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乃‘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
  “淙哥儿,《太史公记》一书,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这回轮到许淙目瞪口呆了。
  ……这也行?
  可恶,但读音好像真的是一样的!
  没等许淙说话,许明成的手在许淙的肩膀上又拍了拍,笑道:“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也是你接下来的几年里要背的书,你老师都已经安排好了。”
  “我们家没有《太史公记》的全书,但云家有。”
  “今日一早,爹已经收到了云家派人传来的口信,说过几日沐休云阁老正好有空闲,到时候爹会带你去拜见他老人家。云阁老是你老师的亲祖父,当代大儒,你从小练的字帖就是他老人家特地给你写的。”
  “所以你这几日要好生读书,字也要多练几遍,不然到时候在你师祖面前出了丑,你老师一气之下多给你布置些功课……”
  许明成再度微笑,“到时可莫要说爹没有提醒你。”
  许淙:!!!
  等等,刚刚渣爹说什么来着?
  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还说这是他接下来几年里要背出来的书,天啊差不多五十三万字,这是真的吗?
  听到这个吓人的消息,许淙也顾不得追问庶子的事了,忙问道:“爹,你说的是真的吗?全都要背啊?”
  要看是真的,老师给的书单里面就写着呢。
  但没说要背啊!
  许明成微笑,“这是当然,爹以前听你老师说过,他说每一个云氏子弟,都要将这本书背出来,不然是不会让他去考举人的。”
  淙淙震惊!
  作者有话说:
  渣爹使用了转移视线大法!
  淙淙被要背五十多万字吓了一跳,忘记追问了,可惜!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点“下一章”就看“身世大揭秘”!
  *《太史公记》=《史记》,以前的名字是《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司马迁,字‘子长’,所以许明成称呼他为‘子长先生’
  *‘亚父受玉斗’等,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其他关于史记的描写,摘抄自百度百科

? 第 87 章
  其实许淙的身世; 金家上下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的。不过就像许淙之前猜测的那样,这件事两家人早已达成了默契。
  谁敢揭穿,那金侍郎和许明成; 第一个要收拾的人就是他!
  许明成以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进士; 还自请外放; 得罪也就得罪了。但现在眼看着他就要起来了,那如果可以邹表舅也是不想得罪他的。更别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姑父兼岳父,邹、金、许三家官做得最大的金侍郎!
  刚刚许淙说出‘庶子’一词的时候; 邹表舅都不敢看金侍郎的脸。
  邹表舅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 一边在心里暗恨; 等回去就要把儿子打一顿。臭小子竟敢让他这个做爹的陷入到如此狼狈的境地; 不狠狠地打一顿怎么得了?
  他以后还不知会怎么被小心眼的许明成找麻烦呢。
  所以现在看到许淙皱着眉头; 不再追问了,邹表舅觉得自己这个做爹的不能毫无表示,于是便道:“对对对; 淙哥儿; 三郎他就是你爹说的那个意思!”
  “他就是听到我平时在念叨,念叨什么竖子不可与谋; 是竖子; 总之他记下来了,然后就用来骂人。你放心,我回去一定好好地教训他!”
  金三郎噗嗤一笑,低念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金四郎则愤怒地瞪着他,“表哥; 你不会说话; 可以不用说!”真是个傻子; 没看到淙哥儿又看过来了吗?!
  不但淙哥儿看向了邹表舅; 金侍郎也是如此。
  但和许淙怀疑的目光,以及许明成微眯着眼不同,金侍郎的脸上则是恨铁不成钢,他怒道:“是‘竖子不足与谋’!”
  “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了去了?!”
  “还有你的《太史公记》,抄了这么些天我是一篇都没见着!你今天回去之后就不用出来了,把《太史公记》都抄一遍!”
  “我们家虽然藏书没有云家多,但《太史公记》还是有七八十篇的,不多,也就二三十万字罢了,你过年之前都给我抄好。”
  “抄不好,就滚回通州去!”
  邹表舅大惊,“姑,姑父!”那劳什子《太史公记》,不是许明成用来骗小孩的吗?怎么就变成他真的要抄了?
  “哼!”
  金侍郎冷哼,“明成说得不错,云家是有全套《太史公记》藏书的,家中甚至有人专门研究此道,云家子弟也的确人人会背。”
  “你的书读得比云家子弟还要好?”
  “就这么定了!”
  邹表舅脸色大变!
  许明成笑了笑,对金侍郎道:“岳父,时候不早了,淙哥儿他奶奶还有他娘,估计都在等我们用饭,我便先带淙哥儿回去了。”
  金侍郎点头,表情温和,“也好,你们先回去吧。淙哥儿啊,你莫要把你邹三表弟的话放在心上,你是我亲外孙,这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哪怕是到了陛下面前,也不会变!”
  ……
  回去的路上,许淙欲言又止。
  刚刚虽然被渣爹搪塞过去了,但这么大的事,他是不会忘记的,现在就是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追问下去。
  自己不是金氏亲生,这一点是非常确定的。
  所以现在许淙在乎的是,当年在他出生之前,或者是出生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为什么常白芷这么多年会安心地待在庄子上,从来没出现过。为什么不管是金家还是许家,都对他的身世避而不谈,哪怕这次邹三表弟不小心说漏了嘴,但大人们的第一反应还是以安抚、搪塞为主。
  就,挺奇怪的。
  正疑惑着,跟随许明成脚步来到梧桐院书房的许淙忽听到前方传来问话:“君子慎独,和解?”
  渣爹这是要考他啊,自从拜师的那一个月被考得差点糊了之后,许淙现在对这些考题那是半点也不惧的,马上回答:“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
  许明成又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题他也会,许淙马上回答:“朱子云: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许明成再问:“何为‘三省吾身’?”
  这题更简单,许淙答得毫不犹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许明成突问:“你早就知道你不是你娘亲生的了?”
  许淙下意识回答:“是啊……”
  许淙:??
  许淙:!!!
  他顿时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表情平静的许明成,心里惊疑不定。
  天啊,他怎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发现的?
  明明他一直隐藏得很好没有表现出来的,也就今天才通过邹三表弟“知道”庶子的事,所以渣爹是怎么猜到他早就知道了的??!
  这不科学啊!
  许明成居高临下,他看着许淙的表情一一变化,最后停留在惊讶上,心中暗暗叹息。
  果然如此,他刚刚就觉得淙哥儿的表现太过淡定了,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听闻自己身世的样子。
  而且‘竖子’与‘庶子’,骗骗那种读书不认真,人云亦云的人还行,但若想要骗到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如今已经能就经义与自己讨论的淙哥儿,未免想得太过简单了。
  他如今可不是三岁小儿。
  不过虽然想到了这里,但他的脸上依然不动神色,没让专注看着自己的许淙瞧出什么端倪来。而且不但没露出端倪,他还越发的高深莫测,就连语气也平淡无奇。
  “坐吧。”
  许淙缓慢地坐了下来,然后盯着渣爹看,“爹,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得清清楚楚!
  许明成反问,“这有什么好说的?”
  “你是我的儿子,而金慧娘是为父的正妻,三媒六聘,明媒正娶,难道你不是她生的,她就不是你娘?”
  “你的礼义廉耻,也跟你表舅一样,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许淙:“……”
  渣爹偷换概念!
  他问的是这件事吗?!
  许淙气呼呼地拍了一下桌子,“我不是问这个,我要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亲娘她,她怎么到庄子上去了,而且你们从来不告诉我!”
  许明成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口:“这件事,还要从先帝说起……”
  接下来许明成就讲了一个在许淙看来,有些狗血的事。先帝,也就是当今陛下他爹,因为晚年的时候宠爱贵妃,于是就生出了易储的想法,但朝中大臣们坚决反对,所以未能达成。
  进一步是九五之尊,退一步可能先帝一死自己也要死,所以贵妃母子两人就联合了心腹,给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当今陛下找了很多很多麻烦。
  最严重的一次是先帝缠绵病榻的时候,他们给太子下毒,但结果太子平安无事,却把太子的长子毒死了。
  因为具体的事情许明成也不是很清楚,就简单地说了一下结果,结果就是痛失爱子的陛下登基之后,开始了清算。
  如今京城已经见不到先贵妃一系的人了。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许淙好奇询问:“所以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啊?”先帝、陛下、贵妃、皇子什么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啊?
  难道他亲娘是贵妃一系的人?
  不会这么狗血吧?!
  “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许明成道:“你亲娘常,你应该也知道了吧,你亲娘名秋棠,但本名常白芷,也就是江南一户寻常人家的女儿,唯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祖父的医术不错。”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于是许明成继续说他眼里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不仅宠爱自己的嫡子,还不喜庶出的官员。
  刚登基也就是宏景三年,恰好‘假状元’案发,所以陛下触景生情,大发雷霆,不但那位贾子兴被一撸到底成为了尴尬的同进士,没多久就无声无息地死了。就连他会试、乡试、院试、府试、县试等科举路上的主考官也人人遭殃。
  尤其是县试的主考官,也就是当时的那位县令,直接就丢官了。
  此后的数年,凡是有官员被弹劾宠妾灭妻,只要是证据确凿的都丢了官,至于情节轻微的,也都被贬谪从此不再重用。
  一时间,官场人人自危,写放妾书的不在少数。
  许淙:……啊这。
  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虽然这位陛下的初衷是好的吧,为那些被欺负的人出一口气,但是单单听许明成这么描述,他已经能够猜到当时混乱的场景了。
  果然,许明成继续说道:“刚开始,被弹劾的人的确修身不正,但到了后来,因为只要一被弹劾就会被勒令回家自省,所以此事愈演愈烈。到了最后朝中官员只要是纳了妾的,是庶出的,都被弹劾了。”
  许淙:猜测成真了!
  不过他想了想觉得不对,于是又问:“不对啊,爹,我今年才十岁,但‘假状元’案是十几,近二十年前发生的事了。”
  “我还记得在勉县的时候,因为孙叔家洗三的事,娘还给我讲过,的确是差不多二十年了,可我才十岁啊!”
  许明成笑了笑,“还算不笨。”
  “不错,‘假状元’一案,的确已经是十七年前发生的事了,时间一长人们便会淡忘,所以记得的人并不算多了。但你出生的那一年,京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朝臣请立太子。”
  “当时有两个人选,二皇子为贤为长,但他是庶出,五皇子虽然是嫡出,但他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出生的,所以年纪尚幼。再加上陛下态度暧昧,于是朝中大臣,包括几位阁老们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许淙回想起这些日子旁听许明成和金侍郎议事时候说的话,突然懂了。
  所以世界是一个轮回就对了!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来了!
  但已经八点多了急着上班,所以……
  虽然上班的全勤只有200块,但也不能丢!
  上班赶工作全勤,下班赶码字全勤,双份全勤双份惊喜(bushi!!!)
  难道这就是我笔名里有个二的原因吗?
  晚上二更!今天一定把这件事写完!
  *“君子戒慎……”等君子慎独相关——《中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序》
  *三省吾身,曾子曰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