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如大道,譬如不定的情感。平定东海各王子纷争并不是缥缈,不可依循的事。
  “殿下能做到,那我可要看一看您生活的地方。”江芙道。
  望着她消失的地方,太子皎久久不能回神。他嘴角露出笑。
  黑鲲不明白他笑什么,按理说,殿下这么喜欢江姑娘,现在两个分开了应该是很伤心才是。
  太子皎难得好心情,问他为何发愁。
  黑鲲道叹口气道:“我是为您发愁,这江姑娘又走了。”
  太子皎踱步,看向两岸青山,碧空湛湛,道:“分开是为了下次再见。”
  黑鲲不解:“什么时候再见?”


第141章 终篇(一)
  ◎水患◎
  江风清朗;太子皎袍角轻飘,冷峻的眉目柔化,继而坚定道:“很快。”
  很快他肃清东海;送她一片干干净净的海。
  了结了这些事,江芙原是要急速北上的;但是掐指一算;大伯逢凶化吉,又续了几年的官运。
  她便不急着去了,走走停停;救助了不少穷困危扼之人。其名声在自南向北传开,甚至有百姓在家供奉妙真人。
  江芙原来的道号,倒无人知晓了。
  五年后;河南汝州黄河堤坝边;一弱质女郎玉立。此时正值深秋;雷雨交集;黄河翻腾;浊浪滚滚;似要将这女郎吞噬。
  一个老汉朝她呼喊:“小姑娘过来;秋汛来了,危险。”
  女郎莲冠道袍;盈立岸边;她转身走到叫她的人身边。
  老汉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形容枯瘦;精神还算湛然。
  “老伯;我看今年一大部分堤坝垮了。”江芙担忧道;“雷雨又不停;是否……”
  话没有继续说下去,老汉却也懂了。他叹了口气,再打量这小姑娘时,郑重了很多。以为是个不沾尘世的,没想到还是关心民土水利的。
  他热心肠道:“我家就在附近,先去茅舍喝杯热茶吧。”
  江芙道过谢与他同归家。
  年迈的老婆婆开门,看到今天不仅有丈夫还有个小姑娘,露出疑惑。
  江芙向她行礼:“借过此地,想讨杯茶水喝。”
  老汉又和老婆婆说了几句,老婆婆和善地点点头,把人带回家里。
  坐在小凳子上,老人家端来一碗热茶。劣质的粗碗,粗糙的茶叶,江芙面色不改,喝了大半。
  “唉,这入秋以来,雨水就没断过。雨还越下越大,几十年没遇到这么大、这么长的雨了。”老汉眉头紧锁成川子,布满厚茧的手编织斗笠,道,“听人说,不仅我们汝州有地方淹了,开封府那边也淹了,黄河岸的堤坝都被冲垮了。”
  老婆婆也在旁编织,笑得平和:“也有好处不是,下雨人人都要带斗笠。我们编的雨具有人要了。”
  老汉的紧锁的眉头展开,愁容中也露出一抹笑。他又关心道:“姑娘这时候来这里做什么?”
  说完后,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话有质问口气,于是解释道:“现在离黄河岸近的人家大多搬走了。我们两口子念旧,腿脚也不方便了,就没有走。”
  江芙知晓他的好意,柔顺道:“我也知道这里危险了,不过我来找亲人,不挑时候了。”
  老婆婆眼睛一亮:“是找什么人,老婆子在住这里很一辈子,认识许多人哩。”
  她以前总以投亲寻人做借口,掩饰身份。这一次,却道:“我来找舍弟。”
  “找弟弟。”老婆婆又继续问,“多大了,叫什么,什么模样?”
  江芙停顿了一下,道:“江元,二十五岁,长得……”
  “很俊秀。”她嘴角噙起一抹笑。
  没有作伪,没有矫饰。她真的是来见弟弟的。
  老婆婆听到“俊秀”二字,眼中也荡漾开笑意,后又思索道:“江元……我倒没听过这人。是咱们直隶的人么?”
  老汉摇头,道:“这样问,怎么问得出来。”随即他道:“你弟弟是做什么的,具体在哪县做事?”
  “我们家原是京城人士,他中了进士,外放来这里做官的。”江芙道,“其他的,我也知道的不太清楚了。”
  “我们姐弟分别多年。”她说出了掩藏心中的话,“我甚是想念忧虑他。”
  两个老人听她说是做官的,眼睛都直了。老汉眼里闪过复杂情绪,老婆婆却是惊喜道:“我就看你这女娃不是凡人,果然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老婆婆年纪虽大,但为人质朴单纯。并不追究一个闺秀怎么独身来找弟弟。
  老汉皱眉:“姑娘,怎么一个人来。现下黄河流域都不太安全啊。”
  因为暴雨,黄河泛滥,淹没不少宅舍人命,所以掀起了小范围的暴动。
  “我出家多年,虽没有证得道果,但防身的本事还是有的。”
  江芙的话,让两个人没有怀疑,一是弱质女流能独自远行,定是有防身本领的;二是如今民间道家弟子出山,多施展术法,扶危救困。这姑娘是个女冠,想必也不赖。
  老婆婆兴奋地起身,就要向江芙行礼,被江芙连忙阻止。
  “原来是真人。”老婆婆瞅瞅她,俨然觉得她更加端庄妙相了,“真人认识妙真人吗?”
  “听说可神了,做官求子发财……都可以向她求来呢。”
  江芙暗自流汗,连忙解释道:“不过是解除冤屈,归还原位。什么发财做官生子的都是人们夸大了。”
  老汉很是赞同,道:“哪里有那么神,否则早就成神仙了,不在凡间待着了。”他觉得都夸大了,他早年也是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江湖把戏,没准妙真人就是个骗子。
  不提其他,两个老人对她感官很好,当日邀请她住下,慢慢寻亲。
  夜幕降临,天上之水仍旧不听,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州府衙门的灯都是亮的,正座的知州沈玉良长须美仪,列座的副官县官也大多仪表堂堂,不过都是一副肃容模样,气氛紧张。
  “看来这雨一时半伙停不了了。”沈知州道,“宝丰和鲁山二县都被淹了大半田地,朝廷的救援和拨款还没下来。”
  “虽然没有修缮款,但是我这个堤坝却不能不修。”知州的话一出,州府的副官们倒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县下的官员却脸色发灰。
  宝丰县县令起身,拱手愁眉道:“大人,朝廷连年对外作战,我河南贡献了不少粮食钱帛。不说百姓了,我们各府各县都是缩减开支。”
  没有受灾的陕县县令亦是起身道:“对啊大人,我们都连县衙破损漏风都没有修缮。遇上大雨县中吏员都湿个半身,哪里还有钱财修缮堤坝。”
  几个县官都是相互看看,满脸愁容。他们贪还真没贪多少,谁叫江首辅改革官员升迁考核,肃清官场风气,又令河南这个产量大省供给军队。低下的官员真没油水贪吞。
  想到江松,几人心里都不免怨怼,要粮积极,水患的反馈怎么这么晚,都一个月还没有音信。他们齐齐看向坐在沈玉良右手边的第三个青年。
  此人一身六品青官袍,容貌俊秀,气质卓绝。不似个混迹官场的官员,倒像个舞文弄墨的偏偏佳公子。
  他正是江松的子侄江元。
  江元知道,这时不说些什么,会让知州下不了台。说到底,出了这么大的事,身为朝廷真正的掌权者,他的伯父还未有决策,实在是说不过去。
  河南的基层官员不敢怨愤他伯父,但对上官发发牢骚是常有的。
  身为江松子侄的他也不能幸免,被这些人放冷箭。他起身朗声道:“诸位大人委屈了,朝廷现下应是有决断了。我们暂且等一等。修缮款,在下愿意捐出现下所有家财。”
  此话一出,在座的官员皆是惊呼。江元出身国公府,自是荣华又富贵,即使个人资产也是不少。
  不过很多人是为了攀上江松,个个惊叹赞美他。
  “不愧是名门之后,有济世为怀之心。”
  “江阁老会教育子弟啊。”
  ……
  一系列吹捧下来,若非江元混迹了几年官场,还真被这些人蒙住了。
  他的私产即使多,能应对两个县,但对整个汝州府确实不行了。
  上座的沈玉良面色沉稳,不惊不喜。
  江元与他接触下来,对这主官很是推崇。他继续道:“不过以防其他县也遭遇不测,我们向南阳府和汝宁府借些粮财。他们处南地,一时不会遭遇水患。”
  这时沈玉良才点点头:“善。”
  …完…


第142章 终篇(二)
  ◎如果不能再锦衣玉食了◎
  河南大雨倾盆;连下十日。
  黄河水泛滥,宅田淹毁,尸浮期间;幸存者哀嚎,凄凄阴云笼罩头顶。
  “爹爹;救我……”小姑娘在奔涌的水流里挣扎;她的小手在浑浊河水里愈发纤细,似乎很快就要被淹没。
  汉子一个猛扎,投入水里;把女儿救起。救起女儿又有无数双手求救,一双双黑眸里满是求生的欲·望。
  汉子原本能救了女儿上高地,却被这群人抓住;仿佛千万条水草紧紧缠缚他们。父女二人进退不得;小女孩害怕地哭起来。
  求生者的本能让他们抓住那个强壮的汉子;将他拖入浑浊的水底。
  原本就托着孩子的汉子;此时已经疲惫不堪。深深的雨水要淹没他的胸肩时;几个穿着公差袍服的男人钻入水中;将人群散开。
  汉子只听耳边传来年轻的男音:“水里的人不要乱动;会沉下去,等着救援。”
  他说话尚且是温和;那些公差可就吼了出来:“不要拽我!还要不要活命了。”
  一个时辰后;四周的人都被救上来。
  他们一起向那些公差道谢。从前觉得这些人可恨,今天却觉得格外的良善。
  领头的公差对他们道:“你们应该好好谢江大人。”
  只见对面的年轻人神采俊秀;一身蓝袍;衬得愈发温润;令人见之忘俗;似乎都快忘了这是处在灾难场。
  天上一道紫雷劈过;又下起大雨,将俊秀的公子淋湿,一切美好被撕裂。众人恍惚的眼神被拉回现实,残酷的现实。
  兄弟姐妹妻儿丧命,宅田被毁,由此而想,都不禁呜呜哭出。
  江元听得耳边一片凄嚎,心里泛起痛苦和悲悯。
  他生在官宦世家,自幼学习孔孟之道,以儒家君子自居,有济世之情怀,自是悲苦世人。
  他道吩咐差役:“把这些民众带到官署后院,给些饭食以作休整。”
  差役们相互探望,眼睛里都是犹疑不定。最后是领头的躬身道:“回江大人,只怕把这些人带回去……会影响其他大人和书吏办公休息。”
  “办公?”江元不由讽笑,“河南都快淹没了?何以独我汝州官员在?”
  听得差役们头皮发麻,也就是首辅的侄子才敢说这般辛辣讽刺的话。
  江元也不想难为他们,望着这些对自己充满期待的眼神,道:“尔等带百姓们回去歇息,若有官吏不满,让他来找我好了。”
  差役们不再犹豫,领着这些落难的百姓回了官署。
  江元的随侍把伞撑在他头顶,劝道:“少爷,咱们回去吧。”
  “回不去。”江元苦闷道,“回去也是听抱怨连篇。”
  他眺望远处,浑浊的黄河水,放肆的奔涌,近处浑浊的雨水,呼啦啦的下流。
  两相在慢慢交回。
  再不治理好水灾,他不知道自己和全河南的百姓还有机会活么?
  他还能回去吗?
  江元心里惦念水灾的事,亲自去探那河水深浅,丈量地形。奈何雨水太大,有很多地方都不可去。
  他掀起裤脚站在高地,这个地方也慢慢被雨水占领。四周都是救人泼水的官兵,还有不绝于耳的求救声。
  他一个文官也弯下腰,去救那些小孩子。
  天色渐渐暗沉,人们也愈发累了,从远处传来一股暖暖的饭菜想。
  众人朝前看去,一个女道士领着十几个姑娘端着菜篮过来。
  姑娘们把饭食分给众人,众人都狼吞虎咽起来。
  她们那小小的篮子似乎装了许多、许多的食物,不论官差还是贫民都能分到。
  江元嘴皮起泡,又渴又饥,却把手里的食物递给其他人。导致他是最后拿到食物的。
  女道士把馒头塞给他,还给他了一坛果酒。
  见众人确实都有吃的了,江元才吃起来。
  他平生第一次觉得馒头是这么好吃,特别是热乎乎软绵的馒头。
  一坛微甜的果酒扫去了他的疲惫。
  众人都东倒西歪坐在地上。
  江元仍勉力维持礼仪,他朝旁边的女道士致谢:“多谢真人。”
  “江大人和各位官兵治水救人,我等自该也尽力。”
  江元听她说话的声音,只觉倍感亲切,好似在哪里听过一般。
  他抬头,有些失态地多看了她几眼,这才发现这人眸眼之间,竟十分神似他的……阿姊。
  江元吃不可思议,怀着梦幻般的心情道:“阿姊。”
  江芙点头,轻轻拍他的肩膀道:“阿元长大了。”
  其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