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达觉得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忙抱拳作揖,“末将愿意。”
过了名路他也就心安了。
小子们的欢呼声又响了起来,相处了这么久他们已经很是喜欢李达了,对李达的本事也极为信服。
事后常管事对的君老侯爷提及,“小郡主性子是再好的不过了,看着整日里笑眯眯的心里极有成算,更会打理兄弟们的前程,庄府那几个儿郎在苍溪县历练便是她一手主导的,今日过府的这些小的也是一早就是小郡主在管着了。”
君老侯爷摸着胡须笑的一脸得意,庄豫南那老货精心教养出来的孙女自然是差不了,说起来也是便宜的自家小子,这事一想起来就美得很。
当日傍晚庄良正等人就得知庄喜乐将小子们弄到广平侯府去了。
“喜乐安排的极好。”
如今两家已经亲为一家,小子们能去侯府操练也可时常去陪伴的老侯爷,一个老人守着偌大的侯府也很是寂寞。
“给小子打招呼都收敛着些,别将侯府给捅个窟窿。”
热闹是好,太过热闹也是让人有些消受不了。
“四丫头回了西南府里这些小子又没人管着了,哎”
自从庄喜乐去年底接手了府中小子们的学业他们可是轻省了好多,小子们早起学下午学武成长飞快。
“若不是怕小子们路上不老实都想让他们跟着去西南历练历练。”
庄良正放下茶盏说道:“二叔已经准备向葡蕃开战,八百里加急送上来的折子皇上已经朱笔御批,这个时候只怕已经在边境了。”
葡蕃和南冀联手大军压境南罗城,后方虚空,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葡蕃和二叔的人在边陲交战多年都没有尝到甜头只怕也是没了耐性,只要他们能成功破开南罗城的城门长驱直入,到时候两国和谈自然可以要求将被二叔占据的城池还给他们,多的都能赔过去。”
“只求镇国公能抵挡得住了。”
眼下朝中能筹集到的粮草全数送往了南罗城,兵士钱粮任由镇国公调动,为了就是能打赢这一仗。
“二叔没有粮草支援只怕也是吃紧。”
战事一打粮食消耗极为惊人,不说其他,平日里兵士吃一碗菜粥一个馒头,打起仗来五个脸大的馒头都不一定顶饿,所谓皇帝不差饿兵,粮草一事尤为重要。
庄府这些兄弟一合计,当日庄良晖就开始凑集银钱。
等到第二日下场科考的庄振睿几人面色惨白的回来了,都没来得及洗漱就睡了下去。
庄良晖的银钱也筹集了出来,筹集出来的一大笔银钱将交由庄喜乐带回西南,未免粮食在中途损耗自然在当地采买更为合适。
这笔巨款高达三十万两,庄喜乐看到这些银票的时候眼圈都红了,她每日和庄振霄盘算生意的开支多少知道一点庄府有多少银钱,三十万两绝对是庄府能拿出来最大的一笔银钱。
“你这丫头红什么眼圈,庄府郡王府本就是一家,唇齿相依,没什么好感动的。”
庄喜乐吸了吸鼻子,“五伯筹集这些银钱不容易吧。”
庄良晖道:“钱的事你就莫要管了,带回去采买粮食送到前线,吃饱饭好打仗。”
庄喜乐笑了,“我的意思是既然是筹集不易自然是要让人知道才是。”
庄府不声不响的拿了三十万两出来,自己人知道已经是尽了全力,外面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庄府有金山银山。
“这事儿总不能大大咧咧是告诉皇上吧。”
他何尝不知道钱花了就要取得最大的作用,如果故意去说反倒是不美,若是国库宽裕皇帝也不愿意庄府自己掏这个钱啊。
“五伯将那些积压的货物全部拿出来降价卖,声势越大越好,也不用说为何要这样做,最好是让人自己打探出来才好。”
“我进宫一趟。”
三十万两看着很多,投入到战场也支撑不了多久,这打仗打的就是钱财,刀枪弓箭得换,死人要抚恤,活人要奖赏,伤员给医药,兵士要补充林林总总几十样,三十万投下去流水一样的减少。
如此情况下自然需要更多的银钱。
庄良晖心领神会,又去了找了庄豫东和庄良正商议,当日庄府名下所有商铺的货物都要降价以求脱手的消息就传开了。
庄喜乐到的时候永安王也在,见庄喜乐进来眉头微挑,“小郡主是来和皇上告别的?”
“距离放榜还有十来日,小郡主不等了?”
庄喜乐上前规规矩矩的给两人行了礼,很是正色的说道:“启禀皇上,臣女想要在回西南之前在京都捞点钱。”
一口茶入口的永安王差点喷了出来,“捞点钱?”
连皇帝都有些忍俊不禁,要钱之人谁不是说的很是婉转隐晦,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的如此直白。
“你给朕说说你捞钱做什么,准备怎么捞钱?”
第359章 如何捞钱
御书房里,庄喜乐将庄府尽全力筹集了三十万两说了,又掰着手指说了一大堆可能产生的花用,总之就是,“三十万两太少了。”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南冀和葡蕃都合力来打我们了,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让大厉的百姓知道吗?”
“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也该要让老百姓知道是将士们用鲜血护卫着他们眼下的太平。”
“国家危难之际就应该全民一心共抵外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臣女想宣扬宣扬,捞点钱带回西南。”
庄喜乐说的坦坦荡荡,皇帝的目光落在了永安王身上,永安王摇了摇头,笑道:“臣弟可没向小郡主提及过这事。”
庄喜乐眼珠子一转,眼里就带上了两分笑意,“莫不是永安王也有这样的打算?”
永安王笑问,“小郡主是如何想到的?”
“一直都知道。”
关于这个庄喜乐最是老实了,眼神示意了几下皇帝总算想起来给她赐座,待他坐下又讨要了一杯茶水,喝过茶才说了起来。
“我祖父给我说过,当年他到西南的时候好些村落都过的十分凄惨,其中有几个村落就过的还行,村子里的人聚在一起,田一起种饭一起吃,最厉害的是他们能化整为零。”
“有人扫荡村子,人多了他们就躲起来,人少了他们就将那些人吞掉,全村上下很是团结,后来祖父延续这个村子的法子,很多村子也就有了抵抗之力。”
“所以,就是应该上下一心。”
永安王问道:“小郡主想要如何做?”
“是义卖还是让百姓捐助?”
庄喜乐摇了头,“开口要就显的不那么高明了。”
“要让他们性心甘情愿主动积极的掏银子出来才行。”
永安王来了兴致,“如何让其心甘情愿?”
方才他和皇兄一直商讨此事,早前恩国公府强行征收已让京都的百姓有了抵触之心,是以前些日子百姓还在担心朝廷会再次征收,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还能心甘情愿?
庄喜乐也不隐瞒,笑眯眯的说道:“庄府名下所有的商铺全部都开始降价出手库存的货物,这样一来自然会引起商户的警觉,他们必定派人打探,等待时机到了就让人到茶楼酒肆宣扬庄府的举动,我会去再找一个不大不小的商户在慷慨激昂之下捐出来一笔银子,当然,庄府会发动宽裕的姻亲跟着造势,若是皇上能在小小的奖赏一下商户的大义相信接下来银钱自然会雪花一般飞来。”
“一定要让百姓知道,我祖父虽然镇守西南,可西南确是大厉的西南,是皇上的西南,是百姓们的西南。”
“大厉的这片天也是属于大厉所以有百姓的。”
皇帝和永安王目光交汇心下震惊,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多听很难相信这般大的女子便如此擅长操控民心,皇帝微微叹息,可惜不是男子。
“臣弟以为小郡主的计策可行。”
永安王当即表示了赞同,话锋一转便说道:“小郡主,筹集到的银钱西南得可得三成。”
朝廷用钱的地方更多庄喜乐自然知晓,三成就已经很满意了。
“此事便交由你二人一同操办。”
皇帝最终拍了板,“既然庄府已经起了头,接下来的事就要跟上了。”
国库太缺钱,南罗城的银子是绝对不能少的,这两日已经有受灾的折子送了上来,好几处都还等着银子办事,实在是等不起。
“臣弟遵旨。”
“臣女遵旨。”
从御书房退了出来,庄喜乐扭头看着永安王,说道:“我负责造势,王爷负责外面的传言可行?”
“那便辛苦小郡主了。”
“都是为皇上分忧,王爷无需客气。”
两人都忙着回去安排实在是没有心思说话,到了宫门口就分开了。
回到庄府庄喜乐就将事情交代了一遍,“我以为正大光明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那我们就商议一大接下来如何操作,选谁来接了这份恩赏。”
庄喜乐的提议里是有一个商户要积极主动的跟随庄府为战事尽一份心意,皇帝要嘉奖这个商户,那么这个商户是谁就需要商议。
“这还用说,就是自己人。”
“我们也知道是自己人,关键是谁?”
庄府的姻亲里是商户之家不止一家,这样的好事不论是落在谁的头上都是天大的喜事,若是放出去消息只怕是要打破了头。
“云家不错,这些年也是他们家悄悄的就给西南提供许多战马,可以考虑。”
“刘家也不错。”
“范家也可以。”
众人商议好一阵也定不下来,最后干脆将几家都叫了过来,让他们自己定。
各家的当家人一到听闻这个消息眼睛都亮了,只谁也没有说话。
钱他们谁都拿的出来,可谁也不愿意先开了这个口,庄喜乐也不管这事又找了庄振睿商议长兴镖局增添人手的事。
摊子铺设的这样大,自然是需要是一个强有力的人来坐镇,秦飞仙走镖不错,王元调度货物也不错,如果能有一个能把控全局就更好了。
“四妹妹无需担忧,王元的儿子就可以的,他比他老子厉害的多,也有魄力,关键是卖身契在你手里,要紧的位置还是能掌控得住的人来做才放心。”
这些日子都是庄振霄在打理镖局和千品行的事,他说可以庄喜乐也就点了头,趁着这个时候庄振霄又交代几样需要庄喜乐到西南后负责的事庄良晖那边也出了结果。
云源风站出来接了这份恩赏,理由是云氏马场渐大更需要有这个名声以自护。
“那就这么定吧,剩下的一个要是外人,可以让他们推荐一个上来。”
庄府商铺的降价活动搞的火热引起了同行的目光,都不明白为何庄府好好的就有了一种急吼吼想要脱手事态。
“别是不朝局又有变化吧?”
各家的大掌柜一商议心里就紧张了起来赶忙派人去打听,一打听其中的内情就被众人知晓了。
庄府要筹集银钱支援西南的战事。
第360章 全民募捐
庄府要筹集银钱支援西南的战事。
打探到这个消息这些管事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局势又要变他们也就不在意了,转眼又打起了庄府的主意。
很多东西庄府低价脱手他们还在考虑能不能去囤积一些结果第二日传来的消息就让他们有些坐不住了。
茶楼酒肆开始谈论起庄府名下的铺子全部开始降价的事,有学子道:
“国库给上一任祸害的耗子都不愿意去,眼下又起了战事到处都需要用银子,庄府这是在筹钱支援西康郡王打仗呢。”
“这事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我虽然不富裕但是一二两也是拿的出来的,也是一份心意啊。”
一听这话有人心里一紧,“怎么,你要捐钱?”
“都是大厉的百姓,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总得要让人吃饱肚子不是,好些将士也才十几岁啊,指不定就是在坐的谁的兄弟,谁家的亲戚,谁的儿子。”
“我倒是想出一份力,可朝廷也没让谁捐,我想出也没个地方。”
楼上有个中年人叹息了一声,“谁说不是,若不是那些商户打听我等还不知道庄府筹集粮草之事,更不知道两处边境都开战了,听说南罗城那边的百姓日子苦,希望咱们大厉的将军能撑住啊。”
整个茶楼愁云惨淡议论声也小了下来,这些人心里堵得慌,心里有话也不知道呀如何说。
“啪!”
一个商人模样的站了起来,“朝廷刚给了我等那么大的支持,还鼓励我等通商,眼看着要发家了可不愿意做了亡国奴,不就是需要银子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