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因为她学东西本来就快,再加上自己卓越的营销技巧,她的业绩稳居直上。
在海城口腔医院,她也成功的推销出去了公司的产品,虽然避开了池秋澈,可她找到了口腔医院的主任。
虽然没有正式通过医院的决策,可基本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做了这一行,喝酒应酬是肯定免不了的,罗裳的酒量还可以,目前还能应付。
这天下午,池秋澈休息,她便买了些礼物送到了口腔科主任的办公室。
毕竟,她们这一行本就是要经常这么送礼讨好这些医生主任的,才能更快的将产品卖出去。
只要池秋澈不在,她进出海城口腔医院就没什么压力。
口腔科的主任是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带着一副眼镜,整个人有些发福。
他看着罗裳送来的烟酒,官方的客气了一下,“罗小姐客气了,你们公司的材料的确是耐用,产品质量好,我才决定向医院推荐的。”
“王主任,公事归公事,这个酒啊,是我觉得您为人豪爽仗义,想和您交个朋友的。”
这就是罗裳的聪明之处,既让人收下了自己的礼,还让人没有任何负担,心里舒服。
王主任果然笑了起来,道:“罗小姐晚上有约吗?
既然是朋友,不如一起吃个饭,最近老婆趁孩子放假,带着去旅游了。
我这孤家寡人的,连个吃饭的人都没有。”
罗裳觉得有些怪,可具体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儿。
正犹豫着要不要答应下来,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是母亲的电话。
她尴尬的开口:“不好意思,王主任,我去接个电话。”
罗裳走到窗户边,小声接听道:“妈,我在工作呢。”
那边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是孙姐的女儿罗裳吧?
你妈妈在我家做事,刚才她突发脑梗死,现在我们把她送到了医院,需要家属签字呢。
你能来一趟吗?”
那边的声音虽然焦急,却很温婉和蔼。
罗裳听后,紧张的挂了电话,道:“王主任,抱歉,我要走了。
我家里出点儿事情!”
她急匆匆地离开,王主任的脸色立刻就变得难看起来,,十分不悦。
……海城大学附属医院。
池教授就是脑外科的专家,是被医院返聘的。
说来也巧,今日池教授正在坐诊,家里就接到了妻子许杉的电话,说家里的阿姨双腿突然不能动了,像是脑梗。
幸好池秋澈今天休息在家,便开车帮着母亲立刻将罗母给送到了医院。
第1100章 尴尬的再遇
罗裳急匆匆的赶到了医院,病房里只有徐杉一个人陪着罗母。
见罗裳过来,她安慰道:“孩子,别着急,你先赶紧把字签了,他们才能给你妈妈用药。”
罗裳有些六神无主,她道:“我……我现在就签,然后去缴费。”
“不着急。”
徐杉道:“恰好今天我家那小子在,他刚才去缴费了。
你就在这儿陪着你妈妈,她是急性脑梗死,现在腿动不了,也说不了话。”
罗裳心疼的望着躺在床上的母亲,明明睁着眼睛,却像是不能动似的。
就在这时,池教授走了进来,罗裳不认识池教授,可池教授却也是个热心肠,笑眯眯的道:“哦,这就是孙姐家的女儿吧?”
罗裳是看了他的胸牌,才发现他姓池,是脑外科的主任医师。
罗裳立刻反应了过来,这应该是母亲打工这家的男主人。
“池教授您好。”
罗裳是真心的感激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经常嘴边挂着,池教授两口子有多么多么好。
可看到病床上的母亲,她眼圈又红了起来,“池教授,我妈妈这到底是怎么了?
以后,都不能动了么?”
“别着急啊,你妈妈的这种情况在我们科很常见。”
池教授推了推眼镜,耐心的解释道:“不过你妈妈从发病到送过来的的时间不到四小时,是可以溶栓的。
这种情况,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罗裳听到这儿,才终于松了口气。
直到护士那边显示费用已到账,溶栓药物立刻就给罗母用上了。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钱交上了,给用药没?”
徐杉满意的对儿子点点头,道:“刚用上。”
池秋澈双手叉腰喘着粗气:“给我这一通累的,就想着赶紧的交上钱,别再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就麻烦了额。”
“行了行了,直到你今天立功了。”
徐杉打趣着儿子,道:“对了,孙姐的女儿来了,你去跟人家打个招呼吧。”
池秋澈这才注意到罗母病床边的罗裳。
可罗裳此时除了震惊,几乎不敢回头。
姓‘池’的人这么少,她早该猜到的。
可现在,她莫名的尴尬。
池秋澈也觉得这个背影还挺熟悉,他走过去,终于看清了罗裳的正脸。
“是你?”
池秋澈惊讶的问:“孙阿姨时候你母亲?”
徐杉连忙走过来道:“你们认识吗?”
罗裳尴尬极了,脸有点发烫,难为情的说:“我……找池大夫看过牙齿。”
“这样啊。”
徐杉笑着道:“居然有这么巧的事呢。”
池秋澈也是一脸无语,是啊,怎么会这么巧?
罗裳把头埋的很低,心脏碰碰跳着,实在是无法掩饰那份尴尬和自卑。
自从顾译林的那段事之后,她便越发怀疑自我,虽然她依旧努力的工作和生活,可潜意识里的自卑却如影随形。
就如同现在,她低着头,甚至不敢看池秋澈的目光,脸颊一阵阵的发烫。
池秋澈也没跟她客气,对母亲道:“妈,现在孙阿姨的女儿都来了,您也别在这儿了,我送您回去。
这里,我看着吧。”
毕竟,罗母是在他们家忽然发病的,就这么把他们母女留在这儿,感觉也不太好。
罗裳却连忙说道:“不不不,徐阿姨,池医生,谢谢你们。
我一个人在这儿守着我妈就可以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徐杉却亲切的拍了拍罗裳的手背,道:“就让秋澈在这儿吧,不然我实在是不放心。
孩子,就辛苦你了,好好好顾你妈妈,有什么事情就跟你池叔叔说,他会解决的。”
罗裳不免感激着,原来,在医院里有认识的人,是这么方便和踏实的一件事。
就这样,徐杉走了,池秋澈却留了下来,和罗裳一起呆在病房里。
第1101章 崇拜和青睐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池秋澈摸了摸鼻尖,只觉得这世上的事情还真是有够莫名其妙的。
原以为给罗裳治好了牙齿,他和她也就算告一段落了,本来也就是普通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
现在可倒好,不得不留下来,在这儿陪着她照顾家里的保姆。
池秋澈想着怪不得这女人看起来像是很缺钱的样子,她妈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打工谋生。
忽然有些理解罗裳那次在地铁站,为什么因为一个手机,情绪这样激动,揪着他不放了。
本来这是间两人病房,目前只有罗母一个人。
因此,罗裳的本意是想晚上睡在这张空着的床上,就近照顾母亲的。
可没想到,临近傍晚时分,这里又住进了一个病人。
罗母用了溶栓药之后,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道:“裳儿,你晚上别在这儿照顾我了,快回去吧。
明天,你不是还要上班吗?”
“没事的,我一会儿去买个躺椅放在您床边。”
罗裳见母亲恢复了许多,终于松了口气,道:“您就好好养病,其他事儿别操心,我不累。”
就在这时,池秋澈开口了,道:“我觉得孙姨说的对。
现在孙姨的行动已经恢复了,上厕所什么的也都不需要人。
你何必在躺椅上挤一夜?”
罗母感激的望着他,道:“秋澈啊,谢谢你。
今天要不是你们一家,说不定我这老命就没了。”
池秋澈虽然平日里没个正儿八经的样子,可对待长辈倒还是很礼貌的。
他点点头,道:“孙姨,那我就先送罗裳回去吧。”
虽然罗裳还是不放心,可到底拗不过母亲,只好跟着池秋澈离开了。
两人出了医院,罗裳拘谨地说:“池医生,我打车回去就好,今天谢谢你了。”
池秋澈看了眼手表,道:“这都几点了?
算了,我还是先把你送回去吧。”
罗裳的心微微动摇了一下,还是跟着池秋澈去了车库。
尽管还是尴尬与自卑,可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暖意与踏实。
他的车是一辆银色奔驰,罗裳坐进去之后,疑惑的问:“池医生,你不是有车吗?
为什么那天还坐地铁啊?”
池秋澈一边启动车子,一边无语的扯了扯嘴角,“那天我的车借给朋友了。
只能怪我运气不好,这辈子第一次进局子里拜你所赐。”
罗裳哑口无言,只觉得脸臊的发烫,小声道:“你还生气呢?
我……跟你道歉,行么?”
池秋澈没说什么,他这人一向过的比较随性,也没有许多人那么多花花绕绕的心思。
于是,他打开了广播,对罗裳道:“之前的事你也别放在心上了。
孙姨人很好,你是她女儿,想必你也不是坏人。”
他这么一说,罗裳的脸微微红了红,偷偷瞄着认真开车的他。
黑框眼镜下,他的眸子格外深邃明亮,微薄的唇抿成一条线,就连侧脸的轮廓都那么流畅优越。
幸好池秋澈专注着前方的路况,这才没有发现罗裳那崇拜而又青睐的眼神儿。
路口处,池秋澈问:“你家住在哪里?”
罗裳微微一顿,有些自卑的道:“在一个老小区,估计导航也找不到。”
“没事,你告诉我哪条路就行。”
后来,池秋澈便按照罗裳给他指的路开。
罗裳租的房子不仅在一个老旧的小区,而且还是在巷子里,车子十分难进。
可池秋澈当了这么久的医生,还是口腔科的医生,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七拐八拐到的,终于是将车子停在了罗裳家楼下。
罗裳下车前,诚恳的看着他,道:“池医生,麻烦你了。
要上去坐坐吗?”
现在已经是十点了,作为一个男人,池秋澈是知道他不该上去的。
毕竟,男女授受不清,他也不是那种乱搞男女关系的人。
可这个小区那么破旧,罗裳的气质却看起来和这里格格不入。
因此,他起了探究的心思,莫名想看一看她的家。
罗裳本以为池秋澈这次一样会拒绝,可没想到男人已经解下了安全带,跟着她下了车。
第1102章 对她另眼相看
罗裳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惊讶,可心跳却扑通扑通的厉害,她低头走在池秋澈前方引路,脸颊微微红了起来。
终于进了屋,打开灯,池秋澈才看清了这间只要三四十平米的房子。
虽然空间很小,却被罗裳整理的很干净,紧紧有条。
靠近门边就是一个小灶台,对面是洗手间,再往里是只能容纳下两人的客厅,局促的摆放着一张米色沙发。
靠近阳台边是她的床铺,上面摆放着一只很可爱的草莓熊。
罗裳招待着池秋澈坐下,道:“我看你晚上没吃什么,冰箱里有意面,我给你做点儿吧?”
池秋澈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都这个时间了,让人家做饭给他真的好吗?
虽然他的确是有点饿了。
罗裳家没有电视,她便去小书架旁边拿了一本小说递给他,道:“你先等会儿,我很快就做好了。”
池秋澈接过书,可目光却落在屋子拐角那个小书架旁。
如果不是罗裳刚才过去找书,,他都没有看到那里居然还有个书架。
书架上有些是经济学的书,可更多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小说。
而且,池秋澈发现,罗裳喜欢看的小说有许多都是国外的。
他微微惊讶的望向灶台边认真煮面的罗裳,没想到她能看得懂全英文的小说,也没想到,她家里会有这么多有关经济学的书籍。
毕竟,她的生活这样拮据,就连看牙都买不起麻药的人,他以为她的工作也很窘迫。
可从她所看的书推测,罗裳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历绝对不低。
那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她现在过的如此拮据呢?
就在这时,罗裳轻声说道:“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