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孔夫子,身长九尺六寸,腰别长剑,脚踩战车,徒手举起重几百斤,长四、五丈的城池门栓,真是勇武又有力气。
  何为君子六艺——射箭射死你!驾车创死你!
  当然,嚷出这种歪理,曲解先贤本意的那几个博士,被辈分更高的自家大佬拎回去,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汉朝的数学大佬们也开始争,这个说,我创造的符号更简洁好记,那个说放屁,这符号歪歪曲曲,简单是简单了,和“自乘”(平方)、“开之”(开方)、“实”(被除数或分子)等等,有一铜板关系吗!然后,之前那个又说,符号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和文字意思一模一样,先设定好,以后多用用,自然就会记住了!
  争着争着,各有各理,找第三方评理,结果第三方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你们三方混战,搞起械斗的理由?”
  负责统率北军,稳定京城秩序的中尉愤怒拍桌子:“这个月才刚开始不到两天,已经第三起了!你们知道我头有多大吗!这是在浪费北军兵力!”
  汉家重视数学,数学大佬们在朝堂上也是大佬,然而此时自知理亏,只能默默听训。
  毕竟,长安三天两头起械斗,看上去就是国家首都管理不行,治安不行,这是会影响中尉政绩的!让人家骂两句吧,人家也确实很苦,眼底青黑到陛下都于心不忍,派人慰问了。
  这么争来争去,三个月转瞬即逝,青霓一问,好家伙,文字才简化了四个,数学符号比文字好,有八个呢!
  刘彻露出尴尬神色,试图解释:“自古文字改良就是大工程,至少要三五年时间……”
  青霓默默点头。
  *
  三月是一部分地区往地里撒种子的月份,也是冬小麦的返青拔节期,需要被除草,加深地头沟,疏通田外沟渠……总之就是农民经过几个月的休息后,又要开始干活的月份。
  精卫不需要干活,但是竟然有两个农家弟子求到了精卫祠中,请求神灵评理。
  左边农家弟子说:“天神,下个月宿麦就要抽穗了,我认为鸟会啄食麦穗籽粒,应该扑杀田里的鸟!”
  右边农家弟子说:“天神,我认为事有两面,鸟儿虽然会啄食麦籽,但也会捕食田间虫子,让庄稼生长更好,整体来看,不要驱赶扑杀鸟儿对庄稼更好!”
  “我们争执不下,特来请教天神。”他们眼中闪着信任光芒,“炎帝擅农,殿下也一定精通农事!”
  青霓:“……”
  你们来问一个地都没种过的女孩子农事?
  青霓也头大了,堪比被折磨了三个月,体重足足轻了二十斤的中尉。
  看来只能动用外挂了!
  “你们先回去吧。”精卫高深莫测,“明日再来,来后,告诉我你们在今日做了什么事。”
  青霓迅速下单了一个新二手kindle电子阅读器,让商家往里面下载有关于麻雀益害的论文,最好要附带实地调察数据的。
  店家那边手脚很快——主要是青霓加钱了,相关论文便加载入二手kindle电子阅读器中,发货给青霓。系统在货到了之后,立刻连接进去,发挥人工智能的优越性,一秒钟读完所有资料,给青霓罗列出需要的知识。
  第二日,两名农家弟子又来了,事无巨细地汇报了自己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询问长辈,翻找农书,进行辩论。
  精卫:“所以,你们没有实地调察过吗?”
  两名农家弟子神情痴滞。
  神灵叹气,眼中满是失望,“汉皇告诉我,农家奉神农为祖师,但我父在面对哪个草药有什么效用问题时,从来都是自行试药,验证之后方才宣扬出去,你们只是查询书籍,争论不休,却不去亲自捉一只鸟来看一看吗?”
  这两人先是愕然,随后,羞愧地低下头,不敢言语。
  精卫说:“我认识一些道友,以农入道,昔日他们还是凡人时,走遍燕赵之地,捉了八百四十八只雀鸟,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剖开身躯,翻找食物。”
  “他们发现,雀鸟在冬日时,体内多草籽。春日时,它们要养育幼雀,体内多是虫子与虫卵,到了七八月,雀鸟便啄食庄稼。秋收之后,体内多是农田剩谷与草籽。”
  “你们说,春三月,需不需要驱赶雀鸟呢?”
  农家弟子羞耻地以袖掩面,“弟子明白了,谨遵天神教诲!”
  精卫:“我这里只说了雀鸟,还有其他鸟儿……”
  这二人重重跪下,齐声道:“弟子会去田间,将每一种啄食籽粒的鸟儿捉走,认真观察其究竟该不该驱赶。这些知识,弟子会亲自去观察,整理,谢天神点醒弟子!”
  精卫这才欣慰点头,“去吧。”


第297章 唯一太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青霓将这枚种子借由农家弟子传了出去; 在大汉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就是传出去的方式有那么一点点不对。
  写故事来述说观点,属于诸子百家固有技能; 区别在于,以前他们是编故事,这一次则取材于现实——
  长安有精卫祠,十分灵验,香火不断。农人拜求:“春,应驱鸟否?”精卫乃曰:“汝还; 遇事则记,明日归,驱与不驱可知也”
  旦日,农人归; 曰:“犹无奈何也。”精卫问其故,曰:“余已读农书,问师,访诸知交,未之用也。”
  精卫曰:“不若解鸟。”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鸟食春粟否,亦当问鸟。
  故事是没问题; 不过,诸子百家把它编进自家典籍; 在后面添上话后,就有问题了。
  儒家那边说:儒学里有句话说“欲速则不达”; 农家学子求快; 只想着翻寻出来现有知识; 去证实春日该不该把吃麦穗籽粒的鸟儿赶走; 这样终究没办法起作用。
  ——暗示精卫教导农家学子应该耐下心去实践; 是更喜欢儒家文化。
  墨家那边更直白一点,直接:精卫这么说,是认可墨家理论——作为一个“士”,只有学识远远不够,亲身实践才是根本啊!
  道家说:精卫所言,意为天地有规律,就像太阳东升西落,农夫春耕秋收那样。大雪落下会使人在天寒地冻中死亡,然而,大雪也会冻死地里害虫,第二年便是丰年。鸟吃麦籽合乎规律,它吃麦籽时也会吃掉田间啃食作物的害虫,这就是自然之理,不应由人意志去强硬改变。
  还有法家、名家、兵家……
  能掺合进来的全掺合进来了。
  书籍发行前,各家都不知道对方打着同样主意,书籍发行后……
  “等等,你怎么也用了这事写故事?”
  “拔剑吧!精卫一定更认同我家!”
  “竖子,满口胡言乱语,拔剑吧!”
  青霓托腮。
  白鸠不明所以:“衣衣?”
  “统统,我感觉我差不多该走了诶!”
  “嗯?怎么这么说?”
  “白玉京开过了,那些知识基本传出去了,接下来就看汉人自己努力了,我继续留在人前,会很容易暴露我并不能长生不老,这样,马甲就岌岌可危了。”
  当汉人发现精卫不是精卫,事态发展反而会变得严峻。
  “长生不老?”白鸠好似想起什么,立刻眼睛一亮:“如果衣衣你一直在架上,身体机能就会停止,这方法本来是对卖活物时,活物存活的保障。”
  青霓摸摸下巴:“统统,你可以申请锁住这个世界,从我走后到刘彻死亡这段时间吗?像你之前说,锁住之后,就不会出现其他系统穿越进来那样。”
  “可以啊!”白鸠挺挺胸脯,大声说:“小事一桩!”
  “这样就够了。”
  “够了?”
  “你看到这次诸子百家编故事了吗?”
  青霓将双脚探进清溪里,轻轻踢溅起水花。目光顺着视野望向远处,小鱼游到她足边,鱼鳍轻轻搔动她足心,足背便绷紧,弯成了弓。青霓便控制不住笑出声,笑声粼粼融进溪水中,与双足周围荡开的波纹一同摆动。
  “大汉里人精那么多,接下来又是文化盛世,我继续留下来,怎么玩得过他们。你看这次,我只是给农家弟子说一下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们就能抓住机会,让自己得到好处,玩不过,真的玩不过,而且,我的长处又不在智商上。”
  裙边像是波浪,散开在岸边。她笑着站了起来,赤着足在河边起舞。
  身体每一次旋转,裙摆便若鸟羽伸展,岸边铺了一大片脚踏感应发光地砖,脚尖点在砖上,便有艷丽光晕亮起,如活物游走,与天神追逐,嬉戏。
  阳光都好像要化在她身上,金芒熠熠,远望之,煌煌若神。
  “我只需要安排一个完美退场,让他们对世上有神坚信不疑,哪怕往后几十年再见不到神迹就足以。几十年内,坚信白玉京中书是真实,是后世之书,对大汉有用,大汉的发展绝对会匪夷所思。装神弄鬼,并能够让人信服,这才是我的优势。”
  *
  精卫发出神谕。
  四月,大汉将会有冰雹降下,关东地区十几个郡将发生严重饥馑,已到了人吃人地步。
  众人骇然。
  水灾刚过去,今年又有雹灾,甚至造成后果比水灾更严重,大汉为何如此多灾多难!
  刘彻问臣子:“仓中可有余粮?”
  大农令上前道:“国余粟一千六百万石。”
  其他臣子讶然,还有冒失的臣子直接问出声:“怎么会有那么多!尤其是上一年还有水灾。就算想要安陛下之心,也不该虚张声势到这等地步吧?”
  《礼记》里说,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大汉才脱离打匈奴这个泥潭不足三年,国储不足,又遭了一年灾,陛下还免了不少百姓租赋,并且下达四十税一的政令,现在别说九年的物资储备了,能有三年储粮,他们就可以笑出声了。
  现在居然有一千六百万石?!
  骗人的吧!
  大农令道:“水灾因着提前改了一部分河道,外加堵住多数汛急缺口,受灾并不十分严重。又有百姓被提前迁走,去往异乡开垦土地,陛下圣明,免了他们租赋,百姓手中有余粮,便选择将其出售与官府——除这些饥民外,还有其余地方农人,皆选择将粮食售卖与官府,又有当年赋税,一年下来,仓中粟积少成多,自然便多了。”
  这两年,刘彻又是打赢匈奴,又是在全国直播中露脸,答应降服匈奴后不随便开启战争,收割了一波民心,相对于商贾,许多农人都更愿意相信朝廷,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在这个以农为本,由朝廷安排资源更能使国家上下拧成一条麻绳的社会,这政策能够合理的,最大范围的将民间粮食收到国库中,再在需要时分发出去。
  如今就是需要的时候了。
  一千六百万石粟确实很多,分摊到十几个郡,两三百万人口里,能保证他们三个月的口粮,三个月后就是七八月,关东以外地区秋收即将到来,国库粮食便能再一次丰盈,到时,调出一部分粮种,以极低价格借与饥民,这一年灾情就能平稳过去了。
  精卫沉默着,这时候,轻飘飘报了出来:“后年山东有蝗,再过两年有旱灾……”
  便在这时,大汉君臣隐约听见殿外有雷鸣声。
  精卫语句顿也未顿,继续往下说:“再一年,旱灾并雪灾齐聚,再一年,旱灾与雹灾将降临……”
  那雷鸣声越来越大。
  刘彻脑海里陡然跳出一个词:天罚。
  然而,精卫似乎瞥了一眼殿外,手掌抬起,一道亮白光芒射出,雷鸣声便消失了。
  刘彻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想来应当是因为精卫父亲是天帝。天又怎么会罚帝女呢。
  青霓收起掌心迷你强光手电筒,接着说:“再一年,仍旱。”
  “又过两年,旱灾与蝗灾齐出。”
  “往后,连着三年,蝗灾不绝。”
  “蝗灾停止两年后,又有旱。”
  世人只说汉武帝穷兵黩武,说他治下海内户口减半,却绝口不提他统治时,这一年又一年的天灾,以及西汉低下的粮食产量。
  大汉君臣听得脑子一空,像是被东西敲打了脑袋与躯干,只觉得头嗡嗡,心跳跳。
  有一些人眼里闪烁起了泪光。
  为何大汉会如此多灾多难,难道上天对汉家不满吗!若是不满,直接降雷劈死奸人便是,为何要让百姓遭灾!
  “再过两年……”
  精卫忽然垂首,手掌捂住嘴,咳嗽了两声。
  青霓迅速把仓库里准备的小袋子塞进嘴里咬破,在里面液体涌出来后,袋子立即塞回仓库,大汉君臣便发现精卫指缝有血渗出——那颜色是灿金,若非血腥味散发出来,他们也不一定能确定那是神血。
  刘彻明明一直都擅长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