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舜是最期盼见到孩子出生的。

    在他的期盼中,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不仅没提前生,还往后推了好几天。

    楚舜着急了,问紫灵道,“怎么还不生?”

    “可能是孩子喜欢在菡儿肚子里待着吧,”紫灵笑道。

    “只要正常,晚两天生无妨。”

    满八个月后,紫灵几乎每天都给秦菡儿诊脉。

    如今快生了,只要见着就习惯把手搭上去摸脉搏。

    再加上秦菡儿自己也会医术,就更不用担心了。

    只是孩子后期长的快,为了不生产困难,少受点罪,吃多少都是定量的。

===第1134章 你被人给骂了===

盼了这么久,总算是生了,而且如愿以偿的是个儿子。

    萧澈高兴坏了。

    得知秦菡儿是因为周小少爷的信笑疼了肚子才生的,还特意找紫灵要了信看。

    最后还给南安郡王写了封道谢信。

    至于南安郡王高不高兴收到就不得而知了。

    想他丢个脸,总是能丢的很远。

    小院里又添了个孩子,就更热闹了。

    萧澈的儿子胳膊上有块胎记,极好辨认,再加上远儿要大上将近三个月,不怕会弄错。

    小郡主经常逗远儿玩,突然发现又多了一个孩子,新奇的不行。

    这一天,王妃和紫灵去看秦菡儿回来。

    顾韵峰正好从书房出来,迈步下台阶的时候,连打了几个喷嚏。

    王妃见了道“是着凉了吗?”

    “我没事。”顾韵峰道。

    王妃望着紫灵道“给韵峰看看吧。”

    回屋后,紫灵就给顾韵峰把脉。

    顾韵峰搂着她坐在怀里,道“我哪有那么容易着凉?”

    “着凉了没事,不能传染给孩子。”紫灵道。

    “……。”

    顾韵峰还能说什么呢,要把脉就把脉。

    紫灵刚伸手搭上脉搏,顾韵峰又打了个喷嚏。

    紫灵把脉后,收了手。

    顾韵峰搂着她“把出什么了?”

    “你被人给骂了。”紫灵一本正经道。

    “……。”

    顾韵峰抱着她面对着自己“没把出是谁骂我?”

    紫灵“……。”

    “看来娘子的医术还有待提高。”顾韵峰道。

    “……。”

    紫灵词穷。

    现在快说不过他了。

    紫灵就是打趣顾韵峰的,但顾韵峰当真了,他在琢磨谁会骂他。

    齐王死了,二皇子被当众斩首,卫国公被一剑封喉。

    仇人都死了,不应该有人骂他啊?

    难道是皇上?

    肯定是他了。

    紫灵出来找他,结果在边关待了这么久没回去,皇上肯定想女儿了,所以迁怒于他。

    虽然顾韵峰怀疑属实,但这回骂的还真不是皇上。

    大齐如今河清海晏,内忧外患都解了,可南梁打的是不可开交呢。

    北漠向南梁施压,南梁尽量周旋,可赔偿了大齐太多钱财后,真的没法再拿出十万两黄金和三十万担粮草赔给北漠了。

    尤其这钱粮还被大齐半道上给劫走了,一个铜板一粒粮食也没进南梁地界。

    这钱赔的窝囊不甘心。

    北漠咄咄相逼,边关战事虽然没那么激烈,可小打小闹也糟心啊。

    尤其护国公死了,施大将军带着心腹投靠了赵诩,南梁朝廷没什么人可用。

    没有用兵如神的大将,再多的将士也如一盘散沙,发挥不了多大用处。

    赵诩打了几个胜仗后,队伍壮大,和南梁朝廷打仗输少赢多。

    南梁太子和护国公世子都在战场上。

    接连吃败仗后,护国公世子气的咬牙,没法正大光明的把叛军剿灭,只能来暗的了。

    护国公世子想到了顾韵峰,虽然顾韵峰没有明着投靠他,却也收了他不少好处。

    顾韵峰救过董承琅好几回,颇受信任,这样的人一定能打探到不少消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护国公世子让人联络顾韵峰,可是顾韵峰早就不在董承琅身边了。

    护国公世子找不到人,着急上火,然后就骂顾韵峰了。

    嗯。

    不仅骂,实在找不到人后,他开始挑拨离间了。

    和董承琅还有施大少爷针锋相对之时,他望着董承琅道“你身边的那跟班呢?”

    “你打听那么多做什么?”董承琅淡漠道。

    “没有李兄在,我照样收拾你!”

    董承琅以为护国公世子在鄙视他。

    而且现在也不是护国公世子了,护国公死后,他继任为新的护国公,只是习惯了这么称呼他。

    本来护国公被杀,他要守孝三个月。

    他从京都出发到上战场那天,刚刚好满三月之期。

    本来护国公世子没有鄙视董承琅之意,这会儿听董承琅这么说,他笑了“就凭你,也想要我的命?”

    他就算赢不了他,也不会被他给收拾。

    两人武功旗鼓相当,不相伯仲。

    真正让护国公世子忌惮的还是顾韵峰。

    护国公世子找人打听知道顾韵峰离开赵家许久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施大将军几次催赵相,都被赵相含糊其辞推了过去。

    战场之上,愤怒能激发人的潜力,可也容易让人丧失理智,有了破绽。

    董承琅要和护国公世子过招,被施大少爷给拦了下来。

    不管护国公世子出于什么目的提李兄,都不能掉以轻心上他的当。

    护国公世子见激将不成,摸着马顺滑的鬃毛道“你们以为他对你们真的有那么忠心耿耿吗?”

    董承琅冷冷一笑“你少挑拨离间!”

    “你收买他的事,我们都知道!”

    护国公世子愣住。

    怕他不信,董承琅把护国公世子收买顾韵峰给了银票数都说了出来。

    护国公世子握着长枪的手青筋暴起,深呼一口气,他道“那他帮我出主意陷害你表哥,逼施大将军府拿出丹书铁劵救他一命的事也是你们一手策划的了?!”

    这回,轮到董承琅错愕了。

    这事,他还真的不知道。

    董承琅不信道“这不可能!”

    护国公世子眸光躲闪了一瞬间,董承琅松了一口气,果然还是在挑拨他们!

    施大少爷望着董承琅,有几分信了护国公世子的话。

    如果施家不是没了丹书铁劵,绝不会投靠赵诩。

    虽然他和父亲都不会这么做。

    可表弟孤注一掷,不把施家祖上荣耀当回事,他这个做表哥的绝不同意!

    “表哥,你别听他胡说。”董承琅道。

    “你忘了,是谁出主意救的你。”

    皇上忌惮施家,而施家丹书铁劵又缺了一块,那就是悬在施家头顶上的一把利刃。

    如果不是顾韵峰想到那么好的主意,施家难保哪一天不会因为丹书铁劵出事。

    相信护国公世子,他还不如相信一头驴呢。

    顾韵峰给他舅舅下毒都和他坦白了,没道理隐瞒这一件。

    他追问护国公世子怎么给他出的主意,护国公世子答不上来。

    毕竟醉酒被盘问,那是他阴险,人家只是不设防。

===第1135章 做人不能不知足===

挑拨离间进行到一半卡壳了,无疾而终。

    护国公世子握着长枪和董承琅杀了百八十回合。

    这一仗,打了一天一夜。

    没输没赢,将士们兵困马乏暂时退兵。

    这座城池是入京的必经之路,格外的易守难攻,守城大将骁勇善战,占据优势,施大将军他们也束手无策。

    断断续续攻城攻了大半个月也没能把城池夺下来,实在是煞士气。

    军营里,施大将军和诸位将军还有赵相一起商量攻城之策。

    施大将军再一次提到了顾韵峰。

    能想出用铁匣子装丹书铁劵,逼护国公劈开铁匣子这样的妙绝,聪明才智绝非一般。

    若是他在,没准儿有攻城良策。

    赵相心里苦啊。

    他能不知道大齐镇北王世子聪慧吗?

    若是能请他来帮诩儿,何愁大事不成?

    可这是办不到的事啊。

    人家能帮诩儿这么多,已经是难得了。

    做人不能不知足。

    施大将军催见顾韵峰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赵相都快招架不住了,他只能撒谎道“我派他去做卧底了,好不容易才混进去,不能功亏一篑。”

    “这么多将军在呢,一定能商议出退敌良策。”

    赵相一脸我也想啊,可另外一件事同样重要的神情,施大将军也不好刨根揪底,只是偶尔想起来了就刨两下,惹的赵相不安。

    只是计策都想尽了,可就是攻城无望。

    施大将军想到了大齐的连弩车,如果有连弩车,倒是有几分希望。

    但赵诩和大齐的关系再好,人家也不可能把连弩车借给他。

    这一天,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军营前来了位不速之客。

    敬王带着护卫到了军营前。

    军营守卫不认识敬王,将他拦在门外,敬王也不生气“去禀告赵相,就说故人来访。”

    官兵匆匆去禀告赵相。

    赵相正和施大将军他们商议军情,闻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赵相故人不少,可会来军营的他还真猜不到。

    赵相出了军中大帐,老远就看到敬王骑在马背上。

    看到敬王的一瞬间,赵相眼底蹦出惊喜来。

    他真的没想到敬王会从大齐赶来。

    敬王来了。

    破城有望了啊。

    赵相三步并两步走到敬王身边,见礼道“不知是敬王驾到,有失远迎。”

    敬王连忙从马背上下来,将赵相扶起道“赵相太见外了,若非赵家相助,我这会儿只怕早没命了。”

    敬王这话说的略夸张了些,但也属实。

    当初九陵长公主和福清郡主能逃离敬王府,安然到大齐境内,多亏了赵诩一路相送。

    九陵长公主不在大齐,敬王就没法借口接回九陵长公主离开京都。

    这一年来,虽然在大齐没什么朋友,日子过的乏味了些,却也比留在南梁要安全的多。

    皇上对谁都猜疑,他娶了九陵长公主,大齐皇帝的胞妹,就更是被忌惮猜疑的对象,皇上怕他和大齐里通外合……

    敬王府里不知道多少人是皇上的耳目,若非如此,九陵长公主也不至于为了生下福清郡主在密道里待了几个月。

    敬王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日子,有时候想想身在帝王家还真未必有寻常人家幸福。

    勾心斗角,皇权倾轧带来的痛苦远比权势带来的幸福要多。

    太子比皇上的猜忌心有过之无不及。

    身为皇室一员,看着别人推翻朝廷,敬王又怎么能一点触动都没有?

    但事到如今,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对于敬王的到来,赵相是诧异的,更是感激。

    既然来找他们,必然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如今赵家和朝廷打成这样,敬王不可能是来做说客的。

    敬王在南梁就是个闲散王爷,可赵相知道敬王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把他们难住的渭城守将就是敬王的人。

    赵相知道这事也是偶然,敬王对渭城守将刘将军有救命之恩,只是渭城守将手握兵权,若是被南梁皇上知道他是敬王的人,失去兵权都算好了,只怕会性命不保。

    渭城守将不敢进京,只守渭城。

    由敬王劝降渭城守将,若是能成功,那这仗就不用打了。

    过了渭城,就可以直取京师了。

    赵相求敬王相助,敬王道“我此番前来就是为这事。”

    “渭城易守难攻,若要硬攻下来,必定损失惨重,倒是我来晚了。”

    “不晚,不晚。”赵相笑道。

    敬王在军营住下,赵相也没有催他去劝降渭城守将。

    第二天,敬王就和施大将军商议攻城的事了。

    敬王没法去劝降,只要他进城,南梁太子绝对不会放他回来。

    但敬王对自己的人有信心,只要他出现在城门前,刘将军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天,大军吃饱喝足后就出发继续攻城了。

    敬王就站在施大将军身侧,借着施大将军的望远镜,敬王能把城墙上的人看的一清二楚。

    但城墙上的人未必能看的清楚他。

    敬王骑马上前。

    箭如雨下,敬王挥剑打落。

    那熟悉的面容看的刘将军愣住,当即让人吹号角,让弓箭手停下。

    所有将士都懵了,不知道刘将军怎么不继续打了。

    刘将军挥手道“开城门!”

    一声令下,把所有人都震懵了。

    刘将军在渭城带了十五年,从一个小将一步步爬到将军的位置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