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平侯只扫了眼便会过意来了,方才一堆人聚在这儿,还当是在谈论什么要紧公务,原来是在吃吃喝喝。
户部尚书问道:“萧侯爷要吃点吗?这些都是顾侯爷差人从京城买过来的。”
宣平侯看着屋内的顾侯爷,微微地眯了眯眼。
别人都在,独独自己女婿萧六郎不在。
好,真好。
顾侯爷是不知宣平侯与萧六郎关系的,他正纳闷宣平侯怎么与那个穷小子搅和到了一起,就迎上了宣平侯令人发憷的目光。
他心里莫名打了个突突。
雨下到后半夜便停了,第二日是个大晴天,晨光微熹,碧空如洗,空气里满是被雨水润泽过的泥土腥气与花草香气。
赈灾与农耕的任务已圆满完成,众人收拾好各自的包袱,打算随便吃点东西便启程回京。
只是谁也没料到的是,当他们推开屋棚的木门,迎面便扑来一股令人垂涎欲滴的肉包子香气,众人的口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今天做包子了吗?乡亲们知道我们要走了,所以特地做了大肉包子?”
“好香好香的肉包子!”
他们都是京城的官员,不说个个家世显赫,至少肉包子不馋的,然而也不知是不是在这里素了太多日,他们只闻着这股子肉香味儿,便感觉自己快要把持不住了!
“不对,这好像不是普通的肉包子香气,是周记的!他家的肉包子有股酥油芝麻香!”
“没错!是周记的大肉包子!”
周记的大肉包子在京城可太出名了,偏偏一天只做一百笼,卖完就没了,因此排队都很难买到。
香气是从安郡王的屋棚传出来的。
“不会又是顾侯爷差人买过来的吧?顾侯爷也太贴心了!昨晚就买了那么多烤鸭与香酥鸡。”
“人家那是给安郡王买的!咱们沾了安郡王的光!”
“看来今天又沾安郡王的光了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迫不及待地朝安郡王的屋棚走去。
可当他们来到门口就傻眼了,屋里并没有安郡王,只有宣平侯和萧六郎……以及一个玄衣少年。
二人面前的桌上摆着满满几大笼包子,除了包子,还有洒了蛋花的酒酿丸子、夹了驴肉的葱油饼子以及能把隔壁的狗都给馋哭的红烧羊蝎子。
全是周记最特色的吃食。
众人咕噜咽了咽口水,一大早吃得这么丰盛真的好么……
不过,三个人也吃不完,买那么多应该是要分给他们的吧?
果不其然,萧六郎淡淡地开口了:“你是把卖包子的打死了吗?”
这么多包子谁吃得完!
宣平侯挑眉一笑:“那就分了,常璟。”
常璟走过来,端起桌上的包子,只留下一笼给宣平侯与萧六郎。
众人看着常璟端着包子朝他们走来,激动得无以言表。
随后,他们就看见常璟面无表情地从他们面前走过去了。
所有人:“……”
常璟把包子分给了村里的乡亲。
还剩最后一个,常璟给了村里的大黑狗。
于是啃着咸菜与窝窝头的众人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人不如狗。
吃过早饭,宣平侯把萧六郎打包塞进了自己的马车,虽然萧六郎本人强烈抗议,然而抗议无效。
众人也坐上了各个衙署的马车,顾侯爷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车轮子被人卸了。
顾侯爷当场炸毛:“本侯的车轮子呢?谁干的!”
众人坐在马车上,各自面面相觑。
谁干的还不明显吗?
就问这里谁的官职头衔比你大?
众人不敢吭声,还是安郡王开了口:“顾侯爷若不嫌弃,坐我的马车回京吧。”
“也只能如此了。”顾侯爷长叹一声,坐上了安郡王的马车,还是这个女婿好啊,关键时刻知道搭把手——
心里这句话还没说完,就听得嘭的一声,安郡王的车轮子也被人卸了。
没人看见任何人出手,两个车轱辘就像是自己叛变了似的,一下子从马车里滚出来了。
车厢重重地砸在了地上,顾侯爷的脑袋磕到车顶,瞬间磕出了一个大包。
户部尚书本不愿蹚浑水,奈何受人之托,不能不照顾好安郡王,可照顾了安郡王,又不好丢下他的未来岳父,只得将二人一同请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宣平侯带着常璟从萧六郎的屋棚里走出来,常璟手里拿着萧六郎的行李与这些日子采的药材。
户部尚书想了想,对宣平侯拱手道:“还请宣平侯看在萧老夫人的面子上……手下留情。”
宣平侯母亲萧老夫人与户部尚书的母亲是堂姐妹,严格说来他俩算是表兄弟。
“行。”宣平侯应下。
户部尚书暗松一口气,看来萧老夫人的面子还是管用的。
下一秒,宣平侯一脚踹掉了户部尚书的车轮子!
他只说手下留情,又没说脚下留情。
论欺负人,宣平侯是专业的。
这几出整下来,再也没人敢请顾侯爷上马车,全都夹起尾巴灰溜溜地走了。
安郡王也爱莫能助,冲顾侯爷拱了拱手,让伍杨将车轮子找来装上去后独自回京了。
顾侯爷孤零零地留在田埂上,身后是一辆没有轮子的马车,就连马儿都跑了……
他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了。
顾侯爷凄凄惨惨戚戚:呜~
第358章 守宫砂
若其他人以为丢下顾侯爷便能安然无恙地回京,那就太天真了。
宣平侯堵在半路,把他们的轮子一个一个地卸了。
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端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当然,也有几个没得罪过萧六郎的,也被宣平侯拆轮子了。
这是在帮他们,不是在害他们。
宣平侯日后不会刁难他们,可如果宣平侯放他们走了,看萧六郎不顺眼的人反而可能会刁难他们。
所以,干脆一起拆了!
萧六郎对于宣平侯堵在半路欺负人的行径一无所知,他昨夜没睡好,今早起来头有些痛,上马车没多久便昏昏沉沉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太沉,乃至于醒来已经到了京城。
他睁开,躺在一张充满了熟悉感的屋子里。
他一下子坐起身来,看了看床铺上的鲛人纱帐幔,又看了看床对面的江南烟雨六扇屏风,他甚至回头看了看方才枕过的枕头。
全是记忆中的东西,连屋内的果香与花香都与记忆中的别无二致。
这是公主府。
信阳公主与萧老夫人关系不睦,萧老夫人不喜欢信阳公主的骨肉,对小萧珩十分冷淡,信阳公主索性带儿子住在了公主府。
虽与侯府连着,可萧珩基本不到萧老夫人那边去。
萧六郎掀开被子下了床。
“小侯爷,您醒了!”一个丫鬟抱着一叠衣物走进屋。
这丫鬟他记得,叫侍画。
只不过,她比四年前成熟了许多,第一眼有些不习惯,可第二眼就会接收她如今的样子了。
她的神情与笑容自然得仿佛他这四年从未离开过似的。
“侍画姐姐!侍画姐姐!”
又一个小丫鬟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是喜鹊,府里的家生子,四年前才八岁,如今十二了。
她看到萧六郎,笑吟吟地行了一礼:“小侯爷!您醒了!侯爷等您用膳呢!”
萧六郎若不是经历过生死,只怕真被眼前这一幕给弄得精神恍惚了。
他淡淡地看向二人,说道:“我不是小侯爷,你们认错人了,我的衣裳在哪里?”
两个丫鬟的眼底迅速掠过了一丝慌乱。
果然,不是自己在做梦,是她们在演戏。
萧六郎暗松一口气。
一切的一切都太过熟悉了,有那么一瞬,他差点真的以为那流落民间的四年才是一场梦,那场可怕的大火也只是一个噩梦。
如果那些都是梦,那么乡下与碧水胡同也是黄粱一梦。
他缓缓地坐在了椅子上,自己消化心底的心有余悸。
喜鹊忙上前给他倒茶。
“我自己来。”他拒绝。
喜鹊迟疑地退到一边,忐忑地看了侍画一眼。
侍画冲她摇头,示意她别多嘴。
“我的衣裳。”萧六郎再次道。
“是。”侍画来到衣柜前,拉开柜门,找出了萧六郎的行李。
她偷偷地瞄了萧六郎好几眼,虽然长得像,可性子也差得太远了。
小侯爷从不与她们板着脸,都是有说有笑的,是个让人内心温暖的小主子。
而且小主子的腿也没瘸。
“你们都退下吧。”
在门外听了半天的宣平侯见计划不奏效,只得无奈现身了。
两个丫鬟如释重负地退下。
今日不必去翰林院上值,他找了一套常服换上,随后对宣平侯道:“你不必再试探我了,我不是萧珩。”
宣平侯道:“不是试探……”
萧六郎打断他的话:“也不要觉得只要我还是萧珩,你就可以弥补自己内心的亏欠。你再试探我一百遍、一千遍,我也依旧是萧六郎,是陈芸娘的私生子,不是你宣平侯的嫡子。”
宣平侯的眸光一沉:“那你告诉我,天底下真的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
“真的是一模一样吗?”萧六郎反问。
宣平侯的目光落在了他的右眼下。
这里原本是有一颗滴泪痣的,然而如今不见了。
萧六郎道:“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把我当成小侯爷的替身,那么随你。”
没人代替萧珩!
他不需要萧珩的替身!
他要的只是萧珩!他的儿子萧珩!
这话真是扎得宣平侯心窝子都在流血,要不怎么说是亲生的呢,知道哪些话最能戳他。
萧六郎不再多言,拿起自己的行李:“我的药呢?”
“院子里。”宣平侯说。
萧六郎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宣平侯望着他如此决绝又倔强的背影,忽然叫住他:“你就不想见见你娘吗?”
萧六郎的步子一顿。
他拿着行李的手慢慢握紧。
我想见她……她想见我吗?
萧六郎不再有丝毫犹豫地走了。
“咝!小崽子!”
宣平侯牙疼!
刘管事从走廊的另一头走了过来,进屋问道:“侯爷,小公子他还没承认自己的身份吗?”
宣平侯的拳头擂在桌子上,嘴角一阵抽抽:“小倔驴!”
“真的是小侯爷吗?会不会弄错了?”刘管事不放心地问,顿了顿,又嘀咕道,“错了其实也不打紧,左不过都是侯爷您的种……”
宣平侯瞪了他一眼。
刘管事讪讪一笑:“我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自古嫡庶有别,何况是一个私生子?怎么能让一个私生子混淆了侯府的嫡系血脉呢?
宣平侯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难道只有他娘治得了他?”
“陈芸娘已经死了。”刘管事特别好心地提醒。
宣平侯给了他一个死亡凝视:“你这个月的月钱不想要了?”
刘管事浑身一个激灵,道:“啊,侯爷您、您说的是公主殿下啊。可万一公主殿下也拿他没办法……”
宣平侯望着消失在庭院尽头的背影,眸光深远道:“那我就相信他真的不是萧珩。”
萧六郎是坐宣平侯府的马车回到碧水胡同的,到家时天都黑了。
家里人不知他今日回来,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有姚氏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娘。”他上前打了招呼。
姚氏惊喜地说道:“六郎回来了?还没吃饭吧?玉芽儿!”
“诶!”玉芽儿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了过来,“咦?姑爷!”
姚氏吩咐道:“去给姑爷做点吃的。”
“好!”玉芽儿应下去了灶屋。
这次下乡是去赈灾的,没带回什么礼物,除了一篓子药材就只有一些乡亲们自己晒的鱼干。
萧六郎将鱼干拿了出来。
“这是什么?”一包气味古怪的药粉从鱼干下掉了出来。
“是一种干花碾的粉末,是一个大娘送的,据说能当胭脂用。”
就是张伯伯家的大娘,得知他已成亲,便拿了这包干花粉给他。
这自然比不上胭脂铺里的胭脂,可到底是乡亲的一点心意,他便收下了。
姚氏道:“娇娇如今也用不着。”
姚氏的意思是顾娇脸上有守宫砂,不爱打扮,等日后守宫砂没了,兴许她自己就爱美了。
萧六郎却会错了意,以为姚氏在说顾娇丑,他说道:“她不用也好看。”
姚氏一愣。
女婿是在夸女儿好看?
虽然她也觉得女儿好看,可她毕竟是娇娇的亲娘,亲娘看女儿自然怎么都好看了。
萧六郎那副认真的样子,把姚氏逗笑了。
小俩口成亲这么久,虽一直分房而居,但从未说过他们不曾圆房。
世家大族的夫妻都是分院而居,读书人家里为了不影响男人念书,不少也会分房而居,因此若不是这个“胎记”,小俩口的关系根本不会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