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以直接拿出来吃。这个小地方大家送的东西无非都是那几样; 她们的回礼也大同小异。
炒熟的松子仁用白净的瓷盘装着; 莹尘让沈夫人坐下一边烤火一边吃着。
沈夫人捏了一颗松子放在嘴里,“怎么没见着姑爷?大过年的去哪儿啦?”
“有好事,他去都指挥使家拜年去了,您也知道这里离玉昌城远着呢,所以啊; 天还没亮他就骑马去了。我想怕是为了他少年百户的名头; 人家想见见他; 您看这可不就是好事吗?”莹尘乐呵呵的吃着松子。
她早就对秦家不抱有希望了; 如果秦世子真的想认这个弟弟,傅澄早就被提溜回家了。其实她想傅澄回家了,她就准备和他和离,她这样的身份实在是太拖累人了,但秦家到现在还没派一个人来,那就是没戏了。
以前傅澄和他就说过傅夫人不喜欢他; 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傅夫人曾经想捧杀他,引诱年仅十岁的他去花楼,或者把丫头的亵裤放他床上,但被他一次次堪破,还能得到傅繇的看重。她想这么聪明的傅澄,可能早就料到所谓的家人是什么样了,更别提还有前世的一幕幕,她很为这个男孩心疼,罢了,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过上一辈子那也是顶好的。
沈夫人也为傅澄高兴:“姑爷是个能干人。”说完她又露出复杂的神情:“你还是早点和他圆房吧,早点生个儿子,这样才能把男人套牢。他爬的越高,那身边的苍蝇就越多,以后你的对手也越来越多,这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傅澄的身世和来历,莹尘并未告诉爹娘,一来这是傅澄的秘密,她没权利告诉于任何人,二来也是怕这二人不小心走漏了风声。
所以她也没办法和她娘解释,她为什么能相信傅澄,如果傅澄是那等朝秦暮楚之人,他会做的一丝痕迹都不留,但他已经和盘托出自己的一切的时候,她相信傅澄是很相信她的,所以她要更相信他。
“娘,我知道了。”
看女儿别的方面倒是精明,怎么这事上这么笨,还乐呵呵的剥松子,一点都不担心,真是的。
等女婿回来,拿了一张都指挥使家的帖子,言明过一个月要去玉昌城参加都指挥使的长女的婚礼时,沈夫人脸色就更难看了。
她这个女婿也太有本事了,一下子就攀上了都指挥使。
经历过她妹子从一个乡下妹子蹿到贵妃之位后,沈夫人觉得她对这些大起大落越发的觉得受不了刺激了,她现在就觉得挺好的,吃穿不愁,还能和儿女一起,这比什么都好。
但她依旧没把心里话说出来,因为傅澄早已不是那个寄居在她们家住,需要讨好她的傅澄了。
莹尘倒是在一旁问东问西:“我让老宋在厨下留了饭,你先吃点饭,去人家家里做客,总不比在家里自在。”
傅澄笑说是,又夸莹尘想的周到。
小梅花端了菜过来,炸鱼、丸子汤、韭菜饼,傅澄错眼不见就一扫而光,莹尘笑吟吟的伺候他喝茶。
“来,和点茶消食。”
沈夫人在一旁看了觉得别扭,她自己是招赘的,丈夫自然随她呼来喝去,女儿却这般伺候男人,她只觉得难受。但她也知道,这放在谁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她干脆眼不见为净,抓了一把松子就回房。
傅澄看岳母出去了,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岳母今天脸色这么差?”
他没好意思说岳母的眼神跟刀子似的,难不成是和岳父吵架了?想想自己也觉得好笑,岳父哪里是岳母的对手。
莹尘却知道的一清二楚,她想说其实夫妻之间哪里需要计较这么多,她在娘家做的事情还要多,傅澄是她丈夫,又不是她的奴隶,晚上傅澄还帮她捏脚呢,只是这种话即使是母女俩也不好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
她岔开话题:“你今儿不是去人家那里拜年的,怎么人家又要跟咱们来往了?”
“我去的凑巧,他对我挺赏识的,莹儿,你要不要再做一身衣裳,我今日在路上碰到饶千户一家人了,林淡月一幅京城贵妇的打扮,我差点都不认得了,我想你过去的时候也得体面一些。”傅澄跟她出主意。
莹尘倒是不在乎:“你也说了人家是千户的太太,我和她如何能比,我要是穿的比她还庄重,那不是抢了她的面子。你放心,我出去外边不说多美,但总是大大方方的,不会让人挑理的。”
“这就好,这就好。”
**
林淡月的那身衣服就别说在都指挥使有人专门过来搭讪了,就是回到千户所,各个小娘子都躲着偷偷的看,她们是又羡慕又嫉妒。这小娘子们也包括杨晴在内,她状似天真的和秦侍玉道:“林嫂子,淡月姐姐的这身衣裳可真是好看极了。”
她这点城府秦侍玉早就看破了,秦侍玉不动声色道:“那是,她是千户的太太,要别人也不敢这么穿啊。”
杨晴被呛了一句,回去就和杨张氏闹着要做新衣裳,杨张氏拍了她脑袋一下:“净是知道浪费钱,这钱是给你弟弟读书用的。”
她没想到林老爷以前是翰林出身,现在就教他孙儿澜哥儿一个,杨张氏出了一份束脩的钱,也把自己的儿子杨旭放在林老爷那里读书。
秦侍玉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了,多一份收入有什么不好的,秦家现在看着是比军户所的大部分人家过的好,但是却是个空壳子,尤其是澜哥儿要读书的事情。她听说军户可以借籍参加科举,以前就有不少人这样例子,把儿子假借农户的户籍参加科考,以后可就和她们不一样了,不用在这里受苦。
一刀纸、一方砚台,甚至去书院读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林东阳现在也只是一个文书,管着一点儿事而已,他的俸禄也就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再多的可就没了。
所以她只有开源节流了,好在这位杨太太就给她贡献了不少钱。
“娘,你还说我,你自个儿前天还在那儿绣新的小衣,女儿的小衣穿的带子都断了,颜色都看不到了,您倒是只顾着自己。”杨晴抱怨。
杨张氏脸一红:“你还真是什么话都说,娘自己的钱娘想用都不成了。”
她压抑着心里的羞意,胡乱斥责了女儿一通。她的钱其实也确实不是很多了,所以必须想办法留下来,她看女儿生气,又回过神劝道:“哎呀,你呀生在富贵乡还不自知,你不是很喜欢林淡月的裙子吗?”
杨晴眨眨眼,不明白她娘的意思。
“你这傻孩子,连沈莹尘都会和饶太太把关系打好,更何况是你。只是你这丫头心思浅,在于讨好人上倒是有一套,你就去找林淡月玩去呗,着意讨好几回饶老太太,说不定她一高兴就能帮你说一门好亲事。”
她娘说的这么白,杨晴才听懂,杨张氏看女儿蹦蹦跳跳的出去,她才慢慢的从樟木箱子里拿出一件胭红色的小衣,她皮肤白,打小相貌在家都是最惹人怜的。她生怕秦侍玉露出警觉来,住进来的这些日子,她一直是朴素老实的形象,就是女儿但凡有些出阁她也会骂。
但这并不是说她真的准备老老实实守寡,她手里空空,傅澄给的那点钱也只能用一时。家里俩个孩子还都指望着她,她若真的老实守寡,恐怕也就完了,穷困潦倒到死在哪儿都不会有人发现。
想了想,她缓缓的脱下平日的旧衣服,换上新做的小衣,外边罩着五成新的青夹袄,看着跟以前没两样,可杨张氏很知道她的秘密武器在哪里。她照例还是和以前一样,在林老爷教孩子们读书的小学堂外奉上酒菜,她的菜做的非常好,酒也酿的好,却没像往常那样放下酒菜就走。
她对林老爷招了招手,林老爷不明所以,杨张氏笑道:“我听说本地都有接先生吃饭的习俗,我寡妇人家,不便宴请您,不如今儿等旭哥儿下了学后,您让旭哥儿作陪。”
林老爷下意识的拒绝了,“这怎么好意思,你寡妇失业的也不容易。”
“您这是嫌弃我们家穷了不是?”杨张氏看了儿子一眼,慈母心满怀:“旭哥儿这孩子虽然有我这个不中用的母亲,但我还是希望他不比别人少些什么?林先生,您看呢?”
第47章
“吱吱呀呀”的老床不停的晃动; 红日已经落下; 林家小院静谧的可怕。林文正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准确的说是一场春梦; 他很难从旖旎的情镜中醒过来,自从林夫人死后,他再也没有这么快乐过了。
铁杵磨成绣花针; 他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一直在磨; 最终喷薄而出; 再醒来时; 却发现自己不知身在何方,再一看身边躺着赤裸的女人。
他太阳穴跳的生痛,杨张氏也好像惊了一下,她又羞红了脸,默默的拿着他那件小衣穿上; 只是林文正没有心情去欣赏她了。杨张氏咬咬牙; 系上盘扣; 她白着张脸道:“林先生; 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吧,你是旭哥儿的先生,这样高贵的人,我怎么能攀附你。”
若是杨张氏闹来闹去的,他反而会反感,可她这样的善解人意; 让林老爷很是不好意思。他孙子都有了的人,闹出这样的事情,岂不是老不休。
林老爷带着一丝愧疚又偷了腥的表情走了出去,杨张氏方才的笑脸已然不在,她冷静的把家里打扫了一遍,窗子和门都打的开开的,把欢爱过后的痕迹想清除出去。
这个下午发生的事除了当事人,没人清楚。
开春后,成块的冰开始融化,路边的野花冒出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路上有不少马车在跑,莹尘也置身其中,她和林淡月同坐一辆车,因为整个千户所也只有饶君羡和傅澄被邀请了。
就连仇太太也是酸溜溜的说:“她们可真是去见大世面了。”
都指挥使下有好几个千户,千户下面又有十个百户,作为唯一能跟着去的百户太太,那可不是见着大世面了。
林淡月闭着眼睛在马车上假寐,莹尘也是如此,她们实在是没什么话说。
都指挥使姓叶,年逾五十了,今天出嫁的是他的幺女,要嫁的人则门第不凡,她是要嫁到伯爵府做少奶奶的,虽然只是嫁与庶出之子,但也算是攀上伯府了。这伯府也不是破落户,莹尘还真是认得,她有个族姐沈清嫁入的是平国公府,老平国公有个弟弟也是有爵位的,封的就是安南伯,据说这个爵位还是他当年平安南封的。
就凭叶指挥使这样一个偏远的四品官的女儿,嫁到伯父,即便为庶出媳妇,也确实是一门好亲事。
与林淡月的矜持不一样,莹尘自进来后就逢人便笑,她又是年轻的小媳妇,小圆脸看着可人极了。坐在席上也不害羞,和身边的夫人们说起话来落落大方,人家倒是打听她来着。莹尘一脸骄傲:“我相公是百户,十三岁就封了百户了。”
人家来了兴趣,她还要多讲解几次。
就比如,人家说:“是活捉了西戎王子的,是不是?他当时才十三岁呀?”
“是呀,是呀。刚刚满的十三岁呢,但他之前也是日夜辛苦练的,我让他休息他都不肯。”
一路下来倒认得几个人,不管真心假意的,她还和叶指挥使的夫人搭上话了。她深感自己运气不错,有时候就是要脸皮厚点,不然怎么认得这么些人。
她忙着说话连酒席都没怎么吃,转眼就多了几桩夫人们的邀约,还算是有些收获。
回程的路上,林淡月似好意劝她:“她们不过是打发你说着玩的,你快别当真了,其实也帮不到你什么的。”
莹尘笑道:“没事,这五家里有一家真心我也赚了。要我说你也别光坐着品品茶什么的,这里不像京城,这里的人都是很心直口快的。”
显然林夫人给林淡月的指导在这里半点不起作用,这里的夫人,有的别看已经是千户的夫人了,占小便宜也是占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有的当场就骂小妾,这在林淡月看来都是很没有体统的模样。
她也不认为这种人会帮到她什么。
可莹尘觉得多条朋友多条路,至少偶尔一些新的消息也不是坏事,至少人家随口提你一句,也算是受用良多了。这世上谁会料到谁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刚开始都要坐冷板凳的,等熟悉起来了,自然会好很多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两人了。
回到家林淡月更是心塞,本来杨晴刚开始天天借着认字找她学,她也乐意帮忙,可后来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和饶太太好的和母女似的,饶君羡在家还好,不在家的时候,杨晴和饶太太一伙的,她一个帮手都无。
现在俩人不知道凑在一起说什么,走近了才知道杨晴在说蒸馒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