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瑾的眉心一蹙:“平乐府城?那不是梁王的封地吗?”
萧珩点头:“没错。”
玉瑾脸色一变:“遭了!”
萧珩不解地问道:“怎么了?”
玉瑾拽紧了车窗:“侯爷去平乐府城了!”
萧珩知道宣平侯走了,但不知他是走去哪里:“他去平乐府城做什么?”
“他……”玉瑾四下看了看,小声说道,“他去刺杀老梁王!”
萧珩的脸色也变了,山体滑坡的地方就处在通往梁王府的必经之路上!
第605章 逆天改命
“公主!不好了!”
朱雀大街,玉瑾下了马车,提起裙裾直奔信阳公主的屋子。
信阳公主正坐在窗前练字,她这次从情绪里走出来得比以往要快,才一日功夫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做自己的事了。
她一边练字,一边轻声问道:“大清早的,什么事这么慌张?这可不像你的性子。”
玉瑾忽然有些犹豫,她到底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公主啊?
她追随公主多年,公主才是她的主子,宣平侯就是个与公主搭伙的陌生人。
可怎么说侯爷也是为了公主才去刺杀梁王的,万一侯爷有个好歹,公主的心里也会背上一分愧疚的吧?
信阳公主道:“究竟什么事?是不是你家里人又来找你了?”
玉瑾是信阳公主身边的红人,娘家人不怎么靠谱,时不时来找玉瑾打点秋风。
玉瑾把心一横,说道:“不是玉瑾家里的事,是侯爷!侯爷出事了!”
信阳公主握笔的手一顿,淡淡问道:“他出什么事?”
玉瑾焦急道:“侯爷不是去梁王的封地了吗?适才我碰到小侯爷,小侯爷说梁王的封地要发生天灾了,就发生在侯爷的必经之路上!”
哗的一声,信阳公主的毛笔在纸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迹。
长街之上,刘全望向马车的帘子,方才玉瑾与萧珩的话他全听见了。
宣平侯是个不着调的,但他竟然胆大包天到连先帝的叔公也敢去杀,这是令刘全意外的。
老实说他对个中缘由感到好奇,只是眼下不是满足他好奇心的时候。
“六郎啊,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虽已知悉他的小侯爷身份,可他仍习惯了称呼了他六郎。
怎么办?
这是横在萧珩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此去梁王封地本就路途百里,而宣平侯昨夜便已然出发,从他的脚程上算,若不尽快阻止他,他恰巧会赶上山体滑坡与泥石流。
每耽搁一分都是凶险。
尤其飞鸽传书根本通知不到他,那是用来解救村民的。
各大驿站之间有飞鸽往来,虽有一定的失误率,譬如信鸽被人射杀了或是半路被猛禽吃掉了,不过眼下似乎也只剩这个法子最快最便捷。
飞鸽碰上暴雨天也是不便飞行的,因此必须赶在暴雨发生前抵达驿站,并且要留出充裕的时间通知府衙、以及由府衙带兵前去疏通村庄的百姓。
一边是宣平侯,一边是村庄的村民。
刘全进不了宫。
若是让刘全折回去找顾娇,再由顾娇入宫将即将到来的灾情禀报皇帝,一来二去要耽搁至少半个时辰的救援时间。
况且还并不确定顾娇究竟在不在家里,兴许她去医馆了,又兴许她去出诊了。
他直接入宫是最快解救村民的办法,但这么一来,就耽搁了去寻找宣平侯。
他要在自己的亲生父亲以及毫无血亲的上百村民之间做出选择。
“六郎……”刘全唤他。
萧珩捏紧的拳头隐隐发抖:“入宫!”
距离下雨只剩不到两个时辰了,信鸽要赶在那之前抵达平乐府城的驿站!
华清宫,皇帝见了萧珩。
“你怎么知道平乐府城要下雨了?”皇帝疑惑地问。
萧珩自己都不清楚顾娇为何能观测出远在百里之外的天气,自然不会讲出来徒增皇帝的疑惑,何况眼下也不是探究顾娇能耐的时候,重点是解救那些可能会被埋在泥石流的村民。
萧珩道:“我遇到了一个从平乐府城过来的商人,他说平乐府城这两日格外闷,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他还说,他路过溪水村附近的官道时,险些被山坡上滑下来的石块砸中。我在翰林院的书籍上看到这是山体松动的迹象,若果真遭遇大雨,势必引起山体滑坡,届时,山下的村民就惨了!”
也亏得他在翰林院学习了不少地理志,不然还编不出如此合理的解释。
见皇帝陷入沉思,萧珩正色道:“陛下,溪水村一百多条人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皇帝的神色凝重了起来:“若你的推断是真的,那么昭国这一年来,又是战祸,又是天灾,是上苍在预警什么吗?”
萧珩忙道:“陛下,救人要紧!”
皇帝叹了口气:“知道了,朕这就派人去平乐府城。”
萧珩正色道:“人只怕赶不及,陛下不如做两手准备,信鸽先行!”
皇帝采纳了萧珩的意见,叫来何公公,让他即刻去办。
从华清宫出来,萧珩坐上了自家的马车,随即他问刘全道:“刘叔,让你换的马都换好了?”
“换是换好了,都是禁卫军里速度最快的战马,不过……”刘全担忧地看了看萧珩的胳膊腿儿,“你伤成了这样,不便赶路,还是我去吧!你若是觉得我追不上,派刑部的官兵去也行,要不就去找太后与皇后,让她们派几名大内高手!”
萧珩摇头:“你们拦不住他。”
宣平侯是个倔脾气,他一旦下定决心去做的事,山崩海啸都拦不住。
何况告诉他山要塌了,他就会信吗?
他不会信的。
他也不怕。
怕就不是宣平侯了,怕就打不了那么多仗、也干不出要去刺杀先帝叔叔的事了。
“可是、可是侯爷不是昨日便离开京城了吗?咱们追得上吗?”刘全倒不是在找托词不去,他是希望他自己去,让萧珩留下。
萧珩用右手拿出舆图,看着上面的路线道:“山路崎岖,就算是他的坐骑一日也最多能行六十里,今日午时他会走完一半的路程,进入平乐府城的辖区,但接下来会有一场暴雨,暴雨将大大拖延他的速度。我们从京城出发是不会遇上大雨的,速度快一点,今晚能进入平乐府城。那样,我与他的距离就不远了。”
刘全哎呀一声道:“不远是不远,可一进平乐府城便有暴雨,就算距离不远也未必追得上呀,封地的暴雨又不是只拖延他一个人的速度!”
萧珩单手收好舆图:“你说的都在理。”
但他还是要去。
刘全又气又心疼:“得,我总算明白为何没人拦得住宣平侯了,也压根儿没人拦得住你,你们父子俩……一根筋!”
一个是受了伤还要去杀人,一个是受了伤还要去救人。
萧珩眸光一凛:“出发!”
……
午时过后的平乐府城像是被骤然打翻了的水盆,倾盆暴雨哗啦啦地砸下,官道上的行人纷纷开始躲起雨来。
原本没什么生意的小茶棚顷刻间被挤得满满当当。
形形色色的人里,有一道高大威猛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
一是他这张堪称昭国第一门面的脸,确实往哪儿站都是帅得惨绝人寰;二便是他通身的贵气与杀伐之气,甚至他边上的马儿都比别的马凶悍匪气。
茶棚里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为了躲雨,所有人挤得摩肩接踵脚踩脚,独独他这张桌子连个同坐的客人都没有。
宣平侯以往下战场了没这么大杀气,他长得好看,见人又带三分笑,属于风流和气的类型。
今日是因为心里憋了一股要将老梁王大卸八块的火气,害得一下子就成了生人勿进。
躲雨的客人里有一伙潜藏的劫匪。
然而劫匪直接吓成鹌鹑了。
宣平侯不是来躲雨的,他是来喂马的,马儿吃饱后他便打算起身离开了。
他伸手往怀中一掏,掏出一个钱袋来,打开之后金光闪闪的!
茶棚老板眼睛都放绿光了。
结果宣平侯在钱袋里扒拉了半天,竟只扒拉出一个铜板放在桌上。
茶棚老板怀疑自个儿看错了,不是一个铜板,是一锭银子吧?
一看就是个大贵人,出手这么抠的吗?
茶棚老板走过去,仔仔细细地数了三遍。
这特么还真是一个铜板!
“这位爷!”
茶棚老板斗胆叫住了宣平侯。
宣平侯牵着马,回头古怪地看向他。
茶棚老板用眼神示意桌上的铜板。
少了呀,好歹你给俩吧!
宣平侯哦了一声,给了茶棚老板一个我懂的眼神,迈步走过去。
茶棚老板会心一笑。
下一秒,他就看见宣平侯把那个孤零零的铜板拿起来放回了自己怀里。
茶棚老板:“……”
第606章 父亲!
宣平侯离开茶棚了还在感慨,这儿的乡亲们真热情,喝茶都不收钱的。
茶棚老板在这儿开了七八年的摊子,头一回见这么抠的客人!
简直了!
暴雨滂沱,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在这种雨天赶路是十分危险且不便的事。
当然了,那是别人,宣平侯是武将,他在战场上经历过比眼前更恶劣的天气,他是不会轻易被阻挡在半路的。
宣平侯穿着厚厚的蓑衣,戴着斗笠,骑在自己的高头骏马上。
他拍了拍它的马头,望向如瀑布般的大雨道:“那老东西快咽气了,不能让他寿终正寝明白吗?”
马儿似乎是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与杀气,嘶吼了一声,扬起前蹄,奋不顾身地往暴雨中冲了出去。
另一边,萧珩经过一整日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夜里来到了宣平侯曾经带过的茶棚。
茶棚到了夜里是要收摊的,奈何雨势太大,客人们走不了,茶棚的老板也回不了家。
茶棚内挤得满满当当,茶水与食物的价格疯涨,两文钱一个的包子直接涨成了十文。
马车在雨里奔袭,刘全穿着蓑衣,眼睛都快睁不开地说道:“六郎啊,那边有个茶棚,要去歇会儿吗?”
萧珩凝眸道:“刘叔,还辛苦你再往前赶路。”
刘全拽紧缰绳道:“我倒没什么,我是担心你!都赶了一整天的路了,你的伤怎么样了?”
萧珩道:“我没事,那就继续赶路吧。”
“诶。”
“等等。”萧珩忽然道,“停一下。”
刘全将马车停下:“怎么了?”
萧珩看了看手中的舆图,又望了望前方的岔道口:“前面有两条路,不知他走的是哪一条。”
两条路都可以去溪水村附近的官道,但路况不同,所耗费在路上的时长也会有所不同。
萧珩是熟读了昭国的地理志才知悉这些情况,宣平侯又没怎么去过梁王封地,未必知道哪条路更近。
“去茶棚问问。”萧珩说。
“好嘞!”
刘全将马车赶去了茶棚。
茶棚老板正在烧水,见一辆马车停在自己边上,想也不想地说道:“满了,没地儿了,你们还是往前走吧,东头十里路有个驿站。”
萧珩挑开帘子,隔着厚厚的雨水望向茶棚老板的方向:“打搅一下,我想向你打听个人,今日有没有一个身材高大、容貌俊朗、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来过这里?”
宣平侯可不是三十出头,但他长得太年轻了,三十出头都还是老成的气质加成的。
茶棚老板往灶台下添了一把柴火,随口应道:“来了好几个,你说哪一个?”
萧珩想说最好看的那个,但一个大男人有点儿讲不出口,容貌俊朗都是他能启齿的上限了。
萧珩想了想,眼波一转,问道:“特别抠门的那个?”
“啊!你说他呀!”茶棚老板瞬间来劲儿,吐槽之力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我踏马开了一辈子茶棚没见过这么抠的!一个铜板!一个铜板你敢信吗!”
“人家那讨饭的都给了我俩!”
“……”
萧珩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吐槽之火。
“那他往哪里去了?”萧珩问。
“那边!”
茶棚老板气鼓鼓地摇手一指。
“多谢。”萧珩放下帘子,低头摊开舆图,“刘叔,出发。”
茶棚老板都迷了。
不是,合着你白打听消息的?
好歹买两个包子再走啊!
“站住!”茶棚老板叫住萧珩的马车。
萧珩挑开帘子:“请问还有事吗?”
茶棚老板抓了两个包子递给他,又抬起手掌翻了一下。
两个五,就是十的意思。
萧珩没心情吃东西,不太想要,但老板非得给,他只能免为其难收下了。
他接过包子,也冲茶棚老板挥了挥手,“多谢,再会。”
然后他就走了。
茶棚老板再次:“……!!”
他看看自己僵在半空的手,又看看被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