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跟着郑容一起进府。
一众人穿过回廊,走进正院,
到了正院,郑言和贵妇郑夫人在主位坐下,郑容拉着林风和一群郑言的儿子站在一起,对面,是一群娇俏的姑娘,看来是郑言的女儿。
屋外,还有一些仆役和妾室。
郑言先是问了一些家中情况,郑夫人又向郑言汇报了一些家中情况,夫妻两人交流完郑言不在家中这些日子的情况。
郑言就笑着指着林风说:“这是风小郎君,你们都见见。”
屋里的众人顿时都看向林风,屋外妾室下人都恭声说:“风小郎君。”
郑夫人笑着说:“等过年,开了祠堂,就该改口叫八郎了。”
此话一出,算是告诉众人林风的身份。
郑言很满意,对林风说:“你也见见你的弟兄。”
林风有些懵,这认亲是不是有些太快也太顺利了,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郑容已经拉着他开始给他介绍他的弟弟妹妹了。
很快,林风就没有时间想别的了,因为郑家的孩子实在太多了。
郑言光儿子,居然就二十七个,还有十六个女儿。
其中前四个是郑言和郑夫人的嫡子,女儿前两个是嫡女,后面的,全是郑言和一帮妾室和家里的歌姬生的。
郑言当初说他生性风流,居然不是一句虚话!
看来郑言当初想接他母亲进府,也不是客套话,说不定这家伙还真想和他母亲再续前缘,春风一度呢!
林风嘴角抽抽,这家伙肾还好么?
林风有些同情望向郑夫人,这是找得什么老公啊!
不过这同情刚起,就在看清郑夫人身边两个丫头时,变成了错愕。
郑夫人身边两个丫鬟打扮得侍女,怎么有喉结?
林风自幼习武,眼神好得很,一眼就看出这两个侍女虽然很娘,但绝对是如假包换的男儿身。
郑夫人这是……偷人?
林风脑门汗都下来了,难道他头一天进府,就撞上了什么大秘密。
郑家大郎正领着林风认人,突然发现林风神色不对,顺着林风目光一看,顿时笑了,“风弟还没见过母亲的两个侍婢吧,这两个是春风馆出来的,是父亲送母亲的。”
林风顿时五雷轰顶,春风馆?
林风虽然没逛过青楼,可也知道青楼的分类,教坊,是姑娘,春风馆,是面首,如意馆,是男男。
所以这两个,是郑夫人的面首!
林风顿时风中凌乱。
虽然前朝因为女帝武皇,面首之风盛起,后来公主、世家之女多有养面首的,可大多不都婚前或者弄到寺庙玩么,郑夫人怎么弄到家里来了,还是在夫家。
不过看到堂下郑言的那些妾室歌姬,再加上刚刚郑容说这两个是郑言送给郑夫人的。
所以说,郑言是同意他夫人养面首的。
难怪郑言如此风流,家里还如此和睦。原来这两人各玩各的!
林风只觉天雷滚滚,这些世家,果然会玩。
林风再看向这些郑言这些儿女,除了前面那几个嫡出,肯定应该是夫妻俩的,这剩下的,还真不一定是谁的。
难怪郑言不在意他是不是亲生的,就他家里这些,也不一定是亲生的吧。
林风跟着郑容把一圈弟兄姐妹认完,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郑言看着时候不早,就让郑容送林风回后院歇息。
后院
林风躺在床上,想着今天郑家的情况。
郑家身为五姓七望,家底丰厚,虽然二十年前受过重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依然是富得流油。
郑言现在是许州刺史,正三品,一州刺史,位高权重,也很有实权,以现在的年龄,好好干,说不定能更进一步,进中央,啊不,京城。
而且听郑容说,郑家还有一位族叔,现在在京中做宰相,虽然没有那位圣人那么出名,可毕竟也是政事堂三宰相之一。
不仅如此,郑夫人家族也不弱,郑夫人同样出身五姓七望中的卢家,郑夫人有一位堂叔,年轻时还曾提携过政事堂那位圣人,并且现在,两人也相交莫逆。
最重要的是,郑言郑夫人郑容对他态度不错,郑言是想要家族中出个武将,关键时能顶用,郑夫人想让他成为自己儿子的助力,能相互扶持,郑容自己脑子也很清楚,已经态度鲜明拉拢他,甚至还告诉他,只要他成了郑家子,无论以后怎样,郑家会按庶子的名额,分他一份家产。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他得去哪啊?
好在孔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见林风如此,就叫来自己夫人,“毕竟陛下金口已开; 风儿直接回冯府有些不妥,你带着他先去宫里看看三皇子妃,我去面圣后; 见到陛下或者冯相,问一句再做处置。”
于是,林风就跟着孔夫人和孔家几个儿子女儿,进了宫。
进宫的路上; 孔夫人先给林风点了一下宫中的情况。
皇帝登基时因为年纪已大; 登基后并没有大选嫔妃,宫中高位嫔妃; 大多是皇帝登基前府里的旧人。
当年皇帝未登基前,有一正三侧四位妻妾,正室是曹夫人; 侧室是魏夫人、夏夫人、王夫人。
曹夫人就是如今的曹皇后,当初皇帝登基前; 有一子一女,只是其子在当年那场兵变中死于非命; 曹皇后也因此打击一病不起,这些年一直病殃殃的,莫说打理后宫,就连平时宫宴; 都不怎么出来。
不过曹皇后和皇帝是结发夫妻; 皇帝一向很敬重皇后; 再加上曹皇后还有一女; 女婿更是多年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所以曹皇后虽然常年病弱,整个后宫却无人敢轻视。
所以他们这次去,虽是看三皇子妃,但得先去见皇后,以示尊重。
除了皇后,还有潞王之母魏夫人,登基后追封德妃,两位皇子之母夏夫人,登基后封贤妃,这两位年纪本就和皇帝相当,甚至魏夫人比皇帝还大,所以陆续已经在皇帝登基前后过世,如今宫里,只还剩比较年轻的王夫人,淑妃。
王淑妃早年曾是伪朝一名将的妾室,后来这位和当年还是节度使的皇帝对阵,被皇帝揍得落花流水,后来就郁闷死了,先帝登基后,皇帝进京,听着老对头家里有一位美貌贤惠的妾室,比较善于打理家务,正在守寡,皇帝干脆就顺手替老对头照顾了一下孤儿寡母,把这个美貌的妾室娶回了家。
果然,这位妾室一进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伺候得好曹夫人,打理得各种家务,竟得到皇帝和曹夫人一致好评,所以皇帝登基后,虽然这位王夫人既无子嗣,还是改嫁,依旧稳坐四妃淑妃之位。
如今宫里,也是这位在打理。
所以这位也得拜访一下。
林风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管理型人才,到哪都吃香的。
孔夫人给林风介绍完,马车也到了宫门外,孔夫人带着林风和一众孩子下了车,递了牌子,过了一会,一个内侍出来,引着众人进去。
众人跟着内侍走走停停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来到后宫,到了曹皇后的宫殿。
“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正在偏殿做针线。”内侍低声提醒了一句。
孔夫人会意,塞了个荷包给内侍,“多谢公公提醒。”
内侍接了荷包,就进去通传,很快,一个宫女出来,引孔夫人一众人进去。
进了偏殿,林风跟在孔夫人身后,微微抬头,就看到里面榻上,一个身穿寻常衣物的妇人正在绣着荷包,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宫装清丽佳人正在她下首帮她挑着丝线配色。
两人在一起,竟然甚是温馨。
林风眨眨眼,寻常人家妻妾都没和谐到这种程度,这位大名鼎鼎的王淑妃,果然名不虚传,而且让林风有侧目的是,这位王淑妃的容貌,竟然不逊于他娘,林风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和他娘样貌相当的。
看到孔夫人进来,宫装美人抬头,笑着对身边的曹皇后说,“娘娘,孔夫人来了。”
曹皇后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放下荷包,在王淑妃扶着坐正身子,“亲家母来了,来,赐坐。”
孔夫人忙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才带着一众孩子坐下。
孔夫人坐下,就笑着说:“臣妇听到三皇子妃初有身孕,心中不胜欢喜,恰好陛下准了我家夫君回京,这才一回京就进宫叨扰。”
曹皇后对三皇子妃有孕也很高兴,“你是她母亲,来看看是应该的,厚儿媳妇有孕,陛下和本宫也很欢喜,你一家既然回来,若是有空,不如去多去看看,你生养过,也可以多照应一下厚儿媳妇。”
孔夫人听了不胜欢喜,她本来就想照顾,只是碍于闺女住在宫里,不好常常进宫,如今有皇后这句话,别人再不敢多闲言碎语。
林风站在后面,也有些惊讶,没来之前,他都做好皇宫大院,规矩森严,皇家高高在上的准备,可如今一看,皇宫虽然有些规矩,但无论皇后后妃,都很和气,尤其皇后,林风看着,竟和寻常富贵人家主母没什么区别。
孔夫人说完正事,又陪着皇后聊了会天,还说起这些年在沧州的一些趣事。
皇后笑着说:“这些年除了厚儿成亲,你们家回来一趟,竟也好多年没好好见见了,本宫瞅着,你们家人丁又兴旺了不少。”
孔夫人听了,忙让几个年幼的孩子出来拜见皇后,这些年她和夫君在沧州没事,还真没少造人。
皇后看着这些孩子挺高兴的,对身边淑妃说:“你去开库房拿些南边进贡的小玩意来,给这些孩子,小孩子家的,看着怪可人的。”
淑妃笑道:“上次南边进贡一批珊瑚珠子和布料,很是新奇,臣妾看孔家这几个孩子有男有女,男孩赏珊瑚,女孩赏布料,让他们弄着玩可好。”
皇后听着很满意,“你去安排吧!”
淑妃于是叫来贴身宫女,解下钥匙,让她去拿。
皇后看着挺喜欢孩子,不仅一一问了几个孩子叫什么,连孔家几个大的也都过问了两句,只是等看到林风时,愣了一下。
“这个孩子?”
孔夫人忙说:“娘娘,这是风小郎君。”
皇后愣愣地看着林风,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是旁边王淑妃反应比较快,忙小声说:“娘娘,你忘了,汴京时,冯相和陛下那个孩子。”
皇后却恍然未闻,拉着林风,轻声问:“你多大了?”
“这个月,刚十七。”林风回道。
“十七,”皇后喃喃念叨一句,“我儿当年也是刚刚十七。”
说着,皇后痴痴地看着林风,眼泪就下来了,“我的审儿啊!我的审儿当年也是这个年纪,就再也没回来,我的儿啊!”
……
所以等皇帝带着冯相孔循到后宫时,就看到整个中宫一片兵荒马乱。
皇后抱着林风哭得死去活来,王淑妃和孔夫人一左一右在旁边苦苦相劝,旁边宫女内侍安慰的,端盆的,打帕子的挤了一屋,最外面,孔家一众孩子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刚迈进门槛的皇帝和冯相孔循懵了,皇后宫中,这是出什么事了?
他娘当初给他玉佩时,曾告诉过他七人现在的身份,这七块玉佩,莲花玉佩是许州刺史郑言、青鸾玉佩是汴州主簿崔登,雕花玉佩是汴州刺史曹郐,云纹玉佩是魏州世家胡家三郎,还有三块玉佩,其中一块有些像扇坠的,是一位李公子的,另一红玉的,是一位陈公子的,剩下一块青玉的,是一位王公子的,毕竟逛教坊青楼的,也有许多不愿意透漏身份的。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但可喜的是; 因为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其实啥也没说出来。
一时间,林风都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心塞。
缓了一会; 林风开始寻思这件事。
他本意是想去找冯相打听一下银枪和李叔的事,可虽然打听到了,却是最坏的结果; 那就是李叔可能是当初反叛的银枪效节都的一员,也难怪当初冯相看到他的银枪是这个反应。
想到李叔可能是反贼余孽,林风有些慌,这要是真的; 李叔可怎么办?
不过话说银枪效节军虽然叛乱; 可不是扶持当今皇帝登基了,按照当今皇帝的身份,这银枪效节军也算有功吧!
怎么听意思反被清算了。
而且当初十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银枪效节军为什么会突然反叛?
林风只觉头大; 这事怎么越问牵扯越多了; 而且好像怎么都绕不过十七年的那场兵变。
看来要想弄清事情真相; 就必须问清楚十七年前那场兵变。
可找谁问,他新认的爹冯相肯定知道; 可经过刚才书房那一出,现在他看到冯相就腿软; 哪怕冯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