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大阳等人基本是冷眼看着小年轻们卖力地冲锋陷阵,从不搭把手营救他们。
瞧瞧明朝公务员拿的这些稿费,多么腥风血雨!
李大阳李小阳后来的一系列恩怨情仇,文哥儿目前自然还不清楚,他只记住了一个重点:稿费,合法收入!
不仅合情合理合法,还能公开接受底下人的重金酬谢。
针不戳,针不戳。
学废了,学废了。
文哥儿“唉”地叹了一声气,也不知自己以后到底是能顺顺利利躺平咸鱼,还是会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真是前途未卜。
王华瞥了他一眼,瞧他小眉头皱得挺紧,不由奇道:“你小小年纪的,怎么一天到晚唉声叹气。”
文哥儿又是小小地“唉”了一声,张口就给他爹背书:“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王华:“…………”
王华伸手薅了把他毛茸茸的小脑壳,根本不晓得他这小脑袋瓜子里头一天到晚在想什么。
“都读《稼轩词》了,挺不错,看来你学有余力……”王华睨着文哥儿说道。
文哥儿见王华话里的意思是“既然学有余力那就加课吧”,立刻急了,飞也似地站起身来,大逆不道地伸出小爪爪捂住他爹的嘴巴,不让他爹继续说出可怕的话。
王华前头虽有两个儿子,可他们都不敢这么造次,只有文哥儿有胆子这么为所欲为。
不过家长和老师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小孩子中规中矩可能压根记不住,你要是调皮捣蛋得特别出格,他们能记一辈子。
王华也一样。他被文哥儿捂着嘴也不躲,笑着听文哥儿说起谢迁残忍无情直接让他开始读《春秋》的事。
文哥儿是真的着急呀。
他都这么惨了,亲爹可不能再加课了!
要不然他这朵明朝小花骨朵,真的就要被压弯了腰!
压力大,长不高!
王华本也只是逗逗他,听文哥儿说谢迁让他学《春秋》,就知道他在谢家肯定又干了什么不该干的事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他也没直接问文哥儿,准备回头和谢迁见面了再问问。
王华挪开文哥儿捂在自己嘴巴上的小爪爪,说道:“你来就是为了问拼图的事?”
文哥儿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他本就没指望要到卖拼图的钱,跑来兴师问罪纯粹是为了给礼物的事做铺垫。
文哥儿说道:“师妹周岁,得送礼!”
王华听他煞有介事地喊起了师兄师妹,也不纠正。他笑着说道:“你准备送些什么?”
文哥儿一时语塞。
他还没开始想呢。
“爹得出钱!”文哥儿只能把最重要的事敲定下来。
王华想起了工匠那边送来的第一笔“润笔费”。
谁都没想到小小的拼图居然有这么大的市场,光冲着这笔利润,便是用金子来做抓周礼也没问题。
王华很大方地说道:“可以,你回去想想送什么吧。”
文哥儿有点狐疑地看着王华。
答应得这么爽快,总感觉他爹偷偷藏了好多私房钱!
王华又伸手薅了他那小脑袋瓜子一把,说道:“怎么?你想把自己的压岁钱也拿出来尽一份心意?”
文哥儿麻溜走人。
他爹真可怕,此地不可久留!
王华倒没有文哥儿想的那么坏,他拿着账目去与赵氏讲了讲,准备把这些文哥儿出主意赚回来的钱单独存着,以后留给他自己支用。
要是家里实在需要,也可以取来应应急。
文哥儿是个心胸开阔的孩子,绝对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可他们是当长辈的,文哥儿自己心大,不等于他们父母可以对他不公允,账目还是要记清楚的。
赵氏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文哥儿一个主意能弄来这么多钱。她说道:“我会好好记下来的。”
赵氏收好账本,想起自己自从有孕后文哥儿平时便主动地不黏着她了,不由起身走往文哥儿的住处。
走到门外,赵氏脚步顿住了。
只见文哥儿趴在桌沿,指点金生在纸上写写画画,代他把图纸画出来。
赵氏在外头看了一会,没有进去打扰,而是去支了几两银子塞给了乳娘,说是金生帮忙画图有功的赏钱。
乳娘推辞不过,千恩万谢地收了。
赵氏这才端过底下人新准备好的糕点和饮子,去问文哥儿和金生要不要停下来吃点东西再继续。
文哥儿正在发挥自己脑海里蹦出来的新创意,听到他娘的询问才发现他娘来了,忙过去一阵关怀,让她别自己把东西端来送去的。
爱护孕妈,人人有责!
赵氏听着文哥儿的关心,越发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不够关心儿子。
千疼万宠着长大的孩子,哪里会早早懂事?
像文哥儿这样小的小孩儿,应当是处处被人关心爱护的,而不是大人还没有对他提出要求,他就自己乖乖把事情做好。
赵氏摸摸文哥儿的脑袋,说道:“汪医士说有孕在身也不能躺着不动,得多走动走动才好生产。你是嫌弃娘扰着你了?”
“才不会!”文哥儿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表示自己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为了不让他娘误会他在嫌弃,文哥儿赶忙招呼金生过来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糕喝饮子。
赵氏看着两个孩子吃得开怀,心情也好了起来。
她的目光转到不远处的画纸上,只见上头是用炭笔画出来的一块块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图样。
金生现在不能说字写得多好,划线画圈却是早熟练得不得了,简直是文哥儿指哪画哪,画出来的画稿那是越来越像样了。
赵氏不懂丹青,不清楚两个小孩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那些图样瞧着竟像是立在纸上似的。
再仔细一瞧,每个图样上还两排圆圆的凸起或者对应的凹槽,有点像简单的榫卯,偏又处处都透着点不同。
赵氏左看右看也看不出这些图样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等文哥儿和金生差不多吃饱喝足了,赵氏才好奇地开口发问:“文哥儿你这是在让金生画什么?”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文哥儿:这是一样烧钱玩意的前身
*
注:
①李东阳给李梦阳父亲写的墓表:
“庆阳李君惟中以教授卒于家。吾友都御史杨公应宁为铭以葬,而墓道未表。后君以子李梦阳贵,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梦阳仍请于予,且出其所自为状。梦阳学于杨公,又予礼部所举士,其视予,犹视杨公也。故予虽未识君,亦不得而辞焉。”
②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词惨惨的还挺喜欢的,放一下全词吧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第31章
这东西就说来话长了。
文哥儿回来后清点了一遍自己目前拥有的玩具最后目光落在了自己颇爱玩的鲁班锁上。
鲁班锁这玩意,可谓是把木头都给玩出花来了,光文哥儿手头上就有好几种截然不同的样式。
有些是他从他祖父那里顺来的,有些是他从谢豆那里交换来的。
还有个最复杂的是杨廷和送他的。
当时杨廷和说的是只要他解开了就送他。
文哥儿一听到这种挑战顿时就来劲了愣是待在杨家赖着拆了半天。
杨廷和眼看夜禁时间都快到了只能把文哥儿连人带鲁班锁打包回家。
文哥儿脾气倔得很,回家后就没再动那锁第二天又一声不吭地带着它去了杨家杵在人杨家边拆锁边蹭吃蹭喝。
说好要在杨家解开,就是要在杨家解开,他要凭本事赢回心爱的玩具!
杨廷和第二天下衙回家后都惊了一下接着更觉此子心性非凡,耐心地教了他些技巧好叫他能轻松拆卸组装那复杂的鲁班锁。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抱着战利品回家。
当时王华得知了事情原委,瞧着他直叹气。
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是这样的性情,也不知道是好事是坏事。
文哥儿是不知道他爹和他围棋老师心里的感慨的,他拿起鲁班锁琢磨了一会脑袋瓜子里很快冒出样新鲜玩意来。
想当年他是打遍幼儿园无敌手的积木达人隔壁乐高兴趣班看了要请他去当代言人的那种。记得那会儿有好几个小朋友为了能和他一起玩当场大打出手全被叫了家长。
没办法他王小文从小就这么魅力无边!
谢家小师妹才一岁,太复杂的鲁班锁玩不了搭搭积木还是可以的。
小孩子容易误食小块的东西所以文哥儿准备做点大颗粒积木轻轻松松起高楼的那种。
至于拼合处那圆圆的凸起和凹槽对于擅长榫卯工艺的工匠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榫卯里面的榫指的就是凸起部分,卯则是对应的凹陷部分。
每位合格的木匠都能让榫和卯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拼合的痕迹。
这是他们的入门级基础技能!
榫卯工艺如此源远流长,眼下又是轻工业非常发达的明朝,文哥儿觉得工艺上全无问题。
就看只这么些天工匠那边能做出多少颗了。
要文哥儿来说的话,肯定是多多益善!
文哥儿把这些事情大致考虑过了,觉得成功率不小,这才叫金生动手画积木设计图。
眼下赵氏问起了,文哥儿也不慌,拿出自己心爱的鲁班锁给赵氏解释起来:“这个太复杂,师妹玩不了,做简单的!”
小小积木,千变万化,光是几种基础构件就有无限可能!
不过文哥儿实在记不太清具体有什么样式,决定圆的方的三角的都搞点,来个积木大杂烩,拿到以后自己先瞅瞅好不好玩。
要是好玩的话,他还可以定制几套主题积木,更多花样,更多玩法!
#要是忘记了就算了#
赵氏瞧了瞧文哥儿手头的鲁班锁,又瞧了瞧画纸上那方方圆圆的图样,觉得做起来应该不难,便也不拦着他,由着他和金生一同写写画画到睡觉时间。
眼瞅着马上就是五月了,时间有点赶,所以第二天文哥儿一大早就跑去找他爹,对着图稿给王华介绍了一堆积木的构想。
品质要求:光滑圆润不扎手手。
颜色要求:能多花哨就多花哨。
数量要求:能做多少就要多少。
多么简单的甲方需求清单!
王华看了眼图纸,觉得这东西拆拆拼拼确实挺有意思,点头答应下来。
也不知王华是怎么安排的,到了端午前一天,工匠那边送来了……一大箱积木。
真的是一大箱,箱子大得能塞进两三个文哥儿的那种。
文哥儿看到箱子时眼睛睁得圆圆的,不敢相信这是人类能有的效率。
工匠瞧出文哥儿的震惊,就给他稍微介绍了一下。
自从他手头阔绰了,名气也打出去了,就有不少人把孩子送来他这边学艺。
学徒嘛,年纪小,肯干活,起得早,吃得还少,只要不担心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绝对是非常划算的免费劳动力。
什么?给工钱?你不交学费就算了,还想拿工钱?做梦呢你!
文哥儿要的这点小玩意,他们铺子现在随随便便能做一大箱!
王华不在家中,工匠没有多留,放下那一大箱积木后就走了。
留下文哥儿呆呆地看着一大箱积木。
看来他远远低估了这位工匠家的生产力啊!
果然,不管哪个社会都是层层盘剥,连匠人这行当都是朝廷压榨工匠当免费劳动力,工匠又压榨学徒当免费劳动力!
己所不欲,必施于人,看我这招痛苦大转移术!
文哥儿在心里痛斥了奴役童工(还不给工钱)的工匠几句,就研究起刚到手的新积木来。
这些积木虽然有大部分都出自学徒之手,品控却是工匠本人亲自负责的,不及格的绝对不会送过来,所以瞧着每颗积木都打磨得光滑平整,绝对没有会伤到小孩儿的倒刺、利角等等。
颜色也是花里胡哨,红的、黄的、白的、橙的、黑的,市面上能找到的木材可谓是一应俱全。
要说色泽多鲜艳,那肯定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塑料鲜艳,可好歹一眼看去还挺亮眼的,应当能吸引小孩子注意力。
至少文哥儿这个小孩本孩被吸引住了。
要送人的东西,不亲自玩玩看怎么行!
文哥儿当即翻出最底下那块大大的底板,开始拉着金生在上头盖房搭桥。
小建筑师,出发!
金生没玩过这东西,也听文哥儿指挥负责在另一边搭粮仓。
王华回到家,瞧见的就是说要送积木给师妹的家伙自己玩得不亦乐乎,仗着积木多把楼搭得老高老高。
“不是说要送给你师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