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臣构言”那份议和书。
  这东西破坏力太大,之前没拿出来是怕泄露后; 对于士气打击过大,宋军直接躺平摆烂——那时候大蛇军可撑不起多面开战; 对抗金兵。
  但现在; 可不怕完颜构这个官家影响宋军士气了。
  议和书爆出来第一日,当晚,不知道是谁往宫门口泼粪水。那味道臭得令人作呕; 值守宿卫看着那墙上淌下来的黑黄粪水; 腹中隔夜饭全吐出来。
  赵构得知此事,恶心之感浸透五脏六腑。
  “呕——”
  赵构边吐边质问:“贼人可曾抓住?究竟是谁胆敢如此大胆!”
  当然没抓住; 杨沂中不在,值守宿卫偷懒翘班,那个晚上都没人守宫门。
  值守宿卫不会告诉赵构这点; 只垂下脑袋; 用好似十二万分谨慎的语气说:“昨夜与贼人打斗; 臣无用; 让贼人逃掉了。”
  赵构端起冷茶一口咽下,这才让那股子恶心劲消退,听到这话; 他语调用力拉长:“让贼人逃——掉——了?”
  值守宿卫只满口请求赵构恕罪。
  赵构又气又恼; 却又顾及手下兵卒不多; 不敢过于苛刻; 只好口头上训斥几句; 实则轻拿轻放; 让他们务必要抓住贼人。
  现今没什么人把赵构这皇帝当回事; 宿卫抓捕起来便没怎么上心,足足七日都没有抓到贼人,反而让宫门口更添一些其他污物。
  第八日,一群贼人更大胆,直接摸进宫里,直奔后宫而去。
  潘贵妃夜里听到动静,睁眼一瞧,见个黑衣人从屏风后出来,似要欲行不轨。潘贵妃不惊不惧,只厉声道:“你若动我,明日我便往北寻大蛇军状告你欺辱妇女!你若杀我,贵妃被杀,大蛇军也不会不管此事。”
  那黑衣人一顿,转身就走。
  那宫人被惊入房中后,捂着嘴瑟瑟发抖,不敢言语,直到黑衣人离去,方才惊疑:“娘子,这……报官家名字,竟不如报大蛇军好使?”
  临危不惧劲头一过,潘贵妃浑身发软,倚着枕儿靠坐床上,语气淡淡:“人的名,树的影,大蛇军治下是一家【卖】【淫】场所也不许有,前些时候有人将几家子女卖来江南,大蛇军那些年轻首领勃然大怒,辗转三千里地,挑了江南十二家风月所,把人全救回去,同时救回去的还有里面其他女人,江北略人风气为之一清。谁都知道大蛇军嫉恶如仇,那黑衣人不敢赌大蛇军首领会不会厌恶淫贼。”
  宫人连忙点头:“原来如此。”
  潘贵妃问她:“旉儿如何?”
  宫人回道:“太子熟睡,未曾被吵醒。”
  “替我倒杯水来。”水杯递到潘贵妃手中,她捧起,忽地往宫人脚边一砸,水濡湿宫人绣鞋,碎片四处迸射。
  宫人慌乱一跪:“娘子饶命!”
  潘贵妃半阖着眼,语气平静:“本位平日里说,不许称旉儿为太子,你们将本位的话都当耳边风?”
  宫人连连求饶,言说自己再不敢了。
  潘贵妃这才饶恕她。随后起身,去隔壁悄悄看一眼儿子,满眼柔情。
  小孩才八岁,“宋无道”事件发生时,也才四岁,自那以后,潘贵妃再不许身边人称他为太子,自己还把孩子抱过来亲自抚养,也不许儿子出院落,养得他天真不知事,一直以为自己是寻常富户家小孩。
  ——在这条世界线上,没有发生苗刘兵变,赵旉也就没有因受到惊吓而病重离世。
  “儿啊……”潘贵妃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赵旉额头,“等大蛇军打进来时,发现你并不知自己身份,或许会饶你一命……”
  全世界都觉得大蛇军会造反。
  赵构也觉得。
  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噩梦连连,时常在梦中惊醒。
  今晚倒是没有被梦吓醒,正在浅眠,迷迷糊糊间,赵构感觉好像有人在摸自己。
  “!!!”
  赵构惊悚地睁开眼睛,发现不知何时,床边立着几个黑衣人,那虎背熊腰,还有手上重茧,都能感觉出来对方是男人。
  而这些男人在摸他的脸,摸他的胳膊,一边摸,一边赞叹:“这就是皇帝吗,养尊处优果然养得又白又嫩,没想到老子有一天还能摸皇帝。”
  赵构:“!!!”
  有变态!!!
  宿卫呢!宿卫死哪去了!
  白墙壁上,映着挥舞双手挣扎的人影,身上,是到处乱摸的手。
  赵构又恶心又想吐,喉咙泛着酸水。但他从来没想过,在他一心逃跑,下令禁止宗泽抗金时,在他说“臣构言”时,自己亲娘亲姐妹在金国过的是什么日子。
  *
  这群人黑衣人摸了一会就跑,出宫后,打来水拼命洗手。
  “呸呸呸!”
  他们对男人不感兴趣,也没有把赵构爆菊,刚才只是想要恶心恶心赵构。
  “他祖宗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黑衣人们骂骂咧咧,趁着夜色,赶紧各回各家。
  这件事,赵构没有声张出去——他丢不起那个人!只是在那以后,他睡觉时,也要安排七八名宿卫在床前为他守夜。
  *
  浚州城。
  白糖厂开始招收新工人。
  百姓急赶忙赶过来守着大门报名,用玩家们的话来说,就是:“凌晨两点啊!他们凌晨两点就守在那里排队,排了老长一条龙!”
  毕竟白糖厂福利好,工资高,就是人工做事辛苦一些,但是再怎么也没有种地辛苦,逢年过节厂里还送员工两大罐白糖!
  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谁家小子姑子要是能去白糖厂中上班,简直是赢了十里八乡的择偶权!
  厂中生产出来的白糖又白又甜,没有半点苦味,和长江对面做白糖生意,那些富豪贵族对此是蜂拥而上,挥舞着大量钱粮来买,给大蛇军提供好大一笔进账。
  大蛇军上下对此喜笑颜开,唯有李纲在认认真真书写万字陈表,希望玩家们不要走向歧路。
  商业虽好,却终究不是正道。再经营有道,也只是个普通商贾,他们的精力不该放在经商上面。
  他是那么真心实意,搞得玩家们也不好意思敷衍他,只能将人找来,给他算一笔账,告诉他办厂子究竟有什么用。
  “李公应当知道,虽说大宋已有制糖法,产量却无法保证,黑糖少,白糖更稀少,主要是官僚享用,百姓无处购买。”
  李纲微微颔首。
  这个他明白,所以大蛇军能批量生产的白糖,才会让江南那么疯狂。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但靖康之后,大量北人逃亡南方,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江南,南人便也开始追求甜味了。
  玩家又道:“李公可知我这白糖坊养活多少人?”
  李纲答:“四万五千人。”
  这是整个江北白糖坊里工人的数量。
  玩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错!是五十万余人!”
  李纲警惕起来:“使君要再招工?”
  “不是。李公难道忘了,那些种植甜菜的农人?”
  甘蔗和甜菜是出糖植物大户,但玩家们并不能选择甘蔗。
  不像现代,甘蔗已经能在江北种植了,宋朝时,种植甘蔗的地方在江南,暂时处于赵构名下,将这口红利给赵构吃,玩家们不乐意。
  糖用甜菜不同,糖用甜菜能够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种植,这时期糖用甜菜还未传进中国,仍在波斯和古阿拉伯栽培,并且尚未被发现甜菜根中含有蔗糖。玩家们千里迢迢赶往波斯,把甜菜带回来试种。
  玩家对李纲说:“我手下白糖厂能够出糖五千六百多万斤,你猜猜需要多少甜菜,多少亩地?”
  李纲不知。
  玩家告诉他:“八万万甜菜,两百万亩地。”
  李纲:“农人能愿意去种甜菜?不怕亏损?”
  玩家说:“糖厂会和愿意种甜菜的农人签订契约,每年甜菜成熟后,便去收购。第一年,种甜菜的人只有二三十户,不过千亩地,第二年,种甜菜的人便飙升到千余户,第三年足足有四五万户,五十万余人尝试,约两百万亩地。”
  李纲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五十万人,两百万亩地全种甜菜?你们疯了!粮食都不种,饿死人要怎么办!”
  玩家们看着李纲,一直看,一直看,看得李纲浑身不自在,才有一个玩家长长叹了一口气:“你知道我们发现的最可怕事情是什么吗?”
  “什么?”
  “从史书到朝廷再到民间,都说泰半之税很可怕,可大蛇军收的一直是这种苛税,到秋收之后,百姓除却税收以及自己一年到头食用的粮食数量,居然还能余下二石粮,或卖或贮,你说,可不可怕?”
  李纲哑口无言。
  是啊,真可怕,为什么这种严税苛政,居然可以让百姓家中有余粮呢?
  总不至于是大蛇军治下一个贪官污吏也没有,人人都为理想而奋斗,人人都是圣人?谁会信这个。李纲知晓缘由:小官人们广开言路,开的不是士子言路,而是百姓言路,是以那些官吏都不敢做得太过,他们清楚,百姓是真的相信只要他们上告,小官人们就一定会为他们出头。而百姓之所以如此信任,则是因为这些小官人在用真心对待他们。
  谁对他们好,他们知道。


第445章 圣人番外
  玩家们掰着手指给李纲算:“只要有四个农人把余粮全卖出去; 就能让一个菜农不需要种粮食,只靠种甜菜卖甜菜,就能够买到自己一年所需的粮食。而只要有三十三个菜农种甜菜,就能让一个人脱离土地; 在白糖厂工作三到四个月; 赚足一年花销。反过来说; 只要有一个人在厂里工作; 他身后就是三十三个菜农的生计。”
  “一个人……三十三个人……”
  听上去三十三个人不多; 但这只是一个人; 如果将所有白糖厂人数一起算进去; 那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至少得二十万人。
  小小一座白糖厂至少解决了二十万人的生计?!
  之前李纲听玩家们说有多少多少人; 多少多少土地种甜菜,一时之间没什么真实感; 可如今他们这么一举例; 李纲却无法再平静。
  “这么多——居然这么多?”
  “不止。”玩家们咧嘴笑,往沸腾锅里再泼一勺油:“除了菜农; 还有采石工; 我们把甜菜榨汁熬煮后; 需要往里面加石灰粉。除了采石工; 我们还需要食草动物的骨骼,我们有需求,百姓就可以养兔子、养羊、养鹿……按照我们的收购价格,他们每养一只兔子,就能多收入一文钱——这是他们将兔肉自己吃了的价钱; 若是连皮和肉一起卖; 便是百文钱。”
  “李公可知; 如今一座白糖厂,对兔子骨骼的需求是多少?”
  “多少?”
  “每年需要三十五万只兔子。按照小型养殖场,一人养三十到五十只兔子来算,我们又能养活万余人。”
  又是一万多个人有了生计。
  很多农民没办法转职成个体户是他们不想吗?是他们没本金!但是借贷所在核实了个人家庭环境后,会贷给他们一些兔子、羊、鹿,让他们养殖,给他们多提供一条出路。
  严格来说,这条产业链是这样的,
  农人养兔子,菜农种甜菜,兔子和甜菜提供给白糖厂,白糖厂里工人干活,干完活后,白糖再由装运工人装运到大宋各地,让员工售卖。
  “白糖装罐需要罐子,白糖运输需要佣工,白糖售卖需要请大伯。这些零零碎碎总结在一起,便可说我一个白糖厂能够养活数十万人。而我不止一个厂子。”
  这就是实业兴国。
  能让百姓活下去,活得更好,就是兴国!
  李纲沉默片刻,对着玩家们微微一拜,以示敬意。
  是他孟浪了。
  可同时,李纲又忍不住惊悚。
  如果朝廷那边不管不顾要对这些小官人出手,不必小官人们回应,靠白糖厂吃饭那数十万人首先不答应,这就是个护身符,朝廷敢动手,数十万人的汪洋就能将朝廷淹没。
  这应当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玩家们解释完白糖厂重要性后,忽然玩心一起,笑问李纲:“听闻李公昔日说我等不算圣人,不知如今,我等可能成圣?”
  难以形容的感觉让李纲浑身下意识绷紧,他实在不是一个很会掩盖情绪的人,只知道把头一偏,硬邦邦道:“尔等小子还想与圣人相比,差得远呢。”
  玩家们噗嗤笑出声,这笑越来越大声。
  他们哈哈大笑,拍拍李纲肩膀:“好,那我们继续努力!”
  笑着笑着,便走远了。
  李纲绷着身体肌肉,看他们勾肩搭背越走越远,看着看着,嘴角处便不由自主露出一个柔和笑容。
  怎么不是呢?
  不乱收税,让百姓丰年有积蓄,设立义仓,让百姓灾年能存活,又是借牛,又是助耕,还有低息借贷所使百姓耕种无忧,而后又设立书院,让百姓子女有书念,有礼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能做到这些,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