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是她这个当娘的了,便是他祖父和他祖母也给不了他什么建议,只希望他们父子几个日后能在官场上相互扶持才好。
  另一边,文哥儿被留在宫中玩耍,还跟着朱厚照去给张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拜了个晚年,得了不少赏赐。都是当压岁钱给的,文哥儿也就开开心心收下了。
  比较棘手的是张家人也进宫了,张鹤龄兄弟俩被撵来陪太子玩耍。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文哥儿自然邀张鹤龄他们一起玩。
  这么冷的天,沙池是不能玩的了,他们便用积木堆出大运河来,玩起了京师还没流行开的《大运河》游戏。
  虽说还没有出专门的大运河积木套装,不过只要积木块足够多,文哥儿什么都能拼出来!
  朱厚照几人都只拼了几块,就瞧见文哥儿已经把沿途关卡都拼好了。
  速度不可谓不快。
  本来朱厚照准备第一时间抢占卡包,还是文哥儿掏出张自己没见过的金闪闪的“大唐宝船”卡说“谁赢谁得”,他才不甘不愿地和张鹤龄他们一起在起点出发。
  白给的他还不稀罕,就是要赢到手才刺激!
  既然是多人游戏,文哥儿便让他们在每个关卡自行抽卡,卡面好坏全凭他们自己的运气。
  当然,太子这里的卡只有“一般坏”和“特别坏”,只能看谁最后损失最少了!
  得益于文哥儿的好口才,这么气人的游戏几个人愣是兴致勃勃地玩了局《大运河》。朱厚照凭借着丰富的(被坑)经验险胜一筹!
  看着朱厚照拿到了“大唐宝船”卡,张鹤龄兄弟俩都有些不服气,都捋起袖子说道:“再来,再来!”
  文哥儿端起茶啜了一口,转头问朱厚照:“殿下还来吗?”
  朱厚照哼哼两声,掏出“大唐宝船”给张鹤龄兄弟俩看,特别指出他有大唐宝船可以多载货、多载人,掏出来就等于赢在起点上,他两个舅舅绝对赢不了他!
  张鹤龄兄弟俩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门道。他们齐齐跟文哥儿讨要起大唐宝船卡来,他们也要有这么一张卡,回去杀别人个片甲不留!
  文哥儿笑眯眯地道:“没有了,目前就这么一张。要是人人都有的话,那和没有也没区别对不对?”
  张鹤龄兄弟俩觉得有那么一点道理。
  可又不好去抢太子外甥手头那张卡,只能望卡兴叹。
  文哥儿顺势问起张鹤龄兄弟俩如今练武练得怎么样了。他还很是吹捧了张鹤龄兄弟俩一番:“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今两位兄长肯定已经很厉害了!”
  朱厚照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用闪闪亮亮的目光看向他两个舅舅。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朱三岁眼巴巴地望着张鹤龄兄弟俩,给他们做起了数学题,“已经好多个三日了!”
  所以他现在拥有厉害舅舅了吗?
  张鹤龄兄弟俩:“…………”
  告辞!
  作者有话说:
  马尚书:好好的小神童,怎么就成丘党了!
  文哥儿:就是这个人,力大无穷知道不!
  朱三岁:用力点头。jpg
  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阁老:……
  *
  更新!今天的甜甜春,多么努力!
  这个月的三千全勤还有区区六天!
  *
  注:
  ①哈密卫争端:参考《明孝宗实录》
  看了看记载,发现这段好气人。
  哈密卫被土鲁番搞来搞去,皇帝派两个京官(包括一个兵部侍郎)去处理,那两个人屁事没干,觉得太苦,没跟朝廷打申请就直接溜回京城,弄得关外七卫岌岌可危。
  接着兵部联合其他几部开了个会议,说土鲁番经常打关外七卫,我们一定要给它个教训,比如咱把嘉峪关封闭了,坚决不许它过来进贡!
  于是朱祐樘就下令把
  嘉峪关给封闭了
  封闭了
  大门一关,万事大吉!
  于是关外七卫那些小部族和朝廷断了联系,感觉自己被抛弃了,陆陆续续投靠了土鲁番,关外七卫到嘉靖时期就彻底废了……
  截取点原文:
  【封闭嘉峪关无纳其使,其计亦将自穷】
  【上从之】
  【当日即封闭嘉峪关,暂绝西域贡路,此后如天方国或撒马儿罕使臣来贡仍左验收入,其来自土鲁番者一切拒之】
  谁看了不说一声明朝文官牛逼!
  可恶,这个兵部有毛病!这个皇帝¥#%#¥¥@……(x
  …
  ②马尚书力大无穷梗:参考《明史》
  【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第231章 
  文哥儿正伙同朱厚照迫害两个小国舅就听人说卫圣杨夫人要来拜见太子。
  这位卫圣杨夫人乃是朱祐樘的保母。有保母这重关系在,家中一般能得锦衣卫的好职位,像杨夫人的弟弟杨荣如今就是都指挥佥事,儿子也都陆续进入锦衣卫混日子。
  马文升才刚提出让杨夫人来保扶太子杨夫人这会儿就进宫来了显然是这个提议极对念旧的朱祐樘的胃口。
  文哥儿和朱厚照一起转过头去就瞧见个三四十岁的宫装女子被人领着走进来。
  她从妆容到姿仪都很端庄,神色也带着仿佛与生俱来的恭谨与严肃很符合普罗大众对后世班主任的认知。
  看她走路似乎连每迈开一步都是量度过的,绝不多迈一寸,也不少迈一寸。
  朱厚照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女人乌溜溜的眼睛不由得定在了杨夫人身上,好奇地多打量了这位杨夫人几眼。
  皇家的保母和普通人家的保母可不太一样从学识到品行都是千挑万选的,杨夫人已经照顾出朱祐樘这么一位皇帝,如今再让她来保抱太子,是不是算是返聘?
  文哥儿很有礼貌地起身向杨夫人问好。
  要知道可不是所有的命妇都能称为“夫人”。
  外命妇想要得到诰命七品以上官员的妻子和母亲只能被封为“孺人”。
  像王华这样抓住了五品的尾巴也只能给他祖母和他娘求封个“宜人”。
  真要被封为“夫人”的话得跟老丘那样官居一品——再不济也得混个二品官!
  至于像杨夫人这样走皇帝保母途径封的夫人那就是靠她自己得来的荣衔了。
  面对这么一位看起来很严肃的长辈文哥儿还是挺敬重的,礼仪上没有半点错处。
  杨夫人见文哥儿带着太子坐在坐塌上玩积木对这位小神童观感不太好。
  虽说小孩子都爱玩可太子终究不是寻常小孩不能和普通孩子那样教养像文哥儿这样不分尊卑地跟太子坐一块,瞧着着实有些僭越了。
  不过她是给朱祐樘当过保母的,知道在还没有和小孩子建立信任之前不能盲目指责什么,否则他永远不会亲近你,更不可能把你的话听进去。
  杨夫人朝文哥儿微微颔首,算是回了礼。
  她郑重地上前拜见朱厚照,行的是正儿八经的宫礼。
  朱厚照不太认得杨夫人,只依稀记得见过几回,听杨夫人自我介绍完便不甚感兴趣地说道:“孤知道了,你下去吧。”
  他拉着文哥儿和他商量要用积木拼点别的,平时都是他自己玩儿,旁人都不敢上榻来陪他玩,怪没意思的!
  杨夫人便对朱厚照说起自己将在东宫住下的事。
  这虽然算不得正经的“东宫”,多安置个保母却是没问题的。
  朱厚照一听,顿时来了劲头,拉着文哥儿就要往外跑。
  文哥儿奇道:“殿下要去哪儿?”
  朱厚照道:“去找父皇和母后!”
  正旦假期有三天,基本是初一搞个大朝会、初二摆个贺年宴,朱祐樘就没什么朝政相关的活动了。
  后宫几位女主人常年免除命妇的朝见和宫宴,是以宫中这几日也十分清静,张皇后都能把张家人宣进宫来阖家团聚、欢度新春了。
  所以这会儿朱厚照想找帝后二人,只要去坤宁宫那边就能找着了!
  “你去找陛下他们做什么?”
  文哥儿更疑惑了。
  朱三岁想也不想便道:“她能住,你也能住!”
  在朱厚照看来,既然杨夫人能直接住宫里,文哥儿当然也能。
  这样他们就能天天一起玩了!
  朱厚照还嘀咕起来:“去年孤说让你住宫里,父皇说不行。现在她可以,你也一定可以!”
  文哥儿:“…………”
  好家伙,原来朱三岁去年不仅想过离宫出走,还琢磨过让他住宫里来。
  他对住进宫里可没什么兴趣。
  像老丘他们都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他现在可是王七岁了,等再长大些的话连进出宫闱都得避讳,何况是直接住下来?
  文哥儿忙劝住朱厚照:“这可不行,我住进宫里来就想不出什么好玩的主意了。”
  “为什么?”朱厚照不明所以。
  怎地住在宫里就没有好玩的主意了呢!
  文哥儿道:“我的许多想法都不是凭空来的,而是读了许多书、认识了许多人,从书上的记载和旁人的口述中得来的灵感。我要是哪都不能去了,很快就会变成只会念‘之乎者也’的木头人啦!”
  朱厚照听后闷闷地说:“孤不能出宫去,孤会变木头人吗?”
  木头人,听着就不讨喜!
  文哥儿听后一愣,没想到朱三岁还有这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说道:“殿下还小,自然不能出去。我像殿下这么小的时候……”
  文哥儿回忆了一下,他三岁的时候好像已经吃遍长安街,拜了几个翰林学士当老师,还进了翰林院读书。
  文哥儿面不改色地忽悠朱厚照:“……也是不能到处乱跑的。等殿下出阁读书了,自然就可以出宫去看看了。”
  等朱厚照出阁读书,那就是王华他们该头疼的事了,和他王小文有什么关系!
  朱厚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出阁读书,还是拉着文哥儿跑去找朱祐樘和张皇后。
  一见到人,朱厚照就问:“父皇!我什么时候出阁读书!”
  文哥儿:“…………”
  完了,这是忽悠别人儿子马上要被人当场逮住!
  文哥儿上前向帝后二人见礼。
  朱祐樘私底下是挺和善一个人,笑着说道:“不用多礼,刚正要派人去喊你们过来用膳。”他抱起朱厚照询问,“你为什么想出阁读书?”
  朱厚照道:“我想出宫玩!”
  朱祐樘:“………………”
  朱祐樘无奈地说道:“底下的县官出行尚且要慎重,怕到了外面会烦扰百姓,何况你还身为太子?”
  朱厚照道:“不出去,变木头人!”
  朱祐樘看了眼文哥儿,知道这种说法肯定是朱厚照从文哥儿那儿听来的。
  感受到朱祐樘投过来的目光,文哥儿只能开口坦白:“殿下说要我在宫中住下,我只好给殿下解释了几句。”
  他把自己的说法给朱祐樘讲了讲,还补充说这就跟种庄稼一样,庄稼离了泥土和阳光是活不了的,他想要多得点儿感悟、多写几篇文章,就得多出去走走看看、多与不同的人交朋友,绝对没有怂恿太子出宫玩儿的危险想法。
  文哥儿道:“舜帝曾说‘臣作朕股肱耳目’,我虽还没有功名在身,却也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陛下与殿下的‘股肱耳目’,因而在外时常不忘多看多听。”
  这话其实出自《尚书》,讲的是舜帝对禹说的话。
  后来皇帝夸臣子的时候都爱说一句“股肱之臣”以表看重。
  既然是股肱耳目,那自然是要能听、能看、能办事,而不是闭耳塞听、闭门造车!
  朱祐樘本就没有怪罪文哥儿的意思,听文哥儿把尧舜禹的话都拎出来讲了,不由笑道:“你在读《尚书》了?我怎么记得你父兄与你先生都是治《礼记》的?”
  余姚那可是专出治《礼》人才的。
  文哥儿苦着脸道:“我大先生让我把五经都读一读,以后再择一而治。”
  朱祐樘见朱厚照支起耳朵听他们讲话,便和朱厚照说起文哥儿有四个老师的事。
  别看他这位小先生年纪小,拜的老师可个个都是饱学之士!
  朱厚照没想到文哥儿连拜师都拜得比别人多。
  文哥儿道:“老师多也有烦恼,比如功课会比较多,我写字都写出茧子来了!”
  朱祐樘瞧着他笑道:“功课这么多,还有空出去摆摊代写书信?”
  “摆摊!”朱厚照听到了新鲜事儿,立刻好奇地追问,“上哪儿摆?摆摊好玩吗?”
  文哥儿一一答了,才说道:“这也是我兄长提议的,他说出去摆摊代写书信既能练字又能帮上别人的忙,我便去试了试。”
  他给朱厚照父子俩讲了讲去摆摊的起因,又讲了讲摆摊遇到的许多趣事与结识的许多朋友。
  朱厚照听得心向神往。
  “孤也要去摆摊!”朱厚照宣布自己的新决定。
  文哥儿:“…………”
  朱祐樘见话题又绕回出宫上面,思来想去只能循着文哥儿的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