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经喜滋滋地道:“我这就写信让家里开始筹备。”
  江南分社还得从头开始准备,文哥儿便先投入到新报第一期的发售工作中。
  作坊这边准备好了,报刊亭也铺开了,第一期新报的内容也在詹事府的共同努力之下正式整理出来。
  文哥儿回到詹事府后翻看完王鏊他们选出来的八版内容,稍作排版便打算拿去下印。
  王鏊笑着调侃:“你这个创刊人可是一篇文章都没选。”
  选稿期间文哥儿被关在贡院里头,根本没机会参与。
  文哥儿拿出李东阳写的创刊语辩驳道:“怎么没选,老师这篇文章可是我亲自求来的!何况您和老师他们的眼光我有什么信不过的呢?我以前学写文章都是从你们的文章学起。”
  王鏊朗笑道:“那你忙去吧。”
  文哥儿把整理好的内容送去下印,还往李东阳的文章旁添了张图,画的是李兆先坐在两个大转盘之间选字的画面。
  这图选的是周臣画的那幅,倒不是说周臣最有灵气,而是他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了最丰富的画面。
  唐寅因为自己的图没被选上很是不满,表示文哥儿痛失今科状元巨作,一定会后悔的!
  文哥儿笑道:“不算痛失,等你考了状元我肯定给你来一期专题采访。”
  唐寅也就是说说而已,听文哥儿这么一说也乐了。他跟着文哥儿了解过报纸的内容,自然也知道采访是怎么回事,当即一脸傲气地说道:“到时你想采访我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很有点“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味道。
  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殿试前一天,一大早各个大街小巷就响起了新晋报童们“卖报,卖报”的清脆吆喝声,对于这份能够自己赚零花钱的工作他们都非常喜欢,开心地拿着报纸边跑边喊,到了人多的地方还齐齐唱起了《卖报歌》,引得不少人纷纷驻足聆听。
  连没有去接送报活儿的报童也学了几句,兴致盎然地跟着唱。
  朝中百官或多或少都听过新报的名头,现在知道新报终于正式面世了,自然是第一时间让人去买一份回来。
  还有一些早前已经预定了的就更轻松了,直接等着报童送报上门就好。
  一整个清晨,所有的书报亭和报童们都很忙碌,竟是把第一期新报全部卖了出去。
  还想买的话只能看看预订人数能不能在第二期新报送印前达到加印要求了。
  达不到就不印,人新报就是这么任性!
  有些来得晚的读书人只能看看书报亭里头有没有别的自己需要的书。
  到了中午,街上吃饱喝足的闲人多了,书报亭还展开一项读报活动,没买到报纸的人也可以过来听听报纸上都写了什么。
  这些守报亭的人以及读报人有些来自社学、有些来自养济院,其中许多人要么家中没田没地没有亲人、要么是亟需攒钱继续完成学业。
  文哥儿从小与他们接触得多,入仕后自然也信守诺言多给他们找活路,只要肯学肯干总能攒到钱的!
  经过文哥儿这么一操作,京师不管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都知道了新报第一期的刊行。
  唐寅他们这些准进士们更是人手一份。
  以后可以不买,第一期总是要买的。说不准以后有人重金求购都求不来!
  作者有话说:
  文崽:新报第一期正式发售!
  群众:新社竟还把持舆论,恐怖如斯!
  文崽:?


第398章 
  别说考上进士了便是只考上了举人,那也是不太差钱的,有的是人爱往他们身上“投资”。既然兜里有钱,大家便都买了份报纸读个新鲜。
  一读之下众人就发现这新报的来头很了不得。
  看看这题头的“新报”二字那可是当今圣上御笔亲题的!
  御笔亲题的字你不得买一份收藏在家里?!
  还有这创刊语乃是大学士李东阳写的。西涯学士新作你都不读,你还想读什么?不知道人西涯学士算是当今文坛领袖吗?便是你高中进士接下来想考庶吉士留翰林院还是得看他的意思!
  买,必须买!
  让我看看哪个读书人手头没有新报!
  这你都没买着,还是赶早回家种地去吧别想在京师混下去了。
  对朝中百官来说,这更是一项再轻微不过的支出。都当京官了不至于连这点钱都掏不出来。
  哪怕自己懒得看,买给家中子侄长长见识也是好的。这些文章可是詹事府把过关的,詹事府那可是状元探花扎堆的地方,能入他们眼的文章能差到哪儿去?
  总比让他们去看那些个闲书好!
  比起这些官场中人和准官场中人的考量前去听报的百姓们反应就更直接了:“别念前头那些有的没有的再给我们念念那个《笑林》别人讲根本讲不清楚咱想听听报纸上是怎么说的!”
  所谓的《笑林》就是笑话专栏。自古以来爱戏谑的文人都不少,魏晋时期便有人编纂了两卷《笑林》收集了不少文绉绉的笑话隋唐时期也有《启颜录》《谐噱录》到了宋代印刷业飞速发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笑话文集。
  光是热心群众编的各种东坡笑话就出了好几本!
  据传明末历史同人小说写手冯梦龙读完这些东坡笑话集后如获至宝,兴致盎然地将那些段子统统编进自己书里!
  所以说,笑话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茶余饭后必备的乐子。
  有不少人就是听别人说起新报上有个笑林专栏,才特意跑过来让读报人给他们念的。那些转述的家伙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自己先笑场,他们还是来听原汁原味的好!
  有人爱听《笑林》,也有人爱听《小说》,这两个栏目都被安排在最后一版,是文哥儿暗搓搓表示这地方空着浪费,印大家的文章又不太尊重,不如选些轻松有趣的内容来填充。
  如果前几期来不及面向大众征集符合条件的稿件,他可以提供一些雅俗共享的笑话和短篇小说!反正他一天到晚都得编故事哄小孩,别的不多,这种喜闻乐见的故事最多了。
  王鏊他们讨论过后也觉得末版这种地方可以放点不那么正经的东西,读书人也是要放松的嘛。
  就像文哥儿说的那样,他们要是能在内容上照顾到大部分人的需求,还愁京师不能做到人手一份报纸吗?
  先把京师那些个大户兜里的钱给掏出来!
  至于京师以外的地方,那得慢慢来才行。
  得知京师百姓格外喜爱《笑林》和《小说》两个栏目,纷纷期盼下一期赶紧把文哥儿的小说给连载完(哪怕是短篇小说,目前的报纸版面也不可能印完全文),再给他们来点新鲜的笑话。
  可恶,还得等下旬才有新的印出来,为什么不能天天出!
  对于这些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朝中不少老臣看到都是直皱眉的。尤其是马文升,他读了那《笑林》中的两则笑话,只觉有辱斯文,怎么连这种东西都能印出来广为流传?
  他觉得前头那些内容都是极好,自己读后觉得值回了报纸钱,唯独最后一版印的这些内容叫他很看不上眼。
  马文升是这么想的,第二天见到文哥儿也是这么说的。他知道文哥儿是新报的主要负责人,也知道这最后一版的内容是他塞进去的,见着人后不免要劝说几句。
  朝廷出人出钱费那么大功夫才弄出来的报纸,岂能凭你一己喜好添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
  马文升都七十出头了,且又是私底下来劝告他,文哥儿听后也没有气恼,而是认真朝马文升解释道:“下官刊登这类文章到新报上并不是为了个人喜好,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养成读报的习惯。他们一开始可能看不懂前头的内容,等他们知道得多了,觉出好处来了,自然便会关注整份报刊都写了什么。”
  马文升对此说法不甚赞同。
  寻常百姓平日里只管好好干活就是了,要他们关注这些做什么?
  文哥儿看出马文升的想法,接着说道:“您是觉得目不识丁的百姓比读书知礼的百姓更好管束吗?”
  马文升噎住。
  他祖上也不是读书知礼的人家,到他这一代才出了个进士。
  他为官数十年,有二三十年都在边关巡看,比谁都清楚底下的人有多难管。
  朝廷禁止对外贩售的农具粮食等物,在边关经常被走私到外头去,做这些买卖的都是当地的百姓。他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事,只知道这样做能过上好日子。
  朝廷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还不兴他们自己想办法吗?
  对这些人而言,便是再来一次南宋那样的元朝大军南下也没什么大不了,兴许他们还能因此过上好日子哩!
  他们一群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汉,有什么好操心的?
  马文升道:“想要人人都读书知礼哪有那么容易?何况即便看似读书知礼了,你也不知他们内里是什么个想法,自古以来可没少负心背义的读书人。”
  文哥儿道:“世间哪有容易的事?我们能先做一点便先做一点,做不了的留待后人去做也无妨。”
  马文升见文哥儿身量虽还不算特别高大,背脊却挺直如松,心中不免有些恍惚。
  仿佛自己年少时也曾这般坚定不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马文升说道:“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便不说什么了。可你这新报若是没什么成效,御史们可不会放过你。”
  文哥儿想起自己被都察院盯着死紧的事,也觉得有些无奈。他叹着气顺着杆子往上爬:“到时还得请马尚书替下官说说话。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教之事岂有一朝一夕便能见效的道理?”
  马文升冷哼一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替他说话。
  马文升一走,费宏就过来问文哥儿:“马尚书与你说了什么?”
  文哥儿道:“马尚书对我们新报第八版的内容不太满意。”
  费宏道:“大伙不都挺喜欢吗?”
  他作为跟文哥儿一起并肩作战的创刊人之一,对新报第一期的发行情况还是很关注的,昨天傍晚他就听书报亭那边汇报说最受百姓欢迎的就是《笑林》,其次是《小说》,剩下那些百姓点得少,他们也念得少,估摸着只有官员和读书人才会自己买回去慢慢看。
  能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创办的报纸,费宏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他们的报纸连目不识丁的百姓都能征服!
  至于读书人之中的反响,那就更好了,平时他们买个时文选集都挑花了眼,如今有这么多翰林官帮他们筛出这么多时政热点和优秀文章,他们当然是如获至宝地读了个如痴如醉!
  朝官们也很喜欢新报,因为他们平日里也忙,没法每天去浩如烟海的邸报里找自己关心的内容,如今读完新报上的内容便等同于把自己可能漏掉的要紧消息给补上了。
  反正不管在什么群体里头,他们这一期新报都好评如潮!
  文哥儿与费宏随口聊到士子们入场,便不再多言。
  今天是本届考生殿试的日子,他们需要站在早朝的位置上表示一下前辈对后辈的欢迎,等他们开考以后他们就可以各归各位去干自己的活了。
  朱厚照这位皇太子也过来了,因为朱祐樘考虑到他早前在士林中有了不错的好名声,今天便带他出来露把脸。
  他皇儿这般早慧,理当早早栽培起来,以后说不准能安排他监国,他也好出去走动走动。
  看多了小神童的游记,朱祐樘便觉得自己不应当端坐皇宫一辈子,也该到外面去走走看看。
  虽然眼下太子还很小,但只要手把手培养太子个七八年,应该就可以放心让他监国了吧?
  朱祐樘看向自家儿子的目光满含期许。
  朱厚照哪里知道他父皇的险恶想法,还转头跟朱祐樘嘀咕:“一会让小先生留下来一起监考!”
  他不是第一次看人参加殿试了,上回小先生殿试时他便来看过,流程他都记得牢牢的。只是今年考生里头没有文哥儿,他便觉得要把文哥儿喊来一起监考才好玩!
  朱祐樘想了想,应了朱厚照的要求,让人去宣文哥儿多留一会。
  很快有人去请文哥儿。
  文哥儿只能在众人调侃的目光中前去陪朱祐樘父子俩留下监考。
  朱厚照见到文哥儿后特别高兴,跟他说一会他不用上课,让文哥儿跟他回东宫玩耍。
  文哥儿今天也没什么事,笑着说道:“那我去东宫看邸报。”
  他可还肩负着为新报筛选邸报消息的重大责任。
  别的衙门不能让人把邸报全抄回来看,东宫却是有这个权限的。
  朱厚照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他们东宫上下一起看。
  文哥儿怎么说的来着,人多力量大!
  两人约定好一会回东宫干活,才把目光转向场中紧张等题的读书人。
  很快地,他们看到了一个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