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哪怕李世民驾崩得早,十一年后,太子也十九岁了,年轻人,血气方刚,此时又是开国初,骄兵悍将不少,各兵卒还未糜烂,突厥人哪怕想要反叛,也断然不会选择这时候。
  同理,选择贰也差不多。
  当然,这个推断比较粗糙,可相对而言,他们得知的情报太少了,根本没有十成把握去判断拿一个选择正确。
  只剩下叁和肆两个了。
  这道题对于大唐不可谓不重要,毕竟突厥是为了什么反叛大唐,究竟是被昏君逼反,还是他们狼子野心,二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李世民也知道这个理儿,“五十五年和七十五年……”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想选时间最长的那个,突厥敢反叛,证明大唐国力开始衰退了,他当然希望这日子来得越晚越好。
  但是随即李世民就想到,如果他是这么想的,那山鬼会不会也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呢?
  不管是不是,现在也确实没有别的信息助他判定了。
  李世民从不缺冒险的胆量,他几乎是立刻敲了敲案几,下方臣子们讨论的声音,便如海浪退潮般由近及远地静下来。
  这时候,李世民方才看向山鬼,“我选叁。”
  山鬼由衷感叹:“你的运气真不错。”
  李世民有些诧异,按照往常,山鬼应当会再问一次他是否认定这个选择。
  山鬼看穿了他的想法,笑:“我喜欢新鲜的事物。”
  所以,不会一直使用同一种回应。
  李世民点了点头。
  新鲜的事物,他记住了。
  “至于突厥反叛……”山鬼似乎无声地笑了一下,“不如你们猜猜,他们纠众多少人复国了?”
  “可以只猜足数,相近为准。”祂道:“谁猜中了,可以向我提一个问题。”
  在场人都立刻绷紧了身体,呼吸都是一滞。
  向山鬼提一个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那么是不是能询问自己的寿命有多少?是不是能询问哪里有修仙之法?是不是能先别人一步,得到某样机缘?
  谁不想要?
  他们都想要!
  青霓能感觉到,那些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灼烧的温度。
  任谁都感受到,气氛变得不一样了。
  李世民也想要。他先打破了沉寂——
  “十万人?”
  大唐如此强大,突厥想要复国,应该需要不少人吧?
  山鬼笑而不语。
  李世民蹙起眉头,他猜错了。
  李渊:“十五万?”
  山鬼仍是笑而不语。
  最大的两个人已经说过了,余下的便敢吱声了。
  “七万。”
  “八万。”
  “五万。”
  “二十万。”
  也有一些从山鬼的性子猜到,人必然是不多,祂才会提出这个问题以戏弄他们,然而哪怕是想到这一层的,都只敢猜四位数的人,还胆战心惊,觉得自己猜少了。
  青霓瞧着也差不多了,正好有人说“两千”,她便抬手打断,“七百。”
  “多少?!”李世民震惊地从龙椅上站起来,背后的原因竟叫人心酸。
  山鬼笑脸盈盈重复,“七百人。”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神色难看,“那时候是谁在位?”


第129章 投降儿媳
  “你儿子。”山鬼毫不拖泥带水地回答了他。
  只一句话; 李世民脸色就变了,变得更加难看,他的视线移下去; 所有大臣纷纷朝同一个方向侧目,那里,一个小男孩正在努力正襟危坐,纵然小脸已经煞白; 目光惴惴,却并没有失去分寸的慌乱。
  他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嫡长子,今年八岁。
  山鬼笑道:“不是这个。”
  李世民的脸色; 难看中却又夹杂起古怪了。
  通常来说,嫡长子才是继承家业的人。虽然他自己不是嫡长子,但是,李世民充分表现了何为双标; 他可以抢他哥的位置; 他小儿子却不能抢他大儿子的太子之位。
  众人的目光又看向李承乾右手边坐着的李泰; 只比李承乾小一岁,却比他肉乎了一大圈,看着似乎也是规规矩矩地坐着。
  李建成嘲弄地望着这边; 心里竟有些快意。
  你李世民夺取兄弟位置,你儿子; 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兄友弟恭的主儿。
  李泰被众人的目光看得有些慌乱,在案几下伸出手,拉了拉李承乾的袖角; 低声道:“大兄; 他们看我做什么?”
  难道……难道是他偷偷藏在袖子里带进来的胡饼被发现了?
  七岁的李泰还没有任何夺嫡的心思; 在他脑海里,什么太子位置不实在,还不如晚上多给他夹根鸡腿。
  “好像是说……你在将来做了什么坏事?”李承乾也压着声音回答。
  随即,在那些大臣们把视线收回去后,他就感觉手里被塞了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缭绕着香味,似有若无。
  李承乾:“?”
  李泰继续压着嗓音,“大兄,这是胡饼,我偷偷带进来的,阿耶平时不准我们吃太多,你小心点,别被发现。”
  李承乾平日里被教导着要循规蹈矩,懂事知礼,哪里做过这样的事,一时间心跳加速,又有些兴奋。
  他悄悄移动眼珠子,便瞥见李泰眯缝着眼对他笑,胖乎乎的小脸蛋还有些可爱。还担忧他不会偷吃,示范着端起水杯,用袖子遮住嘴,另一只手把胡饼塞进嘴里,小鼠那样咔嚓咔嚓吃得飞快。
  当然,就像学生从没想过自己的小动作其实会被讲台上的老师看得一清二楚,李泰也不知道自己偷吃的举动,已经让阿耶瞧个正着。
  李世民很高兴。
  他孩子还是好的嘛,还给兄长带零嘴,次子登基也不一定是谋害了兄长,说不准是出了什么意外呢。他现在注意着,别让承乾出事就行。
  宫人带来蜂蜜水,山鬼端过来抿了一口,慢悠悠道:“也不是这个。”
  李世民脸色霎时像被打翻的调料盒,心脏渐渐沉入谷底。
  皇后现在就生了这两个儿子,余下的是庶子,难道……
  长孙皇后温声问:“妾斗胆问一句,妾以后还会有其他儿子吗?”
  李世民便犹如吃了定心丸,在案几的遮掩下,捏了捏长孙皇后的手。
  山鬼意味深长地瞧了她一眼,道:“你命中会有三子四女。”
  问题绝对是出在最后那个儿子身上!
  李世民脑中千回百转闪过了无数念头,第一反应就是这儿子不能要了!
  对于李世民来说,突厥反叛不算大事,按照原来的发展,他自己还被打到渭水呢,后来不还是雪耻建功了?问题是,他当时是什么情况?他儿子在位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况?
  七百人啊!但凡有个七千人他都不说什么了!
  李世民问:“他后来有再将突厥降住吗?”
  山鬼道:“那次反叛后再过两年,你儿子寿元尽了。再过十三年,后突厥就投降了你儿媳。”
  能再收回就行。李世民点了点头,感觉这儿子还能要,至少能给他带来一个厉害的儿媳。
  李渊乐呵呵地纠正:“那应当是新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不能说是归降我孙媳。”
  青霓默默压下自己怜悯的眼神。
  那是你没见过,孙媳也可以踹了你曾孙子,登基称帝。
  还有传说中的‘六位帝皇丸’,一家子都当过皇帝这个爆炸性新闻,一定要告诉李世民,让他好好“开心开心”!
  一股不好的预感席卷而来,李世民瞟了一眼巍峨的大殿,阶下英武的守卫……
  应该不是有刺客。
  李世民便默默盯着山鬼看。
  山鬼:“嗯?”
  李世民:“足下可还有解析?都说出来吧,我承受得住!”
  山鬼像是才醒悟过来的样子,“险些忘了与你说。”
  李世民做足了心理准备。
  山鬼:“东突厥再次反叛,是因着你儿子将投降的新可汗伏念杀死,使突厥高层心有不安。”
  武将那边,因着青霓透露出来的话语,安静不下来了。
  杀降?!
  武将们纷纷哗然。
  众所周知,杀降一向是兵家大忌,你只需要杀一次,往后再没有人敢投降。而且,在之后的战役中,敌对方反抗会更激烈,毕竟,不能投降,那就唯有打赢一条路可以走。
  大多数将领为了不让自己接下来的战役变艰难,导致阴沟翻船,都会选择善待俘虏。
  李世民大为震撼:“这小子杀降还不算,最后还是靠自己皇后把场子找回来的?”
  你有本事杀降,有本事像白起那样,坑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还能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啊!杀降不是黑点,杀降后没办法控制局势,那才是令人诟病的地方。
  山鬼“沉重”地点了点头。
  “……”李世民无言。这一瞬间,他深刻领悟到了秦始皇为什么想求长生的心态。
  家里小兔崽子不争气,他不努力活得久一点,还能怎么办!
  本来还想回去偷偷摸摸喝两口小酒的,现在……
  不敢浪了,再也不敢浪了。李世民有点委屈地想:他遵循医嘱还不行吗?
  五十五年,不就是八十四岁?他努力努力,说不定能活到那个岁数……吧?
  又注意到山鬼口中的“再次反叛”,李世民顿了一下,问:“之前东突厥还反叛了一次吗?”
  山鬼哼笑一声,“因为羁縻州。”
  突厥人一直在竖着耳朵听,听到羁縻州时,互相交换了眼神。
  ——羁縻州是什么?
  ——我不知道羁縻州,你们听说过吗?
  ——难道是唐国某个州的名称?
  ——唐人究竟要怎么对待我们?该不会是想要杀降,特意在这场合说出来,当场宰了他们助兴吧?
  这眼神对得一头雾水。
  每一个突厥人都觉得对方可以完美的接收到自己眼神里的含义,然而,所有突厥人都只能看到同伴青蛙一样瞪凸了的双眼。
  “……”
  良久,突厥人放弃了眼神交流这么一个高端的方式。
  而上首,李世民皱起眉头,“羁縻州……”
  从东突厥被灭国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无论大朝堂还是小朝堂早已吵出了一个如何对待突厥降民的办法,便是羁縻州——
  将突厥人安置去边境,允许他们继续放牧为生,沿用风俗习俗,保全突厥的部落组织,以突厥人管突厥人,使他们成为唐朝北方的藩篱。而为了防止叛乱,突厥贵族则被留在长安,充当皇宫侍卫。
  这道指令还没有颁发出去,皆是在朝堂上讨论,山鬼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且,突厥还是叛乱了……难道羁縻州政策不行?
  “难道朕还是该像晋朝那般,化胡为汉,将突厥人内迁大唐境内,转化为唐人?然而,晋朝八王之乱的前车之鉴还在,朕实在不想大唐重蹈覆辙。”
  宴席结束后,李世民把自己一帮心腹拎去平时他们开小朝会的宫殿里,直言不讳地问:“辅机,克明,玄龄……你们都说说,朕应当怎么做?”


第130章 羡慕杨广
  在今天宴会之前; 朝堂商议之时,臣子们就已经给出了三种办法。
  其一:化胡为汉。突厥人是迫于武力才不得已归顺大唐,倘若大唐国力衰退,他们必然会反叛; 所以; 应当将突厥人分散安置在内地各州县; 强制他们以唐人的生活习性生存; 改其风俗,弃牧务农,使他们渐渐与唐人无异。
  其二:便是李世民现今准备采用的羁縻州政策,把突厥人安排在北方边境,成为对外的屏障。
  其三,胡汉分离。还是让突厥人回到北方故地,但是要分而治之; 部落首领由大唐任命,各部落划好边界,禁止相互吞并,同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监管他们。
  已经被点名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几人对视一眼; 也只能站出来。
  长孙无忌斟酌着说:“陛下; 山鬼提到突厥反叛是因为羁縻州; 臣认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李世民眼眸微动,“何意?”
  长孙无忌道:“陛下设立羁縻州;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唐子民的伤损; 让突厥人去守卫边境。”
  李世民微微颔首; “不错。”
  长孙无忌叹息:“陛下,十年二十年尚可行,整整五十五年……陛下又是锐意进取之辈,说不准皇子也是随了父,这个中消耗,恐怕突厥人早有怨言。”
  房玄龄也叹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杜如晦冷声道:“突厥人不去作为屏障,那用血肉填上去的,就是大唐的士卒了。”
  来小朝会的,还有不少武将,此刻有一个算一个都在点头。
  突厥人属于外族,是让他们顶在前面,使唐人活下来,还是让唐军守卫边境,有所伤亡。这群大唐武将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选。
  房玄龄道:“克明,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如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力强时,突厥人自然只能忍着不满意,可当国力弱小后,他们便会反咬一口。彼时本就内忧外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