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王今天退休了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云十六州是阻挡铁蹄进入中原天然的屏障,大梁在北境的边境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萧衍便是那时候领兵出战,萧云昊闭上了眼睛,兵部调遣兵马,粮草以及那时候萧衍回复朝廷的文书都像走马灯一样地在萧云昊的眼前闪过。
  那场仗整整打了七个月,萧衍腹部和肩膀皆中箭,那一年是他登基的第三年,那时候朝中还没有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他对萧衍还是满心的信任。
  他现在都记得那时候的心情,没有萧衍在的朝堂,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听着朝臣每日汇报边境的奏报才真的感受到了害怕。
  那场战役若是败了那么鞑靼的铁蹄就会踏进中原,后果是他不敢想象的,他接到萧衍重伤的消息是坐在龙椅上都控制不住的发抖。
  他怕,他那时候是真的害怕,他做太子的时候挡在他前面的有他父皇有萧衍,若是萧衍走了他便真的身前再无一人了。
  那个时候他每日都盼着接到前方的军报,又怕接到前方的军报,待七个月后大军凯旋的时候他早早就领着朝臣到了皇城外三里的地方等候。
  萧衍舍不得睁开眼睛,他闭上眼睛使劲儿回想那次见到萧衍的样子,那人骑在马上,同出征的时候一样一身乌色铠甲黑色的披风,只是人瘦了很多,脸色也很不好。
  但是纵使是这样他远远看见在马上的萧衍时心还是一下便定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萧衍赢了,大梁保住了,站在他身前的人还是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在刚刚登基的几年的时候还是真心相信萧衍的
  只是抵不过后来
  两次远征的结果截然不同


第二十五章 摄政王出兵无甚用处
  萧云昊坐在地上静静地看着这份地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有恃无恐?萧衍在的时候他从来不觉得会有敌人的铁蹄能够踏进大梁的土地。
  瓦剌又怎么样?鞑靼又怎么样?就是和秣鞨结盟夺了燕云十六州还不是一样被他们赶了出去。
  萧衍在的时候灾祸,战乱皆有他挡在他前面,他翻看奏章的时候甚至没有把各地州府呈报上来的灾祸放在心上,而是将目光都放在了那些弹劾摄政王拥兵自重,僭越君上的奏本上。
  似乎天下人都只知大梁有摄政王而不知道还有一个皇帝,这曾经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不知是从什么时候种下,然后越来越大,以至于他选择性的忽略了那人越来越苍白的脸色,越来越消瘦的身体。
  萧云昊回忆着从前的事,第一次他亲至城外,是真心迎接那人凯旋,真心开心强敌被击退,但是后来他还是疑了他,忌惮他。
  三年前那人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他关注的不再是那场战争能不能打赢,不再是那人的身体,而是萧衍得胜还朝之后更是功高震主。
  他似乎总有莫名的信心在告诉他,只要萧衍上了战场便不会战败,他从没有想过萧衍也是血肉之躯,一场场凯旋如何能不付出丝毫的代价?
  他被每天雪花一样落在他案头的诛心之言彻底冲昏了头脑,才最终下了那样的旨意,让那个强撑着身体回来看他的人死在了冰冷的城外。
  如今水患,钱粮,边境的外敌一样一样都压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那些年,在他还小的时候萧衍会有多难。
  萧云昊的目光看向了地图的北边,鞑靼和瓦剌他早晚都要踏平的。
  元初三年,淮水泛滥,景帝下旨治河,疏通被淤泥堵塞的河道,这项工程可想而知有多耗财力。
  南边闹灾,北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鞑靼自从三年前一役后元气大伤,瓦剌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次瓦剌与鞑靼达成休战协议,萧云昊知道他与瓦剌迟早还有一战。
  瓦剌洗劫了一个边城,朝中文武为了是战是和争的不可开交。
  “陛下,臣以为修缮河道所耗巨大,此刻若是轻起战端恐怕国库空虚。”
  “臣以为议和方为上策。”
  朝中主和的是以右丞相徐有成为首的一众文官。
  “陛下,瓦剌一再挑衅,只会得寸进尺,只有打才能彻底安稳北境。”
  说话的正是负责京城边防的廉国公杨占宁。
  萧云昊一语不发,只是坐在高坐上微微垂眼看着底下的争执。
  参知政事杜宏昌看了一眼杨占宁拱手出声
  “出兵攻打只是一时之用,三年前摄政王出兵大败鞑靼,不过短短三年,这次鞑靼又卷土重来,可见出兵无甚用处。”
  听见“无甚用处”四个字时萧云昊骤然抬头,目光中的森寒大盛,方才还争执不断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听见这话估计已经怒火燎原了


第二十六章 萧衍白死了
  摄政王三个字四年以来几乎成了整个朝堂避讳一般的存在,从那半君礼的丧仪开始,到帝王几乎把凌轩阁改成了寝宫,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景帝萧云昊自从那位走了以后怕是后悔了。
  关于萧衍的事朝堂中人怕触了皇帝的逆鳞都是能不谈则不谈,只有每年清明节,摄政王忌日或是皇家祭祀的时候才会提及摄政王。
  萧云昊此时的眼眸寒的像是累积千年的寒冰,盯着杨占洺语气除了寒意再无其他
  “你觉得摄政王出兵大败鞑靼无甚用处是吗?”
  杨占洺顿时跪下,汗水顺着额角躺下来
  “臣不敢,是臣失言。”
  萧云昊没有再看他,反而将目光扫向御阶之下站着的满朝文武
  “还有哪位爱卿和扬爱卿的意见一样?”
  议政殿内静寂的针落可闻
  “好,很好,没有最好。”
  萧云昊直接随手扔了案上的折子向杨占洺,厉喝出声
  “景和三年鞑靼瓦剌夺取燕云,若没有摄政王出征北境鞑靼的铁骑早就踏进大梁的土地了,景和八年摄政王出兵瓦剌才保住了边境的太平,摄政王和北境将士浴血奋战保护的就是你这样没良心的东西。”
  杨占洺豆大的汗珠往下掉,连声告罪,只是萧云昊的怒火就像是燎原一般不可收拾,无甚用处?
  “摄政王出兵无甚用处,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用处就是让朕割地纳贡吗?”
  议政殿里的朝臣齐齐跪下
  “拉下去,杖责三十,革去一切官职,大梁不养这样忘恩负义的废物。”
  杨占洺被拉了下去,这样的惩处确实严苛了一些,但是没有人给他求情,四年来萧衍就是皇帝的逆鳞,帝王的心头刺没有人敢去碰。
  萧云昊起了身却没有叫退朝
  “平身吧,都在这议议,晚些朕想看到切实可行的方案。”
  说完萧云昊走下了御阶,近十一月哪怕是金陵这样靠南的地方也已经挺冷了,御撵停在议政殿的大门前,萧云昊却没有坐上去,也拒绝了张福过来要给他披上的披风。
  外面的冷风一吹让他心底那股子燎原的怒火稍稍平息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凉,今天说出这番话的人是杨占洺,但是除了他这满朝文武,天下人还会有多少人这样想?
  他们不想着是谁曾经挡在他们前面,不想着若是没有萧衍没有北境的将士这繁华的金陵是不是早已被铁蹄踏破,却敢这般大放厥词甚至否定那么多人的牺牲。
  摄政王出兵无甚用处?呵,那人病重之身换来的安宁竟然这样被糟蹋,杨占洺所言无异于是萧衍白死了,萧云昊握紧了拳头,目光锐利如刀
  “传旨,杨占洺流放北境充军。”
  议政殿前的板子声刚刚停下,传旨的内侍便到了殿前宣旨,杨占洺已经只剩半口气,议政殿里的朝臣更是鸦雀无声。
  方才主和的杜宏昌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萧云昊站在了凌轩阁的门前
  “萧衍,这一次我定要瓦剌有来无回。”
  作者有话说:
  快了,应该快重生了
  还有一个虐点就差不多了


第二十七章 亲征衣冠冢
  萧云昊方才的态度无异于借罢黜杨占洺来告诉满朝文武他对于瓦剌的态度。
  这一晚萧云昊住在了凌轩阁,他看着那副地图看了半宿,直到天黑了下来才叫人传话让朝臣可以散了。
  第二天的早朝,满朝文武除了各别老臣认为国库虚耗不适合举兵之外大部分的朝臣都上奏征伐瓦剌。
  “好,瓦剌频频自然边境,这一次朕便要让寇敌知道大梁的土地一寸也不会退让。”
  年轻的帝王眼中锋芒毕露,目光中有天下之主的野心,也有一丝哀叹。
  “预治军者,必先选将,徐辉,你曾经随摄政王征伐过鞑靼,你认为朝中谁最适合为北征的主帅。”
  徐辉曾经是萧衍的副将,随着他南征北战多年,战功赫赫加上徐家本就是望族,徐辉不过二十五岁便得封正三品怀化将军,不过以他的年纪和资历做一军主帅还是差了一些,但是他依旧会是萧云昊此次北征倚重的将才。
  徐辉的脸上褪去了当初的稚嫩,从萧衍走后他便留在军中,这几年的时间萧云昊曾经派他去多处练兵,身上的沉稳的气度倒是有了两分那人当年的影子。
  “禀陛下,瓦剌和鞑靼多居于阴山以北的地方,冬天气候寒冷,南方将士若是在这个季节北征恐怕气候难以适应,臣以为幽州守将秦城的北境军最适合出征,秦成将军镇守北境门户多年,可为统帅。”
  萧云昊微微点了点头,他还记得当初曾听林鹤说过萧衍临终时对黑甲卫的安排,若想从军便可去找秦城。
  从萧衍征鞑靼之后镇守燕云门户的便是秦城,他记得当是这个认命便是萧衍力排众议决定的,他亲政以后便没有见过这位守边大将,不过能得那人如此信任的人当不会有错。
  “好,兵部,户部负责调配粮草,这一次朕会御驾亲征。”
  萧云昊的一句话在朝中掀起了层层风浪,北征是一回事儿,皇帝御驾亲征是另一回事儿,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劝皇上三思。
  如今皇帝刚刚亲政四年,而且没有立后没有子嗣,战场凶险,若是真的有了万一,这朝中恐怕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萧云昊做这个决定便知道一定会有人反对,但是这一次他不准备妥协,四年了,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他想要走过那人曾经走过的路,想看一看那人立下赫赫功勋的北境的风沙与这繁华的金陵有何不同。
  年轻的帝王将朝政安排好便换了一身素色的衣服出了宫,他没有做轿撵也没有用銮架,只带了几个侍卫拎了两壶酒便去了太清山皇陵。
  萧衍不想被葬在地宫,选择了能看见风雪的苍云岭,但是萧云昊还是在这皇陵边上风景最好的地方给他建了一个衣冠冢,里面是那人出征时染了血的铠甲和那人的配件麟渊。
  一身素衣的萧云昊拎着两壶酒笑着坐在了墓碑旁边
  “萧哥哥我又来看你了。”
  作者有话说:
  差不多了
  小皇帝快重生了
  他最倚重的军中之人都是萧衍当年的亲信


第二十八章 等你及冠挖坟
  “小祖宗,这个可不是你能玩的,快给我。”
  萧衍一身黑色的劲装追着院子里那个抱着剑的明黄色身形。
  “我就看看,看看你也不让?”
  也就六七岁的小太子胖胖乎乎的招人疼,白嫩的小手抱着一把黑色的佩剑绕到了石桌的后面。
  “麟渊锋利,你莫伤了自己,上次不是送了你一把剑吗?不喜欢?”
  萧衍索性坐在了石桌边上,耐心地哄着眼前的小太子。
  “你送的是一把木剑,本宫才不喜欢,我喜欢真剑,你送我一把真剑吧,这把就不错,我要这把。”
  小太子抱着剑不撒手,怀里的剑通体乌黑色,剑鞘上除了一抹灰色的纹路再无其他,但是萧云昊就是觉得这把剑好看,尤其是骑射课时萧衍用它舞剑的时候很是夺目。
  “你看你现在一只手都拿不动它,等你长大了若是还喜欢这把剑我就送给你好不好?”
  这把剑的分量萧衍自然清楚,看着小家伙抱着它拖拖拽拽的样子笑了出来。
  “多大算是长大?”
  “嗯,等你及冠。”
  “那好,那就说定了,等我及冠若是还喜欢这把剑你就要送我。”
  “好。”
  那人温和的应答还在耳边,萧云昊醉了酒滚烫的脸贴在了冰冷的石碑上,闭上眼睛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午后的花园中黑色劲装的青年脸上和暖的笑意。
  若是时间可以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该多好,他长大了心也大了,他终究成这这天下的主人,如今他想要什么样的剑都可以寻来,只是那个答应送他剑的人已经不在了。
  “我就要出征去北境了,那地方你熟,说起来还挺惭愧的,这天下都是我的,但是长了这么大便只出过一次金陵城,要知道当皇帝便要困在皇城中,小时候就多让你带我出去看看外面了。”
  萧云昊一边笑着出声一边喝酒,他每个月都会来这山上看萧衍,拎着两坛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