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昇:“…………”
  张昇无奈地打发他去干自己的事。
  得了张昇的准话,文哥儿下衙回家和他哥聊了聊,决定等谢迁他们批复以后再跟家里讲。
  只要上头同意了,这就是公派出差。
  去西北又怎么样?你不去我不去,大明怎么好下去!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他们王家人个个义胆忠肝,绝对没有怕事畏难的人!
  别说西北了,便是要他们扬帆直达北美洲,他们也是不介意的!
  所以说,拿到批复再坦白,一切都那么地顺理成章。
  要是直接跟王华商量这事儿,那不是闲着没事纯找打吗?
  于是兄弟俩默契地瞒住了亲爹,准备等着事情敲定以后再给王华一个惊喜。
  (王华:?????)
  第二天,张昇就把添了自己名字的奏本送到通政司,正儿八经地走通政司程序送入内阁。
  通政司现任一把手元守直拿到这份奏本,表情相当地一言难尽。
  自从上回跟着朱祐樘一同去了趟皇庄,父子俩已经把话说开了,元守直也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他好好搞农学研究。
  元思永今年要去西北的事,元守直也早就知道并且同意了。
  可是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文哥儿打算带上这届庶吉士一起去啊!
  对元守直来说,这倒是件不错的事。
  去的人多了,上头会有更多人关注,而且一路上要是遇到什么难事也能有商有量地解决。
  总比他儿子没声没息地去西北好。
  只是这小子不仅通过他哥和李梦阳把兵部和户部扯进计划里,还拉上李阁老正在工部观政的儿子一起去,李阁老会同意吗?
  不管最后会不会裁减人数,有这么个涉及户部、兵部、工部的大计划打底,元思永这个真正负责干活的人不说有什么大前程,至少安危是有保障的。
  元守直刚正不阿一辈子,现在到底还是有点牵挂自己儿子,略一沉吟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西北考察计划送到内阁去。
  如今的内阁少了丘濬和王恕,只剩下徐溥、刘健、谢迁以及李东阳四人,平日里的气氛倒是颇为和谐。
  早朝过后,李东阳几人都在内阁捧着茶商量公事。
  听说有詹事府的奏本从通政司那边送过来,李东阳颇觉稀奇,命人拿给他看看。
  詹事府那批人,对他们来说都是老熟人了。
  熟人办事那自然是要多关注一些的,这一点无论谁都不能免俗。
  李东阳打开奏本一看,觉得字迹有点眼熟,等他把整个计划看完,脸色那是越变越精彩。
  好家伙,文哥儿这小子不仅自己要出去玩儿,还要把这届庶吉士以及他儿子李兆先一起拐带出去!
  王华这家伙怎么回事?
  就不管管他家儿子吗?
  想到杨一清在陕西,那厮也是个经常跑去边境玩耍的主,李东阳顿时有点头疼。
  这都什么事啊?
  到时这些家伙全凑一起了,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
  旁边的谢迁见李东阳脸色不太对,奇道:“怎么了?詹事府那边上了什么奏本竟让你这么为难?”
  李东阳直接把奏本递给谢迁这个正儿八经的詹事府一把手。
  “你看吧,你自己看,瞧瞧你的好女婿给你整出了什么事来。”李东阳边说边摇头叹气,一副不知道该拿文哥儿怎么办才好的无奈表情。
  刘健听了李东阳和谢迁的交谈,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他是最反感搞裙带关系的,李东阳在内阁里头提到岳父女婿,让他心里有些不满意。
  谢迁的女婿,那不就是文哥儿吗?
  刘健的目光也落到了谢迁手头那份略有些厚重的奏章上。
  若是这小子才入官场就学了那些乱七八糟的风气,哪怕谢迁和李东阳都同意了,他也是不会同意的!
  都是有一目十行技能在身上的人,谢迁飞快扫完了文哥儿捣鼓出来的西北考察计划。
  不得不说,看多了绕来绕去绕半天才进入正题的奏章,再看文哥儿这条理分明的计划书着实是种享受。
  哪怕其中也有点儿假大空的吹嘘成分,可这是大明公文写作的必备点缀,处理公务的熟练工都知道怎么略过不看。
  反正看完后你基本只有一个感觉:这个计划必须搞!
  难怪这小子连卖书都能卖得让周经这个户部尚书倍感震惊。
  只是谢迁看着上头列出来的名单,有点犹豫要不要单独把文哥儿给剔除了。
  计划是挺好的,执行计划的人却不是非要这小子不可。
  才十岁大的小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就算他这个未来岳父能放心,王华这个当爹的能放心?
  李东阳看出谢迁的犹豫,哪会不明白他在琢磨什么?
  李东阳笑着调侃:“你要是单独把他给拦下了,这个仇他得记你一辈子。”
  谢迁道:“你放心让你儿子出去?”
  李东阳道:“他在工部观政,若是有什么外差本来就是要去的,哪有他挑拣的余地?别人去得,他当然也去得。应宁都在那边待好些年了,也没见他喊苦喊累来着。”
  应宁乃是杨一清的字。
  谢迁想到陕西那边有杨一清在,心里刚生出来的忧虑便少了大半。他把奏本呈给刘健,想看看刘健和徐溥他们的想法。
  刘健刚才就想知道这奏本里写了什么,这会儿终于拿到手了,当即打开奏本正色看了起来。
  本来他还想着文哥儿莫不是想靠着两个老师的关系做点什么,看完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只对了一半。
  这小子确实是想做点什么,只是这些事哪怕正常安排人去做,很多人大概也不乐意。
  所以不存在什么靠老师的关系,纯粹是主动请缨去干苦差事。
  即便他们一路过去可能不会吃多大苦头,这么大老远地跑去河西走廊也是许多人避之不及的!
  刘健有些欣慰。
  他把奏本呈给了徐溥。
  徐溥也有点眼疾,看公文比谢迁他们慢很多。
  不过文哥儿这奏本写得清晰明了,换谁看都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感,他也是一口气把整个计划给看完了。
  一般而言,朝廷是不会考虑派这么小的官员出外差的,可整份计划都是文哥儿捣鼓出来的,要是真把他排除在外未免有点过分。
  徐溥最终决定把皮球踢给朱祐樘,笑着说道:“一会把这奏本呈到陛下那边去,看看陛下是怎么个想法。”
  谢迁他们对此都没异议。
  文哥儿这份西北考察计划就这样混在一干票拟过的奏本中送去给朱祐樘过目。
  这日正好是王华在詹事府当值,他把手头一些需要找谢迁商量的事理了出来,赶在午饭前找谢迁汇报。
  都这么熟了,王华也没什么紧张感,向徐溥他们见礼后便准备和谢迁这位詹事府一把手对接。
  只是他一抬头,发现李东阳几人齐刷刷地用一种十分微妙的眼神看向他。
  王华:?
  不是很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有话说:
  王爹: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老李:好消息,好消息!翰林院庶常馆倒闭了,翰林院庶常馆倒闭了!你儿子带着我儿子跑路了!你儿子带着全部庶吉士跑路了!王华你个王八蛋不是人,居然纵容儿子干出这样的事!
  王爹:!!!!!
  *
  更新啦!
  小红包也发啦,应该陆续会收到,要是没收到估计是系统漏掉了,发了一千六百多个也不好检查漏掉了谁,所以没收到就等下次啦!!
  总感觉上次发红包还在250章……其实中间还有300章的,真是光阴似箭!!!
  *
  注:
  ①杨一清的字:查了查老李的文集,虽然杨一清也起了别号,但老李最经常用的称呼应该是应宁没错了
  比如什么《送杨应宁三首》《送杨应宁提学之陜西三首》《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闻应宁逰西山以雨不果戏赠一首》
  看看这老李,不仅送行三首三首地写,和诗三首三首地写,连听说人家游玩不成还要写诗调侃两句!
  瘾头这么大,难怪要写止诗诗!


第352章 
  王华这“不是很懂”的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毕竟王守仁从小就爱到处跑,文哥儿更是才会说话就满长安街撒野,对于这种状况他已经很有经验了。
  王华小心地询问谢迁到底咋回事。
  是他大儿子在折腾,还是他三儿子在折腾?
  谢迁见王华一脸茫然便知道文哥儿兄弟俩又把亲爹给瞒住了。
  他就说吧玉不琢不成器爹不打纯属自己找气!王华这个养孩子的态度,也是活该他儿子一个比一个难搞像谢豆他们哪个敢给他来个先斩后奏?
  就是王华给惯出来的。
  想到王华还是自己未来亲家谢迁就稍微给他透露了一下:你小儿子想去大西北浪,你大儿子也准备故地重游,他们的奏本现在已经送到朱祐樘面前去了。要是你这个当爹的实在不同意可以马上去御前抢回来!
  王华:?????
  王华一路蓄力到傍晚下衙,直奔家里抄好竹鞭等着儿子回来。
  一看到王守仁回家就撵着他满院子跑文哥儿在外头听见动静,知道他们约莫是东窗事发了,当场转身就走,径直跑去老丘家避难。
  他还跟丘濬描述了一下自己听到的动静说那咻咻咻的挥鞭声怪吓人的。
  不是他不讲义气而是担心他爹一个人要打两个儿子太累了孔圣人不是说过嘛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一个顶顶孝顺的好儿子,可不能让爹背负打伤儿子的恶名!
  丘濬:“…………”
  有你们这样的孝顺儿子真是王华的好福气啊!
  文哥儿拿了本新书给老丘读完了自觉已经躲过风头才鬼鬼祟祟地溜回家。结果一到家就被他哥逮住!
  想他哥躲打多年今儿一着不慎被他们亲爹逮着甩了几鞭子。
  为了逃避亲爹毒打,王守仁自告奋勇说要帮王华把他弟逮起来随便揍!
  文哥儿没想到他哥居然临场叛变,要给王华当爪牙。他被王守仁拎鸡仔似的拎去见王华,还很有些不敢置信,用控诉的眼神看向出卖亲弟的王守仁。
  王守仁对亲弟的谴责眼神视而不见,还一个劲地怂恿王华:“爹你快揍这小子,就跟刚才揍我一样狠狠地给他来几下!”
  这是自己挨了打,就想让弟弟也挨上一顿!
  文哥儿怂了吧唧地看向王华,生怕王华真的去找鞭子。
  他哥,太坏了!
  王华见文哥儿这模样,哪里还打得下手。
  要说几个孩子里头哪个孩子让他操心最多,那必然是文哥儿无疑了。
  虽然大儿子王守仁也能折腾,可王守仁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跟着他祖父生活,到十一二岁才跟着他祖父赴京。
  在那之前父子俩真正朝夕相处的日子估摸着也就一两年而已。
  至于守俭和两个小的,他们平时都不爱来他眼前晃悠,他也就得空时会考校一下他们的读书进度,忙起来恐怕连见面次数都屈指可数。
  所以这么多个孩子之中,文哥儿才算是真正长在他眼皮底下、经常弄得他又好气又好笑的娃。
  王老爷子会偏心自己亲自养大的长孙,他自然也免不了偏心文哥儿。
  王华无奈地说道:“行了,都别在这里闹腾了。”
  文哥儿一听王华这语气,知道自己又躲过一打了,开心地挣开他哥的钳制一脸得意地看着他。
  从怂头怂脑到得意洋洋,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
  王守仁颇为失望地道:“爹您怎么可以只打我不打文哥儿,您这可太偏——唔唔!!”他还要继续怂恿他爹痛揍儿子,就被跑到椅子上站得老高的文哥儿伸手把他的嘴用力捂死。
  王华看他们这么闹腾,没好气地把他们兄弟俩一起撵走了。
  等到兄弟俩脚底抹油,溜出书房,外头很快传来他们的交谈声——
  小的那个控诉:“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我没有你这样的哥哥!”
  大的那个辩驳:“这你就不懂了,我亲自把你抓过去,爹一看你那可怜样,肯定下不了手打你的!我这是为你好啊,你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王华走过去猛地打开窗。
  文哥儿:“………”
  王守仁:“………”
  王华见两小子瞬间闭嘴,语气淡淡地问他们:“你们这么能说,想好怎么跟你们祖母和母亲讲了吗?”他又看了眼王守仁,“还有你,成婚这么久了夫妻俩也没个动静,还一天到晚想往外跑,就不怕你岳父夜里给你托梦?”
  王守仁十七岁成的婚,如今都过去七八年了,两人都没生个娃,很难不怀疑是因为王守仁这家伙太不着调,老忘记自己已经是个成了家的人!
  听见他哥被亲爹催生娃,文哥儿在边上幸灾乐祸。
  先被催婚再被催生,自古以来就是年轻人的共同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