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家家主二话不说:“足下喜欢便拿去。”
  他看着那女子; 抬手作礼,“不知山鬼驾临,是崔某招待不周。”
  此人竟是这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山鬼?!
  崔家长子忍着羞窘,飞快瞄了山鬼一眼,将吟笑的容颜刻在脑中。
  倒真是……穿着大方,清丽无双。
  “不必。”山鬼漫不经心收回手,道:“此物美则美矣,无甚灵魂。”
  祂拉开椅子,比主人还主人地坐在上边。“崔氏?将五姓七望家主唤来。”
  *
  在崔家家主的邀请下,其他家的家主很快便过来了。
  寒暄之后,其他家主便低声询问:“山鬼?祂找我们作甚?”
  崔家家主叹息一般说,“吾若是知道便好了。”
  又将祂突然出现在家中书房的事描述了一遍,重点在“突然出现”。
  其他家的家主听罢,刹那绷紧头皮。
  能突然出现在书房,就能突然出现在别的地方,绕过守卫,绕过所有人目光,出现在人的床头,在夜深人静的熟睡中,取走性命。
  ——当然,山鬼想要他们的命,又何须那么麻烦,或许,五鬼搬运之术就能带走他们的头颅。
  到了书房,山鬼也不拖沓,径直说出自己的目的。
  “这猪膏,吾不止要发放下去,还要领猪膏的人都涂在身上。吾不管尔等与皇室有多少龃龉,自己有多少计较,猪膏之事,是吾要办成的事。”
  祂坐在胡椅上,却好似居高临下望着他们。
  此时,方是神明傲慢的经显。
  “此事若是出了差错,吾不管旁人,只算世家与吾作对。”
  “生前,吾不清算,死后,再与尔等计较。”山鬼一根手指轻轻抵着下颔,眼眸含笑,“吾与泰山府君,交情不浅。”
  五姓七望的家主心里简直想骂娘。
  古人非常重视死后的事情,不然也不会搞什么陪葬物,活人殉葬,他们讲究的就是事死如事生。而泰山府君,传说中为地府之主。
  他们也知道山鬼为什么找上他们。
  给每一户人家发放猪膏,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涂到身上,可不容易,朝廷办不到,朝廷没办法保证所有发放猪膏的小吏都清正廉明,不贪墨。
  而猪膏,如果全交给普通百姓,会被他们藏起来吃掉,还不是每天都吃,而是偶尔挖一小勺——这么一小点,可起不到每晚御寒的作用。
  当然,也有可能转手卖掉。
  对此,朝廷那边拿出来的应对方法,是由各县官吏把所有人召集起来,或者拎起猪膏照着人头入户,按天分发,看着每个人涂完猪膏,才被允许放回去——有一定资产,看不上这点猪膏的人,可以不领取,不领取的收归朝廷,但是,资产稀薄的,必须到场涂抹猪膏,否则,会对小吏施以私吞猪膏的怀疑,由朝廷调查,倘若当真私吞了,严以重惩。
  不过,还是那句话,皇权不下乡,命令是下了,能不能实施到位,没有人敢打包票。
  然而,世家不一样,世家,用比较俗气的称呼,那就是地头蛇,有的时候皇权做不到的事情,世家却能够轻易做到,归根结底,就是世家掌握了地方。
  那些官吏敢仗着天高皇帝远糊弄朝廷,却不敢糊弄跟他们就近生活的世家。
  五姓七望的掌舵人们相互间对换眼神,心里琢磨了一下,确定这不是什么大事,不会伤到世家——仅是稍微费些力气,监督一下地方官吏罢了。便将此事应了下来。
  山鬼含着笑意的眼眸在他们身上环视一圈,没有说什么威胁的话,也没有说什么鼓励的话,只是那么看了一圈,随后,消失不见。
  崔家家主浑身一放松,随即,唇角流露一抹苦笑。
  是了,祂本就不需要再说什么,身份的差距,自然就会让他们这些人倾尽全力去完成。
  他们不在乎皇权,可他们没法不惧怕神明的力量。
  *
  所有人都以为山鬼是瞬移走了,唯有山鬼自个儿懂,她只是回到了厨房空间,默默等着夜晚所有人都睡下,然后冒出来,翻窗离开崔府。
  青霓叹气。
  谁让她这个金手指,入口和出口是同一个地方呢。
  小树苗兴奋地在青霓耳边叽叽喳喳,“宿主好厉害,这样就解决了猪油能不能下发到每一户的问题。而且,说是死后再清算他们,这样,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那些人没有立刻受到惩戒,也可以推说是都给他们记着账。”
  青霓倒没有被冲昏头脑,“可惜这样的威慑只能用一次。”
  “啊?为什么?”
  “过犹不及,用多了,就过界了。”
  翌日,那些猪膏都由人整理好,要送往各县。
  然后,李世民听说,五姓七望专门派了家丁,帮助朝廷护送猪膏。
  “嗯?他们有这么好心?”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说五姓七望是盯上那些猪膏,李世民是不信的。哪怕他们刚买雪盐大出血了一回,也不至于看上那点子东西。
  还是长孙无忌从自己本家那边打听到了消息,“似乎是山鬼不希望自己的游戏没有一个完美的收场,受到祂的威慑,五姓七望决定联系大大小小的地方望族,为朝廷提供帮助。”
  李世民恍然大悟。
  “辅机。”
  “陛下?”
  “其实……”李世民露出一点浅淡的笑意,“山鬼也是一位很好的神祇。”
  尽管做事另类了一些,却也很好了,尤其是,对大唐,对他都特别好。
  长孙无忌腹诽:恐怕世家那边不会觉得这是一位多好的神明。
  *
  春寒难耐,是对于百姓而言。贵族揣着袖炉,呼朋唤友,出门踏青,于冷风萧瑟的山花前,吟诵几首新想出来的诗,周边人吹捧,流传出去后,又引来其他文人赏评。
  而百姓,三五个人团在床上,抱着铁块一样冷硬的被子,试图取暖,被子里成团的,仅仅是芦花、蒲绒。
  黄泥巴是少有的,拥有一个正经名的百姓,虽说和大户人家没法比,却也自个儿认为比什么“张二”“赵三”强。
  “当家的。”娃他娘孙小娘牙根打颤地走进来,屁股往床板上一坐,挤着他抢被子,“我们存的柴草少了,刚用完,晚上没法子烤地面取暖了。”
  “俺们还有钱买柴火吗?”
  “买不起啦,前些天借二叔的牛车去县里看了,最便宜那家的柴,都要每秤五文啦。”
  “五文?每秤?一秤十五斤,它能烧几灶?!怎么用得起哦。”
  “……”沉默了一会儿,孙小娘轻声道:“娃快冻死了。”
  黄泥巴咬咬牙,“我去山里瞧瞧,说不准还有剩的柴禾。”
  孙小娘没说话。
  怎么可能会有呢?掉在地上的枯枝早就被人捡走了,枯树他们又没有斧子砍,哪怕有斧子,手都冻得发抖,哪里有力气砍树?
  何况……
  “山里有狼,还有大虫。”
  黄泥巴想了想,跺跺脚,“我晚上去乱坟那边!”
  “你去那儿!你……”
  黄泥巴咬着她耳朵说话,生怕别人听见了,抢了他的“柴”。
  “骨头,也能烧火。”
  听到他神神秘秘说完的话,孙小娘瞪大眼睛,呼吸急促。
  大家都知道骨头能烧火,不然也不会有骨灰了,但是,烧人尸体这种事情,实在是缺德,被人知道……
  胸膛起伏半晌,她才从牙缝里挤出来,“要被戳脊梁骨的……”
  “不这样就得冻死!俺们和娃儿,一块冻死!能当好人,俺也想当好人,家里有用不完的钱,高兴了,不高兴了,就给人送柴草,送米面。但是,娃他娘,我们当不了好人。”
  便在这时,有敲门声传来。
  黄泥巴从床上蹦起来,把家里唯一那套短褐拿在手里,往身上套,一边套,一边问是谁。害怕刚在的窃窃私语被听见,问话的声音都是发颤的。
  “黄泥巴——”
  黄泥巴听出来,是里正的声音,带着一丝喜庆地喊——
  “叫你的娃和娃他娘出来,朝廷给你们发猪膏啦!”


第156章 必须做到
  就像过年一样。
  尽管黄泥巴打小就没过过什么好年; 在他脑海里唯一一次收到礼物,是他八|九岁那年,耶耶送给他一柄小锄头; 让他学着跟他怎么地里刨食。
  孙小娘也是差不多。
  直到猪膏真的涂到了身上,他们才恍惚回神。
  孙小娘的猪膏; 是一位婆子帮着她涂的。整个过程中,她紧张得不行; 面庞上充满了无措,不止一次问——
  “这猪膏真的是给我涂的吗?”
  “不收钱吧?”
  “别人家也有吗?不是单单我们家?”
  她怕只有他们家有; 是无事献殷勤。
  婆子已经帮了不少人家的女子涂猪膏; 这样的问话这一路过来,早已听过无数次。每一次她都很有耐心地回答——
  “真的是给你的。”
  “不收钱。”
  “朝廷发的; 只要登过户籍,每一家,每一个人都有。”
  孙小娘点了点头; “就像田。”
  朝廷会给每一户发田; 一顷的地; 不过; 规定是一顷地; 实际上; 他们家受田仅有三十亩; 税是照一顷地的收; 她都想好了; 这个春寒如果熬不过去,那就学她叔; 带着一家子给那些贵郎君家里当佃户去。
  幸好; 现在看着; 感觉能够熬过去了。
  猪膏涂满全身,身上是一股油香,孙小娘咽咽口水,却又不敢吃。
  里正说了,他们每个人的猪膏都有份额,要是把身上的舔掉了,就会有人立刻给他们涂新的上去,可如果他们忍住,天气回暖时,份额里还剩多少猪膏,都留给他们。孙小娘不识字,也没想过她冷得缩在家里,官吏哪里清楚她有没有舔掉身上的猪膏,只是理所当然觉得,官吏一定有办法知晓她的情况。
  ——就像坚信皇帝是用金锄头种地那样的坚信。
  一家子都涂完了猪膏,黄泥巴跑了进来,咂咂干裂的嘴,感慨:“乖乖,皇帝陛下好有钱,娃他娘,你看到了吗,那么多猪膏,俺们省着吃,每个月只挖小指头这么点,能吃到过年,现在全抹身上了。”
  孙小娘也心疼猪膏,但是,同时她也目露向往:“陈婆子都跟我说了,今年春天要是早点回暖,咱们用的猪膏少,剩下的猪膏都给我们,到时候,我们拿去县里卖了,或者留给娃子吃,那可是猪膏咧,咱们只有过年时才能让嘴巴沾沾味道。”
  黄泥巴觉得官吏的话不能相信,那是哄人的,却又隐隐横生出一丝微弱希望。
  也许呢?
  也许他们也能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也许……
  他们做不了好人,但也不用去做挖人尸身,烧人骨头,打扰死人安宁的恶人了。
  “娃他娘,俺感觉身体有些暖起来了,这猪膏,真的有用咧。”
  *
  五姓七望头回拧成麻绳,合力去做同一件事,那效果惊天动地。竟是没有一个官吏贪墨猪膏,也没有一位在籍百姓分不到猪膏。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家主,都下大力气去整治此事,事关他们会不会死后被清算,谁也不想去赌这个可能。
  ——至于那些浮户,不在户籍上的人,也不会因为区区一点猪膏,就回去忍受劳役之苦与征税之伤。猪膏之事,没能在他们心里造成任何影响。
  地头蛇一动,没有地方官吏敢于为了区区猪膏就扛上当地望族,哪怕那些猪膏累积起来,已是一项不小的财富。
  “陛下,报——”
  “猪膏发放成功!贫人很高兴!富户没有几个去领取的。”
  正常,有钱人能够随便烧木炭,更有钱的,还往木炭里加各种香料。谁想身上涂猪膏搞得黏黏糊糊的。
  “甚好!给朕取一壶酒来!”
  “陛下,山鬼……”
  “咳咳!一碗,一碗总行了吧?”
  “陛下,山鬼……”
  “一杯!”
  “陛下……”
  “半杯!不能再少了!”
  “陛下,小的是想说。山鬼已经将宫里的酒都带走了,还交代了皇后殿下,殿下特意吩咐良酝署令,为陛下身体着想,酿好的新酒不能再随意呈予陛下。”
  李世民脸一下子垮了下去。
  没酒……没酒这日子怎么过嘛!
  身体怎么了,他身体好着呢!就是昨晚熬完夜后,心跳有点过快,脑子有点晕,这算什么,他行军打仗时,一昼夜还能追敌二百里,那可比单纯坐在书房里熬夜辛苦多了。
  “去,准备一套常服,朕要出宫!”
  石炭多是穷者用,如今家家户户有猪膏取暖,为了省柴火的花销,他们极少购买石炭,市场上石炭的价格定然下降,可能下降一两成,可能下降三四成。而商贾逐利石炭已然谋不到太多利,他们会想办法将这部分损失补回来。
  李世民:“木炭所费之价是否上升了?”
  汇报的下属没忍住脸上的惊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