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淑华和白小弟都有些意犹未尽。
  “姐,小姑嫁人了就是不回来了,对么?”白小弟问道。
  白淑华点点头,“对啊。她以后会随着姑父一起生活在鹤城。”
  替那位新姑父默哀三分钟。
  “那…那姐姐不要嫁人好不好?”白小弟拉着姐姐的手不放。“我不想和姐姐分开。”
  白淑华揉着他的小脸,“不分开。我也舍不得我的乖弟弟啊。”
  大不了,以后她嫁人,弟弟做陪嫁,她未来老公赚大发了!
  白小弟得了“虚假”承诺,很是高兴,“姐,我们炖鱼吧,要放辣椒。”
  白淑华就道,“那你去取俩辣椒,对了,再多拿几辫蒜。”
  白淑华刚将土豆条下锅,盖上锅盖,白爹娘回来了。
  白母脸色有点黑。
  白淑华和白小弟对视一眼,乖巧加倍。
  白母气哄哄的说道,“你娘真有意思,小妹都结婚了,还给带回来,咋带啊,二哥居然还同意,同意就同意,非得拉着你干啥,他自己去呗。”
  白淑华听进耳里,这信息量好大啊。
  白爹赶紧哄,“娘不是病了么,二哥就是顺着她说,不可能去的。再说就是我们去了,珍珍也不会和我们回来的,人是她自己选的,肯定稀罕,她能愿意回来就怪了。”
  白母没有气消,“现在小嘴叭叭的,咋不和你娘说呢。”
  白爹觉得自己好冤枉,“不是我爹瞪我么,他怕我说实话再气到我娘,她那病不是气出来的么,再生气就更严重了。”
  “对了,娘说看病让你掏钱,你掏了么?”白母突然问道。
  白爹立马道,“我哪有钱。娘不是知道小军在跟老大夫学医么,就想占便宜,老大夫也不愿意和她磨叽,给记账了,回头交给大队长直接扣工分。”
  白母脸色好看了不好,“我可告诉你,不管谁也不能借着小军的由子看病不给钱。就是咱家人也不行,该给钱给钱,该扣工分扣工分。人家老大夫对小军尽心尽力的,咱不往里搭就够那啥了,还有脸占便宜。”
  白爹连连称是。
  白淑华总觉得她娘这是话里有话,意有所指,指桑骂槐…


第六十章 白淑华搬屋子
  鹤城众人回来;消息进一步发酵。
  白淑华都不用白母在外收集了,因为学校学生也在互相谈论。
  比如说,所有人中就白小姑挑的人最差;只是脸好看;干活却不行,听说一线干不了,就要被调走了。
  这个年代;一线工人是挣得最多的;加上补助甚至比领导还多。
  感谢嫁去鹤城的姑娘们;让闭塞的生产队居然讨论起工人工种、工资待遇等等问题了,也算给众人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再比如;嫁得最好的居然是那个孤女;虽然男方年纪大,还有孩子;可人家是干部,还是大学生呢。
  之后学生们谈论的是做工人的各种好;每个月发工资发票就不说了,居然还发房子给娶媳妇;也太好了!
  这让很多学生下定决心也要做工人。
  可在农村去哪做工人,唯一有些可能就是好好念书考上高中。
  不少家长和学生自己都将读书看重了不少。
  连白爹娘都和白淑华说过类似的话;说她学习好,肯定能考上高中,以后留在城里做工人;一辈子就不愁了。
  这天;白淑华一回家就听到爹娘在那唠嗑;还是去鹤城那点事。
  不过却是新消息。
  原来其他生产队有人眼红了,谁没有适婚姑娘了;你们能嫁鹤城工人,她们也可以。
  别觉得这年头临近生产队都友好,错了!一般关系很差。
  甚至有仇,因为要抢水灌溉土地,两个生产队都打一起过。
  “小洼子去了十几口子,灰溜溜回来了,人家不要了,还说以后也不要了,她们要从鹤城底下农村找,这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哈哈哈…”白母无疑是幸灾乐祸的。
  白爹居然冲白淑华说,“大闺女你可别眼红这个,你好好读书,以后当工人,可比当工人媳妇好。”
  白母拍白爹,“咋地,我闺女当工人,还能回来找个种地的啊,也得找个工人啊,双职工啊,那日子得多美。”
  白淑华嘴角抽抽,她是不是得提醒两句,她们闺女还没到十岁呢。
  可再轰动的消息慢慢的也平常起来了。
  特别是猫冬结束,春耕开始,这时候啥事都得让路。
  白母又去镇上了,排练、表演。
  白爹也有了新任务,带着几个人专门伺候药田。
  白淑华再次成功跳级,成了五年级学生。
  白小弟…暂时没啥变化,主要任务还是和老大夫学习。
  这其中属白爹变化最大,他不但“升官”(手底下有人)了,每天还是满工分。
  不过工分也不是白拿的,药田不论大事、小事都归他管,大队长主管春耕生产,分身乏术。
  白爹身上的担子就重了,这也是他能拿满工分,有人酸却没人闹起来的根本原因。
  白爹自然也想将这活长久干下去,肯定要用心。
  这样家里的自留地就有些顾不上了。
  所以看到白二伯、二伯娘来帮忙种,白淑华一点不惊讶。
  “二哥、二嫂,面积这么大,种菜也吃不完,多种一些土豆、地瓜、南瓜吧。”白爹也没啥规划,主要是这三样可以当饭吃,顶饿的。
  白淑华突然来了灵感,“爹,可不可以种些草药,反正你也会。”所谓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而且草药能卖钱,就是不卖钱给医务室,也有工分。”
  白二伯都被说动心了,“我觉得行。”
  白淑华看到白二伯娘捅咕白二伯,她们也想种?
  不过上赶着不是买卖,她也没主动问。
  白爹拧着眉头沉思着,“…也不是不行,从哪搞种子呢?”
  在队里拿,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开这个口子。
  白淑华建议道,“你可以问问孙爷爷。”
  白爹摩挲着下巴,“还真可以试试啊。”
  然后主动和白二伯说道,“二哥,要是我能弄种子,多就给你分一份儿,该咋种到时候我都告诉你,要是种子少,就我先种,明年留种子了再给你一份儿。”
  白二伯欢快的点头,“成啊。”
  白二伯娘也跟着表达了感谢,“谢谢老三了。”
  白爹摆摆手,“谢啥,我也不定能整来。”
  白淑华发现白二伯两口子干活更卖力了。
  果然还是白爹的忽悠大法好使呢。
  即使有两位外援,后院子这块自留地还是干了三天,垄都打起来了,一条条溜直,种子种下了,也浇了头遍水。
  当然都是晚上干,白天都要下地挣工分的。
  春耕、秋收,不是特特别情况,是不让请假的。
  春耕结束后,白母回家,队员们也都能松口气,之后的活会轻松很多。
  不少人家会将精力投放到自家自留地上。
  可白爹不行,他要每天细心观察药田的情况,还要做详细笔记,一旦发现不对的苗头就要找老大夫。
  这样,家里的自留地又双顾不上了。
  好在没大活了,拔草、浇水之类的她们娘仨也可以。
  不过也是有好处的,白爹每天还是满工分。
  重要的是他也很喜欢干。
  拿他说,这活累心不累身,适合他,而且工分足够多。
  白淑华还听过白爹娘夜聊,聊的就是两人的工分,她们还简单算了下账,然后畅想了下秋收换粮食。
  白母说要换钱,孩子大了哪哪都要花钱,而且家里缺的东西也不少。
  白爹说多换些细粮,省得孩子们总吃地瓜烧心。
  总之,家里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
  今天是白淑华和白小弟搬屋子的日子。
  她们要从东屋搬到了西屋。
  其实春耕前就可以搬的,那时候已经不很冷,只要晚上稍微烧点炕就可以了。
  可是新炕席没到位,加上当时西屋还有一些“零碎”,因为没地窖又来不及挖新的,粮食、蔬菜,包括小鸡崽都放到了西屋。
  现在鸡窝搭好了,零碎挪到厨房了,土墙糊了双层旧报纸,还搬过来一个大炕柜。
  准备的如此齐全,自然是可以搬家了。
  也没啥好搬的,就是将被褥搬过去,再有就是白淑华关于学习的课本、纸笔等等。
  有白爹娘帮忙,一趟搬完。
  白淑华住在炕头,白小弟住在炕梢。
  这是两人石头剪刀布决定的,谁赢谁住炕头。
  白淑华显然运气更好。
  其实炕头、炕梢都无所谓的,因为她们冬天很可能又要和白爹娘一起合住,平时的三个季节也没那么冷,不会死劲的烧炕,炕头、炕梢差别不大。
  白爹看了一圈儿女的新屋子,还是太空旷了,“行了,大闺女,明年爹给你俩打套书桌,到时候你们就不用炕桌写作业了。”
  白淑华也不客气,“好啊,到时候要两把凳子,我和小弟一人一把。”
  儿女适当提要求才能让爹娘有积极性啊。
  “大闺女,你上五年级了,作业肯定又多了,要不要煤油灯啊?”白爹又问。
  白淑华摆手,“不要。”
  她是真心不需要,她的作业在学校就全部完成了,回到家她基本都是以看书为主。
  当然有时候是课本,更多的是旧报纸。
  天暗了,她就休息,完全没必要点煤油灯。
  再说煤油灯也不亮,还总闪烁,用来看书对眼睛很不友好。
  白爹以为闺女不舍得,“煤油灯也没多贵,家里明年就宽裕了。”
  白淑华心道,“我能不知道,我连家里现在的大概工分数都知道。”
  不过既然白爹这么诚心,“爹,我想要个专用盆子和毛巾。”
  她不想再用全家洗脚盆洗脸了。
  白爹看了眼白母,果断答应了,“回头就让你娘给买。”
  白小弟双手环胸,小脸气呼呼的,“爹娘你们偏心,咋不问我缺啥呢?”
  白母笑着问,“儿子你想要啥啊?”
  白小弟想了又想,充分思考后,“我要个像师傅一样的外边是黑色皮子的厚本子。”
  白淑华补充,“那是笔记本。”
  白小弟立马道,“我要笔记本。”
  白母也想了想,“哪有卖的,供销社没有,我没见过。”
  白爹说话了,“县城的百货商店有。”
  可他不想买,就冲白小弟说,“你会写字么,要笔记本干啥。”
  白小弟不服气啊,“我会写字。”
  白爹比划了,“你一个字顶我半个巴掌,那笔记本不够你几天造的。”
  白母也说,“等你上学,字写好了,再买。”
  白小弟撅嘴,试图讨价还价一番,“那可以现在买,我不往上写不行啊。”
  白母不理解,“那你要那玩意干啥,也不能吃,看着好看啊。”
  白淑华能理解,后世不少学生买各种日记本不是为了写东西,就是稀罕、收藏。
  白爹也劝,“你现在买又不能用,回头等你用了它就旧了,等你啥时候真有用了,爹给你买,到时候你就用新的。”
  白小弟觉得这话很对,就没再纠结,事情顺利过去了。
  白淑华给了小弟一个怜爱的眼神,还是社会经验少啊,不知道险恶,不知道白爹的忽悠大法多么厉害,中招了吧。
  白小弟又想起一件事,“爹、娘,师傅要教我练毛笔字了。”
  白爹很是高兴,“好啊,你好好跟师傅学。”
  白母也问道,“是不是得买毛笔、墨汁啥的?”
  白爹一拍巴掌,“对,买。”
  白淑华在心里暗暗点头,白爹娘在学习这块还是愿意为她们投入的。
  白小弟摇头,“师傅有。没有纸,家里旧报纸也没了。”
  因为给他们糊墙了,还是双层。
  白小弟又说了,“师傅说让我先用旧报纸,再用黄宣纸,都便宜。”
  白母直接保证,“明个中午娘去给你买旧报纸,保证缺不了你的。”
  白淑华和白爹对视一眼,都很满意。
  以后买旧报纸有借口了。


第六十一章 野菜喂鸡
  晚上;白淑华和白小弟第一次独立睡,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
  “小弟,你别怕;姐姐在呢。”白淑华怕他吓惊到;就安慰两句。
  白小弟直接拉住她的手,然后拽进了被窝。
  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白淑华嘴角微微翘起,也没磕碜他;小男子汉也是要面子的嘛;“姐姐拍你;快睡吧,明早你还得喂鸡呢。”
  因为喂养的精细;六只小鸡崽全都活了。
  而且长的很快;都成半大鸡了。
  现在天暖和了,白爹和白二伯一起搭了鸡窝;它们就搬家了。
  不过白小弟还是很喜欢这群小鸡的,主动揽去了喂鸡的活。
  “它们现在太能吃了;家里也没新鲜野菜,娘不让我喂粮食。”白小弟替家里的小鸡发愁。
  白淑华一边拍小弟一边唠嗑;“没事,咱俩明早早点起来;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