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唐氏反问的这一句,刑部侍郎是心服口服。
半晌没人接话。
江妈妈没了耐心道“我家夫人被一双狼心狗肺的兄长伤透了心,离家十几年,未再见过他们,早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模样,既然文远伯夫人不是,那还不赶快走?!”
江妈妈是恨不得拿扫把来撵了。
唐氏知道文远伯夫人不会承认,她丢不起那个脸。
唐氏和刑部侍郎寒暄了两句,转身进府。
周小少爷小眉头扭着。
沈小少爷和九皇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两人齐齐望着周小少爷“这情况好像不对啊。”
东凌侯夫人掷出圣杯了,她已经努力的救文远伯府才对啊,怎么把文远伯夫人往大牢里送?
东凌侯抚养公主有功,父皇还未赏赐他们。
如果东凌侯夫人向父皇求情,父皇肯定会给面子,对文远伯府从轻处置。
虽然这案子是卫国公的人查的,但文远伯府大姑娘对卫国公世子有救命之恩。
父皇要网开一面,卫国公也不会劝阻。
但现在这情况,实在出乎九皇子的意料了。
不止九皇子想不通,连周小少爷自己都糊涂了。
若是他娘铁了心要救文远伯府,就不会说这些绝情的话。
周小少爷看着唐氏走远的背影,小眉头拢的松不开。
爹的心思摸不透就算了,娘的心思也这么难捉摸。
这根本就不是他这颗小脑袋瓜能想明白的。
但看到刑部侍郎让衙差强制的把文远伯夫人和文远伯府大姑娘抓起来,还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卫国公府。
书房内。
卫国公和卫国公夫人都在。
下人把东凌侯府门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卫国公知道。
卫国公眉头拧紧。
卫国公夫人望着他,道“东凌侯夫人竟对文远伯府这般绝情?”
这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她不是该不遗余力的救文远伯府吗?
小厮不知道东凌侯为卫国公要整垮文远伯府请卫国公吃过饭,他道“岂止是绝情,那是恨不得撵文远伯夫人走,免得她脏了东凌侯府门前的地。”
卫国公脸色更难看。
虽然他不是真心想护着文远伯府,但也没再整垮,郑大人特意来询问他,最后却没听他的吩咐。
这其中必定有问题!
卫国公派人找郑大人来国公府,一问之下才知道皇上派了心腹去永州查文远伯府的案子。
卫国公脸黑成了锅底色“皇上怎么可能会派人去查文远伯府的案子?!”
郑大人抬头望着卫国公。
卫国公气的吭哧吭哧,卫国公夫人道“国公爷确定皇上不会?”
卫国公笃定道“虽然东凌侯夫人没认文远伯府,但她的身份是人尽皆知的事了,文远伯和她有仇,但毕竟还是她的娘家。”
“谁知道她会不会帮文远伯府求情?”
“只要东凌侯开口,皇上会不网开一面吗?”
“文远伯府贪墨的罪证是真是假,对皇上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他何必派人去查?!”
===第793章 是不是吃错药了===
皇上是铁定不会派人去查的。
在他要保文远伯府的时候,却有人告诉郑大人这个消息,这不是逼着郑大人如实禀告文远伯在永州的所作所为吗?
顺藤摸瓜,最后就摸到了东凌侯身上。
卫国公是气的倒仰。
这消息是东凌侯和南安王说话时,不小心被人听去,然后传到郑大人耳中的。
东凌侯是真的要整垮文远伯。
当日在醉仙楼,东凌侯请客吃饭说的都是真话,言犹在耳,卫国公是气的脸色铁青,呼吸不畅。
他想整死东凌侯,却帮东凌侯除掉了他想除却不能除的人?!
卫国公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哏死过去。
更让他后悔的还在后面。
文远伯夫人和大姑娘被送进刑部和文远伯团聚。
文远伯问她情况如何了。
文远伯夫人是破口大骂。
骂唐氏没良心,文远伯府对她有养育之恩,她就这么不顾列祖列宗,眼睁睁的看着文远伯府出事也不帮一把。
就在这时候,文远伯府大姑娘坐在牢房的床上。
她瞥见床上一团饭,已经发霉了,散发一股臭味。
胃里翻江倒海,她跑到牢门口处呕吐不止。
文远伯看着她,眸光闪了闪,道“老天终究是待我文远伯府不薄。”
文远伯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但见文远伯一直看着女儿,再见女儿作呕的样子,渐渐的也反应过来了。
这一天傍晚,刑部一衙差收了文远伯夫人塞给她的金簪,去给卫国公府送了句话──
文远伯府大姑娘怀了身孕。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扔进卫国公府,激起数仗高的水幕。
卫国公世子是卫国公和卫国公夫人的嫡长子,从小疼爱长大的,因为误杀长宁公主被砍了脑袋,这才几天,还没能从痛失爱子的悲痛中走出来。
卫国公世子没那么洁身自好,后院里也有不少被他宠幸过的丫鬟,但世家大族,在儿子还没有娶嫡妻之前,是不可能允许暖床丫鬟生下庶子的,这会影响儿子说亲。
是以卫国公世子宠幸过的丫鬟不下十人,可肚皮有动静的一个没有。
只要有哪个丫鬟被幸了,第二天保管会赐一碗避子药。
自打卫国公世子出事后,卫国公夫人对着后院那些哭哭啼啼的丫鬟心底很是后悔。
若是当初没送绝子药,至少她儿子还能给她留一两个孙儿。
就在这后悔还没有机会挽救之际,文远伯府大姑娘怀了身孕的消息传了来……
这叫想什么来什么啊。
哪怕是看在自家儿子唯一存在世上的血脉的份上,也得不遗余力的救文远伯出刑部。
救不了文远伯,文远伯府大姑娘和她腹中的胎儿是无论如何,不惜一切代价也得救下啊。
这一夜,卫国公和卫国公夫人翻来覆去没能睡好。
儿子孝顺,临走了还给他们留了个孙儿。
只是想救文远伯不容易,郑大人呈给皇上的罪证足够判文远伯抄家流放了。
要救文远伯,就得推翻郑大人上呈的罪证。
郑大人是他的人,他查案有误,这是送到皇上面前给皇上贬的。
这是自断一臂。
卫国公还没有蠢到这地步,他在朝中的威望已经不比从前,在对心腹下手,那些大臣谁还敢给他办事?
这是把自己人都推向东凌侯那边。
为了想怎么救文远伯,卫国公是一夜没能睡好。
第二天还进宫求见太后。
太后知道卫国公世子还有一血脉在世上,也赞同卫国公救文远伯府。
早朝上,一半的大臣站出来保举文远伯,把东凌侯都保懵了。
除了弹劾文远伯的郑大人,卫国公一党是有一个算一个。
那种不把文远伯从刑部捞出来不罢休的架势真的把东凌侯吓着了。
他怀疑卫国公是不是吃错药了。
要整垮文远伯的是他,现在要救的也是他。
就算文远伯府大姑娘对卫国公世子有救命之恩,但他卫国公是那么念恩情的人吗?
卫老国公还是他的生身父亲,为了权势地位,不也狠下杀手?
很显然有问题啊。
皇上坐在龙椅上,是一脸黑线。
福公公嘴角狂抽。
现在的情况真是太叫人无语了。
没办法不无语,实在是那些大臣太搞笑了。
他们拿十几年前文远伯府大姑娘进京替父伸冤做说辞,让皇上一定要彻查文远伯府一案,万一其中有冤屈,将来朝廷颜面无存啊。
可当年的文远伯府大姑娘就是东凌侯夫人啊。
东凌侯夫人没帮文远伯府求请,卫国公的人态度积极,舌灿莲花。
皇上几次看向东凌侯,东凌侯都是一脸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样子。
皇上“……。”
这个早朝,郑大人上的惶恐不安啊。
他是卫国公一党的人。
可现在的情况,他看上去更像东凌侯一党。
他依附卫国公,为的是权势富贵,现在被抛弃了,他肯定要拼死挣扎。
不论卫国公一党其他人怎么帮文远伯府,他都是一口咬定文远伯府不存在冤屈,再派人去永州查,结果也一样。
就这么内讧了……
这个早朝,上的东凌侯不止懵,还上火啊。
他是最想整垮文远伯的人,可碍于唐氏,不能明着出面。
他是几次话到嘴边都忍了。
南安王和靖国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就算唐氏和文远伯关系不睦,但这案子关系的是文远伯府爵位,是老文远伯传下来的东西,他们落井下石总归不好。
没人帮忙,还不能自己上,东凌侯心底火急火燎啊。
没辄的东凌侯无奈之下──
又给皇上使眼色了。
皇上“……。”
福公公“……。”
东凌侯那一眼带来的火气,皇上正好全部撒在了卫国公一党身上。
派郑大人去永州查案的是他们。
现在郑大人把案子查清回来了,又说要再查。
既然怀疑郑大人查案的本事,当初为什么要举荐他?!
要是每个案子都要一查再查,朝廷要养多少臣子才够用?!
一番训斥,把那些大臣训的狗血喷头。
训的差不多了,刑部侍郎站出来道“依照朝廷律法,文远伯所犯之罪要抄家流放八百里。”
皇上就依照刑部侍郎说的判刑。
东凌侯趁机道“皇上,还是我带人去抄文远伯府吧。”
皇上眸底的火苗能把东凌侯给烧成灰烬。
他一句话没说,直接下朝了。
东凌侯去御书房找皇上。
皇上把奏折拍在龙案上,瞪着东凌侯道“你怕得罪夫人,就让朕做这个坏人?!”
“怎么是坏人?”东凌侯一脸严肃道。
“皇上是明君。”
“……。”
东凌侯不擅长拍马屁。
皇上也没指望他会拍马屁。
东凌侯突然拍过来的马屁,皇上一口气差点没能喘上来。
福公公懵在那里。
他见过各种各样拍马屁的,但没见过东凌侯这样一脸严肃拍马屁的。
皇上都被他拍的半晌没说话了。
“皇上?”福公公唤道。
皇上瞪了东凌侯一眼“还不退下?!”
东凌侯就告退了。
虽然皇上没答应,但皇上也没否认把查抄文远伯府的差事交给他。
东凌侯就当皇上默认了。
只是东凌侯前脚走,后脚太后就派人来请皇上去永宁宫说话。
===第794章 抄家流放===
太后找皇上去,从来没好事。
除了叫皇上为难还是叫皇上为难。
皇上是听惯了奉承话,东凌侯的马屁拍的太生硬。
皇上的怒气压根就没消多少。
太后一派人来请,皇上刚压下去三分怒气蹭的一下涌上来七分。
要是往常,皇上肯定会去见太后。
但皇上正在气头上,回绝道“朕还有奏折要批阅,等忙完了,就去见太后。”
皇上不去,传话的公公也不敢硬拉皇上去,匆匆回去禀告太后知道。
太后有多生气自是不必说。
可太后是非见皇上不可。
文远伯府大姑娘还关在刑部大牢里,已经判了抄家流放。
刑部大牢没去过的人都知道那地方有多可怕。
正常人待里头都受不了,遑论是怀了身孕的文远伯府大姑娘。
那是卫国公世子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肉了,是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她万无一失的。
为了文远伯府大姑娘腹中那块肉,太后拖着病恹恹的身子,坐着凤撵到了御书房,被李嬷嬷扶进殿。
太后进殿的时候,皇上正在看奏折。
见太后进来,皇上道“太后身子好了?”
太后脸色苍白,哪里好了。
可既然没好,就该待在永宁宫休养,而不是来御书房。
太后望着皇上道“哀家有事找皇上,皇上没空去见哀家,哀家只好亲自来了。”
皇上眉头拧紧。
福公公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这话可是扣了皇上一顶不孝的帽子。
皇上就算再忙,去见太后的时间也挤的出来。
太后急着找皇上,找不到人,只好拖着病歪歪的身子亲自来御书房了。
皇上让李嬷嬷扶太后坐下,然后道“太后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非要找朕不可?”
太后脸色变了变,她找皇上的事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