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娇娘-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清的佛堂,静太妃独自一人跽坐在地上,她努力挺直脊背,却似乎抵不过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她的身子有了一丝暮年的颓丧。
  皇帝的心口忽然有些发酸:“母妃……”
  静太妃没有回头,她清冷平淡地说:“陛下没什么事就请回吧。”
  皇帝听着她毫无情绪的声音,心底的酸涩越发浓郁:“母妃可是在怪我……”
  静太妃自嘲一笑:“怪你什么?怪你一言不合抓走蔡嬷嬷,还是怪你做完噩梦当我是洪水猛兽,太后才是你亲近的母后,亦或是你明明把我从宫外接了回来,却又匆匆把我从华清宫里送出来?陛下,我是什么?天底下被自己儿子叫一声娘都是奢望的母亲又有几个?”
  她说着,转过了身来。
  她的眸中没有眼泪,只有无尽的悲凉。
  皇帝看着她这副模样,只觉心都痛了。
  他怎么可以怀疑自己母妃?
  她怎么会有自己的秘密?
  她怎么可能派刺客去刺杀太后?
  宁安远嫁了,她又被逼去庵堂,唯一的儿子也不能承欢膝下,她这些年都是怎么孤苦伶仃地度过的?
  他都忘了吗!
  他走上前,在她面前跽坐下来,握住他的手:“泓儿再也不会了,泓儿心里,母妃永远都是泓儿唯一的娘亲。”
  静太妃的指尖颤抖了一下,眼眶都红了。
  皇帝愧疚地握紧她的手:“娘还没吃饭吧,泓儿陪您用膳。”
  静太妃定定地问道:“那陛下……是从此都不再怀疑我了吗?”
  “朕……”皇帝犹豫了十分短暂的一下,“朕不会了。”
  静太妃垂下了眸子。
  ……
  “原来静太妃藏得这么深啊。”回去的马车上,顾承风忍不住对顾娇感慨。
  顾娇是不会和他说这些的,顾娇话少,是顾承风帮着秦公公喂王八喂出来的革命友谊,秦公公都和他说了。
  顾承风最惊讶的是静太妃连皇帝都下得去手,那可是她的养子,她怎么舍得给他喂那么多怪药的?也不怕把人喂傻了。
  “最毒妇人心!”
  他这话本是一语双关,想借机揶揄顾娇一下。
  奈何顾娇压根儿没反应。
  顾承风只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马车晃悠晃悠地走着,想到了什么,顾承风忽然促狭一笑:“你方才是把黑药和白药给换了的吧?那她下次再给皇帝下药是不是就会适得其反了?”
  月黑风高,庵堂僻静,唯有小厨房发出阵阵爆炒的声音。
  皇帝去了另一间禅房等候。
  静太妃推开自己禅房的门,缓步而入,随后她反手一挥袖,用内力合上了房门。
  她打开衣柜,将黑药与白药从小匣子里取了出来。
  她拔掉白色药瓶的瓶塞,从中倒出一颗深棕色的药丸,用白帕子包好。
  做完这些她打算离开,可她忽然顿住了。
  她的目光落在小匣子上,看了看原先放过圣旨的地方,又看了看两个瓶子——
  忽然,她把这颗药放回了白瓶,从黑瓶里倒了一颗药出来。
  她拿着黑瓶里的药去了隔壁的禅房。
  斋菜已上齐。
  皇帝与她跽坐在垫子上,皇帝亲自为她布菜。
  “陛下自己吃。”她说道。
  “这里没有陛下,没有太妃,只有泓儿和娘。”皇帝给静太妃夹了一片嫩笋,“我记得娘喜欢吃笋,如今不是吃笋的时节,只有腌过的笋,待冬笋出来了,我让人挖一大筐回来。”
  静太妃道:“我哪里吃得了那么多?”
  “陛下,这是娘娘亲手熬的山菌汤!”小尼姑喜滋滋地捧了一碗汤呈上来。
  皇帝道:“母妃不要再如此操劳。”
  静太妃道:“你难得过来一趟。”
  皇帝郑重道:“我以后日日来,天天来。”
  也不知是不是这句话说到了静太妃的心坎儿上,她的神色总算没那么冷了。
  她叹了口气,拿起汤勺,给皇帝盛了一碗山菌汤。
  “你们都退下吧。”她说。
  “是。”小尼姑与伺候的宫人渐次退了出去。
  “你也退下。”皇帝对魏公公说。
  魏公公:“……是。”
  散发着袅袅檀香的禅房中只剩下二人。
  所谓白药、黑药,并非执意于是谁喂他吃下去,只用在药效发挥时令他看到的人是自己,深深地记住自己,那么便够了。
  “趁热喝了。”她将汤碗递给皇帝。
  皇帝尝了一口,笑道:“娘的厨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你喜欢就好。”
  “陛下!太后召您议事!”
  门外突然传来魏公公的禀报声。
  静太妃眸光微动地看着他,皇帝被她忐忑不舍的眼神看得心都疼了,他道:“朕在用膳,改日再议事!”
  “……是。”魏公公无奈应下。
  皇帝拿起勺子,一口一口将母妃为他亲手熬制的山菌汤喝了下去。
  一碗山菌汤下肚,皇帝放下碗,扶住额头:“母妃,朕有点头晕。”
  静太妃温柔地看着他:“没关系,头晕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就好了。”
  皇帝趴在桌上,晕晕乎乎地看着静太妃,他眼前是静太妃的笑容,耳畔是静太妃的声音,鼻尖是静太妃的气息。
  这一切全都深深地映入了他的脑海。
  他要记住这个人,为什么记住他不知道。
  他就是深深地记住了。
  马车上,顾娇慵懒地靠上车壁:“我是把黑药与白药换了,不过,我又换回去了。”
  顾承风骇然失色:“你说什么?你、你换回去了?这么说……白瓶里的装的还是白药,黑瓶里装的还是黑药?”
  顾娇点头:“没错。”
  顾承风惊呆了:“你为什么这么做?”
  顾娇淡淡说道:“因为教父说过,这世上,总有些人喜欢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369章 夫妻
  顾娇与顾承风在朱雀大街分道扬镳,顾承风走长安大街去清和书院,顾娇则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近日公务繁忙,萧六郎总是下值很晚,顾娇去给他送点吃的。
  顾娇从仁寿宫带了几盒御膳房做的小点心,给姚氏和小净空三人留了几盒,另外一盒是给萧六郎的。
  她揣上点心来到翰林院附近,恰巧萧六郎从翰林馆出来。
  翰林馆是庶吉士们学习的地方,虽隶属翰林院,不过并不在翰林院内部,而是与翰林院在同一条街上。
  顾娇远远地看见了那个年轻俊美的少年郎,说少年郎其实不大合适,他除了脸嫩,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实则格外沉稳。
  只不过昭国男子二十及冠,在那之前都得叫一声少年郎。
  暮光落在他精致的面庞上,好似都多了几分温柔。
  顾娇双手抱怀,倚在巷口的墙壁上定定地看着他,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萧修撰!”
  一个庶吉士从翰林馆追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本册子,从成色上看俨然是翻过无数遍了。
  萧六郎停住脚步,转身看向他:“周公子有事吗?”
  被唤作周公子的庶吉士讪讪地挠了挠头:“萧修撰记得我啊。”
  萧六郎道:“殿试的时候你坐在我前面,我听见杜若寒叫过你。”
  周公子这回是真信萧六郎记得他了,他简直受宠若惊,瞪大了眸子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那那……那什么,啊……我……”
  他激动得结巴了。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萧六郎是个凭借不良手段上位的状元郎,不过他听了萧六郎这么多次课,深深地感受到了萧六郎的学识渊博,这个新科状元萧六郎是当之无愧的。
  “我……我和杜兄是朋友……不是,我……”他担心萧六郎认为自己是借着杜若寒的关系来找萧六郎套近乎,越说越紧张。
  萧六郎看了眼他手中的书,问道:“是有什么题没听明白吗?”
  杨侍读养伤期间,萧六郎与安郡王分别代替他给翰林馆的庶吉士们上了几节课,杨侍读归来后他们便不再去翰林馆了。
  今日是邓侍讲临时有事,让他去替自己上了一节本朝的律法课。
  周公子手中拿的正是课上所学的《昭国律令》。
  周公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萧修撰讲的我都懂了,真的,你讲得特别好!一点儿也不枯燥!我不喜欢律法,从前上律法课总是走神,以至于……落下许多。”
  他不是在拍萧六郎的马屁,他是真的听懂了萧六郎的课,他从不知道律法课可以这么上。
  萧六郎没有一上来便照本宣科地为他们诵读各大律令,而是先说了一起前朝的五脏杀人案,一下子把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这堂课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所有学生都忘了自己是在上课,他们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在破一桩惊天悬案,猜凶手猜得他们差点儿打起来!
  萧六郎说,如果是在本朝,那么这桩案子的凶手并不会获罪,他们就迷了,一连杀了五个人,如此残暴的凶手竟然不获罪?怎么会这样!
  他们不信邪,纷纷反驳萧六郎的话,认为萧六郎是在信口开河。
  萧六郎倒也没恼,只是云淡风轻地看了众人一眼,说道:“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是在信口开河?”
  “杀人偿命!”一个学生说。
  萧六郎淡定地说道:“杀人偿命是一句道理,不是昭国的律令,刽子手杀人,剿匪杀人,自卫杀人,过失杀人,蓄意杀人……每一种情况都各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课上到这里就结束了。
  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倒不是他们有多喜欢萧六郎,而是他们觉得吵架没吵赢,如果再来一次,他们一定能发挥得更好。
  唉,吃了不懂律法的亏!
  “以往下了课大家就都走了,可今天……”周公子笑了笑,说道,“大家都留在课室里讨论,说萧修撰说的不对,然后都去翻书找证据去了。”
  为了推翻萧六郎,庶吉士们也是拼了。
  “我没见大家这么认真过。”周公子笑着说。
  萧六郎的神色很平静,波澜不惊,他看向周公子:“你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
  “啊……不是!不是!我是……”周公子挠头,脸都红了,却半天没说出所以然来。
  “行了,旭儿,还是我来说吧!”
  一名身材魁梧、五官刚毅的男子自街道的另一头阔步走来。
  “舅舅。”周公子转身冲他行了个晚辈的礼。
  萧六郎微愕地看了看对方:“行尚书?”
  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尚书行允。
  行尚书笑了笑,说道:“萧修撰,别来无恙啊。”
  萧六郎拱手行了一礼。
  萧六郎曾帮助刑部破获了一桩杀人案,行尚书对萧六郎颇为赏识,他笑道:“没想到你还是旭儿的老师,我看你年纪比旭儿还小,真是年少有为!”
  “行尚书谬赞了。”萧六郎客气道。
  “你去马车上等我。”行尚书对周旭说。
  周旭脸皮薄,得了此话如临大赦,冲萧六郎作了一揖后便飞快地奔上了马车。
  行尚书笑道:“我让旭儿来找你其实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不知你可有兴趣来刑部?你有断案之才,亦有鸿鹄之志,行事磊落,高风峻节,刑部最缺你这样的优秀人才。况且刑部并不是庄家的地盘,庄太傅的手还伸不到这里来。”
  能说出这种事足见行尚书是做了一番功课的,至少将萧六郎在翰林院的遭遇打探得明明白白了。
  行尚书笑了笑,说道:“你不用着急答复我,慢慢儿考虑,有什么想法可以随时来刑部找我,或者让旭儿告诉我,我去见你也可。”
  一直到听到这里,顾娇都是挺开心的,她就说嘛,她相公很能干的。
  萧六郎未置可否,问道:“那第二件事……”
  “这第二件事嘛……”行尚书摸了摸鼻梁,笑道,“我膝下有一女,与你年纪相仿,未曾婚配。”
  顾娇的小脸唰的一下黑了。
  萧六郎听懂了行尚书的意思,拱了拱手,客气而疏离地说道:“承蒙行尚书抬爱,但下官已有妻室。”
  已有妻室。
  这几个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好听呢?
  顾娇晃了晃小脑袋。
  行尚书一脸惊愕,讪讪地说道:“啊……是我唐突了,萧修撰不要把方才的话放在心上。”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行尚书才乘坐马车离开。
  “他没答应吧?”
  马车上,周旭问舅舅。
  行尚书摇头:“拒绝得那叫一个干脆啊。”
  周旭毫不意外地道:“我就说嘛,萧大人是正人君子,金榜题名那日他连花酒都没去喝,听说是回去陪家中的小娘子了。他娘子出身乡野,相貌平平,可他从不嫌弃,糟糠之妻不下堂,舅舅,这种人你是拐不回家做女婿的!”
  行尚书搓了搓手,遗憾地叹了口气。
  行尚书刚走,萧六郎便看见了顾娇。
  顾娇心情不错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