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娇娘-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了一会儿,那名考生始终没反应,监考官只得叫来侍卫把他抬出去看大夫。
  侍卫刚把人抬到贡院门口他就醒了,他哭着喊着要回去考试,奈何考场纪律不会为了任何人破例,哪怕是皇子都不行。
  所以科举对考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极高,不仅需要心理素质过硬,身体素质也必须够好才行,否则根本扛不住这么高强度的考试。
  这一小插曲对其余考生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天气确实越来越热,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考棚成了一个大火炉。
  起先还矜持不肯宽衣的考生这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没把裤衩脱掉都是对考场最后的尊重了!
  萧六郎也感觉到了炎热,若在以往,他怕是也早热晕过去了。然而这半年来顾娇每日拉着他做复检,一天也不落下,即便外出考试,也会交代冯林盯着他。
  他起先认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心底的阴影,他无法像个正常人那样站起来。
  直到眼下他才明白,她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的身体强健了太多。
  又过了半个时辰,考棚内的温度达到了顶点,又有两个考生热晕了。所有考生心烦气躁,脑子晕晕乎乎,已无法正常思考。
  萧六郎解下了外衣,还是不够,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手边的包袱上。
  他打开包袱,拿出顾娇让冯林带过来的小绿瓶,抹了几滴在太阳穴与额头上,顿时一股凉气从脑门儿传遍全身,他瞬间神清气爽、耳聪目明。
  所有的燥热都在这一刻降了下来,他沉下心,继续提笔做题。
  天气直到太阳落山才没那么炎热了,这一日考下来,考生们全都瘫了,也不知是让乡试考的还是让太阳烤的。
  萧六郎、冯林与林成业因为有顾娇给的神药,比其余考生轻松不少。
  白天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眼下下凉了,总算想起来要进食了。
  然而令考生们崩溃的是,天气太热,他们带进来的干粮已经全都馊掉了!
  考棚里升起了一股淡淡的馊味,监考官都忍不住捏住了鼻子。
  但很快,一阵酸酸甜甜的清冽果香飘了过来,是橘子!一剥皮能溅出满手橘子香味的油,新鲜得不得了!
  咕噜~
  有考生的肚子叫了。
  紧接着所有人都开始流口水,橘子太香了,酸酸又甜甜……
  萧六郎吃了一个橘子,又拿出一条肉干与一块饼子,饼子与肉干把水分烤干了,没坏,酱菜也没坏。
  他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
  肉香混着酱菜的酱香弥漫了整个考场,所有考生都崩溃了。
  白天那么难的考题、那么恶劣的天气已经够折磨人了,为什么还要在考场里吃这么香的东西?
  你们真是来考试的吗?
  有谁考试会带这么丰盛的吃的?
  若不是考场内禁止交头接耳,考生们都想大喊一句:“兄台,分我一口吃的,以后你上哪儿,我罩了!”
  祸不单行,如此炎热的天气,夜里怎么会少了蚊子?
  萧六郎三人涂上风油精,舒舒服服地睡了个整觉。打了一夜蚊子的考生们走出考场时,黑眼圈都快挂不住了。
  万幸是出考场这日省城下了一场大雨,天气总算转凉了。
  十一这一日,考生们再度进入考场。
  第二场考的是五经一道,是议论文,每一篇的字数要求并不高,不少于三百字即可。往年多以议论民生与仕途为主,譬如天下工商、水利农桑、六部职责划分等等。
  今年却一上来便是一道《论削藩之利弊》,直接把考生们给炸晕了。
  如此尖锐又敏感的题,究竟是哪个不怕死的考官出的?
  在昭国,每年乡试的考题是由内阁制定,然后交由皇帝审阅,皇帝首肯了才会装匣封腊送往各大省城。
  由朝廷统一发放的考题都是一致的,只是不排除某些人为或者意外的状况,譬如泄题、毁题等事故,因此朝廷往往都会准备八套题。
  考试时由正主考官当众随机抽题,抽到哪套是哪套,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所有省城都抽到同一套题的先例。
  而不巧,今年本省城的正主考官抽中了最难的一套题。
  这群考生中有像萧六郎这种初次乡试的,也有考了大半辈子头发都白了还在考的。
  但凡考过多次的都能看出今年的题不简单,不按套路来呀……
  历年的阅卷官都有自己的喜好,考生们在做题时都会尽可能去迎合考官的喜好,这也是为何每年都会有人花重金打听考官们的来历以及生平事迹。
  可问题是,削藩一事并不是普通的民生问题,它不能由考官的喜好去决定,这主要是看朝廷的态度。
  如果朝廷主张削藩,那么考官绝不可能给一篇反对削藩的考卷高分,不然考官岂不是在公然叫嚣朝廷、叫嚣皇帝?
  从朝廷招安林家一事,考生们大抵还是明白朝廷对藩王的态度的,至少近十年之内绝无可能削藩。
  保险起见,绝大多数考生都选择迎合朝廷的风向,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地讲述了削藩的弊端,并大力鼓吹朝廷如今的安抚政策。
  而在某一间考棚之中,萧六郎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下——削藩一事,势在必行!
  最后一场是十四号入场,十五日开考,考的是八股文。
  这是林成业最薄弱的一项,在童试时,他没有一次拿下过八股文的高分,几乎全是凭着帖经与杂文博了个秀才功名。
  然而这一回他看着考卷上的题目,莫名觉得没有平日里萧六郎给他的出的题刁钻。
  而且萧六郎教了他一些八股文的技巧,还让他背了几句对仗工整的马屁话,啥含义木有,却能让文章的整体格调看上去高端又大气!
  他行云流水地写了!
  总之就是水文嘛!
  六郎说了,不懂的时候就水文!千万别空着!
  林成业觉着自己这回水得很有水平(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水了啥),虽然不至于得高分,但应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不及格。
  三场考试结束,考生们生生考瘦了一圈,周管事一大早便在贡院外等着了。
  看着考生们一个个形容消瘦地出来,他担心死自家六公子了。
  很快,萧六郎三人出来了。
  无论有多人山人海,萧六郎总是能被人第一眼注意到的那个。
  周管事先看到他,随后看到了他身边的林成业。
  周管事正要喊一声“公子你瘦了”,然后话就哽在喉头了。
  呃……他家公子怎么好似还考胖了咧?
  其实林成业没胖,只是别的考生都瘦了,才显得他们三个胖了。
  周管事快步走上前,激动又着急地问道:“考得怎么样啊,公子?先前两场你不让我过来,我可憋坏了!能考上吗?考题难吗?我怎么觉得大家的脸色都不好呀!”
  林成业道:“回头,再说。”
  周管事看了看一旁的考生们,心知自己是激动过头了,这里哪儿是说话的地方儿?
  他笑着对萧六郎与冯林道:“终于考完了,这段日子辛苦二位了,我家老爷在府中设了宴,请二位赏脸,随我到府中一叙。”
  林家乃省城首富,冯林还挺想去见见世面,哪知萧六郎一口拒绝了:“不了,我们要回县城,林老爷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日后有缘再聚。”
  “啊……”
  “啊……”
  林成业与周管事同时怔住了。
  尤其林成业。
  尽管早料到考完萧六郎就得回去,可真正到了这一刻他心里怪不舍的。
  跟着萧六郎补习的这段日子真是人生中最凄惨的折磨,可进了考场才明白是他最宝贵的经历。
  “你、晚点、走。我送、你。”林成业一着急,把口吃的毛病暴露了。
  他脸色一变,眸子里闪过一丝慌张。
  萧六郎的面上却没有任何异样,看向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清冷:“不用了,离家这么久,你也该回去看看了。”
  冯林有些诧异,与萧六郎重逢这么久,头一次听到他说这么有人情味的话呢。
  仔细一想,他与一年前有了不小的变化呢。
  林成业最终也没能说服萧六郎去他家,他其实能感觉到他与萧六郎的师生关系是很不错的,萧六郎人冷,心却不冷,可他不明白萧六郎为何就是不愿到他家去。
  周管事笑道:“六公子,表小姐来了,她说你乡试辛苦了,要带你出去游玩几日呢!”
  林成业不喜欢那个花痴表姐!
  萧六郎与冯林回到客栈。
  上楼时,冯林问道:“我们要等成绩出来了再走吗?”
  成绩出来要半个月。
  萧六郎淡道:“不用,成绩会通报到县衙。”
  “也行。”冯林点点头,尽管他很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和萧六郎的成绩,但萧六郎这副归心似箭的样子,分明是想家了吧?
  想娇娘了。
  呵呵呵,臭小子。
  二人正往客房去,就听见大堂内传来考生们激动不已的声音。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京城要重开国子监了!”
  “真的吗?谁告诉你的?”
  “这还用告诉吗?皇榜都张贴出来了!就在府衙门口,不信你们自己去看!成绩优异的生员经过府衙的举荐,便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若是在乡试中一举拔得头筹,那不必举荐就能搬去国子监!”
  生员就是秀才,一般来说,小三元都能得到举荐的机会,若是没有小三元,得了案首也是有机会的。
  冯林拉了拉萧六郎的袖子:“六郎,你得了两个案首呢!”
  尽管院试因为某些缘故与案首失之交臂,可他依旧是优秀的廪生啊!
  冯林拍大腿道:“哎呀,早知道你当初就不该要那一千两银子,怎么也得重考一次!你要是考上小三元,就必定能去国子监了!”
  国子监是昭国最高学府,天下学子莫不以进国子监为荣。
  萧六郎的神色却很平静。
  他站在楼梯上,听着大堂中的考生们热议。
  “但是国子监不是陛下亲自下旨关闭的吗?因为当初烧死了少年祭酒。怎么突然又重开了?”
  “是庄太傅率领多名肱骨大臣跪在金銮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总算令陛下动容了。”
  “庄太傅真是昭国忠臣啊,当初陛下下令关闭国子监,但凡劝诫者都被陛下处罚了。”
  “庄太傅没被处罚吧?”
  这么为国为民的好官,考生们都不希望他惹祸上身。
  “怎么会?要是处罚了也就不会重开国子监了。”
  考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得热火朝天。
  萧六郎露出了狐疑且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很快没了听八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回了屋。
  林成业的东西已被周管事派人收拾走了,萧六郎只把自个儿的收拾了,客栈的食宿周管事已经结清了,不必二人再掏银子。
  夜里,冯林想去吃省城有名的小吃。
  “来这儿这么久,为了不把肚子吃坏,吃的全是小厨房做的菜,我憋坏了!”冯林委屈地说。
  陪萧六郎去府城考试时,冯林半路瞎吃闹了肚子,虽是有顾娇给的止泻药,可到底吓坏了。
  乡试非同小可,为避免重蹈覆辙,他们几个一直相当忌口。
  萧六郎正巧想给家里人买点东西,便答应了冯林。
  省城的街道又宽又长,四辆马车并驾齐驱都丝毫不会拥挤,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真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冯林看着小贩手中的彩灯,羡慕道:“省城真热闹,比咱们县城热闹多了,府城也没这么热闹。”
  萧六郎嗯了一声,算是给了他回应。
  冯林憧憬道:“你说,京城是啥样?省城都这么热闹了,京城会不会更热闹?京城的街道会不会比这更宽、更长?马车更多?铺子也更大?”
  “嗯。”萧六郎再次嗯了一声。
  冯林古怪道:“你嗯啥?弄得像是你去过似的!唉,我可真想去京城啊,做梦都想去,只要能去一次,这辈子都死而无憾了!”
  萧六郎淡淡地说道:“京城有什么好的?是非之地罢了。”
  冯林叹息着摇头:“你没追求,你不懂!”
  国子监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若说冯林从前是只有六分想去京城,如今则是十分,平生若能进国子监走一遭,便不枉他寒窗苦读十多年。
  不过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他的资质根本考不上,也不会被府衙举荐。
  省城的特产是麻糖与驴肉。
  冯林对糖不大感兴趣,驴肉倒是挺馋,二人来到一家老字号驴肉店,来了两碗驴肉汤、两个驴肉火烧,并一小碗红烧驴肉。
  俗话说得好,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驴肉只要做好了,那是能香一整条街的。
  冯林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红烧驴肉:“哇,真好吃!”
  萧六郎被顾娇的手艺惯刁了嘴,此时也觉得这顿驴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