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得都是真话,没一个字是骗人的,可这话怎么听都好像她是在推卸责任似的。
哪有新郎洞房花烛夜离家出走的?
传出去,她都能沦为笑柄。
暗搓搓的,赵大姑娘又忍不住开始一遍遍的问候董承琅了。
李妈妈真是要被世子爷给活活气死了。
夫人只是让他这两天别圆房,可没让他离家出走啊。
他这都办的什么事啊。
李妈妈急的转身去找长宁侯夫人,一堆人还等着世子爷带世子夫人去敬茶呢,可世子爷现在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李妈妈一句话没说就走了,赵大姑娘更不安了。
长宁侯夫人是骂着进屋的,当然骂的不是赵大姑娘,是她的混账儿子了。
怕赵大姑娘委屈,她赶来解释,长宁侯夫人看着赵大姑娘道“等那混账回来,我一定让侯爷把他摁在板凳上打!”
“平时胡闹点也就算了,昨儿是什么日子,也这么没分寸!”
李妈妈站在一旁劝道“夫人消消气,世子爷可能是把夫人的叮嘱看的太重要,觉得待在新房里会忍不住,这才走的吧。”
赵大姑娘一头雾水“什么叮嘱?”
长宁侯夫人解释道“昨儿办喜事,刺客进府,府里死不少人,不吉利,娘便找人算了下,说是这两天不宜圆房,让他晚两日,谁想到这混在直接就离家出走了!”
长宁侯夫人握着赵大姑娘的手道“让你受委屈了,这回说什么也不能饶过他!”
赵大姑娘没想到还有内情,昨天死了那么多刺客,还有护卫,确实不吉利。
只是她没想那么多就是了。
再一想李妈妈说的话,赵大姑娘脸红的厉害。
难道真的是怕忍不住……才走的?
赵大姑娘已经洗漱完了,长宁侯夫人不想她一个人去敬茶,以免她脸皮薄,到时候难堪,准备回去把敬茶推迟两天。
谁想这时候丫鬟上前,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长宁侯夫人气的脑壳疼。
这回是不自己亲自动手揍儿子都消不了气了。
如今府里都在传长宁侯世子不行的消息,她不让赵大姑娘去敬茶,把事情说开,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
这混账的东西!
长宁侯听说了这事,气的把手中茶盏重重磕在桌子上。
不过气归气,董承琅的名声是找回来了,丫鬟们都被自家世子爷的操作给惊呆了。
不过也更心疼自家世子爷了,大喜日子不让圆房,又让住一个屋,这谁能忍得住啊?
离家出去两天不也是怕将来不吉利吗?
这不能怪世子爷。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赵家和长宁侯府又只有一墙之隔,事情怎么可能瞒的住。
南安郡王他们前脚听说董承琅不行的消息,后脚他不是不行,而是离家出走的消息就传来了。
洞房花烛夜离家出走……
“咱们这新认的兄弟怕不是个傻子吧?”南安郡王嘴角抽抽道。
===第1094章 望远镜给偷走了===
萧澈他们都忧心了。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傻子了。
这要传出去,连着他们这些兄弟都面上无光啊。
赵相和赵相夫人是气大了。
赵诩更是派人去找董承琅。
他挨揍偷笑的账还没算呢,上花轿的时候才叮嘱他不得欺负他妹妹,他倒好,嫁进门第一天就可劲的欺负。
不揍他一顿都不知道大舅子是不好惹的。
看到赵诩怒火冲天的样子,南安郡王几个在心底给董承琅点了根蜡烛,这不是活腻了找死吗?
亏得他们还给他送图,早知道就直接给他下药了。
董承琅离家出走了,虽然说两天就回来,但他们不能再耽搁两天了。
在赵家吃了早饭,就回屋拿包袱准备启程。
南安郡王收拾包袱的时候,拿起望远镜,觉得不大对劲,分量太轻了。
他把包裹望远镜的绸缎一打开,顿时眼睛睁圆了。
绸缎裹着的那是什么望远镜,是一本书!
南安郡王把书打开,随手一翻,入目一张姿势……
南安郡王“……!!!”
这不是他塞在董承琅怀里的那本书吗?!
去镇子上买回来,他本着学习的态度从头到尾翻过一遍,不会看错的。
南安郡王气的要揍人了。
他把书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突如其来的一下,把正在收拾包袱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怎么了?”定国公府大少爷问道。
南安郡王指着桌子上的书道“董承琅把我的望远镜给偷走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
萧澈他们围过来。
北宁侯世子眼尖看到书里露出一角,他随手一拿,就抽出一张银票来。
面额不小。
五千两。
书里不止塞了一张银票,还有一封信。
信里两张纸,一张是给顾韵峰的,解释望远镜的事,另外一张是强制用五千两买了南安郡王的望远镜。
上头说他这两天不回来了,如果他一定要望远镜不可,就把事情闹大,到时候他舅舅或许可能会把那本该属于他的望远镜给南安郡王……
那五千两就算是给南安郡王帮他把望远镜拿回来的辛苦费。
萧澈几个是一脸黑线。
不用怀疑了。
他们这位兄弟脑子是真的不好。
为了一个望远镜,洞房花烛都不要了。
南安郡王一脸郁闷“他为什么逮着我偷?!”
虽然给了钱了。
但他不同意就是偷拿。
拿别人就算了,他的是最不能拿的啊。
望远镜是好东西,军中人人想要,他上回把望远镜弄丢了,是不给他的了。
后来丢的望远镜立功了,他豁出脸才磨到一份。
现在!
被董承琅拿走了!
他回去还能再要一个吗?
南安郡王看着北宁侯世子他们。
一个个无比的同情他“可能你和望远镜无缘吧。”
南安郡王“……。”
不安慰他还在他伤口上撒盐,有这么做兄弟的吗?
萧澈拍他肩膀道“死心吧,为了望远镜,他连洞房花烛夜都能离家出走,你要留下等他,我敢肯定你等不到人。”
“那就这样算了?”南安郡王道。
“董兄不是给了你五千两吗,五千两找大嫂买一个肯定可以的。”萧澈道。
紫灵好说话,南安郡王知道。
可他没那么好说话啊。
五千两就打发他?
他是缺钱的人吗?!
南安郡王想了想道“你们等我会儿。”
不等萧澈他们问他去哪儿,南安郡王已经跳窗户出去了。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南安郡王就回来了。
手里拿了一沓银票。
萧澈和北宁侯世子几个见了道“这是……?”
“董兄的小金库都在这里了,一两银子都没给他剩。”南安郡王道。
“……。”
把银票往包袱里一塞,南安郡王就和萧澈他们一起出门了。
赵诩送他们出门。
南安郡王几个骑马离开。
赶着回边关,他们跑的很快。
谁也没想到董承琅离家出走就在他们回边关的必经之路上等着。
看见他们走,董承琅有点放心又有点不放心。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难道他拿了望远镜,南安郡王没发现?
确定南安郡王不会回来,董承琅这才翻墙回家。
把新娘子晾着,自己跑出去一晚没回来,董承琅做好了回家要挨训的准备。
“还知道回来!”长宁侯拍桌子怒骂。
董承琅乖乖认错。
施大将军也训他,董承琅就不服气了。
要不是舅舅霸着望远镜不还他,他能干这事吗?
李妈妈劝道“世子爷提前回来,肯定是舍不得世子夫人,夫人消消气吧。”
董承琅一个劲的点头。
“还不快滚去赔礼!”长宁侯夫人气骂道。
董承琅赶紧起身,一阵风跑回去。
赵大姑娘气他“你不是要离家出走两天才回来吗?!”
“我今晚打地铺。”董承琅回道。
“……。”
赵大姑娘脸皮薄,哪里受得了这个,瞪了一眼,瞥过脸去。
羞都不够了,哪还顾得上生气啊。
而且重要的不是她,是赵家。
长宁侯让他去赵家赔礼。
董承琅进了赵家,还没来得及解释,赵诩就拿拳头招呼他了。
董承琅错在前,又是大舅子出手,根本不敢还手,挨了两拳后,就开始躲了。
边躲边解释。
赵诩一听他拿了南安郡王的东西,眉头皱紧“你偷拿了南安郡王的望远镜?”
“怎么能叫偷呢?我给了钱的。”董承琅道。
说完,董承琅望着赵诩“他没和你说这事?”
“没有。”赵诩道。
董承琅怀疑南安郡王还没有发现望远镜丢了。
赵诩觉得没那么简单。
南安郡王走之前,拍他的肩膀道“见到董兄,帮我转告他一声,下次见到我,记得躲远点儿。”
这明显是要揍他。
可拿南安郡王的望远镜,哪怕给了钱,他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
自己的兄弟他了解。
“你给了他多少钱?”赵诩问道。
“五千两。”董承琅道。
“……。”
“你还是先回去看看你的小金库还在不在吧。”赵诩扶额道。
“……。”
董承琅正想走呢,赵诩说这话,他求之不得。
翻墙回了府,董承琅去了书房。
他把抽屉打开。
抽屉里摆着一锦盒,拿在手里和以前一样的沉。
他心稍安。
等把锦盒打开。
里面哪还有银票?
镇纸压着一张纸——
两万三千二百两,兄弟我笑纳了。
荀风留。
董承琅“……!!!”
===第1095章 自己干的蠢事苦果自己咽===
晴天霹雳啊。
这是他所有的钱了。
他现在身无分文了。
本来还想买个簪子给赵大姑娘赔不是,奈何昨晚走的急,身上没带钱,又不好意思赊账,便没买了。
昨晚住的客栈都是拿玉佩抵押的,还等着拿钱去赎回来。
看着空荡荡的锦盒,董承琅脑壳阵阵抽疼。
大家兄弟一场,好歹给他留个百十两吧?
董承琅拿着空锦盒去找赵诩“我把望远镜还回去,还能把银票拿回来吗?”
赵诩看着他“你觉得呢?”
董承琅“……。”
他要真这么做了,只怕连望远镜都要没了。
董承琅死心了。
自己干的蠢事,苦果自己咽。
有了望远镜,在战场上立功,迟早把银票挣回来。
至于现在——
没钱没安全感的妹夫朝大舅子求助了“借我点钱花花。”
赵诩“……。”
南安郡王他们直奔回京,并没有再回来抓董承琅一个现行。
两万三千二百两,再加上董承琅主动给的五千两,将近三万两银子交给紫灵,别说一个望远镜了,要两个都不成问题。
别说生气了,南安郡王心情好的想哼小调。
同样赶往边关,王妃他们就心情沉重了。
王妃抱着小郡主坐在马车里,为了赶时间,马车跑的很快,颠簸的厉害。
喜鹊她们年纪轻,也吃不了这个苦。
马车一停,就扶着路边树呕吐不止。
王妃就更别提了,下马车的时候,几乎都站不稳,心力交瘁。
李总管觉得这样赶去边关,只怕王妃和丫鬟都要没命了。
李总管望着王妃道“如果王妃放心,还是我们先送小郡主去边关吧,一来骑马更快一点儿,二来王妃和丫鬟也能好受一点儿。”
毕竟马车跑的再快,也比不过骑马。
王妃舍不得女儿,尤其是在女儿中毒的情况下。
可王妃也知道,小郡主跟着她才是耽误时间。
暗卫都劝王妃,只要小郡主好,往后她陪小郡主的时间多的是。
王妃便忍痛点头了。
她和丫鬟留下,由护卫送他们去边关。
怕不安全,李总管拿王爷的令牌调了十几名官兵护送,以确保王妃周全。
他和暗卫则快马加鞭送小郡主去边关。
奶娘一路随行。
只是奶娘体力不支,为了小郡主不饿着,派人在前面找奶娘。
每个奶娘跟着他们跑两天,付报酬一百两银子。
虽然辛苦了点儿,但一百两银子可能一辈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