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立刻问:“人呢?”
老太太:“他们家又没给她吃饭,我给她拿了一个窝头,但是我看她是往自己家的方向走。”
“他爸妈不在家,锁着门,她回去干啥?”
老太太:“这我不知道,后来晚上我出来上厕所,又看见她一次,当时她好像提着东西往村外走。我当时以为我看错了,但是现在想一想。那个小破衣服,是她……”
他们家住的离村口近。
村长:“她自己走了,能去哪儿?”
因为他家穷,村里亲戚都不来往的。
老太太:“她会不会是想去找她爸妈?他们家那个大丫头整天说她弟弟死了,我看杏儿每次听了眼睛都红红的。她会不会是去首都了?”
这个村长吓了一跳:“卧槽,她怎么去?她有没钱!吃的也没有。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自己上路,遇见拐子怎么办?就算是没遇见拐子,走丢怎么办?”
真是越想越着急。
老太太也是忧心忡忡:“谁说不是呢?打听一下吧。”
“好。”
这相比起来,他们这样的陌生人反而比杨家人更加有人性,他们是真的不想小姑娘小小年纪就出事儿。倒是杨家大房的几个人骂骂咧咧的不想找人。
杨老大更是说:“这个死丫头。就该打断她的狗腿,让她跑!”
这头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京城倒是热闹的很,这边是虎头的升学宴,气氛当然热烈,明明是虎头的升学宴,小朋友们倒是一个个的被拉出来表演节目。
好在他们院儿里的小孩儿都外向,开开心心大合唱。
明美坐在椅子上,看着团团圆圆都声音响亮、毫不怯场,冲着他们竖起大拇指,两个小孩儿唱的更大声了,他们最喜欢表扬了。他们要得到很多很多表扬呢。
大家是合唱,不过还有一个滥竽充数的呢。
这个就是二林。
小小的二林也站在小朋友们里,乐颠颠的跟着哼哼,其实,不会呢。
但是一起唱歌就是很开心啦!
一曲完毕,所有小孩子都得到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还得到了一块小蛋糕。小家伙儿们一个个小脸儿亮晶晶。觉得自己是最能干的小孩儿。
突然间,二林像是有感应一样说:“我姐姐来找我了,我要留着给我姐姐吃。”
大家并不明白小孩子的第六感,说:“那等你姐姐来了,我们一起玩儿。”
二林大声:“好!”
第203章 新的小伙伴
小朋友们放暑假;那可真是撒了欢。
自从放假,比上学还忙碌呢,每天都要拎着小网兜儿出去抓知了,小朋友们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但是家长们却已经都知道了。不过倒是没拆穿小孩子们呢。
小孩子也该有自己的“小秘密”;每个人小时候都一样啊。
小朋友们卖了两次了;信心大涨。
虽然爸爸妈妈也会给零用钱;但是这跟自己赚钱不一样,小朋友们一个个兴奋的小脸儿红扑扑。
要知道哦;这可是他们自己赚的钱。
大家可开心了;每天中午按时出门。
上午?上午要学习啦。
小朋友们也不怕晒,一个个顶着大太阳出门;小孩子们一起出来;来到隔壁大院儿的大门口叫:“叶思远。”
叶家三兄妹咚咚咚的跑出来;格外的着急:“来啦来啦!”
王自珍看着孩子们急的这个样儿,说:“下次吃饭早点,不耽误你们玩儿。”
几个小孩儿高兴的咧着小嘴儿。
几个小孩子会和,正要走;就看二林爸爸妈妈匆匆的出门;两个人神色慌张,圆圆小八卦的问:“姑姑;你们干什么呀?”
于小妹此时正是心下慌张的时候,她说:“我去火车站接孩子。”
她也顾不得跟小孩子说的更多;匆匆就跑上了公交车;圆圆:“于姑姑是去接二林的姐姐吗?”
她跟身边的小朋友嘀咕;小朋友们摇头;大家都不知道啦。倒是团团说:“应该是的吧;他家好像也没有别的小孩。”
圆圆纳闷儿的很,说:“那小孩子一个人坐车来?”
大家都沉默了一下下,随即说:“应该不会的吧。”
“小孩子不能自己坐车的。”
“就是。”
团团:“我们去抓知了还是在巷子里玩儿?等一会儿可以看到于姑姑是不是接二林姐姐。”
李珍珍:“抓知了!”
她兴致勃勃:“我要攒钱。”
“攒钱?”
李珍珍骄傲的挺胸,说:“我要攒很多钱,然后给自己买房子。”
哦豁!
小孩子们都震惊了,你这么能的吗?竟然想买房子!
这可是一个好大好大的理想。
圆圆眼睛圆溜溜的,说:“你竟然要买房子,这个好贵呀。”
李珍珍点头:“所以我要从小就开始攒钱,这样等我长大就能有很多很多钱了。”
“珍珍姐姐,你为什么要买房子呀?”小思甜挠着头,一点也不懂,“你有地方住的呀。”
李珍珍:“可是我家住不开呀,我两个哥哥现在都在外面租房子住呢。”李珍珍掰着手指说:“我爷爷奶奶说,如果有合适的要给我哥哥买房子,他们没有说要给我买,所以我要攒钱给自己买。”
圆圆抿抿嘴。
她说:“他们不给你买吗?”
李珍珍:“也没说不给我买啦,但是也没说给我买。”
她也不知道会不会给自己买,所以她要自己攒钱,可是房子好贵呀,好贵好贵呀。
团团看着她,说:“我觉得你爸爸妈妈会给你买的,现在没说这个是因为你还是个小孩子呀。小孩子还要好久才能长大的,又不着急。但是你两个哥哥都是大人了,所以他们比较急。”
李珍珍偷偷告诉小伙伴:“其实我哥哥才不着急呢,我大哥本来也不着急,我二哥……我二哥以前着急,但是现在我哥哥说了,女人是老虎。只有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着急。”
小姑娘摊手:“不晓得为什么。”
圆圆立刻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小朋友们:“……”
李珍珍:“你别说我爸妈他们是太监啦。”
圆圆软乎乎的:“我就是个比喻,比喻啦。”
她说:“走走走,去抓知了啦,我也要攒钱的。”
“你攒钱干什么啊?”
圆圆:“我要攒钱买一副羽毛球拍,这样以后就能打球玩儿啦。”
这个主意听得小孩子们眼睛一亮,李珍珍立刻说:“好棒哦,啊,那我也要先攒钱买羽毛球!”
团团:“你不是要买房子?”
李珍珍毫不在意,摆手说:“可是房子要很多钱啊,不着急的,我要先买羽毛球。等我买了羽毛球。再攒钱买房子。”
几个小孩子:“……”
这倒,这倒也还行。
团团:“其实我也有想买的,我想买一个篮球。我奶说,打篮球是个很好的锻炼,还能长个儿呢。而且如果是篮球,大家可以一起玩儿,很方便的。”
“啊?那我买什么啊?你们都有想买的,我该买什么啊?”叶思佳小朋友瞬间慌了,觉得自己有点掉队了。他追问:“哥哥,你有想买的吗?”
叶思远:“我要攒钱等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买一只烤鸭。”
叶思佳:“啊,那我们一起拿钱,这样也有我的份儿。”
小思甜才六岁,但是也凑上去:“还有我。”
大家都说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又齐刷刷的看向了小七斤,小七斤扭捏了一下,说:“我想买一条裙子送给晴晴做礼物。”
死亡凝视。
李珍珍庄圆圆还有小思甜,三个女娃儿死死的盯住了小七斤,同样都是小伙伴,你这也太双重标准了吧?我们过生日的时候,你可没说想送小裙子。
李珍珍叉腰:“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了吗?”
小七斤:“……你们都是啊。”
“那为啥晴晴比较特别?”
“就是就是呀。”
白晴晴倒是乐颠颠的,说:“七斤最好啦。”
小七斤扬了扬下巴,说:“圆圆有哥哥,思甜有哥哥,珍珍也有哥哥,你们的哥哥会给你们买的呀。只有晴晴没有哥哥,正好我也没有妹妹,我当然要给晴晴买!”
白晴晴:“对的呀,我攒钱也是要给七斤买球鞋的啊。”
李珍珍:“……好像有点道理哎。”
圆圆嘟囔:“但是又没有那么有道理。”
叶思甜眼巴巴的看着思远还有思佳,糯唧唧的说:“哥哥,我也想要好看的小裙裙……”
当哥哥还能怎么办呢?
两个小男娃儿瞬间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
“买完蛋糕,就攒钱给你买小裙子。”
叶思甜立刻使劲儿点头。
叶思佳在嗓眼儿嘟囔:“我也想要新球鞋……”
声音小小的几乎听不见,他低头看了一眼三头身的小萝卜头妹妹,忧愁的没有开口,算了,他是指望不上这么小的小妹妹了……妹妹比他还穷。
圆圆也幽幽的看向了团团,团团坚定:“哥哥一定攒钱给你买!”
圆圆立刻笑了出来。
团团攥起拳头,说:“同志们,我们小孩子这么缺钱,可不能耽误了,走!”
“走啦!”
大家一起叽叽喳喳的离开,而这个时候于小妹夫妻两个已经就要抵达车站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竟然大胆的离家出走了,她心里现在七上八下的,这一路过来要好几天的火车,她简直不敢想女儿一路到底怎么来的。
她更不知道女儿离家出走,老家那边为什么没有联系她。
她一肚子担心也一肚子疑惑,匆匆来到火车站,跟无头苍蝇一样。
杨树林跟在媳妇儿身边,还不如于小妹有担当,两人问了路,终于找到了这边的办公室。一进门,于小妹就看到了女儿,她女儿比他们离开家的时候还瘦了不少,脸上有伤口结痂的痕迹,衣服更是带着一股馊味儿,头发乱蓬蓬的真是连个小要饭的都不如。
“杏儿!”于小妹一看到女儿就叫了出来,立刻奔了过去,小姑娘本来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小心翼翼的,乍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呼啦一下站起来,还没更多动作就被抱住了。
于小妹一下子抱住了女儿,眼泪瞬间就掉下来了,哭着叫:“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啊,你偷偷跑来,出事儿怎么办?你是要吓死妈妈吗?”
小姑娘一路上提心吊胆,见到亲人也扛不住了,嚎啕大哭。
娘俩儿哭的哭的离开,一旁当爸的杨树林也哭,他揉着眼睛掉眼泪,这一家子看的人心酸。
于小妹还在嚎:“你个死孩子,你要是丢了怎么办!你要是丢了不是要妈妈的命吗?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她重重的打在孩子的屁股上:“以后再会不会这样了?你说,以后还敢不敢了?”
小姑娘挨了打,哭的更惨,但是却搂着于小妹的脖子不肯放手,于小妹:“你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大胆,你说你像了谁,胆子这么大!”
屁股又挨了好几下。
小姑娘嗷嗷哭,周围的人劝了起来:“大姐,你也别打孩子了,孩子这一路也遭了不少罪,赶紧领回家吧。”
于小妹:“谢谢,谢谢你们。”
这个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赶紧起身冲着大家鞠躬。
“没事儿没事儿,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就是,谁看到这么丁点大的一个小姑娘也得帮忙。大姐,你家这个小丫头还真是挺聪明的,要不是她记得你家的地址,我们可找不到你。”
“也亏待了庄哥在,能很快的找到你们。”
这个时候于小妹也看向了房间内的庄志远,是的,就是庄志远。
这要是说起来,也是真的幸好是遇到了庄志远,不然的话,他们想要找到小姑娘的亲人,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
原来,小姑娘杏儿离家出走之后,他们村长还是报了案,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已经耽误将近一天一宿了,所以并不好追查,谁也不能确定,小姑娘真的就能混上去四九城的火车,所以除了通知途径的各趟车排查,也在本地开始搜寻。这时候并没有那么发达,想找人并不容易,而大家也没想到杏儿已经提前就是上了车。所以根本没有找到人。
这个事儿倒不是村长不联系于小妹夫妻,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联系。他们没有于小妹在四九城的地址。其实按理说,于小妹是下乡知青,她娘家地址没有变过,如果真的想找还是找得到的。但是这些年已经没有人下乡了,像是他们小地方的知青办都名存实亡了。于小妹下乡的时候又是六几年,十几年过去,翻找档案都是不容易的。村长也没想到这一茬儿,所以根本联系不上人。
这边于小妹夫妻也根本就不知道女儿出了门。
而小姑娘坐上了来首都的火车之后,自己倒是能凑合,她人小,蹲在角落里虽然不少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