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便麻烦章儿了。”苏顺正想着去到京城再找客栈呢,但这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现在又是加开恩科,估计已经客满了。刘家在京城有宅子,这是最好不过。亲戚间,有时候客套过了就是生疏。
  入京城之后,刘章将所有事物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苏顺日日就在宅子里,分析资料,修改文章。苏明月便帮着他爹做分析,虽然做不出科举范文,但是看和分析,苏明月还是有一手的。
  沈氏看着这父女忙碌,便在家里照顾饮食,做好后勤。
  如今对于刘章这个女婿,沈氏是满意到不行。刘章本人条件优越,对苏明月又是情根深种(是的,沈氏已经看出来了);刘家夫妻和睦人口简单,苏明月嫁过去之后安安心心过日子即可;刘嫂子又是和气人,以后料想不会有婆媳问题。样样皆美,沈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就在这忙碌而紧张的日子中,会试来了。
  苏顺是第一次参加会试。刘章还专门收集了很多会试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准备得妥妥当当的,亲自把苏顺送入了考场大门。
  苏顺进考场之后,沈氏、苏明月和刘章在外边是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苏顺出来了,回到家里,良久,说了一句,“我觉得还行,都答出来了。”
  沈氏不懂科举,但是这答案,感觉有点不太靠谱呀。这可是会试,不应该这样简单呀。无奈,现在也没有一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大家只能等了。
  过了十日,放榜了。
  刘章带着仆人去看榜,沈氏苏顺苏明月留着家中等消息。过了感觉很漫长而又短暂的一个早上,刘章带着仆人骑马回来,惊喜大喊:
  “顺叔,你中了。第四名!”
  明明没有喝酒,苏顺却有一种晕晕乎乎的酒醉感,听到的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梦话。一切仿佛在梦里,多年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而旁人,则是狂喜涌上心头,大家都是心有期待,但从来没有敢想过,居然有第四名这样的好成绩。
  沈氏眼眶通红,“相公,你做到了。我知道的,你能做到。”我的相公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他曾答应过要为我们挣回这个公道,我相信他会做得到。
  苏顺被沈氏话语拉回现实,他知道沈氏说的是什么,也是眼眶微润,历经艰难,多次波折,儿女被折辱,连自己也曾否认过自己,想要屈服于这世俗,如今终于一雪前耻。
  两夫妻两两对看,皆是眼眶微红,既为父母,也是夫妻。一时之间,外人竟然不忍插话。
  刘章悄悄挪到苏明月身边,低声说,“我看过了,那何能没有中举。”
  苏明月悄悄眨了眨眼,露出一个幸灾乐祸的笑容,“真好。不是吗?”
  刘章跟着咧开嘴傻笑,“是的,真好!”
  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着有报喜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众人醒过神,笑着迎上去。今天可是个大好的日子,万万不能再流泪,从此只有笑着过好每一天。
  而平山县,喜报要来得稍晚好几天,喜悦却未曾少了几分,因为人多,热闹更增三分。
  苏祖父自不必说,对于科举和复兴家族已经成为执念,如今儿子代替自己完成了这个愿望,鞭炮已经烧了三遍,整日红光满面,比自己考中还要高兴。
  只不过,苏祖父心底还有一个隐秘的奢望,这会试第四名,如果没有意外,殿试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但是,万一,殿试发挥的好,三甲有望呢?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只差那么一丢丢了。
  想到这里,苏祖父觉得自己心跳都在加快,血液都要燃烧起来了,但是这个隐秘的念头,是不能宣之于众的。老学究苏祖父,违背了自己君子不语乱力怪神的原则,趁着无人的时候,悄悄去苏祖母的佛堂烧了三炷香,祈求诸天神佛和祖宗保佑,一定要保佑自己儿子这临门一脚,跨进去。
  相比于苏祖父还有顾忌,苏祖母就毫无包袱了。
  “却,老头子还说我。”苏祖母自然看到多出来的三炷香,只不过没有当面拆穿苏祖父,“嬷嬷,记得提醒我,每日对祖先的香火不能断。”苏祖母对着祖先牌位双手合十,心中叨念,“苏家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儿苏顺,殿试顺利高中,最好能夺得三甲。来日必定备上三畜重重酬谢。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而上次流言中站苏家的一众人等,个个觉得自己当时英明神武料事如神,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如今苏秀才,啊,不,苏进士高中,个个出门都在炫耀自己当时是如何慧眼如炬,嫉恶如仇,跟苏进士站成一团。其中,以苏族长为最,这都是他带领族中众人有功呀,尤其当时为说服各大族联合,废了老鼻子力气,如今平山县各大族长,谁不赞自己一声先见之明。
  而苏家亲近的人家,苏姑妈凭借大哥的功劳,已经快要在婆家横着走了。自从苏顺中举,苏姑妈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飞哥儿,翔哥儿,好好努力,跟着你舅舅学。你们可都带着苏家的读书种子呢。”苏姑妈公公婆婆含笑点头,可不是嘛,这个媳妇真的娶得太值了,人都说外甥似舅,这飞哥儿翔哥儿长得多像舅舅啊,读书也好,眼看着就有希望改换门第了。
  说起娶媳妇,文书家太太和章氏,最近是碧水县最受妒忌的中年妇女了。这就咋这么会结亲家呢。无数当家太太懊恼,当时自己就是慢了一步请媒人上门,不然苏家两位姑娘,哪一位娶回来都值了。也不看看自己儿子行不行。
  万事万物都是双面的,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自从苏顺会试高中,何能名落孙山,何家已经陷入一片死寂好多天了。
  何母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烧香,烟雾缭绕,快要看不到人,何能之妻已经不往那个方向过去,过去就被呛着。而何能也把自己困在书房当中,不断的写写画画,形容痴狂,如困兽之斗。何能之妻倒是试着安慰何能几句,比如还年轻呀,一次失利不算什么呀,然而毫无回应。这何家,越来越让人感觉到窒息,似乎想要把人逼疯。
  但是,众人的悲喜都跟苏顺无关,如今,苏顺正为这99步之后的最后1步:殿试,做准备。
  毕竟,是会试第四名呢,说不定,努力一把,就是三甲。世人都知道头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有几人知道第四名叫传胪。
  这种焦虑之下,苏顺是夜夜失眠,眼冒血丝,但是精神极度亢奋,感觉就是可以再写三百篇。
  深知苏顺前科的沈氏和苏明月见此焦虑不已,深怕苏顺绷不住。谁还记得,苏顺当年是一个考秀才都紧张到有考场综合症的人。这万一,殿试上紧张了,万里长征毁于一旦啊。这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
  “爹,做你自己,我们分析过了,做你自己是对的,新皇就好你这口。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苏明月鼓励道,“实在不行,你就深呼吸,再深呼吸,就当上面是祖父在考你功课。记得,不是皇帝,是祖父。”苏明月压低声音悄悄说。
  苏顺已经忘记追究苏明月此等言语大不敬之罪了,眼带希冀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仿佛在说:“这真的可以?”
  苏明月重重点头,用眼神坚定的表示:“可以的。就这样!”
  带着女儿的洗脑,苏顺出门殿试去了。留下苏家母女眼巴巴张望,此等关键时刻,刘章肯定是要护送苏顺出门的,路上决不能出一点意外。
  ————
  “皇上,这是这是殿试前十名的文章。”
  “拿上来,我看看吧。”
  “几位主考官都看过了,排出名次了。”皇帝一边翻阅考卷,一边漫不经心的问到。
  “是的,几位大人都对比过了。”
  皇帝不再说话,随手拿过考卷,慢慢翻阅。待全十张卷子全看过一遍。皇帝停下来,思考了一阵,手执朱笔,落笔在第一张卷子写下了标记。
  正欲顺着往下写,忽而又停顿了一下,慢慢地,把第四张卷子,提到了第二,朱笔落下。
  最后,按着顺序,在原来第二后来第三张卷子上做下标记。
  半盏茶后,吩咐到,“可以了,封起来,拿出去吧。”
  命运的那一页重要篇章,就这样,被写下了定论。
  金銮殿唱名。
  “一甲第一名,罗平耀。”一名年近四十的进士,随着指引出列,跪在御道左边。
  “一甲第二名,苏顺。”苏顺深呼吸,衣袖掩盖下,双手紧紧握拳指甲扣肉,脸上却一片严肃丝毫不显,跟随指引,跪在御道右边。
  、、、、、、
  正所谓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日夜读书不倦的辛劳,半生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女儿被折辱的痛苦屈辱,父亲沉重的期许,娘子希冀的眼泪,好像都在这金銮殿唱名一刻,如同被潮水洗去的旧日尘埃,一切焕如新生。
  苏顺在这种如梦似幻的喜悦中,在这种不似人间的漂浮感中,度过了他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一天。
  “爹,你太棒了。真的太棒了。”回到家中,苏明月的喜悦笑语把苏顺拉回人间。
  做到了。值得了。苏顺露出了一抹真实的轻松的笑容。
  许是放松了心神,苏明月露出了久违的小女儿神态,围着苏顺不停的说,“爹,你跟我说说殿试之后是什么样的吧?”
  苏顺抬起正欲抚摸小女儿脑袋的手,尴尬停在半空中,然后转回来,虚掩口唇,轻轻咳了咳。
  怎么办,太紧张了,忘记当时是怎么样的了。只记得跟着状元,听从指引做了好多事,但是做了什么事,真的忘记了。
  十几年的夫妻了,沈氏对苏顺不可谓不理解,一见他这小动作,含笑解围到,“月姐儿,不许再缠着你爹。今天累了一天了,改天再说。”
  到了第二天,苏顺终于找回了记忆,像女儿描绘了殿试当日盛况。无非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道尽繁华。
  考完殿试之后,也不是立马完事的,还要再竞争上岗,目标:翰林院。不过三甲就是走流程了,基本内定。准备考试这段时间,苏顺也不放松,苏明月就从这种忙碌的状态释放出来了。
  空闲下来之后,苏明月就想搞事。这天,苏明月拿出一叠书稿,找到刘章说,“想赚钱不?”
  刘章的眼神亮了。
  殿试后第5天,中举的进士还在准备竞争上岗,落榜的举人已经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下次再战。就在这个时刻,京城刘家书店,重磅推出,科考文章分析集。
  “揭开今年恩科的秘密,为你解说头三名如何获得皇帝青眼!”
  “新皇新风气,帝师潜邸文集,你值得拥有!”
  “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才能到达金銮殿!”
  “十年寒窗,三年科考,不要让你的汗水白流!”
  要多浮夸就有多浮夸,要多吸引人就多吸引人。
  读书人们纷纷斥责,没有文化,粗俗,败坏风气,有辱斯文,但是挡不住心动啊。
  谁都知道,先皇好华丽文笔,因此一大批文人都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绣。谁料,今年恩科,这些文章一个没中。贴出来的模范文章,个个都是结构严谨、言语朴实、内容丰富。聪明人都看出风向已经变了,但是到底是什么风向,资料太少啊。今年贴出来的文章,进士们早早的摘抄下来了,但是心里没底。如今刘家书店这一出,简直就是直直击中读书人的核心需求。
  许多放下面子的读书人先冲进去了。
  帝师文集?这个必须要!学了就是跟皇帝同一个老师。
  今科文章合集?这个自己摘抄了,咦,还有批注,字字句句言之有物,肯定是朝廷哪位大臣匿名写的,必须要!(苏明月:小女子我,谢谢!)
  文风对比?这是什么,一打开,全是先皇时期和今年恩科文章风格对比,此等秘籍,马上塞进怀里,谁也抢不走!
  先进去文人疯狂采购,端着架子的见此也不再端着了。怎么的,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码线上,考场上可不会因为你不买而多几分。别人有自己必须也有,决不能因此而落后。
  不到一天,刘家书店存货售罄。还有更多的读书人纷纷赶来。举人只是读书人金子塔的中端,下面最大的还有秀才们呀。京城的秀才还特别多。还有很多书商,也反应过来跟着抢购,这转手卖到各地去,就是来自京城的绝密资料,不要太畅销哦。
  刘家书店搞起了预售制度,每天只能提前销售1000本,每天都有读书人抢不到,疯狂怼书店掌柜:“你们怎么开门做生意的,有钱还买不到货了!赶紧上架。”反正买不到书,他们是绝对不会离开京城的。
  掌柜被骂得是又痛苦又快乐,“这每天都上1000本了,实在太畅销了。都怪小店预估不足,已经让工人们赶工的。马上,马上。”
  读书人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