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是我亲爹-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孔夫人进来,宫装美人抬头,笑着对身边的曹皇后说,“娘娘,孔夫人来了。”

    曹皇后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放下荷包,在王淑妃扶着坐正身子,“亲家母来了,来,赐坐。”

    孔夫人忙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才带着一众孩子坐下。

    孔夫人坐下,就笑着说:“臣妇听到三皇子妃初有身孕,心中不胜欢喜,恰好陛下准了我家夫君回京,这才一回京就进宫叨扰。”

    曹皇后对三皇子妃有孕也很高兴,“你是她母亲,来看看是应该的,厚儿媳妇有孕,陛下和本宫也很欢喜,你一家既然回来,若是有空,不如去多去看看,你生养过,也可以多照应一下厚儿媳妇。”

    孔夫人听了不胜欢喜,她本来就想照顾,只是碍于闺女住在宫里,不好常常进宫,如今有皇后这句话,别人再不敢多闲言碎语。

    林风站在后面,也有些惊讶,没来之前,他都做好皇宫大院,规矩森严,皇家高高在上的准备,可如今一看,皇宫虽然有些规矩,但无论皇后后妃,都很和气,尤其皇后,林风看着,竟和寻常富贵人家主母没什么区别。

    孔夫人说完正事,又陪着皇后聊了会天,还说起这些年在沧州的一些趣事。

    皇后笑着说:“这些年除了厚儿成亲,你们家回来一趟,竟也好多年没好好见见了,本宫瞅着,你们家人丁又兴旺了不少。”

    孔夫人听了,忙让几个年幼的孩子出来拜见皇后,这些年她和夫君在沧州没事,还真没少造人。

    皇后看着这些孩子挺高兴的,对身边淑妃说:“你去开库房拿些南边进贡的小玩意来,给这些孩子,小孩子家的,看着怪可人的。”

    淑妃笑道:“上次南边进贡一批珊瑚珠子和布料,很是新奇,臣妾看孔家这几个孩子有男有女,男孩赏珊瑚,女孩赏布料,让他们弄着玩可好。”

    皇后听着很满意,“你去安排吧!”

    淑妃于是叫来贴身宫女,解下钥匙,让她去拿。

    皇后看着挺喜欢孩子,不仅一一问了几个孩子叫什么,连孔家几个大的也都过问了两句,只是等看到林风时,愣了一下。

    “这个孩子?”

    孔夫人忙说:“娘娘,这是风小郎君。”

    皇后愣愣地看着林风,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是旁边王淑妃反应比较快,忙小声说:“娘娘,你忘了,汴京时,冯相和陛下那个孩子。”

    皇后却恍然未闻,拉着林风,轻声问:“你多大了?”

    “这个月,刚十七。”林风回道。

    “十七,”皇后喃喃念叨一句,“我儿当年也是刚刚十七。”

    说着,皇后痴痴地看着林风,眼泪就下来了,“我的审儿啊!我的审儿当年也是这个年纪,就再也没回来,我的儿啊!”

    ……

    所以等皇帝带着冯相孔循到后宫时,就看到整个中宫一片兵荒马乱。

    皇后抱着林风哭得死去活来,王淑妃和孔夫人一左一右在旁边苦苦相劝,旁边宫女内侍安慰的,端盆的,打帕子的挤了一屋,最外面,孔家一众孩子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刚迈进门槛的皇帝和冯相孔循懵了,皇后宫中,这是出什么事了?

    行宫的藏书阁门前,林风抱着一大摞书卷从屋里走出来,走到门外大青石板上,放下,然后一卷卷展开,开始晒书。

    校书郎一职始于西汉,开始是朝廷征调天下名士到兰台或者宫内藏书处校正典籍,可慢慢地,就逐渐演变成文官中一个九品芝麻官了,也就是,只要是以文入职,一般第一个授的,就是校书郎。

    也是因此,整个朝廷的校书郎,可谓数量庞大。

    因此这些校书郎,自然也不可能每个都有资格修订宫中书籍,大多数,进来也就打了杂。

    所以当上校书郎的头三天,林风被上峰随手指派着晒了三天的书。

    今天是第三天。

    林风悠闲地晒着书,晒书?晒书好啊,起码不用在家被两个大儒逼着读书。

    虽然浪费体力,可不浪费脑子啊!

    所以对于这晒书虽然枯燥无味,林风却干得很是自得。

    而且更好的是,校书郎人数多,平时干活时可以偷偷唠个嗑,林风只进来三天,就听了不少朝廷八卦,知道了不少朝廷内幕。

    例如:当今皇帝其实是个文盲。

    林风无意间听到这个八卦时,惊得差点手中的书都差点掉了,在林风以前看的影视剧中,皇帝不说玉树临风,才气逼人,那肯定也是威严庄重,学富五车,所以在林风的印象中,皇帝肯定学识不错,可事实证明,那只是影视,当今皇帝,确实是个文盲。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因此这些校书郎; 自然也不可能每个都有资格修订宫中书籍,大多数,进来也就打了杂。

    所以当上校书郎的头三天; 林风被上峰随手指派着晒了三天的书。

    今天是第三天。

    林风悠闲地晒着书,晒书?晒书好啊,起码不用在家被两个大儒逼着读书。

    虽然浪费体力,可不浪费脑子啊!

    所以对于这晒书虽然枯燥无味; 林风却干得很是自得。

    而且更好的是,校书郎人数多,平时干活时可以偷偷唠个嗑; 林风只进来三天; 就听了不少朝廷八卦; 知道了不少朝廷内幕。

    例如:当今皇帝其实是个文盲。

    林风无意间听到这个八卦时; 惊得差点手中的书都差点掉了,在林风以前看的影视剧中; 皇帝不说玉树临风,才气逼人,那肯定也是威严庄重; 学富五车,所以在林风的印象中,皇帝肯定学识不错; 可事实证明; 那只是影视,当今皇帝,确实是个文盲。

    当然; 当今皇帝也不是一点字都识; 简单的字还是认识的; 只是认识的十分有限,最起码你拿一本论语给他,他就不一定能读下来。

    不过这件事也不能怪他,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

    说起来皇帝这一支,虽然和前朝皇室一样姓李,虽然天天说是前朝宗室,可事实上,当今皇室和前朝皇室,别说血脉,连民族都不一样。

    当今皇室,本姓朱邪,一百年前,全族还在河西走廊以部落的形式放马。

    当时整个部落的族长,是当今皇帝的爷爷,朱邪执宜。

    本来人家整个部落在河西放牧好好的,可不巧吐蕃和前朝朝廷在河西争夺地盘,当时朱邪部落本是吐蕃的附庸,自然得跟着一起出征。

    可吐蕃对依附的部落一向苛待,也不拿依附的部落当人,所以每逢打仗,都让依附的部落当前锋。

    如此几仗下去,被当前锋的朱邪一族损失惨重,据说族中男丁十不存五。

    当时作为族长的当今皇帝他爷爷朱邪执宜看到族中如此损失,痛不欲生,在朱邪一族生死存亡之际,决定带着族人从吐蕃叛逃,投奔中原的前朝。

    可从吐蕃逃出来是极难的,又是带着一族的人逃亡,所以三万多人口的朱邪一族,经过上千里逃亡,最终只有不到一万人□□着逃到了中原,而且经过多次被围剿被迷路,这群人逃到的还不是前朝的国都长安,而是北方边关的太原。

    当时前朝的朝廷素来仁慈,见这个部落实在可怜,就让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收留了这个部落。

    而太原节度使发现这个部落由于逃亡,个个骑术娴熟,就把他们收编到自己的军队,用来抵御契丹。

    于是,朱邪一族,就从投奔前朝变成了给前朝打工。

    朱邪一族尽职尽责给前朝抵御契丹,并且因为抵御有功,多次受到朝廷加封,身为族长的当今皇帝他爹(他爷爷已死)还被前朝赐姓国姓,封了将军。

    于是从这,朱邪一族才转成汉姓。

    当今皇帝也跟着他爹开始姓李。

    可这姓好改,话却难改。

    当今皇帝那时已经是半大小子,早已跟着族人胡语说得溜,再想改汉话哪那么容易,再加上那时皇帝他爹正忙着天天打仗,也没时候管孩子,所以皇帝也没上过学,就算后来能听懂汉话,认识几个字,也聊胜于无。

    其实不止皇帝,整个朝廷的武将几乎都这个水平,朝廷的武将大多是原来朱邪一族的族人,跟着老族长汉化的,话都说不流利,更别说读书识字了。

    当然,也有例外,其实整个皇室,也曾经是有文化人,那就是先帝。

    先帝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不过先帝是嫡子,当今皇帝是庶子,并且先帝比当今皇帝小近二十岁。

    当今皇帝出生时,他爹还正在跟契丹打仗,拼军功,可等到先帝出生时,他爹已经封王了。

    所以先帝一出生,是在晋王宫出生的,并且由于是嫡子,一出生,就有老晋王那些幕僚悉心教导。

    因此先帝不仅弓马娴熟,还能文能武,平时读个《春秋》,都能随手做首诗!

    这大概就和后世的70后,90后一样,70后小学读不完可能就辍学了正常,而90后,随便读读,也能混个初中毕业证。

    只可惜这位惊艳绝才的开国皇帝,死于十七年前的兵变,其后当今皇帝继位称帝,满朝武将,又退回了文盲行列。

    所以那天林风在皇帝面前背了一段《大学》,是真惊到皇帝了。

    皇帝大概也没想到自家这群文盲中,居然能出个文化人吧!

    没错,会读《论语》,会背《大学》,这文化水平,已经可以笑傲整个朝廷武将!

    只可惜,只是武将,比起文官,林风依旧是开蒙水平,所以藏书阁一位学士略微问了他两句,就打发他来晒书。

    大概在那位学士眼里,把书交给林风修订,和毁书没两样。

    林风晒完手中的书,就起身,接着回屋里,又开抱出一摞。

    虽然那位学士没具体说晒多少,可作为新人太偷懒也不好,所以林风就保持着一天晒一个书架的进度,既不显得太闲,也不会累着自己。

    林风这次抱的书有点高,都有点挡眼了,所以在迈门槛时,林风小心翼翼一边歪头看着门槛,一边往外走,结果就没注意到前面。

    嘭——

    林风感觉自己撞上一个人,然后手中的书卷哗得一下要掉。

    林风一惊,这些书卷可宫内的典藏,要损坏了他可是赔不起,林风一扎马步,稳住地盘,成功托住了书。

    林风是稳住了,可他前面的人可就没这么好运,那人只觉自己撞上了一堵墙,嗷得一下摔倒了。

    “死小子,走路不长眼啊!”对面的人坐在地上骂。

    林风忙把书放在一边,这才发现摔倒的是一个老头,忙去扶他。

    “滚!老夫不用你扶!”老头一手摔开林风的手,气冲冲凶道:“你是哪家的小子?这么没教养!”

    林风顿时委屈,他抱着书,是没注意到前面,可他走得很慢,这样还能被撞上,明明是这个老头不看路往里冲好不好,而且开口就说人家没家教,这未免也过了吧!

    只是林风不好和一个老头拌嘴,只好瘪瘪嘴,“汴京刺史曹家的。”

    老头本来还正想接着骂,却被林风的话一噎,汴京刺史,那不是曹郐么,这个人可是简在帝心,而且如今他们在的,可是汴京,是曹家的地盘。

    老头顿时不好再骂,只是面上却还凶狠,“还不滚!”

    林风看了一眼这个色厉内荏的老头,撇撇嘴走了。

    等林风一走,老头骂骂咧咧站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就要进藏书阁,却无意间瞄到地上有个荷包。

    老头气狠狠捡起荷包,就要丢旁边池塘里,却在拿到手,觉得里面挺沉的。

    老头打开荷包,从里面倒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佩。

    “小小年纪,就知道带一身铜臭,居然还好意思来藏书阁。”老头随手把那块金子丢池塘里,然后看着这块玉佩。

    “这块玉还不错,不过居然和阿赌物放在一起,果然是武将家孩子,没一点君子之气。”老头从头到尾把林风鄙视一遍,出了刚才那口憋屈的恶气,就要随手就要把玉佩丢池塘,却在丢的那一瞬间停下。

    “这块玉佩,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紫袍男子顺着宫墙一路往外走,刚走到御园一个路口,就听到前面一阵鞭子声,不由皱眉,走过去。

    走到那,紫袍男子就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穿着皇子服饰的男子正拿着鞭子,抽两个小太监,旁边还跪着几个,一边抽一边还叫嚣。

    “你们两个不长眼么,敢冲撞本皇子!”

    紫袍男子见状眉毛一皱,虽然早已见怪不怪,可每次见了,仍忍不住动气。

    紫袍男子干脆走过去,笑着说:“二殿下。”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