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有了苏明媚的,当然少不了苏明月,还有苏祖母、苏姑妈了,沈氏是妥妥帖帖的人人准备妥当,甚至连章氏,沈氏都准备了一份礼物。虽然说章氏不缺这京城特产,但是刘章一路上奔波着帮了这么大忙,沈氏始终都要表达一下心意。
  买了女人的东西,又有那便宜好用的笔墨纸砚,苏祖父喜欢这个,飞哥儿翔哥儿也适合。再有那灵巧可爱的小儿玩具,亮哥儿光哥儿必定喜欢。
  苏明月和沈氏买花了眼,觉得这也合适,那也不错。苏顺和刘章两人只能默默跟在身后,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不过是两个沉默的劳力罢了。
  最后出来的时候,苏家所有人手里都是沉甸甸的。掌柜的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次日,苏家马车,载着几人,带着一马车的土特产,慢悠悠的驶出了京城。
  苏家出城不久,朝廷公厨中,官员们刚刚下值吃中午饭。
  兵部大佬看到户部尚书缩在一个角落吃饭,马上端着盘子走上去,“户部尚书大人,需要发往边城的那一批军服,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呀?你不会延误军需吧?”
  户部尚书叫苦不已,他已经躲着吃饭了,怎么还能遇到这帮兵痞子。
  须知,上任户部尚书因为拖延军需延误战时被咔嚓掉脑袋之后,继任户部尚书已经夹起脑袋做人了。谁料,怕什么就来什么,只得苦着脸解释说,“将军,户部已经尽力准备了,只是这新式棉布过于细软不适合军装,老式麻衣你们又嫌弃,我们户部也等着工部研究新材料呢,你们找工部去吧。”
  工部尚书正在吃饭,一口黑锅甩下来,饭都来不及咽下去立刻要把锅甩开,“什么等着我们工部研发新材料,我们工部就那么几号人,能干什么事,一直喊着增员,选拔优秀人才,结果呢,鸡毛都没有见到一根。找吏部去,人手到位了,我们马上研发。”
  吏部尚书不服了,“什么叫我们吏部不肯增员,有编制吗?户部天天哭穷,我们拿什么养官员?”
  眼看一口锅回到了户部头上,旁边兵部大佬已经想要拿托盘当武器了,户部尚书一口气都喘不上来。
  就在此事,旁边一个斯斯文文的翰林突然小声插话说,“说起来,新科榜眼苏顺她闺女,好像就是发明了孝顺织机,织出新式棉布的那一位啊。你们怎么不找她看看呢?”
  几位大佬两两对视一眼,天无绝人之路啊,就你了。
  “那榜眼住在何处?”
  “哦,他回老家去了,新科进士都有三个月的探亲假。好像是才出发的吧。”这个翰林斯斯文文的说,“你们可以等他三个月后回来问问。”
  三个月,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三个月,他会不会带着闺女回京上任谁能说得准。几个大佬对视一眼,饭都不吃了,立刻拔腿往皇宫里面跑。
  “所以说,这次军装的准备,卡在了衣服面料这一块?”皇帝淡淡的问。
  下面几部尚书对视一眼,户部尚书点头到,“是的,陛下。”
  “你们想把新科翰林苏顺的闺女,召回来给你们研发新材料?”
  “是的,陛下。”工部尚书出来。
  这孝顺纺织机和新式棉布,皇帝还真有印象,当年,先皇还在世时,每个皇子都被赏赐过几匹孝顺织机织出来的棉布,皇子们何时穿过这种粗布棉衣,但为了表示自己的孝顺,不得已,只能天天穿着了。皇帝倒也不讨厌棉布,他就讨厌天天被逼。当然,如今也没有谁可以逼自己了。
  一阵沉默过后,皇帝善解人意的下令,“陈公公,拟旨,派人出城追上新科翰林苏顺,命他带女儿先返回京城。探亲假过后再补。”
  “谢陛下恩典。”
  “如果这次还是做不出来,就说明你们的办事能力不行,统统降一级,给年轻人让位吧。”皇帝用最漫不尽心的语气,说着令各位尚书大佬最恐惧的事情。
  “摆驾回宫。”
  ————
  京城约莫二十里地外,几辆马车正缓缓在道路上行驶,正是苏明月等人。跟来京城时一路紧张的紧赶慢赶不一样,这回去老家的路上,心情是完全不一样了。
  衣锦还乡啊。
  马车内,几人正聊着天,猜想着老家人有没有接到喜报了,苏祖父该如何的欢喜。沈氏又在念叨着光哥儿,没料到一下子离开光哥儿几个月,不知道光哥儿还记得爹娘姐姐不?刘章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间或着插上两句,心里则在思量着,什么时候请章氏上门,确定成婚的日子。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及近响起,听频率,是急行赶路的奔马没错了。苏家车夫忙驶向路边,这离京城还不远,万一撞上了就不好。谁料,那奔马一路跑来,停在了苏家马车前。
  “可是回乡探亲的新科翰林苏顺?”马上骑士着急的问。
  “正是下官。”苏顺迎出来回答,疑惑到,“不知找在下什么事?”
  “陛下有令,命新科翰林携女,马上返回京城,去工部报到,协助研究新款军用衣料。”
  苏家人只能匆匆返回,准备换过衣服之后,苏顺陪同苏明月一起赶去工部。
  沈氏一边帮苏明月整理衣裳,一边忧心的说,“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到你了,朝廷上那么多大人都想不到法子,万一你也想不到怎么办?会不会罚你?”
  “娘,不会的,罚我就是打那些大人的脸。”苏明月安慰沈氏说,“我就是过去帮忙看看。行不行,再说。”苏明月就当是去做个技术顾问。
  “万一那些官人工匠为难你呢?”沈氏还是不放心。
  “娘,爹陪着我呢。”
  “你放心吧,我会把月姐儿好好带回来的。”苏顺插话到。
  沈氏这才无话可说,眼含忧虑目送父女两人出门。


第43章 。工部   “这位老爷,我们书店是真的没有……
  苏顺和苏明月两父女赶到工部;沈氏担心的为难没有发生。工部尚书亲自出来迎接,满脸平易近人的笑容,“这就是苏翰林和令爱苏姑娘吧。”
  苏顺作揖回礼;“尚书大人。”
  苏明月跟着福了福身回礼;“尚书大人。”
  “无须多礼。”工部尚书连连摆手;笑容更加亲切了;“我们工部,可是听闻苏姑娘名声已久。如今这新式军用衣料;正准备用新式织布机织出来;所以还是需要苏姑娘多费心了。”
  工部尚书笑容满面,心里却在发狠:他还不想降级给年轻人让路;他还不到50,正是政治生涯的当打之年,还想更进一步呢。所以;这位苏姑娘,必须要好好招呼;这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来;苏姑娘;我带你去参观一下我们工部的工作间。”工部尚书亲自带路,丝毫不觉得自己一部尚书大材小用,也就是苏顺这个官场新丁和苏明月这个没有官场等级意识的人,才不觉得当中不合常理。
  “麻烦尚书大人了。”苏明月跟在工部尚书身后。
  工部的工作间很像后世工厂和实验室的结合;反正就是各种机器、耗材、半成品、成品乱糟糟的,所有人都在忙着手上那一摊事;尚书进来,也只是一个人上来迎接介绍情况,其他人动也不动继续干自己手上的工作。
  苏明月看到这边已经有织布机被拆解和重新组装;织出来的布匹苏明月也看到了。
  “苏姑娘改良的织布机和轧棉机出来之后,效率大大提高了,因为军衣并不需要花纹和鲜艳的着色,所以成本跟之前麻布也差不多。但是,有一个问题,新式棉衣太过于绵软了,日常穿着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就不是很符合军方的要求。”工部尚书说。
  “来,苏姑娘请看,这是我们的成果。”工部尚书指着一堆杂乱的成品、半成品对着苏明月说。
  苏明月伸手拿出几件成衣来细细查看,面料手感软滑,是新式织布机织出来的手感没有错了,没有花纹,没有染色,这看起来就特别,软塌塌,灰蒙蒙,不好看。
  苏明月正想着怎么办,又有人进来报,兵部尚书大人来了。
  未等通报,兵部尚书已经自己走进来了。从外表来看,兵部尚书身形壮硕,绝对对得起他兵部尚书的称号。他进来理也不理工部尚书,直接走向苏明月说:“苏姑娘,可真是久仰大名啊。”
  苏明月只好福身回礼,“尚书大人过于赞誉了。”
  “什么过于赞誉,我说是就是。”兵部尚书大人大咧咧的说,“工部这帮人折腾了这么久都没有折腾出来,我们这些大头兵就看苏姑娘你的了。”兵部尚书大人深谙拉踩这一门技术,苏明月被架到台子上,回答什么都不是。
  不过兵部尚书也不等苏明月回答,直接提要求,“苏姑娘,我们大头兵的衣服,首要就是要坚韧实用,不能一场仗下来,人没事,衣服散了;然后,能保暖就行。其他那些花俏的,别整,不实用。你明白吗?”
  他这一顿噼里啪啦的,苏明月只能点头。见苏明月点头,兵部尚书放下心来,“那行,就按照这个方向来,我先走了。”说完又无视工部尚书,自己走了。
  苏明月目瞪口呆,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会是五部尚书一起买书,单单漏了一个兵部了。这个人,太没有同事友爱了,他来去匆匆不觉得有问题,苏明月就有点替旁边的工部尚书尴尬了。
  不过工部尚书也不知道是了解兵部尚书的性格,还是当官的脸皮都厚不当一回事,反正工部尚书也不见被无视的尴尬,反而接着说,“苏姑娘,兵部尚书这个人,就是这个性格,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过,他有个事情说得是对的,这个军服,首要就是要坚韧、耐用、保暖。”
  工部尚书边说,边带着苏明月往前走,“苏姑娘,这是工匠们的工作间。”
  兵部尚书向工匠们介绍了苏明月,织布机面前的工匠停下手来,他们都已经听说了这是发明孝顺织布机的苏姑娘,但是对于苏姑娘能不能解决这个衣料问题,工匠们并不抱有十分希望。尤其前面几个大工匠,迫于工部尚书的压力,头低垂,但是在私底下眼神相互交流中,只看得见不赞同、质疑、看好戏等等,未见一人欢喜。
  苏明月对这些私底下的潜流只当不存在,她停下,坐在织布机前,面前这台织布机虽然被工部改装过,但是苏明月对织布机了解之深,当世她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稍加动作,织布机便在她手上运行起来。
  试完织布机,苏明月又站起来,用手细细的捻了捻棉线,感受一下棉线的质感。许是因为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加之之前户部尚书扣军需被砍头一事,工部这次并没有偷工减料,用料都是中等偏上的。
  但是,这用料,就是太好了。
  苏明月沉思了一会,“拿点麻线来,换掉织布机上的竖棉线。”
  有几名工匠的眼神噌的一下,开始亮了。响鼓不用重锤,内行人一听,就知道几分。
  工部尚书不是很懂,但是不妨碍他从工匠的眼神里看出这是一个新的方向。麻线很快被替换上,一个工匠自动坐在织布机,刷刷刷,棉麻混纺布开始被织出来。
  苏明月下手认真的拉扯织出来的棉麻混织布,不行,这两种材质粗细相差太大,很松散,一扯就散。
  “换横线。”苏明月又吩咐到。又有那小工再次换上横线,结果还是不行,众人有点泄气了。
  “竖线棉麻线间隔着来!”苏明月又说,这次的成果比单纯更换横线或者更换竖线好,但是仍然是不符合要求。
  苏明月皱着眉头,暂时想不到其他方法。刚刚工匠间被稍稍按压下的暗流,又重新开始抬头。
  试验到这,天色已晚,大家都要散值了。
  “苏姑娘,你觉着怎样?”工部尚书送苏顺父女出衙门,问到。
  “有点思路,但现在这个结果不行。”苏明月拧着眉头说,脸上一片沉思之色。
  “有思路就行,有思路就行。”工部尚书听到这话却松了一口气,有思路就不是完全绝路,“这件事情都卡了好久了,有思路就是一个重大突破。苏姑娘,你回去慢慢想一想。苏翰林啊,明天还是得麻烦你送苏姑娘过来,如果你不得闲,我派人过去接也是可以的。”
  “尚书大人,明天早上我会准时送小女过来的。”开什么玩笑,他现在本身就是假期,翰林院那边根本就没有给他安排活,这不送闺女,让自己闺女一个人进入这个满是男人的衙门,他放心的下吗?
  于是,苏顺开始早晚接送女儿上学,哦,不,兼职。
  回到家里,沈氏和刘章已经等候多时。见到苏顺和苏明月,两人忙迎上来,沈氏担心的问,“怎么样?找你是什么事情?”
  “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工部设计军服遇到了一点问题,可能是看我之前改良过织布机,想要我去帮忙看看。”苏明月解释说。
  “这工部这么多工匠都解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