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王今天退休了吗-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凉?”
  骤然听见这个名字萧云昊顿了一下,他知道当年姜凉愿意留在军中是因为和萧衍的一个赌约。
  也知道萧衍在临终前作废了那纸赌约,朝堂终究不是姜凉的归宿,他在萧云昊亲政的第二年冬便辞了官不知去向,现在却送来这样一封信。
  “陛下,臣相信姜凉,他送这样的信恐怕是已经探查到什么了,瓦剌极有可能已经和鞑靼联手,九原正是从河套入中原的一个重要关卡。”
  徐辉曾经和姜凉并肩沙场过,对他传回来的消息绝无怀疑,那么这便印证了他们之前的猜想。
  萧云昊看着墙上的地图脸色铁青,现在他再不明白瓦剌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就是傻子了。
  他唇边的笑意极冷
  “吉也这是在等着朕那。”
  九原北面与鞑靼只隔着一座阴山,是他们大意了,九原的守城兵将数量有限,更没有幽州一样的地理优势,若是鞑靼真的大举进犯,那么九原必定失守。
  而吉也到了如今也没有进犯就是在诱他过去,吉也用他自己做饵料,就是为了吸引大梁更多的兵将赶往檀顺两洲,一旦兵马都在檀顺两洲集合,那么九原必定空虚,便给了鞑靼进犯的机会。
  作者有话说:
  船上的网不好
  要是发不过去就明天早上看吧哈


第三十三章 朕其实挺羡慕你的
  萧云昊下令留下五千的疑兵由武烈带往幽州,抽掉东昌广平一半兵马秘密前往九原,大军连夜出发。
  萧云昊一路改道急行军,九原位于河套平原,要比幽州远上不少,之前提前运送的军粮也并不在这个方向上,大军不得不每日只吃两顿饭。
  晚上安营扎寨,萧云昊到底没有经历过这些,心里有些急切,他们察觉的太晚了,若是来不及赶到九原,待鞑靼铁蹄踏破阴山那么就很棘手了。
  篝火之下这位年少帝王的脸上流露了几分担忧和紧张,徐辉递过来了一碗汤
  “陛下,喝碗热汤吧。”
  萧云昊接过了碗,微微招手示意徐辉坐下,可能夜晚之下人的情感都会放大一些
  “若是萧衍还在,或许便不会这么晚察觉鞑靼与瓦剌的密谋了。”
  徐辉有些欲言又止,萧云昊笑了一下,火光映照之下年轻帝王的脸上多出了些亲近,这朝中的武将,年轻一辈中最得他倚重的便是曾经跟着萧衍数年的徐辉。
  “有什么话便说,朕又不会怪你。”
  “陛下,今日这样的场景可能摄政王已经司空见惯了。”
  萧云昊像他看了过来
  “如何?”
  “末将之前在摄政王帐下,曾经听他说过一句话,不到敌寇卸甲俯首不可轻易言胜,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所谓兵不厌诈便是如此。”
  萧云昊听了这话顿了顿,目光望着明明灭灭的篝火,半晌才幽幽出声
  “朕小的时候萧衍便经常出征,朕不喜欢当是的骑射师傅,便央了父皇要萧衍来教我骑射,只是他在京中的时间一年也没有两个月,他走的时候朕经常央他带我也去战场,不过自然是不成行的。”
  他侧过头看了一眼徐辉
  “朕其实挺羡慕你的,随着萧衍南征北战多年,如今朕便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萧衍这个名字自从皇帝亲政以后在朝中便十分敏感,这几年因着对摄政王不恭敬的朝臣被贬了好几波,而试图揣测圣意恭维萧衍的朝臣竟然也有几个没得到好脸色,渐渐的朝中便不太敢有人触碰帝王的禁忌了。
  只是对于曾经萧衍亲近的部下,萧云昊倒是不曾吝啬提起那个人,甚至会从他们口中知道不少萧衍过去行军打仗时的事儿。
  萧云昊微微感慨之后便收敛了所有的情绪
  “若是萧衍此刻在怕是没这么容易上当吧?”
  徐辉点了点头
  “王爷与鞑靼瓦剌交手多年,对他们的将领也多有了解,陛下,其实对这两个宿敌了解甚深的还有一人。”
  萧云昊略微低头思索了一下
  “你是指姜凉?”
  “是,姜凉与王爷相交莫逆,当初与鞑靼交手的时候兵分两路,有时书信不及时,便全靠对战事的判断来配合,却无有不利。”
  徐辉目光落在了如今在天子身侧的那把熟悉的黑色剑鞘上
  “王爷曾经说过,姜凉是他唯一全力出手的人,他知道姜凉不属于朝堂,却还是私心用了比武的名头将他留在了朝中,我猜王爷可能是有些愧疚的,所以在他身去之前才留下了那样的话。”
  作者有话说:
  姜凉这个人物我很喜欢,什么样的官配适合他
  他终究只适合江湖
  行军路线参考了朱元璋北伐和朱棣北伐,不要太考据哈


第三十四章 黄底萧字旗
  萧云昊知道徐辉说的话是指什么,当年萧衍临终前作废了他与姜凉的赌约,后来他特意查过姜凉。
  当年姜凉官居正二品,竟然无一亲眷妻妾,在京城中的宅子更是连住都没有住过几次,他似乎真的只是在朝中履行与萧衍的赌约,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曾留下。
  萧云昊与姜凉接触不多,却也在寥寥几面之中明白那人和朝中的朝臣都不一样,他心便不在朝堂。
  原本他以为得了萧衍那句话他会迫不及待地辞官,却没有想到他直到他亲政的第二年冬才走,在朝中整整留了一年零四个月。
  这十六个月中他训练了大批士兵,如今他所带着的这些兵将中便有不少是姜凉当年亲自训练的,他与萧衍或许真的是君子之交,惺惺相惜吧。
  只是萧云昊想到此刻心里却有些苦涩,他懂那人的心终究是太迟了。
  武烈所带的兵将朝着幽州发,他们每日都用多于人数四倍的锅升灶,伪装成原来大军的模样,眼看幽州已经遥遥在望了,武烈的眼中出现了一丝担忧。
  他知道吉也应该很快就要行动了,吉也打的主意便是待他们大军驰援幽州时联合鞑靼从九原入侵河西走廊,从而打开中原的大门,但是明知如此他也不敢停下行军的速度,不能让吉也看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他站在马下看着远处层峦叠嶂的高山闭上了眼,他想起了第一次骑马踏过那座座高山时的场景,只是山河依旧故人不在了。
  他如今能够祈祷的便是陛下带的那路大军能够尽快赶到九原。
  瓦剌大帐中吉也看着地图,计算着大梁军队的行军速度
  “报,可汗探子已在最前境看见了大梁军队,打着的是皇底萧字帅旗。”
  吉也鹰目扫过来报之人,手用力将沙盘上插着萧字旗号的旗子拔了下来,眼里是遮掩不住的野心
  “此萧非彼萧,大梁幼主如何有资格坐拥那万里江山?”
  吉也把玩着手里从沙盘中拔出来的黄底萧字旗,明黄色,无上尊贵的颜色,只有皇帝御驾亲征才有资格挂的旗帜,只是在吉也眼里这把旗子就像是插在锦绣中的傀儡一样华丽无用。
  曾几何时那面墨色萧字旗曾是整个北元的噩梦,从裴世到裴庆再到萧衍,他们争斗了十数年,可惜啊,萧衍已死,黑甲卫不复存在,那皇属军怎配他放在眼里。
  “通知扎哈可汗幽州已见皇属军队,他那里可以做准备了。”
  九原参将曾在裴庆的军中待过几年,他接到了萧云昊八百里加急的诏书让他小心防备瓦剌后便整军备战。
  萧云昊日夜兼程只是终究还是比扎哈晚了一步,扎哈集结瓦剌精锐攻打九原。
  战报被送到萧云昊手上时,还在马上的年轻帝王几乎捏碎了奏章,九原还未失手,但是那里的驻军只有常备军一万多人,失守是早晚的事儿。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有重要人物登场
  萧衍的旗帜就是瓦剌和鞑靼的噩梦
  之后小皇帝可以准备准备洗洗重生了
  你们的评论就是我滴动力哦,快快评论区集合吧
  一会儿还一章


第三十五章 马革裹尸还
  萧云昊并没有去过九原,对九原参将吴祥也只有奏章上的印象,他侧头问过徐辉
  “照现在的速度我们之少还有三日能赶到九原,依你的了解吴祥能支撑到那个时候吗?”
  徐辉有些沉默,半晌拱手应答
  “陛下,奏报上提到这一次是瓦剌汗王哈扎亲自带兵,哈扎是瓦剌老汗王最骁勇善战的一个王子,之前我随王爷曾数次和他交手,他善于勇攻,往往先声夺人,若是吴祥能够撑得过他首轮的攻击便应该能等到我们过去。”
  他顿了顿又说
  “陛下,吴祥原来在老侯爷的军中任职,征战多年对哈扎应该有所了解,算一算时间,他在前天便应该接到书信了,应该会有所准备。”
  萧云昊望着九原的方向
  “但是九原只有一万多的守备军,朕记得瓦剌之前占据城镇时曾经屠过城是吗?”
  “是,是二十三年前的事了。”
  徐辉也担心这个,城池丢了可以再夺,但是那一座城池的百姓若是因此丢了性命,有谁还能给还回来?
  萧云昊精神微微一震
  “传令,连夜行军,九原是我大梁的城池,城中是我大梁的百姓,不容有失。”
  “是。”
  这面是急行军,而九原面临的便是三万鞑靼铁蹄,哈扎果然不愧是从前已骁勇著称的王子。
  他一向信奉迟则生变,濒临城下的当天便发起了猛烈的攻城,九原地处平原,虽是中原门户但是其实并没有太险要的地形可以依托,只有城后是座山丘。
  铁蹄未必能够在几天之内踏破城池,但是这并不高的一座山反而成了巨大的弱点,哈扎太了解面前这座城池了,而吴祥自然也清楚他自身的弱点,在后山布置了大量的兵将。
  后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九原的兵将均身经百战,但是瓦剌的铁蹄也同样久经沙场,且哈扎带的士兵比九原驻军要多上三倍。
  在士兵战力相当的情况下,人数的差距很快便显现出来,十一月份北境百草枯黄,本是万物衰败的季节,却被鲜血染红了壹方天地。
  战争从来都是尸山血海丛中过
  “杀,斩杀吴祥者赏五百两。”
  吴祥镇守九原,守着这一方中原门户,与哈扎也是数次交手,此刻双方都杀红了眼。
  吴祥一只袖子的铠甲已经被划开,手臂上中了一刀,身上的血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只是目光依旧没有丝毫俱色
  “陛下的援军就快到了,都打起精神来,蛮夷之人不得踏入大梁半步土地。”
  身边不停有人在倒下,在三倍于己的敌人的猛烈进攻下,九原驻军的防线在不断的退缩。
  纵是如此之境也没有任何人退却,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补上,北境之军的热血和身为军人的尊严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披上这身铠甲就当马革裹尸还。
  作者有话说:
  大家自行想象一下王爷当初带兵打仗时是什么样子哈
  评论区集合哦


第三十六章 黑甲卫墨底萧字旗
  萧云昊在三天前便下令急行军,带骑兵几乎日夜不休,天子尚如此,军中士气更是高涨,常年在军中的兵将自然明白一旦九原城破那么一城百姓面对的会是什么。
  “前面是什么?”
  萧云昊看着前面黑压压一片侧首问出声,徐辉一挥手,身边的副将打马上前查看,军队戒备起来。
  “回陛下,前面是九原城中的百姓。”
  萧云昊和徐辉心中具是一惊,难道他们还是晚了?九原城已破?
  萧云昊策马上前,徐辉立刻跟上,迎面而来的百姓多是老幼妇孺,只有一队大概二十多人的兵士护送,那带头的兵将看见对面的皇旗立刻没命地跑过来。
  “尔等何人?”
  那人不认识徐辉自然更不认识萧云昊,开口只称将军
  “将军,小人是九原伍长奉吴将军之命迁城中百姓家眷赶往运城。”
  “九原城中如何?”
  萧云昊沉声发问
  “小人是前天晚上奉命出城的,那时瓦剌大军已经离九原不足白余里了,现在城中恐怕已经交战了,将军您快赶过去吧,瓦剌大军号称五万,九原…”
  这个兵将显然明白城中情况危机,萧云昊和徐辉更明白,前天晚上算算时间那时吴祥应该刚刚接到信报,连夜将百姓迁出,恐怕是要背水一战了。
  萧云昊不再耽搁分出五百人护送这些百姓,便立刻往九原赶。
  九原的后山已经被鲜血染红了一片,吴祥的身上也是一片血红,大梁的兵将开始陆续后撤回城中。
  副将于达砍杀了一路鞑靼士兵赶过来
  “将军,准备好了。”
  吴祥的眼中出现了一股决绝之色,他没有办法,这是最后的阻止鞑靼铁蹄踏进中原的方法。
  “好,准备。”
  他手高举落下,城门大开,城中已经堆满了干草,只要有火星落下这些干草足矣燎原之势烧毁城池,吴祥点燃了火把。
  前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