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嫁之田园贵夫-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的很。”

    皇太后指着眼前的这些人,“滚出去,全都给哀家滚出去。”

    众人默不作声的出来关上了殿门,门后是皇太后疯狂的笑声。

    远安王入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到了凤鸣宫外天色已经微明

    看着身穿甲胄的人出现在自己眼前,皇太后强打精神摆足了气势坐在凤座上,居高临下的神色犹如当年。

    元远王一直没有说话就那么淡淡的站在那里,片刻后殿外传来了脚步声,摄政王来了,两人相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欣喜之意。

    两人的神情落在皇太后眼里,她冷冷的出声,“都来了?”

    “玉如满可真是会生儿子,哀家真是悔留着那么两个孽障以至于到了今时今日。”

    玉如满便是当年风光无限的玉皇贵妃,是远安王和摄政王二人的生母。

    摄政王勾唇一笑,眼神冰冷,“太后下手从不留情,悔是该的。”

    “我母妃知晓她的孩儿被太后教养长大只怕在泉下也会欣慰,她不日就会记入宗庙得封先帝的皇后,想来更是能了了生前的遗憾。”

    “你们敢!”

    皇太后惊惧起身,“哀家才是先帝的皇后,和先帝还是结发夫妻。”

    “你很快就不是了,你戕害妃嫔,残害皇嗣,你死后会被葬入妃陵。”

    不得不说摄政王最能知晓皇太后所在乎的事,每一句话都如刀子般刺在皇太后的心口上。

    “大胆!放肆!”

    皇太后状若疯狂,这时候王公公躬身进门,在远安王跟前跪下,“奴才见过远安王,皇上请王爷和摄政于御书房兄弟一叙。”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也不管皇太后如何叫嚣转身离开。

    御书房里,皇帝亲笔拟定好了旨意,见两人进来连忙上前,讨好的笑着:“二弟三弟,我拟好了禅位诏书,三弟你盖上大印就可以了。”

    两人眉头微挑,不知道这皇帝是怎么想的?

    见两人不为所动,皇帝道:“二弟,你小时候被父皇责罚为兄也曾帮你求情,也曾帮你偷偷给你带点心,三弟,我”

    皇帝面色十分着急,“我就想有个安稳的余生。”

    他不想死也不想像犯人一般被关起来食不果腹,他只想求一个安稳。

    两人见此心里堵得慌,他们兄弟几人,皇帝从小就老实,对他们这些兄弟也是多有关怀,若是按照他们父皇的意思由远安王承接大统,这一切或许都不一样。

    只是没有如果。

    摄政王回想种种,心中唏嘘,“皇兄且放宽心,本王自会安排。”

    天亮了,微微细雨从天上飘落而下,城内城外的百姓欢呼不已,盼了许久的春雨总算是落下了。

    等到庄喜乐得到消息的时候皇帝已经主动留下了禅位诏书只求远安王许他一个安稳余生,皇太后火烧凤鸣宫,葬身火海。

    “远安王将于下月初一正式登基,郡王带着四位公子去给老太太守孝去了。”

    轰隆隆!

    春雷炸响,绵绵忽然渐渐成势,丝丝渺渺的雨雾为大地带来生的希望,风吹来抚过庄喜乐的衣衫和发带,带来些许凉意。

    “这场大雨定能浇透土地,来的也刚刚好。”

    雨帘从屋檐像线般落下,庄喜乐伸出了手指任由雨水在掌心飞溅开来,“收拾收拾,先去看祖父。”

    撑着油纸伞进来的文县令急匆匆的说道:“小县主,快些借些人手给我,这河堤的清淤还未完工,还不容易来这么一场大雨可得要抓紧了。”

    庄喜乐朝着她翻了个白眼,“您知道您来之前摄政王是怎么形容您的吗?”

    “啥?”

    文县令还没反应回来庄喜乐就说了,“说您最是刚正不阿。”

    文县令很是得意,“多谢摄政王赞誉。”

    庄喜乐‘嗤’了一声,“您朝我借人莫不是为了省银子?”

    城中多的是闲着无事的百姓,只要给了银子自然有人去清淤,偏要向她借人。

    心底的小算盘被戳穿文县令也不恼,一脸正色的说道:“庄郡王用兵如神爱兵如子,军民本就一体,百姓见了自然会感念,小县主借人,本县主虽然没银子给但能给一个好名声。”

    庄喜乐拱手,“把不想花钱说的如此光明正大,佩服。”

    “您去找洪护卫,需要多少人就告诉他,本县主答应了。”

    闲着也是闲着,赚点子名声也不错。

    “不过,得要派我几个兄长过去打下手。”

    春耕的事暂告一个段落,庄振睿几个人都闲了下来,这两日有些恹恹的打不起精神。

    文县令撑着油纸伞进入了雨中,嘴里啧啧几声,这样随时关心兄长前程的女子他们文国公府怎么就没有。

    远安王大军刚进京都的大门这天就下起了春雨,贵如油的春雨接连下了整整两日才放晴,阳光和煦春风醉人,吸饱了水的树枝抽了新芽,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

    京都紧张的粮食好似一夜之间被全数解决了,大批量的粮食从城外运送城内,粮价也恢复了原价,百姓们奔走相告,当知道待新帝登记后会有一系列的安民政令下来更是欣喜若狂。

    倒是茶楼酒肆的生意一下子少了好些,学子们都闭门做功课去了,等待恩科的开启。

 第339章 天下局势突变

    “祖父,庄府的大门都要被那些人给踩坏了,您真不去瞧瞧?”

    京郊的一处茅草屋里,一声素衣长衫的庄郡王带着几个孙子一笔一笔的抄写着经文,听到庄喜乐的声音头也没抬,“禁声。”

    “哦~”

    祖父要抄写整本的《地藏经》而后烧与曾祖母,庄喜乐见几个哥哥都专心致志的抄写也坐到了一旁的小桌后提笔抄写了起来。

    春雨的后的草木山色呈新绿,山涧溪水鸟鸣声不绝,朝屋内墨香淡淡宁静平和,庄郡王抬头看了一眼又着眼于笔下的经文。

    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斜,祖孙几人放下了手里的笔轻轻的吹拂那字迹工整的经文,待伍份经文整理好才一同出了草屋的木门。

    山里的空气沁人心脾,平玉几人采摘了新鲜的野菜回来,主子几人在这里为府里的老太太守孝自然是要如素的,沾不得荤腥。

    清粥小菜祖孙几人用的香甜,待到日头落下群鸟回巢山林里又热闹了起来,偶尔还能听到惊鸟的吼叫声。

    庄振忠看向林子的方向说道:“惊鸟不愧是虎王,在哪里都不坠了它虎王的威势。”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养的。”

    庄喜乐面上的得意之色怎么也掩盖不住,“等回了西南就带它们一家子去白虎族,小虎崽子长的太快了。”

    庄振廉不放心的说道:“可是说好了的,小虎崽要一起养的。”

    四妹妹不同意将小虎崽送人,不过他们都住在同一座府邸自然是可以一起养的。

    “好啊。”

    想到一事庄喜乐的眸子里亮晶晶的,“前日里云家的云源风给我说他们培育出来几匹神驹可日行八百里,且性凶悍,打起架来也是佼佼者,我可是当即就定下来了,到时候可一同带回西南。”

    “当真?”

    几人满脸喜色,就算朝廷的用来传递八百里加急的马上飞递最多也就是日行六百里,八百里可真的称的上是神驹。

    庄喜乐确认的点头,“云源风是个马痴,他的话肯定没错。”

    “四妹妹,给我一匹,三哥哥正是要建功立业的时候,正好用得上。”

    “四妹妹,我也要一匹,迟早能用上的。”

    “四妹妹”

    四人争先定下名额,还没等庄喜乐说话庄郡王一句话就让他们的希望破灭了。

    “那样的神驹你大伯,你爹,还有你大哥最是需要。”

    庄喜乐小鸡啄米般的点头,“都听祖父的。”

    几个人哭丧着脸不敢反驳,只能幽怨的看着庄喜乐。

    庄喜乐忽而又想起一事,有些不解的问道:“祖父,听闻殷巍退兵了,不仅如此还答应将手中一半的兵权交出来,他是怕了还是根本就没想真打,亦或是他们一早就和远安王有联系?”

    庄郡王看着眼前这个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极速成长起来的孙女,面上有欣慰,有心疼,有感慨,也有不舍

    小孙女眼看着就长大了,就要便宜了君家的小子,想想便觉得心如刀绞。

    “祖父?”

    庄喜乐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庄郡王忙道:“忠亲王遇刺逃脱就已经有了部署,他看中的从来就不是那个位置。”

    “当年他没和先帝争选择了去了西旻城无诏从不回京就是想躲开麻烦。若不是先前的两位实在是不成样子他也不会起兵,这一次放手许是在远安王身上看到了希望。”

    “此人的胸怀谋略是殷氏之最,可惜他志不在此。”

    庄喜乐连连点头,回想见到忠亲王的时的样子只是觉得那人气势不凡,眼神锐利,她的小心思在他的面前也是无所遁形。

    果真是厉害的人啊!

    祖孙几人说了话跟着站了起来,趁着夜幕落下之前去老太太的坟前磕头上香。

    祖孙几人在这里岁月静好,庄府的人却是忙的脚不沾地,庄郡王跟随新帝再次进京掀起的波澜比上一次更甚。

    所有人都明白,拥有从龙之功的庄府会在接下来几年内直冲云霄,庄郡王为其母守墓他们不敢去打扰,不想机会错失的人顾不得庄府之人正在守孝纷纷送了帖子上门。

    而后两日不知道谁传出下个月是庄郡王的寿辰,这些人好似找到了突破口一般激动不已,城门的珍宝铺子的掌柜这两日笑的下巴都脱了臼。

    有那么两分交情的自然是得意的很,没有交情的强行的找出交情了,只要府中的姑娘儿子和庄府任何一个主子有那么两分点头之交都会重视起来,指望他们可以为自家打开庄府的大门。

    那拐着弯儿的交情更是不在少数,

    这样的躁动之下不仅是庄府,和庄府交好的人家也是不厌其烦,武国公府、钦侯府、文国公府,包括庄府的那些姻亲家里也是莫名多了许多人拜访。

    “实话实说,我从来没有觉得如此的重要过。”

    楚向文坐在茶楼的厢房里一脸的唏嘘感慨,对面坐着李辉更是连连点头,“忠顺侯府的邓林韩向来瞧不上我,昨日竟然很是热络的请我去百味楼吃了一桌席,桌子上那热络讨好的劲儿我说出来你们都不信。”

    “有啥不信的,我们都是。”

    “对,咱们这些不入流的纨绔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不瞒你们说,我也就享受了一次就受不了了,这不赶紧的就躲出来了。”

    一群纨绔躲在茶楼里连连感慨,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运道来了挡都挡不住,谁能知道我等还有今日啊~”

    众人举起茶杯,深表同感。

    这几日下午,况府挂起了白幡,新帝尚未正式登基还没来得及定下况迅的罪责况老太爷就去了。

    从况迅的死因传回来老太爷就病倒了,一家子的主心骨死的死病的病,也没有大夫敢去给他医治,拖了两日就那么没了。

    众人除了唏嘘感慨竟是连上门吊唁的人都没有以至于老太爷走的十分凄凉,庄喜乐知道了也只是叹了口气,路走是自己选的,后果自然需要自己承担。

    日子在忙碌中过的飞快,距离新帝王登基前的十日有快马从南罗城而来,南冀和葡蕃连手一口气吞掉了大厉的三座城市,联军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在攻城掠地,所向披扉。

    天下局势突变,朝中上下又开始焦虑起来。

 第340章 命你全力争取

    “南罗城守将廖其辉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兵法,堪堪抵抗了小半个月便临阵而逃。”

    “联军破城后烧杀劫掠三日以振军心,如今平山、红河、白鹤三镇的百姓无一不在联军的铁蹄下哀嚎”

    “臣等恭请远安王早日登基,以平定天下民心。”

    嘉隆帝已经迁出皇宫,皇太后也已引火自焚,文武百官重新回到了金銮殿商议国事。

    文武百官全数在场,气氛微凝,在京郊草屋潜心守孝的庄郡王不得不回到了朝堂。

    “国不可一日无郡,臣等恳请远安王早日登基。”

    “臣等恳请远安王早日登基。”

    朝臣悉数跪下,再三恭请远安王登基,如今局势突变,早一日登基便能早一日安抚大厉百姓。

    百官三请,远安王思虑片刻沉稳出声,“传令礼部,本王将于三日后登基,登基仪式不可太过花费一切从简。”

    百官又拜,“臣等遵旨。”

    待众人起身庄郡王从队列中走出,拱手作揖,“启禀远安王,臣明日即可启程返回西南,葡蕃连年内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