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空了你帮我盯着些,她有什么需要也搭把手。”
    庄振霄表示了解,又想着后院妇人的银钱是最好赚的,只要能她们变美,青春永驻,那绝对是花再多的银子都在所不惜。
    “这门生意不错,端看那位秦掌柜本事如何了。”
    至于会不会因为生意做起来了秦掌柜就要反悔,庄振霄一点都不担心,所谓民不与官斗,何况与她妹妹斗,只要那秦掌柜还有点脑子就应该想着好好的抱紧这条大腿,说不得自己的儿子也会因此受益。
    兄妹二人又接连逛了几家铺子,一顿狂买后才满意而归,回去后才发现庄良晖也给他的大孙子小恒熙带了一箱子小玩意儿。
    庄振霄笑道:“这下,那小子应该能安分几日了。”
    到了次日,庄喜乐于码头送了她大伯母和庄振霄上船,至于庄府那些小子说什么都不回去,说去还要留在西南历练,等到冬日四姐姐出嫁,他们要送亲的,直接送到京都。
    对此,庄喜乐便不再放任他们自由,让他们各自给家里写了家书一道捎带回去,转头就直接把他们送进了郡王府学堂,从此白日里头悬梁、锥刺股,夜里挑灯看剑,清晨的演武场总有他们挥汗如下的身影。
 第717章 永安王的怀疑
    京都,随着葡蕃和南冀的消息接连送达,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南冀送达的国书言明,南冀和大厉睦邻友好,且南冀接壤葡蕃,还曾将公主远嫁葡蕃,结两国之好。
    如今,葡蕃国破,南冀震惊之时也是无力改变,又因回国的公主悲痛万分担忧葡蕃子民从此无依,为此,希望的能有葡蕃半数之地,以慰公主痛失夫家的悲痛。
    “无耻,当真无耻,这分明就是明抢。”
    什么公主悲痛万分,一个不得用的公主只怕早就不知道被让他们忘到哪里去了。
    有朝臣出列,慷慨激昂,“皇上,南冀狼子野心,想不费一兵一卒就想夺得葡蕃半数之地,万不可答应。”
    又有人出列道:“皇上,葡蕃既已大军压境,只怕是料定我们无力在战,若不是答应,他们发动强攻,只怕的我军无力抗击。”
    紧随着就有武将出列,拱手道:“启禀皇上,西康郡王之子征西将军此刻镇守葡蕃,素闻征西将军乃是西康郡王的先锋大将,战无不胜,或许,征西将军可就地强征粮饷,若是两军开战,必可迎头痛击。”
    用葡蕃百姓在粮食,在葡蕃的土地上和南冀人开展,甚至还可以强征葡蕃百姓参战,这位武将如此一想,忍不住浑身颤抖,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接着又有武将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是否可以考虑在葡蕃全境征兵,征集粮食,这样的不仅能逼退南冀大军,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他心里已经开始想着如何从南冀身上的撕下来一块肉。
    因为此时暂时继续留在京都的永安王淡淡的说道:“各位是不是忘记了,葡蕃现在叫大葡蕃州,是我朝国土,葡蕃的百姓现在也是我朝的百姓。”
    一众文臣又开始在心里鄙夷这些有勇无谋的武夫,将葡蕃打烂,让葡蕃百姓流离失所,对大厉有什么好处?
    都已经吞到肚子里的东西再要他们吐出来,这感觉让人很难受,难得这次,文臣武将都达成了一致,不论说什么,想要葡蕃的国土是不可能的。
    至于要如此做,各有各的说话,户部尚书已经开始在心里默默的算计,如果两军开战,还能筹集出来多少粮饷。
    哎。。。。。。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西康郡王送到京都的折子和书信到了,下面的人不敢耽搁,直接送到了朝堂之上。
    一听是西康郡王上书的折子,朝臣纷纷的安静了下来,想要知道西康郡王到底有何高见。
    皇帝翻看折子后,一直微沉的脸色有了松动,放松了些许,朝臣们又都好奇了起来。
    折子交到永安王手上,永安王看过后便交还到了安公公的手上。
    皇帝随即宣布退朝。
    如此这般,文武百官的心更好奇了,十分想知道西康郡王到底在折子里说了什么。
    回到了御书房,皇帝当即就拆开了随同折子送上来的书信,书信里将折子上的法子阐述的更为明白,皇帝看着信纸久久没有说话,许久之后将书信递给永安王之后才叹息了一声。
    “老师他为了大厉殚精竭虑。”
    虽然信中言明此法是安康郡王所想,但他知道,没有老师,或许安康郡王就想不出这样的法子。
    永安王将书信上的内容仔细看过,思虑半晌后才道:“此法可行。”
    南冀既然开了口,就不可能会空手而归,若是强硬不给,势必会开战,大厉已经很难再筹集出来开战的粮饷。
    此法不仅能全了颜面,还能得到他们最缺的银子,且书信还提议,所卖的银子有一半需要折算成粮食送来,如此,朝廷便不再需要筹集银钱和粮食送到葡蕃,葡蕃亦可知足。
    甚好!
    只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在这个法子里有庄喜乐的影子,这样的法子和她的性子很合适。
    皇帝思虑片刻,便道:“既然如此,皇弟就同西康郡王一同去和南冀商谈。”
    永安王勾唇一笑,“安康郡王吧,西康郡王一片慈父之心,理该敬重。”
    皇帝笑了,“也好。”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并将此事言明,只说永安王会即刻启程前往的西南,和安康郡王汇合后一同前往葡蕃,处理此事。
    不少重臣私下打听,猜测必定是西康郡王送上来的折子有了好的解决之法,可惜皇上不愿同他们明讲。
    第二日,永安王正式启程前往西南,提早启程的官员的也即将抵达,西康郡王府也忙的脚不沾地。
    四月初,在一个的阳光明媚的早上,西康郡王府响起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庄振世之妻魏氏诞下了一个六斤六两的小子,举府欢庆。
    魏氏看着襁褓中吃过奶就呼呼大睡的孩子,苍白虚弱的脸上的露出慈爱的笑容。
    有了早前赵氏的前车之鉴,孙氏对这个媳妇格外的上心,就怕她因为丈夫没在身边忧思过重,落下月子病,可观察了几日下来,只觉她的心思都放在孩子生上,面上时常带着温和的笑,并给孩子取了个一个乳名,就叫盼归。
    小盼归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偶尔醒来也是半睁着眼睛看一会儿又睡了,好带的很。
    庄喜乐又得了小侄子,每日也都是要去看上一次,连燕云都每日带了小芽儿去瞧小弟弟,在孙氏的鼓励下还抱了抱小婴孩,说是这样的也可以早日有孕。
    庄郡王一直忙到小盼归出生的第三日才抽出了空,抱着轻飘飘的襁褓,庄郡王笑道:“倒是和他爹小时候挺像,听说胃口不错?”
    庄良骐乐呵呵的站在一旁,得意的说道:“这小子醒了就要吃,撒泡尿后也要立刻吃,拉了后更是必须要吃,慢一会儿就闭着眼睛扯着嗓子吼。”
    他这一房就他的老大是行伍的,剩下的都跟着他打理庶务,他还指着这小子随他爹,往后也是一员猛将。
    此时的小盼归实在是称不上好看,庄郡王也只是道:“嘴壮是福气,小子骨骼不错。”
    庄良骐忙道:“孩子乳名叫盼归,这大名还得辛苦父亲给取一个。”
    “老夫的第一个曾孙子,是得要好好想想叫什么?”
    头一个的名字有了,后面的也就容易了。
 第718章 四姐姐我们错了行不行
    前院里的人都在忙,庄喜乐闲不住,她娘现在轻易不同意她出门,整日都被关在府中的她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庄府那些小子身上。
    那些小子被她弄到郡王府学堂后繁重的学业折磨的欲仙欲死,现在是见了她就跑,生怕被她抓住又要安排什么操练任务给他们。
    又觉得郡王府的学堂简直太可怕了,他们那么多郡王府的哥哥们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四姐姐,求你了,我们现在已经没一刻空闲的,求你换个人折腾吧。”
    一群小子双目含泪,呜呜呜好想回京都。
    庄喜乐叉着腰,美目一瞪,“我是你们四姐姐,另外三个姐姐都没在,现在我最大,所谓长姐如母,你们都要听我的。”
    “你们今日不是休沐吗,陪着我一块儿去练箭。”
    小子们如丧考妣,好不容易才休息了这么一天,还要被抓壮丁,一想想心里就悲痛的很。
    庄喜乐挑眉,“你们若是表现的好,我可以考虑给花院长求求情,让你们进去跟着学一个月。”
    她就不相信这个饵抛出去这些小子不动心,要知道现在烈心学院都出名了,连京都都有青年要来考取。
    果然,小子们眼睛晶亮,也不嚷嚷着喊哭喊累,一个个撸着袖子就拥簇着庄喜乐去了演武场,嘴里还讨好的说着:
    “四姐姐,我老早就想让你看看我现在的箭术了,一会儿您给把把关。”
    “四姐姐,我们好久都没和你一起练箭了,一会儿可得再多教我们两招。”
    再一次成功的拉了这群弟弟们陪她的练箭,庄喜乐表示十分得意。
    明辉堂里,庄郡王看过了小盼归后交还给了庄良骐,庄良骐负责打理庶务,对锦天城,甚至整个西南的情形都了如指掌,公事繁忙只得先命人将小盼归送了回去,而后就说起了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这两年来锦天城的商户越来越多,这些商户大多购买的是城中的各类锦缎,锦缎销量也在这一两天比往年多了近两倍,但我们的压力却比较大。”
    庄良骐忧心忡忡,“这两年蚕户和桑户都有所增加,产出来的丝越来越多,质量也越发上乘,但织工却是捉襟见肘,就算夜以继日的赶工也必能满足商户的订单。”
    “为此,下面的有些城镇的官员强行征集织工,在其手背上刻字,不让他们被其他高价挖走或是逃跑,织工怨声载道。”
    “还有桑户开垦的荒地种桑,也有官府征收种税,已经到了按树的多少收钱的地步。。。。。。”
    从京都来的官员就要到了,若是的这些事传到那些官员的耳中必定对西南有所影响,且后面还有西康郡王,不论如何,西南不能有如此压迫百姓的声音出现。
    庄郡王面色沉的能滴出来水,这一年多他大多的精力都在征战上,在葡蕃身上,疏于对内的管理倒是给了下面的人钻了空子。
    叮嘱道:“十二月市办的不错,商户来多了,自然鱼龙混杂,你务必要小心为上。”
    “今年皇上还会继续开恩科,老夫已经托人在京都为西南物色有为青年,下面的那些人是该要动一动了。”
    军政上的事他已逐渐放手交给了庄良峥,自然也就能腾出手来处理内务。
    庄良骐躬身,“儿子明白。”
    “烈心学院的春招已经进行过半,花院长那头说今年来报考的学子都不错。”
    说到这里,庄良骐心里升起一股子自豪感,要知道往年烈心学院的招收的学子不是将领们的孩子,就是西南的本地的小子,虽也不错,但哪里有今年挑选的好苗子多。
    且外地的学子来求学,有的就跟着来一家子,这锦天城的人也就越老越多了。
    说起烈心学院,庄郡王就想起了和镇国公有关的那个农学院,简单了说了几句后便问道:“可惜西南没有那种能辨识新种的人,若不然就算筹建不了这样的学院,在现有的学院里开设一门课倒也不错。”
    西南虽然已经初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依然有许多的荒地,每年种下的粮食也不算挺高,这次前往京都倒是让他反应过来一件以前一直被忽略的事。
    “以往只是想着解决旱涝,保证收成,倒是一直未曾在种子上下过功夫,同样的一亩地,收二百斤和三百斤截然不同,听闻那临渠稻谷亩产可达四百斤。”
    亩产四百斤,按照目前西南粮食的产量,同样的百姓耕种同样多的田地,可多收一倍的粮食,饶是西康郡王也觉得心潮澎湃。
    这个消息庄良骐是第一次听闻,亩产四百斤,简直闻所未闻。
    “父亲,那粮种。。。。。。”
    庄郡王笑道:“喜乐丫头已经进宫给皇上要了,今年的粮种下地,争取下一季就能种上。”
    庄良骐想着庄喜乐年底就要嫁到京都去,有她在京都,他们收到消息只怕要比现在快得多,尤其是出现什么新的粮种,依照喜乐丫头的手段他们西南必定能率先种下,这么一想,心里都跟着热了两分。
    他想要再说,又担心他父亲想着喜乐丫头要出嫁心里难受,识趣的闭了嘴。
    被她惦记着的庄喜乐正在演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