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哥儿:?????
朱厚照还跟文哥儿说起自己起名时多有犹豫本来是想起“大明第一学”的,后来又觉得大明之外还有许多国家,他们只在大明称第一不免弱了气势,所以还是决定叫天下第一学好!
文哥儿对此有如下六点意见:“……”
经过师徒俩深入讨论,最后双方各让了一步:朱厚照决定将新校定名为京师大学,众所周知,《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看就知道咱教的是什么对吧!
至于为什么要在前面缀上“京师”两个字,当然是为了后来的南京大学、西安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大学等等同类学府做准备。他们大学里教的都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当然要开遍大明两京十三路!
文哥儿道:“到时候新校落成,我们东宫肯定要过去把把关。殿下不好随便出去,我可以代殿下去巡视,争取让两京十三省的学子都有机会读大学!”
朱厚照:?????
王守文啊王守文,你的算盘打得远在宫中勤勤恳恳处理政务的父皇都听到了!
不过把新学开遍两京十三路这个设想还是让朱厚照心潮澎湃。
他就喜欢这样的大计划!
朱厚照哼道:“若是能把京师大学开起来,以后当然是孤亲自去巡视其他地方的新大学!”
文哥儿倒也没有非要与他争这个,只表示朱厚照该回去练字了,等到京师大学落成之日,咱在学校门口立个碑,写上“天下第一学”五个大字。
这天下第一学当然是由朱厚照来写。
京师大学的匾额就尽量争取让咱陛下来写吧!
所以,殿下,你也不想被你父皇比得惨不忍睹的对吧?
朱厚照睁大了眼。
他去江南玩了半年,听起课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字什么的更是被他抛诸脑后。
现在!文哥儿说要把他的字刻到碑上让所有学生进进出出都看见,还要跟他父皇写的匾额做对比!
京师大学都还没影呢,朱厚照仿佛已经听到了学生们私底下指指点点的对话。
不行,他堂堂大明太子,怎么可以被人嘲笑字丑!
朱厚照二话不说回宫提笔猛猛练字去了。
文哥儿倒是没急着回去,他去玉泉观寻自己的关学首席大弟子李燿聊起建校之事,顺道探望一下许久没见的张老道。
玉泉观是张老道的地盘,张老道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操作起仪器来已经没以前利索。
目前都是观中弟子和李燿他们干活,张老道负责指点他们往什么方向改进。
两边的人其实经常暗中较劲,不过张老道一次没管,一来是他本来就不爱管俗务,二来是他们较起劲来并不是相互使绊子,反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
小年轻们在比拼谁能拿出更好的成果,他为什么要去阻止?
得知东宫要建京师大学,张老道和文哥儿讨论了很久,最终决定全力支持京师大学的建校工作,通过这所新学校展示一下外人还不知晓的研究成果。
李燿却是有些紧张。
他们调子起这么高,不会有人来砸场子吧?
李燿一脸严肃地对文哥儿说道:“我会严抓我们关学弟子的日常训练,绝对不会丢老师的脸!”
听到李燿这么说,张老道陷入了沉默。
一开始,李燿只是暂住玉泉观向他学关学实操,接着李燿带来了一群关学徒子徒孙,再后来他们就长住玉泉观了,并且每天早起进行日常训练,几年训练下来把他们一个个都操练得比军士还勇猛。别的不说,干起重活来那是一个人能当十个人来用!
真要有人上门来砸场子,他们绝对能把对方打得哭爹喊娘。
就,很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但他们大明的读书人也是能上马弯弓的,这么一琢磨好像又不那么稀奇了。
文哥儿都到玉泉观来了,便让李燿把关学的徒子徒孙们喊到校场集合。
有些新选过来的关学生员甚至都没见过文哥儿,这会儿终于见着人了,心里不免有些小激动,纷纷踮起脚伸直脖子想亲眼看看王小状元长什么样。
文哥儿没有一上来就搞什么领导讲话,而是先上马试着在校场里走了半圈,兴头上来了还利落地给徒子徒孙们展示了一下骑射功夫。
赢得一片喝彩声。
文哥儿便骑马绕回这批培养了数年的关学生员面前,与他们讲述接下来的大学发展蓝图。他们一开始肯定不可能为所有人接受,可是只要他们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无数人以能到大学进修为荣!
外面那些纷纷扰扰,他们不必太过挂心,只需要专心把关学发扬光大就好。
即便学到最后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天分,大学里头也会为他们这批关学生员留有适合的岗位!
本来这批生员大多是军户出身,平日里虽然老老实实跟着李燿研习关学知识,心里却还是有些没底。
如今听文哥儿说日后大学里的岗位会优先安排他们,众生员的心顿时都鼓噪起来,争相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这样的机会!
文哥儿坐在马背上给这批关学生员开完建校动员大会,又交待好李燿如何跟东宫的人对接,这才施施然地离开玉泉观回城去。
到家一看,金生回来了,还带着个姑娘。那姑娘瞧着还有点眼熟,文哥儿定睛多瞧了两眼,笑着喊道:“菱姐儿?”
竟是在养济院长大的小姑娘江菱。
文哥儿从小便时不时往养济院跑,还带动他这一圈亲朋好友往养济院送东西或者做义工。不过他这些年忙碌得很,平时很少亲自去养济院了,已经许久没与在养济院认得的朋友见面。
都说女大十八变,他差点都没把江菱认出来。
文哥儿的目光在金生和江菱之间逡巡。
他们这是有情况啊!
金生被文哥儿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倒是江菱落落大方地与文哥儿讲起他们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无非是他们自小便相识了,今年又齐齐到了嫁娶年龄,恰好一个在愁娶谁一个在愁嫁谁,愁着愁着就看对眼了。
这些年金生给了家里不少帮扶,家中并不清楚他在读书练武方面的天赋,只觉得他就这么跟着文哥儿挺好,又能给家里拿钱又很有面子。
知晓金生想娶个养济院长大的姑娘他们也没反对,还觉得这样挺好,至少不用他们掏多少彩礼,往后说不准还能夫妻俩一起到王家干活。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差事啊!
文哥儿从不用出身看人的,想到江菱小时候便是最认真识字的,与金生也算有共同话题,顿时感觉这应当是桩好姻缘。他笑着说道:“婚期定了吗?到时候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百姓之间成婚没那么多讲究,相看后不消多久便能成亲了。金生显见是很喜欢江菱的,高兴地说道:“已经订好了,就在十月底,我先带她过来见见你。”
作者有话说:
文崽:圣人,变!变!变!
文崽(暗中观察):我哥怎么还不变身圣人!
王大仁:完了,我弟弟傻了
第471章
儿时便认识的朋友长大后走到一起给文哥儿的感觉还是挺奇妙的,他和金生两人聊了许久,又领着他们去见赵氏,眉飞色舞地与赵氏说起这奇妙的缘分。
赵氏知道文哥儿颇看重金生这个奶兄待他们这对即将成婚的小夫妻自是十分和气。
得知江菱是在养济院长大的赵氏当即从腕上褪了个镯子套到江菱手上说是给江菱的添妆,没等江菱拒绝便拉着江菱的手表示往后有什么难处只管来找她。
面对如此盛情江菱便知晓金生为什么坚持再跟在文哥儿身边几年。不说王家给的优厚薪酬光是文哥儿母子俩待他的看重便叫人没法不感念。
金生是个实在人,与她谈及婚嫁的时候就把对未来的打算与她讲了。
他并不想骗人陪他一起给文哥儿干活,但文哥儿这边的事他又放不下所以一开始便和江菱坦诚相对。
江菱小时候就与文哥儿玩耍过,虽然后来渐渐便只能从别人口中听说关于文哥儿的事可她也像京师大部分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一样对三元及第的王小状元十分敬仰。
能不敬仰吗?哪个学堂的先生没拿他举过例子激励学生?江菱当初去蹭课听的时候也听了满耳朵的“你们看看人家王小状元”。
听了金生的打算,江菱一方面觉得金生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儿郎,一方面还觉得自己将来兴许也可以做点什么事。
何况金生家中上上下下有一大家子人,她真要跟着金生回去过日子远不如跟在文哥儿身边舒心!
于是江菱原本只是五六分的欢喜都快满成十分了对金生这个打算着实再支持不过。
文哥儿得知金生两人的决定想了想也没拒绝。他身边确实需要人手金生是他最信得过的他们成婚后许多事都可以放心交给他们去办。
至于前程什么的他平时也会多多考校金生,绝不叫金生把举业给落下了。
金生的婚事定了下来文哥儿便给相熟的朋友派发喜糖邀他们到时候帮忙去给热热场子好给金生两人涨涨脸。乡里人反而是最重面子的他把人薅走给自己干活,可不能让人看轻了金生!
只要有酒喝,唐寅他们是不会拒绝文哥儿邀约的,收了喜糖便都一口应了下来。
李东阳等人文哥儿就没去邀请了,他怕金生那边的里正知道后晕过去了。
虽然以前老李也不是没去过,可今时不同往日啊!
老李现在身份地位可不一般!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把人家金生的婚宴弄了新一轮新社聚餐。
朱厚照这段时间都在勤快练字,争取能把“天下第一学”五个大字写得霸气十足。等他听说文哥儿在组局请人去金生家喝喜酒,文哥儿的喜糖都派完了。
朱厚照一脸不高兴地跑去詹事府质问文哥儿:“你为什么不邀请孤!”
文哥儿这才发现自己把朱厚照这个干啥都爱跟着他的小猪崽子给忘了,但还是镇定自若地道:“我家奶兄成婚,邀请你去做什么?”
他绝口不提自己搞聚会又不小心将小老板排除在外的事,边掏出颗喜糖给朱厚照边一本正经地分析利弊:现在是在京师,不是在南京,京师这边到处都是御史,朱厚照这个太子是不能随意乱跑的。要是给御史知道他为金生成亲邀朱厚照出宫,一准要给他来个群情激奋的弹劾套餐!
朱厚照哼哼唧唧地剥开喜糖,扔进嘴里嚼巴两口,感觉味道还不错。他立刻又跟文哥儿讨了几颗,嘴里还好奇地问:“这是什么糖?嚼起来又香又甜。”
文哥儿边继续给他掏糖边大方地介绍起具体做法来。
这是曾经风靡东西方的牛轧糖,制作工序并不复杂,只要能凑齐材料家里也能做,他们家添了些牛奶进去,吃起来自然香甜可口。
据说这糖起源于海外,“牛轧”只是音译,所以原本的做法并不添加牛奶,奶香十足的牛轧糖是后世东南沿海地区改良后的做法。
文哥儿也是琢磨喜糖的时候想到这玩意,找机会跟老何凑一起试做了两锅,没想到做得还挺成功。就是现在这条件不好保存,只能尽量当天做好当天派发出去,别指望留太久了!
好在时下好吃的糖果还是很稀罕的,拿到后一般也没人会放好几天就是了。
朱厚照从文哥儿这里顺了把喜糖,没再提要去吃金生喜酒的事。
他屁颠屁颠揣着糖溜达去找朱祐樘,忍痛给他父皇分了颗糖,接着才和他父皇说起等文哥儿成亲自己一定要出去玩一整天的事。
这事可得提前打好招呼,否则到时候他不能去玩耍怎么办!
成家立业这样的大事,身为学生怎么可以不去为老师庆贺!
他可是筹备了好久的,题库都已经攒了老厚老厚,务必要让他小先生迎亲路上走一步就答一道题,走一步就答一道题!
朱祐樘接了儿子递来的糖,顺手剥开送进嘴里尝了尝,顿觉香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心情都莫名愉悦起来。他点头说道:“到时候你自去便是。”
就朱厚照这脾气,真要有人拦着不让他去玩耍,他一准能直接把东宫给拆了!
朱厚照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麻溜揣着兜里的糖走了,省得他父皇再管他要。
朱祐樘:“…………”
这儿子有点孝顺,但不多。
朱厚照还是很孝顺的,回到东宫自己吃了两颗糖,想到张皇后她们还没尝过,便把尚膳监的人给唤了过来,先给他们讲了做法,又给他们拿了颗样品让他们试着做出来。
比起不怎么讲究口腹之欲的朱祐樘,朱厚照给尚膳监的赏赐要大方许多,尚膳监的人大多从他这里得了不少好处,做起事来自是格外卖力,二话不说带着样品回去忙活起来。
朱厚照把事情吩咐下去了,又含着颗糖继续练字去,这次是卯足劲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