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朝入了宫,一切就不一样了。
  张皇后抱起朱厚照,与他讲起了记忆中的乡间趣事。
  不仅朱厚照听得仔细,朱祐樘也是头一回听张皇后说起这些有趣的往事,一家三口就着温煦的余晖聊得颇为尽兴。
  另一边,文哥儿出宫后也觉得迷宫整都整了,光为难太子一个着实太浪费。
  他回到翰林院后就开始憋坏,躲起来画了个超级复杂的新迷宫拿去给李东阳他们玩儿。
  李东阳:?????
  李东阳含笑把它递给了杨廷和,让杨廷和头疼去。
  杨廷和看了眼,说道:“可能得费点功夫,你们先试试看,我下衙后再带回家试试。”
  于是这个超级迷宫在翰林院转了大圈,最后跟着杨廷和回家去了。
  文哥儿乐滋滋地分享了一圈,很开心地看着大家一起头秃。
  傍晚他溜达去丘濬家玩,还信手给丘濬也画了张难度寻常的迷宫,看看丘濬能不能走出来。
  丘濬都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古怪想法。
  “你便是拿这些玩意去教太子的?”丘濬拿起迷宫图纸皱着眉头追问。
  文哥儿矢口否认:“才不是,这只是中场休息玩的小游戏。”
  他得丘濬讲了讲开发大脑的重要性!这些基础的脑力训练就像是在大脑里面铺路搭桥一样,以后去做别的事就有现成的道路桥梁可以走啦!
  很多人平时懒得动脑子,学起东西来自然是难如登天!要外出的时候才想到修路修桥的人,怎么能怪路难走?
  所以我们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脑子!
  文哥儿还顺嘴吹嘘了丘濬一通,说他老人家七十好几脑子还这么好使,就是因为每天坚持不懈地看书写书。
  可见咱的脑子常用常新,不用就会生锈!
  丘濬听得脑壳痛。
  “小心有人弹劾你教坏太子殿下。”
  丘濬无奈地说道。
  文哥儿辩驳道:“教三岁大的小孩儿,难道还能拿着书从早念到晚吗?便是我愿意念,太子殿下也不愿意听的。”
  丘濬想想也是,要不怎么寻常小孩都要六七岁才开蒙?就是因为小孩子年纪太小真的坐不住,连吃饭都要哄的小娃娃,你能指望他乖乖坐着读书习字吗?
  像文哥儿这样的,一百年都不知能不能碰上一个。
  得知文哥儿花了两天才把《绵》的第一段给讲完,丘濬可算知道知道文哥儿为什么说这个“绵绵瓜瓞”要讲一旬了。他说道:“慢慢讲也行,只要太子听得进去就好。”
  文哥儿认真点头,表示自己心里有数。
  一次备课,一旬不愁,才是愉快的教学生活!
  至于西域盆盆观音土之类的没用小知识,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内容,讲章上不写也罢!
  要知道皇太子的千秋宴上,皇帝陛下可是亲口答应说他可以用“非常之法”来教的,不然他当时就直接辞了。
  文哥儿的“小先生”当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第二日他又踱着步子进宫,去给朱厚照接着讲长得不得了的《绵》。
  既然布置了功课,自然是要先瞅瞅朱厚照都问到了什么地方。
  文哥儿摊开张白纸,先把古公亶父的起始位置画了出来,接着把朱厚照说的地名在纸上按照远近距离做好标注。
  朱厚照看着文哥儿徒手画出个简略舆图来,眼睛都睁大了。
  文哥儿把各个候选位置都和起始位置连好线,笑眯眯地让朱厚照挑选去哪儿好。
  朱厚照认真思索起来。
  按照张皇后她们的说法,这些可都是水源充裕、土壤肥沃的好地方。既然条件都差不多,肯定是挑近的,不用走很久!
  朱厚照认认真真在那简略舆图上看来看去,最后挑出一条最短的线说:“搬到这里来!”
  文哥儿自是猛夸朱厚照一通,夸得朱厚照心花怒放。
  只要学生够聪明,教起来其实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文哥儿便接着给朱厚照讲《绵》的第二第三段。
  古公亶父骑着马儿走走停停,来到了岐山脚下。
  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那儿不仅让他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还有着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肥沃土地,连苦菜长在上面都是甜得像饴糖!
  诗里出现了好吃的,文哥儿自然要重点讲解一下。
  别的地方苦苦的堇菜和苦菜,怎么到岐山脚下就甜滋滋的?
  这里就涉及到气候、水分、土壤等等因素,过于复杂很难给三岁小孩讲清楚,所以文哥儿直接快进到探讨各地好吃的特产。
  什么叫特产?
  就是别的地方长不出来或者很难长那么好的宝贝!
  凭借着文哥儿从小吃遍长安街攒下来的知识储备,他能讲个三天三夜!
  文哥儿从鲜嫩嫩的云南野菌讲到香喷喷的东北松子,恨不得亲自去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美味都尝个遍。
  哧溜!
  才豆丁点大的师生俩吸着口水对视一眼,都瞅见了彼此眼里的渴望。
  唉,只恨他们年纪太小,不能离开京师吃遍天下!
  眼看差不多快到午膳的点了,文哥儿才给朱厚照画了新的迷宫图纸。
  趁着朱厚照兴致勃勃走迷宫的当口,他踱着步子到外头指点谷大用他们摆板凳迷宫,争取能为小太子创造有趣的晨练环境。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文哥儿这位“小先生”约莫是来陪太子玩的,几天观望下来他们才发现是自己小看这位小神童了。
  瞧瞧人小神童才来讲学没几天就把太子哄得服服帖帖,每天起来都盼着他进宫!
  而且他讲的那些学问连他们都听得入迷,只觉连出去和别人聊天都添了许多新话题。
  长此以往,这位小神童怕是当真会成为货真价实的“帝师”。
  宫中诸人是最擅长揣度上意的,知晓文哥儿在太子面前说得上话、未来很可能飞黄腾达,他们便格外听文哥儿差遣,勤勤恳恳地把太子命他们搜罗来的板凳摆到指定位置上。
  文哥儿哪里知道他们存着什么想法,只觉这些人效率都特别高,相当满意地指挥东宫近侍把板凳迷宫给摆好了。
  朱厚照走完新到手的迷宫图纸跑出来一看,顿时“哇”地惊叫起来,兴冲冲地跑进板凳迷宫里走来走去,很喜欢这个由板凳摆出来的大迷宫。
  太棒了!
  比纸上更好玩!
  他要天天走,天天走!
  作者有话说:
  多年后:
  御史:*疯狂弹劾中*
  文哥儿:快!把我贬出去!云南海南!东北西北!都没有问题!
  文哥儿:你是不是不行!要不我帮你写好折子你直接递!
  御史:?
  *快来人啊,都察院又被逼疯一个*
  *
  更新!
  这是今天肥肥的一更!(例行摆个碗碗在这里
  *
  注:
  ①上厕所计时:好像是前几年看到的新闻,了不起的资本家!
  ②《诗经·大雅·绵》的前三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第205章 
  文哥儿被朱厚照拉着走了圈迷宫中午顿时多干了一馒头,吃得饱饱出宫去。
  教太子别的不说,锻炼量是真的上去了,不说这进宫路上的来回还有朱厚照作为小孩子坐不住的天性。
  这注定了他们不能像寻常师生那样坐在那儿讲课。
  接下来几日文哥儿逐段逐段把《绵》讲给朱厚照听。
  之所以说这是一首“史诗”就是因为他记录了周部族的建立过程。
  文哥儿先给朱厚照介绍了岐山是什么地方。
  据传这里出过一个牛逼大佬,叫做“岐伯”后世许多人把医术称之为“岐黄之术”就是因为《黄帝内经》记录的是岐伯和黄帝关于医学的对话告诉大伙应该怎么顺应时节进行养生!
  所以这个岐伯,乃是上古养生大佬!
  养生大佬所在的地方,当然是水土极好的地方。要不怎么“三皇五帝”里头的黄帝都忍不住跟他请教养生秘法呢!
  黄帝见了都说好!
  谷大用等人:?????
  听着很有道理但是又隐隐感觉这位小神童在胡说八道。
  朱厚照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只觉得又学到了新东西。原来还有个叫岐伯的神医黄帝见了都说好,虚心向他请教养生问题!
  朱厚照跟着拍掌:“好地方!”
  文哥儿笑眯眯地说道:“所以古公亶父看着心爱的姑娘,再看着肥沃的平原,顿时生出了在岐山脚下安家的想法。不过他们那时候做决定要先问老天的意思所以拿出了龟甲来测试一下。”他在纸上随手画了个龟甲图样说是古人喜欢在上面刻字问吉凶所以叫做“爰契我龟”。
  朱厚照没见过乌龟也没见过龟甲看到文哥儿画出来的小乌龟觉得很新奇。
  “这就是乌龟吗?”朱厚照左看右看,想象着乌龟活着的模样。
  文哥儿连连点头。虽然是简笔画乌龟可也是神似至极完全画出了乌龟的精髓——反正朱厚照又没见过糊弄小孩足够了!
  “你瞅瞅这龟甲是不是很想在上面写点什么?三皇五帝时期,大家就爱在龟甲和骨头上刻字,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甲骨文’。”
  文哥儿说着说着,突然想到古代好像没有专门研究甲骨文的,决定先把这事儿记下来,回头撺掇老丘去琢磨琢磨。
  老丘的《成语词典》都写完了,该琢磨着写新书了!这要是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甲骨文研究之中,说不定能活过一百岁呢!
  文哥儿越想越觉得靠谱,嘴上却是不忘忽悠朱厚照:“看这龟背这么大,还有格子在上头,你难道不想做点什么吗?”
  朱厚照茫然地问:“做点什么?”
  文哥儿道:“你看这横三格竖三格的,一看就很适合拿来玩井字棋!”他开始给朱厚照传授了一下规则,并让朱厚照自己挑个人来代笔,邀朱厚照轮流在龟背上画圈圈叉叉。
  井字棋,上课摸鱼小游戏,谁没有试过在作业本上画个井字,暗戳戳邀同桌在老师眼皮底下玩耍呢!
  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就能把这个圈圈叉叉小游戏玩到下课!
  实在不想打扰同桌,自己左右互搏也是可以的。
  人无聊的时候什么都做得出来!
  朱厚照没玩过这种简单小游戏,一下子被文哥儿介绍的玩法吸引住了,不断催着人给他画圈圈。他性子急,看到空位就画,老是输给文哥儿。
  文哥儿这个六岁的大孩子一点谦让心都没有,更不觉得自己要让着皇太子,每次都优哉游哉地打叉赢过朱厚照。
  气得朱厚照不高兴地说:“孤不玩了!”
  文哥儿隐约体会到了自家爷爷当初老在下棋时气他的快乐。
  欺负小孩子就是这么令人开心!
  文哥儿笑吟吟地道:“那我们继续上课好了。”
  朱厚照哼了一声,却没有跑开。他记得刚才讲到古公亶父用这个龟壳问吉凶,还没说他们要不要在岐山脚下住下!
  那可是养生大佬岐伯住的地方,一定很棒!
  文哥儿便给朱厚照讲了后续,龟壳占卜的结果是这个地方很适合他们居住,于是周人正式决定在这里不走了,开始着手在岐山脚下建筑自己的房屋。
  他们愉快地在这里安顿下来,有的负责在东边忙碌,有的负责在西边忙碌;有的负责划分疆界,有的负责理分土地;有的负责疏通沟渠,有的负责整理田垄。大家从东忙到西,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杂事。
  文哥儿摸摸瘪瘪的肚皮,对朱厚照说道:“殿下,该用午膳了。”
  朱厚照正听得入迷,想象着自己在岐山脚下建立部族新据地的场景呢,听文哥儿这么说又忍不住哼哼两声:“孤不饿!”
  文哥儿道:“唉,那我只能出宫去吃了。”
  朱厚照不想文哥儿马上离开,只能气鼓鼓地让人把午膳送上来。
  到了饭桌上,朱厚照就不记得刚才被文哥儿气了两回的事了,跟着文哥儿大快朵颐,再次吃得肚皮饱饱。
  文哥儿喝了口饮子解渴,顺便给朱三岁留了作业,让他可以想想如果他在岐山脚下会分别把今天说的那些工作安排给谁,自己又决定负责什么。
  朱厚照学了这么多天,本来就已经代入古公亶父的角色,听到这个课后作业后说道:“本来就会想!”
  就算文哥儿不安排这个作业,他也是会想的!
  文哥儿笑眯眯地别过骄傲的小太子,愉快地溜达出宫去。
  没有文哥儿陪着玩,朱厚照不免有些郁闷。他开始数起了自己身边有几个人,很是认真地盘算着要怎么安排他们开拓岐山。
  他还挨个问人会不会建房子、会不会开荒、会不会挖渠之类的,一通追问下来觉得自己手底下人才匮乏,可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