娘娘倚重。”
其实就是嘴硬心软,让他们把那两个孩子照顾好嘛。
管家真的是很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