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妙微道人沉疴难起,他的爱徒季东又远在天边,不能侍奉病榻。不久,妙微去世的消息传到季东那里,季东伤心之下,便作此歌,怀念与师父朝夕相处的时光,以至于羡慕起西江之水,毕竟它们能向着竟陵城奔腾而去。
  “今夜与陛下及诸君秉烛夜游,也是一期一会的乐事,正因其速朽,所以珍贵。”
  此言一出,其他人忍不住又看了看岑灵雎的螺钿宝席——此刻再看,那宝席越是精雕细琢,反倒越是落了下乘。
  狄扬这一招,是以「速朽」对抗「恒久」,以「天然」压制「雕饰」。
  众人叹了口气。
  骚不过……
  这是真的骚不过。
  席间,只有陈明一人忽然隐隐觉得有些不祥,他望着狄扬的花裀,不知为何右眼皮跳了一下。
  “什么速朽,什么歪诗?”岑灵雎呵斥道,“今日这样的大好时光,你却偏偏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是想扫谁的兴——”
  “来人。”孙幼微轻声打断了岑灵雎的话,众人皆望向女帝,只见她表情宁和,带着几分安然笑意,“在镇国公的花裀前,给他单独设座。”
  岑灵雎霎时间如鲠在喉,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两个宫人很快端来了一张食案,放在了狄扬跟前。
  “赐酒。”孙幼微又笑着道,“这速朽的花裀,是今晚当之无愧的最优之席……想来,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吧?”
  众人拱手,“臣等叹服。”
  浮光一笑,端着红垆缥醪款步走到狄扬身旁,将御酒放在了他的食案上。
  狄扬躬身而跪,“谢陛下赏,臣斗胆,想再问一句,不知臣可否将这其中一壶缥醪转赠他人?”
  听得此言,一旁岑灵雎的表情稍稍和缓了一些——倘使狄扬今日肯将这缥醪平分,那也算他主动示好,今日这事,她亦可以考虑不再追究。
  “你想清楚,”孙幼微笑道,“这两壶红垆缥醪是朕多年的珍藏……宫中再没有更多了。”
  “臣明白。”
  “既已赐给你,便随你处置了。”孙幼微轻声道,“你要将它赠予何人?”
  岑灵雎深吸一口气——如果狄扬要将酒转增给自己,那也算是美闻一桩。
  她可以暂时容忍一下今夜被抢风头的事。
  岑灵雎的脑中快速过了一遍一会儿要如何就坡下驴,然而还未等她这口气吐出来,狄扬便开了口。
  “臣要将它赠给凤阁首辅魏行贞魏大人,听闻他前几日大婚,可惜当时臣不在神都之中,未能喝上魏大人的喜酒……”
  说着,狄扬拿着一盏酒壶起身,带着笑意向着魏行贞与冯嫣两人的坐席走去。
  “……今日良辰美景,我便借花献佛,权当是我将贺礼补上,”他单手将酒壶放在两人的桌案上,“祝两位,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冯嫣与魏行贞都有些意外,二人同时起身,又一道颔首,“多谢国公爷赠酒。”
  狄扬叹了口气,“这名号……起码把我喊老了四十岁。”
  近旁的官员见状,也纷纷站起了身,向着冯嫣与魏行贞作揖道喜。
  一时间,祝福新人的道贺声接连响起。
  这些人的脸,冯嫣并不是每一张都认得。
  他们有些人心中怀着讥诮,有些人怀着艳羡,有些人只是漫不经心地从众开口,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温暖微笑,眼神含着诚挚的微光。
  冯嫣望着这些面孔,忽然想起幼年时的一桩往事来。
  岁时,她趴在自家的墙垣上望着母亲在院子里摆设茶宴,散席后她跑到母亲身边,煞有介事地提醒李氏,方才笑得最多的那位夫人有着最坏的心眼,今后母亲不要再请她来了。
  李氏惊奇极了,问冯嫣是怎么瞧出来的,冯嫣胡诌了些细节,李氏便抱着女儿连夸她聪明心细。
  然而下一次茶宴,宴席上那位夫人还是受邀而至,冯嫣不明白,问母亲为何还要再邀她进府。
  那天李氏牵着她的手,在园子里慢慢地散步,并告诉她,那位夫人虽然心肠刻薄,但三两句话便能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自打她加入了春日的茶宴,大伙儿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但她是个坏人呀。”冯嫣强调。
  “好坏不是那么容易辨的。”李氏笑道,“只要她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那她怀着什么念头,肚里想着什么心思,都不用去追究。”
  彼时冯嫣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她只知道当那位坏心肠的夫人经过自己身边时,她便如针刺刀割一般难受。
  好与坏,在她这里是如此地泾渭分明,她无法视而不见。
  然而今日,冯嫣望着所有人的眼睛,也望着他们身上浮绕的浑沌七情,她终于也能带着同样的笑脸,向着这些人依次开口道谢。
  原来这人情的游戏,是这样玩的……
  在今天,在此刻,她终于有些明白过来了。
  ——
  《六羡歌》是唐时茶圣陆羽怀念智积禅师所作,化用在这里辽。


第四十三章 太尉之死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向了狄扬与魏行贞夫妇那边,岑灵雎的手在衣袖里攥紧了。
  此刻被冷落在一旁无人理会的自己,像个笑话。
  少女咬着牙,目光盯死在狄扬的背上。
  她恼极怒极,但却不能发作。
  她精心准备了近两个月的螺钿宝席,就这样被狄扬一捧不知所谓的竹耙花堆抢了风头……
  岑灵雎眼眶微热,原本今日这红垆缥醪,她已经想好了用途……
  正此时,忽然一声尖锐的传报声传来,打断了岑灵雎的思绪,也叫众人纷纷为之侧目——
  只见一个戴着桃花面具的侍卫快步向着孙幼微的方向走来。
  “报——”
  那桃花卫一边喊着,一边在众侍卫之中畅行无阻,没有任何人阻拦,这显然是领了陛下的亲令。
  孙幼微的目光冷了下来,看着那桃花卫奔行到近前。
  待到众人各位各位之后,孙幼微望着座下之人,身体稍稍前倾,“……是从太尉府来么?”
  “回陛下,正是!”
  孙幼微笑了一声,“太尉今晚何故迟迟不到?朕等他,可是等了许久了。”
  “陛下节哀。”那桃花卫声音平添几分悲痛,“邵夫人因为此前平白误会了陛下,令圣名蒙尘,自觉羞愧难当,今夜在太尉府投井身亡,太尉闻讯悲痛欲绝,昏厥过去,不多时……也气绝了!”
  一瞬的沉寂过后,人群顿时嘈杂起来——哀叹者有之,惊疑者有之,所有自庐陵学社入仕的官员,无不当场扼腕落泪。
  陈明与徐大酉二人亦然。
  旁人不知道“平白误会了陛下”究竟是指何事,但他们却明白——三日前邵氏在殿前失仪的事,他们还历历在目。
  可邵氏毕竟是在孙幼微身边待了二十多年的女官,两人之间情谊深笃,可谓至交……
  当时他们还以为再等一段时间,待陛下气消了,这件事多半也就过去了,没想到邵氏性情竟然如此刚烈……
  御座上,孙幼微的目光缓缓垂落,哀伤的神情覆上她的眼眸,她轻叹一声,“这……又是何苦?朕又没有怪你……”
  前排朝臣有几人听见孙幼微的低语,当场起身,向着孙幼微俯身而跪,“陛下节哀!”
  更多人这时反应过来,望着御座上陡然伤怀的女帝,又有一些人起身跪拜。
  “陛下节哀!”他们齐声开口。
  “陛下!”忽有官员在座位上奋而起身,“臣斗胆问一句,邵夫人所谓‘令圣名蒙尘’……究竟是……?”
  众人的目光微微一震,而后全部望向御座上的孙幼微。
  年迈的女帝略略垂眸,低声道,“三日前,太尉因野灵附体,在太初宫昏厥一事,你们应该已经听过了。”
  随着她的开口,在座诸君再次陷入了沉寂。
  她看向陈明那边,“朕记得,陈祭酒与徐中丞当时也在,是不是?”
  陈明与徐大酉连忙起身,“回陛下,是。”
  “那么,由你二人来讲讲吧。”
  徐大酉当场噎住,小声对陈明道,“这……该说什么?”
  陈明竭力忍住鼻中酸意,将喉中哽咽强压下去,“我来吧。”
  他硬着头皮望向群臣中的发问者,低声道,“那日,邵氏因为担心太尉的安危,连夜入宫,见太尉不省人事,她以为是陛下还在为先前夏至日时的冲突怀恨在心,所以暗中对太尉下了狠手……”
  话未说完,众人已明白过来。
  陈明接着道,“有奸人暗中做法,残害忠良,不仅祸及太尉,且也连累了长公主——当晚长公主也与太尉一样,无端陷入了昏睡。”
  四下顿时议论声四起,人们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太尉被野灵侵袭”并非一场意外。
  听起来,它更像一场有计划的阴谋。
  难怪这两天大理寺和平妖署几乎把整个洛阳都翻了一遍……
  “为免神都百姓恐慌,也为不打草惊蛇,陛下没有公开此事,而是限大理寺三日内断明案件,大理寺少卿纪然与首辅魏行贞合力,在第二日就捉拿了案犯。
  “目前此案仍在稽查当中,我听说,大理寺明日就会出具公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众。”陈明看向孙幼微,“陛下这几日……着实受累了。”
  “朕早就习惯了,太尉公忠体国,却是如此终局,实在可悲,可叹。”孙幼微低声开口,她叹了一声,“就以国葬规格将其二人葬入我大周先贤祠,以供后人凭吊……具体细节,礼部来跟进吧。”
  礼部尚书起身,“是。”
  听到这里,陈明再难忍抑,向着孙幼微俯身跪拜,以哭腔答道,“……陛下圣明。”
  “陛下,”人群中又有人站起身,“太尉是臣的恩师,陛下可否准许臣现在就去太尉府看看?臣今晚……想去为师父与师母守夜……”
  几乎就在这一瞬,冯嫣望见孙幼微的气息再次变得尖锐凌厉。
  从她身上溢出的磅礴杀意几乎在刹那间覆盖了整座桃林,可孙幼微的脸上却浮起了淡淡的哀愁微笑,“难得你有此心意……还有谁想同他一并去为太尉守夜?”
  朝臣之中,薛安山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站了起来。
  徐大酉刚想起身,便感到身旁陈明死死拉住了他的手臂。
  “……陈大人?”
  陈明已经红了眼睛,他甚至没有抬头,用只有徐大酉能听见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要动。”
  徐大酉不解,尽管如坐针毡,但他仍旧听了陈明的话,静静地待在了自己的坐席上,而后目送其他人离席而去。
  另一头,冯易殊也起身想走,他一向不喜欢这些莺莺燕燕的酒会筵席,再加上薛安山又是他无比敬重的老臣,他思前想后,决定也跟众人一道去太尉府看看。
  然而人还没站起来,母亲李氏就紧紧抓住了他。
  “娘……?”冯易殊刚想和李氏解释,让她松手,可目光才一望见李氏的脸,他就被李氏毫无血色的脸震住了。
  “娘你怎么了?不舒服吗?怎么脸色突然这么差——”
  “五郎坐好。”李氏颤抖着开口。
  李氏极少在孩子面前露出这样的表情,冯易殊连忙顺着她的话重新坐了下来,“我去帮您请位御医过来吧——”
  “我没事。”李氏握着儿子的手愈加用力,她清瘦的手背青筋凸起,“你今晚……就在这儿陪着娘,哪里都不要去。”
  冯易殊听话地点头,在母亲身边安静地坐了下来。
  李氏没有再说话,只是余光望向了御座上的孙幼微,心中的颤栗久久不能平息——
  谨言慎行……
  一定要谨言慎行!


第四十四章 赐婚
  在一盏茶的时间里,有十几人先后离席而去。
  待一切尘埃落定,孙幼微单手拿起酒樽,从御座上缓缓走下。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女帝的声调平缓而低沉。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她笑了一声,“为这竟陵城下西江水,朕与诸君同饮。”
  众人也一同端起了杯盏,正要饮时,却见孙幼微将酒樽倒悬。
  一整杯清亮的酒水,就这么缓缓洒落在地。
  徐大酉望着这一幕,又想起方才陈明的叮咛。他毕竟宦海沉浮数十载,就是再愚钝,这时候也终于明白了过来。
  方才起身向太尉府而去的十几人,不正是今夜追逐太尉而去的西江水么?
  而陛下这一杯洒尘之酒……
  徐大酉打了个寒战,只觉得手足一阵棉软。
  “人世间的缘分,确实妙不可言……朕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邵氏,她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往后四十余年,她一直是朕不可或缺的臣属,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友人。朕与她的情谊,亦是一期一会……朕,会永远记得。”
  孙幼微言毕,最后一滴琼浆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