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翠兰和徐母一商量,每天早上一场,下午一场,渴了就喝外头卖的红糖水,饿了回家吃老头子烧的饭,那日子可太滋润了。
  这不,林瑶一回家,就在客厅发现了一摞叠的整齐的电影票。
  这年头,电影票就一张四四方方大小,铅字印着几排几号,电影院的名字,盖上蓝色的印章,看着就挺古朴。
  林瑶纳闷,拿着去问张翠兰。
  老太太正抱着圆圆亲呢。
  “啊,瑶瑶啊你说啥?”
  顾满仓捧着茶杯子过来,替老婆子回答。
  “你妈看电影留下来的电影票,说是留着当纪念品。”
  对于?自家老婆子留电影票当纪念品,顾满仓不是很理解。
  电影票有啥好?留的?
  又不能卖钱也不能升值,真?不如他老头子那一套万紫千红的邮票,瞧着吧,以后准能卖大钱。
  不过,这些话顾满仓可不敢说出口,不然老婆子的擀面?杖就打来了。
  他摸摸屁股,回忆起大过年挨的几下擀面?仗,尴尬笑了笑。
  林瑶扬扬手里的电影票,跟顾时安对视一眼,见老父亲这样模样,夫妻俩都乐了。
  得?,原来他们还?担心,老两口在家过年孤寂无聊,现在看他们不在家,二?老日子也是过得?精彩纷呈就放心了。
  圆圆忙着跟爷爷奶奶贴贴,顾兜兜领着大黑二?黑在院子里撒欢乱窜。
  顾春梅忙里偷闲来家里待了一会儿,一进?屋就盯着林瑶看。
  “哈哈,去了趟南安县这脸圆的,双下巴都出来了。”
  林瑶在南安县那几天确是懒散,立马拿了镜子上下照,其实……也还?好?嘛。
  顾春梅给乐的哈哈大笑。
  她屁股还?没坐热,外头乱窜的顾兜兜旋风似的冲进?屋内,喝了一缸子白开水,又火急火燎牵着大黑去找好?兄弟虎头。
  二?黑则四肢朝上露出肚皮,戏精上身,先跟林瑶撒娇求摸摸,林瑶摸完顾春梅摸,顾春梅摸完顾副局长摸。
  要?不是张翠看喊顾时安去下饺子,这家伙儿还?缠着人不放。
  顾春梅在娘家呆不到半小时,徐向前陆陆续续来了两三回,最厚一回来。还?特意?站墙外嚎一声。
  “春梅,早饭在家吃不?”
  哎哟,这黏糊的。
  林瑶笑而不语,顾春梅脸热耳红,恼羞成怒出了屋子,揪着大头哥的耳朵家法伺候。
  芝麻馅的顾副局长掀开厨房门帘,装模作样问一句。
  “春梅不在家吃饺子?”
  吃个锤子!
  顾春梅怒瞪大哥,见林瑶躲在屋里笑,拿手点?了点?这两口子,揪着大头哥回家去了。
  云水县的老传统,大年初一到十五算过年,出了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老顾家回家第一餐照旧吃饺子。
  家里没有外人,顾满仓好?久没跟儿子喝两杯了,拿出自家酿的米酒,吃着热气腾特的大饺子,父子俩浅酌几杯。
  张翠兰端了醋和辣椒油来,大冷天饺子蘸上蒜泥辣椒油,配上碗热乎乎的饺子汤,吃一口,从头暖到脚。
  张翠兰慈爱的看着圆圆和回家的兜兜大快朵颐,虎头来老顾家玩儿,闻见香味了嘴里咽口水,懂事的没开口。
  没想到,林婶婶也端了碗饺子喊他一块吃。
  虎头几个吃的香甜。
  张翠兰道?,厨房还?有一盆炖肘子,过年留下的硬菜,就等着孩子们回家吃。
  老顾家的炖肘子,赤焰浓酱,刚出锅的那么嗦愣一口,香得?能掉舌头。
  几个小的吃完帮着收拾碗筷。
  张翠兰去看她的宝贝咸豇豆、香辣萝卜条,还?有年前腌好?的咸鸭蛋。
  这些咸鸭蛋是老太太腌了,想给新疆的东子和林奕寄去的。
  老儿子离家几年,当父母的心里自然挂念。
  林瑶小心翼翼的掀开坛子,露出几十个腌好?的咸鸭蛋。
  “妈,腌好?了。”
  “嗯,这些都是我跟村里老乡们换的,新疆那地方也不晓得?能不能吃上咸鸭蛋,都给东子和林奕带上。”
  老母亲担忧老儿子吃不好?穿不好?,准给了棉袄棉裤,手套帽子,满满当当收拾出来一堆。
  “瑶瑶,这么多东西,拿着寄出去麻烦不?”
  “不麻烦,妈,再多也寄得?了!”
  林瑶宽婆婆的心,张翠兰笑得?格外开怀。
  大年十三,县里邮局开了门,林瑶和顾时安把鸭蛋什?么的一块打包好?,寄往遥远的新疆。
  开了春,天气转暖,庄稼地里的菜没长起来,老顾家去年过冬囤的菜吃的差不多了。
  张大舅赶着毛驴车,送来两筐子萝卜大白菜。
  张翠兰留大哥在家吃饭,张大舅看着不大欢快。
  顾时安问了句,张大舅叹口气,说上头下放了几个□□来,也就是老百姓嘴里说的“臭老九。”
  臭老九跟知青不一样,知青上山下乡光荣,臭老九人人唾骂。
  下放来的几个臭老九,里头居然有张大舅以前杀鬼子的时候的老战友。
  当年的老战友成了臭老九,张大舅心里怎么可能不沉重。
  对于?老战友的操守人品,张大舅张二?舅敢拿脑袋担保。
  可成了臭老九也不是张大舅他们能作主还?清白的。
  他们只能在村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尽可能对给予老战友生活上帮助。
  臭老九住牛棚,张大舅他们用废弃木头跟茅草搭了个木棚,木棚下头黄泥盘了口灶台,墙上凿了孔放块木板,上面?摆碗筷、盐罐,充当碗橱,给老战友用。
  烧饭就从外面?捡来的枯树枝、树叶跟枯草做然脸,厨房虽然简陋,却给收拾的干净整洁。
  老张家每回蒸了窝头,就用干净的笼布包上一包,深夜没人给老战友送去,别?的不说,总能管老人家一顿饱饭。
  张大舅感?概万千,临走还?在念叨,世道?怎么就这样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1967年后的时光,外面?形势依旧严峻,gm小将喊着口号,押着领导四处游行的场面?四处可见。
  1972年,云水县遭遇了大干旱,老百姓等救济粮等的脖子老长。
  同年十月,作为灾区的云水县,收到了一批匿名捐赠的救灾粮,里面?有粗粮也有细粮,县里的老百姓就是靠着这批救灾粮,熬到了明年粮食丰收。
  对此,县里的老百姓感?恩在心,说起捐赠粮食的“恩人”,没人不热泪盈眶,翘大拇指夸赞。
  甚至有人想给恩人立碑。
  对此林瑶和顾副局长表示,心意?领了,立碑免了。
  夫妻俩可不想年纪轻轻,天天给人烧香参拜。
  受不起啊,真?受不起。
  1973年秋,离家数年的顾时东回家探亲,几年的军旅生涯磨练,顾时东个性稳重不少。
  那是真?爱部队,回了家这家伙又放飞自我,天天带着兜兜圆圆撒丫子乱跑。
  这不,今年形势变好?,乡下的大集开了,心痒痒的顾时东领着兄妹俩跟着张二?舅去赶集,这年头乡下赶集摆摊,一般都是拿自家磨出来的棒子面?啊,地瓜啊,土豆啊这些东西来卖,还?有老农民?也会背着自家的山货、瓦楞盆、竹筐扁担之类的,反正大都是庄户人家实用的东西。
  今个儿心细的圆圆见乡下的土集上,还?有卖花头绳和小炒货的,这要?是以前啊,集上是别?想看到这些。
  这不是稽查队都好?几个月不下乡了,大家伙儿赚钱的小心思就蠢蠢欲动了。
  尤其是家里有大小伙子跟待嫁闺女的,当爹妈的都想赶紧赚点?儿钱儿,攒些布票工业票啊给孩子们结婚的时候,多添点?儿硬货撑场面?。
  一行人集市上溜达了一圈儿,张二?舅背着大背篓,里头放着家里的鸡蛋和鸭蛋,屁股后头跟着兜兜和圆圆,舅甥仨寻了个好?地方,跟老母鸡下蛋一样,兜兜嗖一下就蹲在那空地上,大喊道?,“这个地方有人啦。”
  后面?也在寻找地方卖东西的几个庄户人:”。。。。。。。。。”
  “这孩子还?挺伶俐。”
  其中一个拎着一蛇皮袋黄豆的中年人还?想欺小,把兜兜撵跑呢,看到高大挺拔的顾时东,一身悍匪气的张二?舅,还?有后头跟着的小辣椒圆圆,丢下句话就跑了。
  兜兜鼻子里发出一声哼儿,颠颠儿把张二?舅喊过来。
  “二?舅,这里!”
  张二?舅摆摆手,把背上的篮子卸下来,在占好?的地方把鸡蛋啊,鸭蛋啊,挑出品相好?的摆在最前头。
  这会儿集上人多了起来,张二?舅常来赶集,叫卖东西已经很熟练了,鸡蛋刚摆好?,已经有客人上门了。
  叫卖家里的东西,有圆圆和兜兜就够了,加上个当叔叔的顾时东,这仨叫卖声儿一个比一个响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新鲜的鸭蛋啊,便?宜又新鲜喽。”
  “农家的土鸡蛋,坐月子的好?东西哩。”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走过路过别?错过哈。”
  这么嘹亮的叫卖声,加上老张家的鸡蛋鸭蛋个头又好?,上来买的乡人不老少,不多时,背来的六十个鸡蛋和二?十个鸭蛋都卖光了。
  有那没抢到的老乡还?挺失望。
  “哎呀,俺就来晚了一会儿,咋就卖没了呢?”
  “就是啊,好?货留不住。”
  也有跟张二?舅打探,“大兄弟,你家还?有鸭蛋不?俺闺女肚子里有啦,别?的东西都不爱吃,就想吃一口咸鸭蛋,咱这乡下养鸭的真?不多,下次还?来不?”
  张二?舅就笑,”来啊,下个四五集还?来,到时候你早些来。”
  那大妈连连点?头,“要?得?,俺记得?了。”
  家里的东西卖完了,一行人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的事情啥最重要?啊,当然是吃吃吃和买买买了。
  买买买那是大人的事儿,圆圆和兜兜只负责张开嘴儿吃就好?了。
  四五集上卖小炒货的不少,有老农民?卖自家炒的芋头片儿,也有卖炒瓜子和冰糖葫芦的。
  乡下的土集,跟城里的供销社不一样,供销社要?钱也要?票,有些东西不给票还?买不到。
  四五集给钱给票都行,当然了乡下人手里哪有票啊,就给钱啊。
  对于?崽子们来说,只要?兜兜里有三五分钱,就能吃到一串冰糖葫芦、一小包炒瓜子、五六颗小糖球。。。。。。
  这中间,还?发生了件趣事儿,隔壁摊儿有个小娃儿,缠着自家爹给买了一串三分钱的麦芽糖,乡下的麦芽糖呢,都是自家熬好?盛在一个干净盆里,谁来买,用小木棍儿挑出一小块来,拉丝丝儿的,舔一口贼甜。
  那小娃儿拿着麦芽糖可高兴了,正跟小伙伴显摆呢,没想到集上人多,他的麦芽糖粘在一位老大爷背上了,老大爷在前头走出去老远,那娃才反应过来,哇一声嚎出来,边哭边追。
  “俺的糖,俺的糖。。。。。。”
  这事儿让集市上的人乐了一乐。
  不管咋说,兄妹俩都蹲在各自心仪的小摊跟前走不动道?啦。
  顾时东过来催,崽子们就道?,“我们再看一眼,一眼就好?了。”
  兄妹俩一个个可可爱爱,关键是看着顾时东的时候,圆圆那双葡萄大眼睛啊一眨一眨,还?布灵布灵发着光,他这个当叔叔的没守住,掏钱儿给崽子们一顿买买买。
  等到崽子们欢呼雀跃,拿着买来的冰糖葫芦和其他好?吃的,蹦哒着去找张二?舅这家伙儿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个儿是上了崽子们的当了。
  嘻嘻,叔叔可真?大方,今个儿吃饱了再回家!
  瞅着兄妹俩咧到嘴角的样子,顾时东都不知道?该说啥了,这俩小东西真?是随了亲爸妈,鬼心眼一大堆。。。。。。。
  啧,生孩子有啥用?
  出了花钱就是花钱。
  顾时东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压根儿没想到,此刻有媒婆登门给他说亲了。


第127章 
  这年头?甭管城里乡下;家里的大?小伙子?过了二十,闺女过了十九就算是大龄青年了,家里爹妈得给张罗婚事。
  再说南安县算虚岁;乡下十七八岁小伙子相亲结婚的比比皆是;十九岁就能升级当爸。
  姑娘家那就更早了,要是二十几岁没结婚;剩在家里不光村里人指着脊梁骨说说点点;连父母脸上?也没什么好脸色。
  顾时东也是二十三四的大小伙子?了,这年纪在南安县绝对算大?龄青年了。
  不过;顾家条件好;顾时东自己也是优质青年;在部队当运输兵呢,还是个连长;大?小往后也得升,就是转业回乡工作也差不了。
  自古以来,嫁闺女娶媳妇都?是头?等大?事。
  这不,顾时东一回来,街道上?的大?爷大?妈对他热情的不得了;一开口要么就是家里有?个闺女;再不就是外甥女;侄女什么的,顾时东一激灵;没等大?爷大?妈开口;赶紧告辞撒丫子?往家跑。
  大?爷大?妈们就以为小伙子?年轻脸皮薄;好小伙子?可遇不可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一群老大?爷老大?妈们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