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华本想一手一个直接把人拎回家,结果文哥儿见他来了,竟是拉他坐下跟赵九成来一盘!
  王华:?????
  来都来了,王华便也没急着走人,坐下跟赵九成手谈一局。
  最后当然也没赢。
  父子三输家一起回家填饱已经瘪下去的肚子。
  又过了几天,杨廷和最终也被文哥儿和李东阳合力拉了过来。
  两边一对局,赵九成依然赢了。
  杨廷和在翰林院中少有敌手,见连他都没赢过赵九成,文哥儿和李东阳顿时更想得开了:看到没有,看到没有,真的不是他们不行,而是这赵九成下棋太厉害!
  杨廷和:“…………”
  敢情你们俩可着劲怂恿我过来下棋,就是想在我身上找平衡?
  经过文哥儿师徒俩居心叵测的一番推波助澜,赵九成这位浙江棋手的名字很快便响彻京师,不少自认棋艺不差的人都慕名而来要跟他挑战一二。
  这样的热闹没过多久便传入宫中,朱祐樘听说李东阳他们都输了,对这赵九成颇感兴趣,准备挑个空闲的日子宣召赵九成入宫下棋给他看。
  朱厚照也得了文哥儿写的吹捧赵九成的诗,屁颠屁颠拿着跑去追问文哥儿:“真的很厉害吗?比你还厉害吗?”
  文哥儿道:“那是自然。”他扔了个点心进嘴里,嚼巴两下后觉得太干了,又喝了两口茶把点心送了下去,才转过头对朱厚照道,“世上比我出色的人可多了,像下棋我不如赵九成,像书画我不如文徵明他们,你别一天到晚说什么天底下我最厉害。”
  朱厚照见文哥儿那轻松随意的模样,也有样学样地随手把点心抛嘴里,结果他准头没文哥儿好,得他飞快伸出自己的龙脑壳去接才险险地叼住、没让点心摔地上。
  让他很是气愤。
  这点心不听话!
  至于文哥儿说的那些话,他都没听进耳朵里去,别人都是一个劲在他面前自夸,就他小先生天天在他面前夸别人,一准是想哄他多多找别人玩去。
  他这个英明神武的聪明太子才不上当!
  他小先生就是天下第一!
  文哥儿看着朱厚照那副“你说得都对但我坚决不听”的模样,只能随他去了。
  事实上朱厚照还是很有好胜心的,确定赵九成真的能下赢文哥儿后便去找朱祐樘,表示要让那个赵九成教自己下棋,他要趁着他小先生现在正忙偷偷地学棋,到时候杀他小先生一个片甲不留!
  朱祐樘:“……”
  倒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朱祐樘宣召赵九成入宫觐见时便把朱厚照也带上了。
  既然是要验证赵九成有没有真本领,那自然是找些会下棋的人过来跟他对弈。
  大明没有棋待诏这种官职,不过可以跟画士一样安排到翰林院或者鸿胪寺之类的,给个方便他们在御前行走的末流小官。
  朱祐樘命人去把记录在案的那几个御用棋士召了过来。
  没等棋士们行礼,朱厚照便在旁边催促:“开始下了吗?开始下了吗?”
  朱祐樘拿他没办法,只能让棋士们不必多礼,轮流跟赵九成对弈去。
  期间李东阳还拉着谢迁过来看热闹。
  被皇帝、太子以及当朝宰辅齐齐围观,几位棋士心里都有点小压力。
  赵九成倒是仍然镇定自若,下起棋来不慢不紧的,每次都是先试探清楚对方的底细,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全局,仿佛不管什么样的对手都能被他轻松看透。
  他的许多下法都不是出自古谱,经常打得人措手不及。
  大部分人学围棋都是从打谱学起的,对弈时思维不免受古谱影响。
  倒不是这种通过揣摩历代高手棋路来培养自身棋感的学棋方法不好,这确实是新手入门打基础的好办法。
  但真的只能算刚入门而已。
  围棋的奥妙本就在于它的变化无穷。
  刻苦学习谁都会,难的是推陈出新。
  很多人学到一定程度已经能打败不少对手,便觉自己棋技很不错了,没想着继续深入钻研让自己更进一步。
  赵九成并不是一开始就下遍大明无敌手的,他也是从一直输下到输赢参半——再下到如今的无往不克!
  许是赵九成杀得太有气势,连朱厚照这个没怎么学过棋的家伙一路看下来竟也莫名有些热血沸腾,转头对着朱祐樘说道:“父皇,我要学这个!”
  朱祐樘抬手摸摸朱厚照脑袋,说道:“行,回头安排他去教你,只是你不能为了下棋耽误读书。”
  朱厚照用力点头,双目熠熠地看向赵九成。
  学下棋!当高手!杀赢小先生!
  赵九成结束对局起身向朱祐樘等人行礼时,便不小心对上了朱厚照那亮晶晶的目光。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有点熟悉。
  既然赵九成已经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朱祐樘也没有吝啬封赏,与李东阳他们商量了几句,便将赵九成安排为鸿胪寺序班。
  虽只是个九品小官,但到底有个出身了。
  从被撵出县学的那日起,赵九成便一头扎到棋盘上。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也知道自己兴许能靠这份天赋搏一个前程,只是没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而已。
  只要能出人头地,走什么路不是走?
  许多人可能瞧不上这样的末流小官,可对于没有门路可走的人而言,有这样一个身份就足够了!
  如今他以棋艺闻知于天子,甚至能专心致意下一辈子的棋!
  这不比埋头苦读圣贤书快活多了?
  赵九成伏地谢恩。
  原先几个御用棋士面色有些不好,不过自己技不如人,此时输了也没什么话可说,只求朱祐樘他们不要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让他们能继续留在鸿胪寺混混日子。
  朱祐樘确实是个念旧情的人,并没有因为有了赵九成这个厉害的新棋手就把其他人统统赶走,只面色和煦地勉励了赵九成,让他日后记得听东宫宣召去教太子下棋。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李东阳他们瞧完热闹后也没放在心上。
  结果马文升不知怎地知道了此事,对于朱祐樘这个口头旨意很是不满,二话不说又亮出自己太子少保的身份开始上书对朱祐樘进行劝谏——
  首先,太子还小,正是读书向学的时候,怎么能让他接触这些无才无学只会点棋技的棋士?大人知道不能沉迷博戏,小孩子哪能分辨那么多?就不该让太子碰棋!
  其次,这位棋士当初曾是县学生员,因着曾对师长不敬才在岁试中被黜落,此等品行不端之辈焉能让他常伴太子左右?就不该让他踏入东宫半步!
  马文升不愧是干御史出身的,闻风奏事的本领一等一地强,劝谏起来简直让人无可辩驳。
  他这奏本一递上去,李东阳他们脸上都不太好看。
  瞧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话,就你马文升是最为太子着想的铮铮铁臣,我们这些人都是识人不明的蠢货!
  文哥儿还是从朱厚照那儿知道这件事的。
  朱厚照对此很是不满,对着文哥儿嘟嘟囔囔半天,直说这马老头儿管太多,影响他暗中学棋打败文哥儿的伟大计划!
  文哥儿:?????
  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种欺师灭祖的想法!
  作者有话说:
  小猪登基后:这个小老头儿,以前老不让我玩的,撵回家!
  读书人唾骂:昏君!昏君啊!
  *
  早起更新!
  唉,不知为啥,晚上八点就开始困,九点就开始昏睡!
  *
  注:
  ①历史上朱厚照确实试图把干了五十几年的马文升开除公职,把当时已经八十五岁的马文升给气死了……只不过开除了足足两个月后刘瑾倒台了,朱厚照又不得不把马文升官复原职安抚文臣!
  嘉靖帝:那我得来给这位老人家狠狠加封一下!
  …
  ②鸿胪寺序班:按照记载,历史上的赵九成就是这个出身
  职位介绍:【明清鸿胪寺之属官。掌殿廷行礼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之事。明洪武九年(1376)设,十六人,从九品,隶殿廷仪礼司。十三年增至四十四人。三十年始隶鸿胪寺,增为五十人。】
  …
  居然还要负责检查早朝纪律!!大明纪律委员!!


第341章 
  文哥儿见朱厚照一脸郁闷忍不住抬手揉了把那蔫了吧唧的龙脑壳。
  对朱厚照来说,这才只是刚开始而已,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从成为皇太子那天起就要被不少人追着劝谏。
  在马文升他们的角度看来,这并不是没事找事而是希望培养出更有利于大明安稳的太子乃至于帝王。
  他们生在帝王家享受着一句话便能决定无数人生死的巨大权力自然会有无数人宁愿自己被君王不喜也要前仆后继地上书规劝。
  这些人之中兴许有不少想借此邀名获利的家伙,却也不能因此而认为他们一个两个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若是朝野上下无人敢再直言进谏满朝都是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家伙那才是亡国之兆!
  只是朱厚照年纪还小,很多事是很难跟他说清楚的,他只会记得有人这不让他干那也不让他干。
  文哥儿只能唉声叹气地说道:“马尚书是干御史出身的多劝谏几句很正常。”
  文哥儿还给朱厚照举了个例子,说你看看你父皇吧从登基起不仅被马文升劝谏过,还被王恕、刘健他们劝谏过,甚至连在成化年间屁都不放一个的刘吉都能追着他劝来劝去,你要是不听他们就上表说“臣老啦说话没人听啦陛下您放我回老家种地去吧”。
  朱厚照听得睁圆了眼。
  都已经能想象一群小老头儿围着他父皇骂得唾沫横飞的画面了!
  朱厚照越想越不乐意了满脸愤愤地说道:“换成孤的话就让他们直接回家去!”
  文哥儿:“…………”
  你小子有点不按理出牌啊开始为谢迁他们担心了。
  文哥儿笑眯眯地道:“那我以后想回老家种地的时候一定对殿下多多进谏,谏得殿下把我撵回余姚去。”
  朱厚照闻言眼睛又更睁大了一些。
  他气呼呼地宣布:“孤才不让你如意孤到时就让你待在京师哪都不能去天天让人给你安排干不完的活儿!”
  文哥儿:“…………”
  谢谢有被威胁到。
  师徒俩相互伤害了一番傍晚朱厚照还去对他父皇好生嘘寒问暖了半天。
  弄得朱祐樘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毕竟朱厚照这小子每次对他嘘寒问暖,都是学文哥儿激励王华那样希望他能积极干活、努力成为带领大明走向辉煌的一代明君。
  这次朱厚照却是破天荒地只让他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这是什么?这是难得的纯粹的孝心!
  朱祐樘觉得有些纳罕,派人去东宫问了问才知道朱厚照和文哥儿讨论过大臣进谏的事,估摸着这小子是心疼他曾被轮番劝谏。他有些哭笑不得,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头的夜色。
  对于大臣们的进谏,他有时也不知道该不该听,每每看到王恕他们的请辞奏疏也会忍不住生出点“既然不想干了那就滚回家去”的愤怒。
  他刚登基时才十几岁,根本不知道满朝文武该信谁。
  一度觉得谁都不太可靠。
  也许身为帝王本来就不该相信任何人。
  京师的热闹来得快、去得也快,入了六月,暑气蒸人,路上行人都少了,赵九成也要去鸿胪寺供职,这位浙江棋手带来的热闹也逐渐少有人提及。
  连文哥儿都不太受得了这样的暑热,每天都要抱着吊在井里冰镇过的饮子吨吨吨地喝,才能继续为《本草》奔走。
  一时间不仅家里的井、翰林院的井、太医院的井、詹事府的井以及东宫的井,统统都冰着他要吃的瓜果以及饮子,尤其是格外解暑的酸梅汤!
  杨廷和拿到片他切开来分吃的西瓜,忍不住调侃道:“你的俸禄莫不是都拿来买这些瓜果饮子了?”
  文哥儿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身上的官服都是大伙送的,我买点瓜果饮子大家一起吃怎么了?实在不行,我休沐日去摆摊卖草莓辣椒,也能回点本!”
  这几年辣椒和草莓虽已经推广开,市面上却还是十分紧俏,家里种了的大多都先紧着自家吃,只有自己舍不得尝的农户们才会拿出来卖。
  京师达官贵人这么多,市场大得很,这玩意还是很稀罕的!
  说到底还是从小到大都没太为钱困扰过,所以文哥儿花起钱来还真不怎么节省,基本是有多少便花多少、想怎么花便怎么花。
  真正的勇士,勇于花光每一文刚到手的俸禄!
  下次缺钱,下次再说,下次一定好好攒。
  杨廷和见他这般态度,笑着说道:“得亏你们浙江人不能入户部,不然你能把国库给花光。”
  文哥儿没听说过这个规定,追问杨廷和为啥不能入。
  这又是一条洪武年间延续下来的规定,所有户部官员不得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