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君。”
  崔家家主:“嗯。”
  他眼睛注视着鱼线早已沉下,鱼儿拖着鱼饵在水下扑腾,差不多要没有力气了。嘴角微微弯起,开始发力,拽线。
  大鱼腾空而起,鱼尾甩在空中,飞出一道银线。
  管家:“我们的入账少了三成。”
  “什么?!”
  崔家家主猛地要回头,
  “啪——”
  大鱼甩到了他侧脸上。
  崔家家主立刻“哎呦”捂住了脸。


第179章 推恩阳谋
  崔家家主假装自己没有被鱼打脸。
  崔家管家也假装自己没有看到家主被鱼打脸。
  用手帕拭过脸后; 崔家家主仿佛无事发生,问:“怎么会少了三成?”
  管家:“是盐铺收入,从六月下旬开始便有所下降。”
  六月?现在已经九月了。
  崔家家主眉头紧蹙; “为何现在才禀告?”
  管家解释是因为账本有波动很正常。
  崔家家主一想; 也对,总不能哪个月一有降势就过来汇报,谁家赚钱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上扬之势。
  管家:“直到如今,奴发觉三个月来下降的收入过于夸张; 这才察觉出问题了。”
  “倒也不一定是有人捣鬼。”崔家家主思考,“譬如六月,山东大旱终于爆发。李二虽然迁走了非浮户的农人,那些家里不需要种地,或者户籍挂在世家家籍中的奴子与佃户,却没有被迁走。在六月以前,天下人早知道那些地方会发生灾害; 定然提前囤积了物资,而六月中旬方开始显出大旱影响,山东境内铺子的收入因此有所下降; 并非不可能。”
  “七月仍受着六月旱灾影响; 到了八月,关东及河南 、陇右沿边诸州; 霜害秋稼,这些地区亦有崔家的铺子; 收入大跌实属正常。”
  “如今是九月,本月刚开始没几天; 便一直大雨; 到今日; 关中霖雨成涝,山鬼应当没有告知朝廷这一次雨灾,否则皇椅上那位早勒令关中农人弃麦种蜀黍了。若非朝廷拼命救灾,外加别的灾区农人被提前迁走,恐怕关中人早已开始卖儿卖女。”
  毕竟,春季有灾,夏季有灾,按照以往,朝廷总要救灾吧?救到秋季,好嘞,又一个地区遇灾,又是一大片粮食没了,然而朝廷也快没粮了,百姓怎么办?他们只能尽量活下去,哪怕卖儿卖女。
  幸好春夏的灾情有山鬼提前告知,朝廷提前迁人,现在他们至少能自给自足,到了九月的涝灾,国库里才尚存赈灾的粮食。
  说到这个,哪怕世家和朝廷不是一路人,崔家家主都面色古怪,忍不住说一句:“李二……挺不容易的。”
  要不是李渊是正常退位,要不是李渊时不时出现在人前,很明显过得很快活,崔家家主都要猜李世民是否逼迫李渊 退位,大不孝,遭遇天谴了。
  越说,越觉得这才是真相,崔家家主唏嘘:“连番灾变,收入减少实属正常。”
  管家忧虑不已地看着自家家主,声调比往常都低上几分,生怕刺激到他,“奴只看了关中地区的账本,除去九月,前几月皆无事。”
  但是,盐铺的收益仍然呈直线下降了。
  这其中绝对有鬼。
  崔家家主脸色不大好看,只道:“查了吗?”
  管家垂首,“奴无用,看到账面不对,遣人去查了,只发现是客人变少,却不知为何。”
  崔家家主怔了一下。
  能避过世家探查的势力,实际上并不多,是同为五姓七望的准备搞掉清河崔家,获取更多的利益,还是……
  他看向皇宫方位,眉头一点点皱深,“你往那个方向查,查不出来,就查长孙无忌,查房玄龄,查杜如晦,把李二的心腹都查一遍,”
  李唐皇室对世家下手了?现在?天灾横行,朝政未稳的现在?
  李世民疯了?
  三日后,管家查出来了。
  李世民那一伙人并未过于遮掩毒盐变好盐的事,也遮掩不起来,只不过是崔家之前没往毒盐想,也就没有去查毒盐的销售量,毕竟,岩盐有毒,若非不得已,谁会去想买呢?
  调察的结果放上崔家家主桌面,几乎炸了个天崩地裂。崔家家主睁着眼睛晕了过去,崔家一阵兵荒马乱,七手八脚将他抬去床上,又骑马请来医师,得知是怒极攻心。
  崔家长子忍着气,质问管家:“究竟发生了什么!”
  管家目光往下垂,只说不能说。
  崔家二子,也是嫡次子,脾气火爆,揪着管家的衣领子就要打人,被崔家长子呵斥住。
  足足等了大半日,崔家家主方才悠悠转醒,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差人去请其他几家家主过来,面对儿女们困惑的眼神,也只当没看见,将那些孝子贤孙都赶走。
  五姓七望家主再次聚首,都有些脸色古怪。
  嘴快的,脱口而出:“离上一次聚首,还没够一年吧?”
  短短一年之间,李二就多次出手了?
  崔家家主好像一座冰川坐在主位,浑身嗖嗖散发冷气,“诸位,此番是生死存亡之迹,李二要撕破脸皮了。你们或许还不知道,但,你们的账房或者管家,很快就会上报了。”
  有人或许已知晓,面沉如水。
  有的人却还面面相觑,“怎么会,李二不要他皇位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他们也不是那种束手就擒的,之前退让是为了家族生存的大局,但如果桌子都掀了,他们还管什么大局,拼了命也要搅他个天翻地覆。
  崔家家主把自己查到的事情一说,重点在毒盐变好盐,以及好盐的定价上。
  “他李二拿出白盐,撕下普通盐的市场,这没什么,哪怕是他高价卖给我们,我也能忍,然而,他将白盐定价与毒盐一致,那就是要逼死我们了。”
  崔家家主眼瞳里好似有火苗,顷刻席卷成火海。
  声音是咬着牙说出来的:“就连那些小世家,也在偷偷买白盐。”
  其他人差点被这消息抽干力气,甚至有端坐不住的,四肢一软,靠在了案几上。
  他们当然不是觉得小世家背叛了他们,本来就没有忠诚,只不过看他们和皇族哪边利益更大罢了。他们仅是从中看出了一股不妙的意味——
  以往的市场是这样的。
  高端市场,是他们掌握的青盐,以及西域商人的西域盐,这一部分,买家有占青盐少的世家,以及没有青盐盐池,追求奢侈品的小世家及富商,官宦。
  中低端市场,是普通盐,买家有财力实在不足支撑日日吃青盐的一部分小世家,商贾,官宦,以及,大量布衣。
  岩盐,是连普通盐也买不起,只能赌一把赌自己不会出事的底层百姓。
  五姓七望也需要钱,他们又不是喝西北风就能过,赚钱的大头便在家里的盐铺上。尤其是贩卖普通盐的盐铺,占了他们收入的六成。
  “自晋乱后,五胡乱华,十六国齐立,南北割据,足足二百八十五年的大争之世,我们存活了下来,并且借着当时时局混乱,揽地收人。”
  崔家家主沉沉地述说。
  乱世导致盐地大多在世家手里,他们有钱买,有部曲争,那时候没有律法,没有皇权,谁抢到了就是谁的,而盐地的重要性,谁不知晓?
  隋朝太短,都没怎么收回来,就又迎来了隋末乱世。
  唐朝,不是他们五姓七望吹,朝廷想要收回,没有百年功夫做不到。
  ——事实也是,除去建国初,大唐需要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允许盐业私营外,后来,稳定了就开始试图回收,一直收了百余年,哪怕到唐玄宗那会儿,大唐盛世,想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实行盐业官营,都碍于反对者居多,只能不了了之。直到唐玄宗儿子那一代,才彻底把私营转为官营。
  崔家家主:“而现在,我们在关中的普通盐卖不出去,砸在手中,被李家那群土匪抢走了这部分收入……”
  至于其他地方……开什么玩笑,商贾会放弃这份利益?三十四文一斗的上等盐,现在皇室是限购,等市场稳定下来,他们开放了限制,多的是商人低买高卖去关中之外,就算只买一两百文,也比普通盐便宜。
  荥阳郑氏的家主深吸一口气,“那我们降价呢?”
  “什么?”
  “我说,我们的盐铺也降价,它那白盐肯定不是凭空生成的,将毒盐变为白盐,消耗的人力必然不少吧?”
  荥阳郑氏家主眼里闪过狠光,“降价,降到他们白盐的成本价之下,拖死他们。而且,我们不限购!”
  范阳卢氏的家主有所迟疑:“可这样,天下会生乱……”
  “现在不乱,我们难道就过得好吗?之前步步退让,你看他李二如何?还不是看我们好欺负,想要撕破脸皮?天下是他李唐的天下,百姓是他李唐的百姓,与我们何干?”
  荥阳郑氏家主冷笑一声,“他李二不仁,我们便不义!”
  几个家主商量一下,觉得可行。
  李世民如果软下来,他们也尽快收手,好让朝廷知道他们五姓七望不是软柿子,可如果李世民顽固不化,大不了就一拍两散。
  他们互相约定后,各自乘坐马车回家,准备过几日一同发力,狠狠搧朝廷一巴掌。
  然而,就在他们商议好的第二日,从吏部尚书升为尚书右仆射的长孙无忌,走进了崔家嫡次子的大门。
  崔家嫡次子警惕看着这位李唐皇帝的心腹,皮笑肉不笑,“长孙仆射来此,有何贵干?”
  长孙无忌安抚地笑着,“二郎君莫怕,某今日前来,是想问郎君,可有意向与陛下合作。”
  崔家嫡次子:“???”
  “让我和陛下合作?”
  你长孙无忌没睡醒吧?他是崔家人!还是嫡次子!
  长孙无忌先说了白盐的事,又解释:“皇家力有不逮,无法兼顾天下的盐铺,保证所有人都能维持限购,而非暗地里多卖。陛下思来想去,认为二郎君有大才,欲与崔家合作。”
  说完后,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郎君明年便要分家出去了吧?”
  崔家嫡次子瞳孔紧缩,推恩令三个大字在脑海浮现。
  家族教导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观念在他脑海中徘徊。他应该嗤笑,应该对长孙无忌的话不屑一顾,把他狠狠羞辱一顿后赶出去。
  可是……
  可是……
  明年他就要分出去了,家产大头都是他要继承家主之位的大兄拿的,家里盐业再大,分到他手里的又能有多少?
  而李二……不,陛下他承诺,加入他们那边,他不仅能拿到别州的什么白盐代理权,还允许他免盐税三年。
  崔家嫡次子呼吸越来越急促,眼神游移不定。长孙无忌不紧不慢地在房中踱步,欣赏着房中景致,也不催促。
  一……二……三……
  长孙无忌听见崔家嫡次子诚恳的,恭敬的一句:“长孙公。”
  而这样的场景,并非在崔家一家出现。


第180章 亩产暴跌
  没有世家子弟会不知道汉朝的推恩令; 这么一个明晃晃的阳谋,然而,人只要有欲望; 就很难抗拒它。
  凭什么他先出生,家里一切都是他的?
  凭什么我不是老大,我就不能过得比他好?
  凭什么我要为了别人不被弱化,而放弃自己的利益?
  如果本来没有也就算了,现在; 这份利益被送到他们手上,然后,为了家族稳定和谐,要他们放弃?
  谁能甘心?
  家族和谐,一百枚开元通宝说着大家公用; 实际里面有九十枚是继承人的; 剩下十枚看分配。家族不和谐; 一百枚开元通宝分了; 里面有二三十枚是你能自己支配的,而原本风光无限的继承人,也被迫只能支配五十枚。
  损人还利己; 多痛快啊!
  于是; 在五姓七望的家主要对盐价动手前,被自己儿子堵在了书房; 有嫡次子; 有其他排行的嫡子,甚至还有颇受宠爱的庶子。
  李世民让心腹找的人都是世家子中受宠且有野心有手段的存在; 他们察觉到了家族的动向; 找准机会; 和自家亲阿耶谈了谈。
  谈过后,五姓七望家主迟疑了。
  当家主和当继承人不一样,在这群家主眼里,嫡子庶子,长子次子,都是自己的儿子,都是自己血脉的延续,其他儿子有利益可取,这样,万一宗支遭难了,还有分支可以延续自己的家族,
  何况,给其他儿子利益,那也是相当于给这个家族利益啊,只是没到家族手上,到的是他们儿子手上,他们之前想闹,不就是因为利益大受损失吗?
  既然现在李世民已经退让了,他们也犯不着去铤而走险。
  各家家主又聚在一起,各自对眼神,彼此间懂了想法。
  ——主要是李二手里有兵,朝廷不弱势,不然还想搞白盐代理权?老子直接不鸟你,不让你的盐送到地方,送盐的人路上出点意外,或者强压着朝廷把白盐利润分出来,家里的儿子们也不会闹了。
  崔家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