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然出去,正好被人抓个现行。

    漳州管事的是个聪明人,虚晃一招。

    他用七八辆马车运了二十几口大箱子摸黑出城。

    在离漳州城十里地的地方被人包围了。

    那些看着很沉的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石头。

    飞虎军暴露。

    漳州管事的急的火急火燎。

    情急之下,漳州管事的果断让人把那些打造好的兵器能烧的都烧掉,烧不掉的就扔进莲花池里藏起来。

    一夜之间,一座藏满兵器的库房被搬了一空。

    第二天,朝廷的圣旨抵达京都。

    飞虎军进城。

    飞虎军不是会转弯的人,在城外按捺了两天,已经把耐心都磨干净了。

    当即把藏兵器之处包围了。

    飞虎军进去抓人。

    直奔兵器库,看着空荡荡的库房,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一件兵器,飞虎军都懵了。

    漳州管事的要飞虎军给一个说法,即便漳州已经被皇上赏赐给了紫宁公主,这座宅子也是民宅,没有搜查令,飞虎军也不能擅闯民宅。

    漳州知府过来劝和,他是知道这座宅子是端慧长公主的。

    飞虎军是东凌侯的。

    如今漳州是紫宁公主,东凌侯女儿的地盘,他这个漳州知府还能不能继续干下去都不知道呢。

    一边是被贬的旧主,一边是新上任的主子。

    夹在中间不好啊。

    没有证据,飞虎军理亏,只能离开。

    漳州管事的刚松一口气,飞虎军发现就不对劲之处了。

    飞虎军曾夜探过这座别院,从花园路过的时候,曾见丫鬟踩着石头过去。

    如今那块石头已经被水淹没了。

    水位高了一个人头。

    这几天漳州没有下雨,突然有此变化,必不寻常。

    水里有东西!

    飞虎军大多都擅长水性,当即跳下水,把藏在水里的铁块和兵器都搬了起来。

    漳州管事的见事情败露,抽出腰间的软剑,把身边的两个小厮杀了,纵身一跃就要逃。

    飞虎军守在别院外,他能逃得掉吗?

    漳州管事的见自己插翅难逃,直接抹了脖子。

    漳州这一年来打造的兵器都落入了飞虎军之手。

    见卫国公脸色难看,李忠心下叹息。

    好不容易才帮端慧长公主保住郡主之位。

    如今漳州事情暴露,只怕连小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了。

    好在兵器的事做的隐秘,漳州管事的不仅自尽了,还把知情人杀了灭口。

    就算皇上和东凌侯他们猜到这事和齐王有关,也没有证据。

    尤其在南梁虎视眈眈之际,皇上肯定会尽量稳住齐王,以免内忧外患。

    卫国公不担心齐王。

    毕竟齐王远在封地,一旦京都出事,他自然能收到消息。

    如果他们都出事了,还能指着齐王救他们。

    现在端慧长公主就是东凌侯砧板上的肉。

    他得想办法救她。

    太后接连受打击,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

    若是端慧长公主再出事,太后还不知道会如何。

    他们还需要太后坐镇皇宫,太后决不能垮

    卫国公要起身。

    只是他双腿发软站不起来,李忠扶住他“国公爷。”

    卫国公抬手阻拦他。

    撑著书桌站了会儿,卫国公才迈步出书房。

    刚迈步出府,一小厮骑马过来,高兴道“国公爷,齐王回京了。”

    不止禀告的小厮高兴,卫国公府的守门小厮也高兴啊。

    他们国公爷被东凌侯打压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现在更是丁忧在家,朝堂上东凌侯只手遮天。

    如今齐王回来了,还有他东凌侯说话的份?

    小厮们是迫不及待的想见到齐王打压东凌侯给卫国公出气的场面。

    然而卫国公得知这消息是脸色刷白。

    他身子一晃,要不是李忠及时扶住他,他都能摔了。

    卫国公眼前发黑。

    齐王怎么回来了?

    漳州出事后,他不是送信给他让他不要回京吗?

===第809章 信被人劫了===

自打知道东凌侯夫人唐氏就是当年的文远伯府大姑娘后,卫国公就派人飞鸽传书给齐王,让他回京。

    只是鸽子送出去许久,齐王没回京,承娴郡主回来了。

    刚回京,就招惹了镇北王世子妃,被夺了郡主封号。

    让他回来的时候不回来,不让他回来,他还偏就回京了。

    现在是有什么事非回京不可?

    卫国公心底跟猫挠了似的。

    正好他还需要进宫一趟,应该能在宫里问问齐王原因。

    齐王突然回京──

    不止卫国公怔住了,太后和皇上也一样。

    不过太后更多的是喜悦,许久没看到儿子了,甚是想念。

    皇上则是恼怒。

    未经传召,亲王不得回京,这是规矩。

    齐王竟然敢不经他的准许就贸然回京?!

    这边皇上在动怒,那边小公公进来,禀告道“皇上,齐王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皇上的声音里压抑着怒气。

    小公公退出去。

    没一会儿,齐王走了进来。

    上回见齐王还是大半年前,齐王进京陪太后过年。

    过了大半年,齐王的脸色没有多少变化,还和之前一样苍白憔悴。

    随着齐王走近,一股淡淡的药味扑过来。

    皇上皱了皱眉头。

    齐王上前见礼,请罪道“未经传召,臣弟贸然回京,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端起茶盏,没有说话。

    齐王知道皇上在动怒,既然敢回京,必定有说服皇上的理由。

    齐王解释道“臣弟而立之年,膝下只有承娴一个女儿,对她多有娇惯,捧上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养成她骄纵的性子,一回京便冒犯了紫宁公主,被皇上夺了郡主封号……。”

    承娴郡主被罚是她罪有应得。

    但骄纵长大的莫承娴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

    尤其她被贬了郡主封号,宜安县主被封为了郡主。

    莫承娴心下恼怒,不肯再待在端慧长公主府,搬回了齐王在京都的府邸。

    不止搬了回去,而且不出门,吃的也少。

    莫承娴是端慧长公主带进京的,万一出点什么事,她还不得被齐王妃记恨上?

    不敢掉以轻心的她派人给齐王送信去了。

    齐王倒还记得自己是亲王,没有传召,不得回京。

    可齐王妃一心只有女儿,知道女儿受了罚,当即就要回京。

    齐王阻拦不成,再者女儿也是他的心头肉,太后又病重,他也想见太后。

    这才冒着惹怒皇上的危险擅自回京了。

    齐王跪下来,恳请皇上恕罪。

    养不教,父之过。

    齐王身为父亲,在女儿犯错后,亲自登门赔礼道歉这是本分。

    又拿太后病重,子欲养而亲不待说服皇上。

    皇上倒是不好训斥他了。

    还有太后怕皇上罚齐王,派李嬷嬷来夸皇上孝顺。

    不仅让端慧长公主回京陪太后,还让齐王回京,给太后一个惊喜。

    皇上孝心可嘉,上苍一定会保佑大齐昌盛兴隆。

    太后一顶孝顺的帽子压过来,直接把齐王擅自回京变成了是奉命回京。

    皇上要是否认是他让齐王回京的,倒是不孝了。

    皇上脸色阴沉,摆手道“退下吧!”

    齐王和李嬷嬷告退。

    等他们走后,皇上脸上的阴沉散去,端茶轻啜。

    福公公见了诧异“皇上不生气?”

    “有什么可生气的?”皇上笑道。

    “他送进京来给东凌侯收拾,朕瞧热闹便是。”

    “……。”

    福公公恍惚想起来唐氏。

    当年,齐王妃和文远伯夫妻可是把唐氏害苦了。

    东凌侯那脾气,明着向着唐氏不找文远伯报仇,背地里可是把文远伯坑的爬不起来。

    文远伯夫妻的所作所为,唐氏寒了心,都不肯帮文远伯府求情了,能不找齐王妃报仇吗?

    这回,是真有热闹瞧了。

    永宁宫。

    太后卧病在床,看着齐王走进来,眼眶都湿润了。

    人老了,就想儿女都在身边。

    见齐王没事,太后还不放心道“皇上没罚你吧?”

    齐王摇头。

    李嬷嬷笑道“有太后护着王爷,皇上怎么会罚王爷呢。”

    “没有就好。”太后放心道。

    齐王给太后请安,然后坐在床边和太后说话。

    寝殿内,除了李嬷嬷,其他人都被谴了出去。

    太后问齐王道“你怎么突然回京了?”

    齐王眉头一皱“卫国公给我传信让我回京的事,母后不知道?”

    太后愣了下。

    这事她还真的不知道。

    想来是卫国公接连在东凌侯手里吃瘪,有些扛不住了,让齐王回来帮他。

    卫国公府接连出事,卫国公没心情进宫,便没有进宫禀告她,权当是给她一个惊喜。

    “倒是难为他了,这时候还想着哀家。”太后欣慰道。

    殿外,走进来一宫女,道“太后,卫国公来了。”

    “让他进来。”太后道。

    很快,卫国公就进来了。

    太后望着他,笑道“你让齐王回京的事,怎么也不告诉哀家一声?”

    卫国公“……。”

    卫国公懵了。

    “不是我让齐王回京的。”卫国公否认道。

    齐王眉头一皱“怎么不是你?”

    他从怀里把那封信拿出给给卫国公看“这不是你飞鸽传给我的信?”

    卫国公接过信。

    信上只有四个字──

    速速回京。

    卫国公脸色青沉一片。

    熟悉的信纸。

    熟悉的字迹。

    如果不是确定自己写的是“漳州出事,万不能回京!”他都要相信这信真是他写的了。

    卫国公是聪明人。

    很快就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的信被人劫了!

    整个京都,有胆量,有手段劫了他的信,还送出去一封以假乱真的除了他,没别人了!

    东凌侯!

    提到这三个字,卫国公就恨的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血,食其肉。

    齐王见卫国公脸色不好,他道“怎么了?”

    卫国公望着齐王,问道“你一共收到我几封信?”

    “就这一封。”齐王道。

    卫国公身子一晃。

    他给齐王送的可不止这一封信!

    那就是说卫国公府进出的信,东凌侯都看过了?!

    他想让他看见,让他送出去的信,才能看到,才能送出去?!

    这个认知,让卫国公脸色刷白,后背发凉。

===第810章 怎么能少了她的份===

太后还从未见过卫国公脸色这般难看过。

    她心头直突突。

    齐王心底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他问道“出什么事了?”

    卫国公把漳州冶铁私造兵器败露一事禀告太后知道。

    太后脸上的血色仿佛瞬间被抽干净,只余下苍白。

    她猛然望向齐王“你快回封地。”

    齐王脸色苍白,一阴沉下来,那模样看的人心中胆怯。

    他望着太后道“我才刚回京,就匆忙离开,说不过去。”

    齐王隐忍十几年,他不会在这时候做这么打草惊蛇的事。

    只是漳州事情败露。

    他留在京都实在危险。

    东凌侯诱他进京,是想把他拘在京都,没法起兵给朝廷雪上添霜吗?

    太后要齐王和卫国公保住端慧长公主。

    卫国公望着太后道“擅自开矿,冶炼兵器,罪名不轻。”

    “我有一计,或许能保长公主一命。”

    太后脸色惨白。

    身为太后,她又怎么不知道漳州的事罪名有多重。

    能保住一条命已经不容易了。

    留的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东凌侯府,门前。

    东凌侯从军营回府。

    刚准备下马,一个喷嚏打了。

    他揉着鼻子进府,林叔上前道“侯爷,齐王进京了。”

    东凌侯愣了下,随即勾唇道“那封信果然是给齐王的。”

    自打周小少爷趴在梯子上看小厮训练,无意间捡到一只白鸽后。

    东凌侯就派人盯着卫国公府了。

    为了方便小厮逮鸽子,东凌侯把距离卫国公府最近的一座宅子买下来,修了个观景楼。

    但凡进出卫国公府的鸽子都逃不过小厮的眼。

    只是飞进的鸽子不好抓,但飞出来的鸽子逮住就容易多了。

    漳州出事后,一连飞出来两只鸽子,而且方向不同。

    小厮只来得及抓一只。

    信写的模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