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她的小龙椅-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显琛眼看对方句句正中要害,不由得慌了神。
  宋鸣珂立即猜出,这番话也是事先准备好的!户部尚书早理顺了来因去果,逮住此关键节点来揭开隐藏已久的秘密!
  她该痛快承认?还是极力掩饰?
  霍睿言下意识挪近一步,试图把话题转移,却见宋鸣珂袍袖轻摆,暗示他静观其变。
  纵观在场之人的表情,安王眉目透着了然,而安王妃盛气凌人且惊诧之极,两位丞相紧皱长眉,余人大多震骇或惊惶。
  这些年,秘密多少次濒临被揭破的危险!
  有霍睿言、元礼、秦澍、静翕、余桐、李太医等人的竭力掩护,只差最后一步,天家兄妹就可换回身份,偏生在紧要关头,遭人当众抖出!
  户部尚书和霍浩倡各执一词,一方认定宋显琛遭遇突变,谢氏为保皇位不旁落,才出此下策,让女儿顶替儿子;一方则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信口雌黄,妖言惑众。
  其他人议论纷云,各自站队,闹得不可开交。
  最终,宋鸣珂冷声发话:“都别吵了!”
  她身量纤细,龙袍庄肃,眉目秀美,偏生自带一股不容质疑、不容侵犯的威仪,使人为之动容。
  霎时间,大殿悄然无声。
  “没错,你们这几年每日所觐见之人,是我宋鸣珂。”
  她双目凛然生光,无视旁人投来的震悚、诧异、狐惑眼神,缓缓续道:“但这绝非是我们兄妹二人胡闹,而是先帝临终前所授意。”
  “什么?不可能!”有两名尚书起初站在霍浩倡一边,闻言齐声质问,“先帝岂会作此荒唐决策!”
  宋鸣珂丝毫不退让,昂然道:“先帝仙逝那夜,安王叔、北海郡王、两位丞相皆在场,敢问你们是否还记得,先帝的遗言?”
  康佑十七年腊月,大雪纷飞,先帝卧病在床,出气多进气少,曾当大伙儿之面,颤抖着拉兄妹二人的手,勉为其难挤出一句话。
  “你们……兄妹俩……互相扶……扶持!”
  而后朝托孤的重臣们淡然一瞥,迷离双眸转移至身穿太子袍服的宋鸣珂身上,渐渐涣散,两眼一闭,呼吸停止。
  那一幕穿透了六年时光,浮现眼前,仍教人记忆犹新。
  林相与饶相蓦然回首,总算理解先帝何以有微妙情态。
  良久,林相率先开口:“是,先帝驾崩前,确曾拉住孪生兄妹之手,请他们互相扶持。”
  户部尚书和几名支持者即刻炸了锅。
  “互相扶持,便可换来换去,蒙骗他人?”
  “这要置万千臣民于何地?”
  “如若当年的皇太子身患恶疾,理应退位让贤!让妹妹女扮男装冒充来占据皇位,实在是卑劣行径!此等君主,有何颜面掌政?”
  “况且,先帝并非只有一位皇子,即便嫡出的太子染病,不还有二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么?”
  “退一万步,晋王腿脚不便,两位才俊少年郎却安然无恙!你们兄妹二人联手将满朝文武玩弄于股掌之上,无论如何也不配坐在龙椅上!”
  一时间,大殿上尽是汹涌诘问,此起彼伏,唯有安王和霍家父子等数人闷声不响。
  宋鸣珂冷冷一哂:“我问诸位一句,我即位第七个年头,所作所为,有何事愧对先帝嘱托?愧对家国天下?愧对百姓苍生?”
  安王、左右相、六部尚书等人均目目相觑,踌躇未定。
  “我自接手政务,日日勤政,援雪灾、减赋税、轻徭役、清贪官、整污吏、治军队、护农商、重贸易、抚各族、驱鞑虏……哪一步走错了?你们凭什么说,我和兄长不配坐在龙椅之上?凭什么?”
  宋鸣珂气定神闲,义正词严,平静嗓音暗藏锋锐。
  众人面露愧色,一时无话。
  诚然,他们不知皇位上的天子为女儿身时,无一不敬佩其勤勉聪慧、遇事决断、时常料识先机,是不可多得的年少明君。
  而今得悉对方为昔年贪玩成性的小公主,被蒙蔽的恼怒之情油然而生。
  但若真说她有什么过错,似乎除去伪装成兄长一事,别的皆无可挑剔。
  余人脸色稍稍缓和,户部尚书依旧一脸肃然。
  “对于长公主殿下的治国策略,臣无可厚非。但长公主难不成要在帝位上呆上一辈子?再说,即使您将君主之位还给您的兄长,谁能保证他的病不会复发?谁能保证他做得比您更出色?谁能保证这位由妹妹掌政的帝王还能得万民拥戴、受百官信服?”
  宋鸣珂听出其话中含意,不但逼她退位,且反对她把皇位还给兄长。
  “呵,”她扬眉一笑,“蔡卿家如此着急逼我禅让?莫不是有合意人选?”
  他们有何筹码?无非是远在南国的宋显扬罢了。
  七天前,她刚下旨让宋显扬和荣王回京,以论功行赏。
  数千里奔波,就算她迫于形势退下,宋显扬能在十天半月内抵达?
  户部尚书嘴唇微动,欲言又止,眼角余光觑向迟迟未语的安王:“臣人微言轻,还得看王爷的意思。”
  宋鸣珂唇角笑意漾起,噙含淡淡讽刺与期许。
  看样子,深藏多年,狐狸尾巴终于要露出来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
  殿内众人纷纷把目光凝聚在安王宋博衍身上;气氛有瞬间静默。
  阳光投落在地砖的反光,交叠着殿内融融烛火;映衬出安王那身锦绣深紫亲王袍服高贵典雅。
  他长眉墨画;凤眸含威,即便年过四十;仍玉树临风,气度不凡。
  众目注视下;他上前两步;躬身对宋显琛执礼。
  “陛下,当叔叔的未能觉察您抱病多年;备受屈辱;有负先帝所托;是叔父摄政时期的重大失误。”
  宋鸣珂冷眼旁观;一心想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却听他语带劝慰,“目下;长公主替您执政之事,想必很快传开。如您执意坐回皇位,万民与百官的指责将成为您掌政的绊脚石,我既受命于先帝;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否则百年之后,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他语气满载体谅,又不断强调自身责任;一如既往保持他公正严明的形象。
  宋显琛早因这混乱场面而懵了,惶然不知如何应对。
  半晌后,他讷讷应声:“难道……叔父想自己……?”
  “臣绝无夺权之意!”安王立即打断他的话,“臣会遵照先帝遗命,辅佐明君,必定从诸位皇侄中推举贤能者。”
  言下之意,明显要重新扶植另一位新君。
  宋显琛脸色惨白,薄唇翕张,久久没能道出一句话。
  走错了一步,辛苦经营毁于一旦,他不甘心,却无能为力。
  “请问王爷想要推举何人?”林相打破僵局。
  宋鸣珂只等安王亮出最后的大招,道出“宋显扬”三字,未料,他淡然一笑:“本王纵观诸位皇侄,目下最合适的,应当是宁王。”
  宁王?宋显维?安王怎么会提年纪最小的侄儿?
  宋鸣珂心头漫过一阵恐惧。
  她一贯视宁王为至亲,一路扶持,悉心培养,莫非她猜错了?
  真正要置他们兄妹于死地的,不是宋显扬?
  与宁王相处的点点滴滴浮现于心头,那孩子机敏之余,无处不透着率直,假若心怀鬼胎,那倒真是可怕!
  电光石火间,宋鸣珂瞬即明白,安王在离间她和宁王的深情厚谊!
  若宋显琛兄妹放弃支援宁王,霍家父子必将袖手旁观。
  宁王年幼,无依无靠,届时沦为傀儡,等到宋显扬入京,说不定被迫让位!
  眼下,安王提出自己支持宁王,这让宋鸣珂和霍睿言一时间无法否决。
  宁王无疑是他们最终的希望,更该小心护住,不容有失。
  可一旦承认宁王,便等于宣布,宋显琛放弃皇位。
  此时,工部尚书插话:“王爷,先帝的众皇子中,尚有北海郡王,而今大概已踏上赴京途中,您为何不考虑这位年轻且有魄力的郡王?”
  户部尚书又道:“想当年,北海郡王仍是皇子之时,已是先帝的左膀右臂,既有能力,也甚为得宠。是长公主冒充圣上登基,削去其官职,一再打压,才沦落至斯!”
  林相望了饶相一眼,大抵念在他是宋显扬的岳父,没再多说什么。
  霍浩倡怒道:“可北海郡王与那时的乐平郡王妃私通,如此不检点的皇子,岂可成为天下之主!我反对!”
  户部尚书冷哼一声:“事发之时,霍公爷身在蓟城,哪里知道奔龙山行宫的状况!”
  他顿了一顿,转头望向宋鸣珂:“话说到这份上,臣有一疑问,想要请教长公主。永熙三年,您和霍家兄弟、宁王,在确认无人告密的情况下,如何会跑到小兰园?
  “你们一不爱花草,二离那角落极为偏远,三来正好撞上北海郡王和陆氏的纠缠?此举未免巧合得令人匪夷所思!
  “依照北海郡王爱慕饶相千金多时,且在婚后不纳姬妾,不好酒色,专情之至,臣有理由认为,北海郡王遭‘捉奸’,纯属被陷害!
  “而事发后,陆氏自缢,经霍大人查证乃人为所致,又趁着赵国公犯事,统统推在他头上!说不定!是你们以美人勾引构陷北海郡王后,再痛击赵国公的一石二鸟之计!
  “可怜北海郡王,被自己的妹妹陷害,流落他乡,被贬职国境之南,受尽屈辱,仍在对抗安族入侵的战役中坚守阵地,屡屡立功!
  “如今天家兄妹作乱,咱们理当给北海郡王一次正名的机会!请王爷和诸位大人明鉴!”
  他振振有词,把早被大伙儿抛诸脑后的疑点加油添醋推到眼前,确实能起到混淆视听之效。
  宋鸣珂怒极,却深刻意识到,她凭借前世记忆做下许多惊人之举,终归惹来了祸端。
  事隔三年有余,她再难重拾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霍睿言隐忍许久的怒火迸溅而出:“蔡大人!你这是无中生有,既诬蔑长公主不仁不义,也诋毁在下办案不公!”
  “霍大人,您便真的如您表现的那般刚正不阿?”户部尚书有恃无恐,话锋一转,“您与长公主背地里合谋过多少狠辣之事,在下不得而知,但有一事,您绝对脱不了干系!”
  此言引起大众的好奇心。
  毕竟霍睿言的人品才学一向有口皆碑,被誉为最年轻的朝中砥柱,居然在户部尚书手中落下把柄?
  霍睿言长眸冷冽光芒大盛,沉嗓哼道:“愿闻其详。”
  “还记得,三年前,赵太妃被送去西山虚明庵时,曾先后遭人行刺和夜探!刺客下落不明,禁卫军追查数月,无功而返!可据知情人士所报,行刺者正是霍大人所派遣!而夜探之人,恰恰就是您本人!”
  话音未落,一众哗然。
  这事确为霍睿言和孙一平所为,他没法抵赖。
  正自寻思该从何反驳,户部尚书又道:“据悉,禁卫军追逐的刺客掉下山崖,而霍大人在数日后清查北山赤月族刺客时,竟特意绕道西山,掩人耳目,祭奠村落里的一具无名死者!此为铁证!
  “另外,负责守护赵太妃的暗卫,奉命隐藏虚明庵附近,曾在一月黑风高之夜与您交手,被您削去了三指!去年冬,那人路过镜湖一带,并无作奸犯科的行为,因无意中撞破了您和长公主幽会,被你们当众杀人灭口!”
  霍睿言勃然大怒:“你!你颠倒是非黑白!造谣生事!实在可恶!”
  “那长公主又该如何解释,您无缘无故,非要杀害赵太妃的暗卫?”
  宋鸣珂自是晓得,户部尚书所指,是那名右手背上有疤痕的男子,前世企图侮辱她、逼她跳下山崖堕亡之人。
  今生重遇,她因上辈子的劫难,不问对错,怒而让霍睿言痛下杀手,的确有失公允。
  那人尸首已成灰,到底是何人的暗卫,根本无从查证。
  霍睿言张口欲辩,遭宋鸣珂制止。
  “是我下令杀的,没错。可此人并不是撞破什么幽会,而是试图非礼我!霍大人及时赶到,才怒而杀之,绝非你凭空捏造的灭口!”
  宋鸣珂咬牙切齿,偷瞄安王,见他也在睨向自己,并露出震惊的神情。
  这狡猾的老狐狸!老谋深算!
  打算把表兄妹三人一锅端了?顺便将谢霍两家连根拔起?
  这一刻,安王维持云淡风轻,持身公正,实则已神不知鬼不觉,把他们兄妹逼上了无法回头的境地。
  她心下的憎恨难以言表。
  她的叔父,上一世对她的百般呵护与疼爱,也全是假的?
  最令她愤恨的是,安王好话说尽,丑话全数交由旁人来指控!
  他们甚至根本没机会和他撕破脸!还得演绎出感恩戴德的和睦样子!
  当霍睿言力图再分辩时,宋鸣珂再一次打断了他。
  “蔡尚书所言,看似与昔时境况相吻合,实际上桩桩件件,全由你信口开河,压根儿死无对证!想要的,不就把我们兄妹拉下台,再助我那二哥坐上皇位么?
  “我懒得细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