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医现在最想看到的人就是宫里的太医,上次韩院判出手那次,他偷摸学了两招都觉得受用无穷,黄太医比韩院判还要亲和一些,请教他的问题他也愿意说。
    关嬷嬷闻言走到窗口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欢喜的转身看着庄喜乐,“这女子生双胎是有遗传的,夫人的母亲就生双胎,夫人又一胎生了你和十二公子,你这肚子怀双胎也不稀奇。”
    府医也乐呵呵的站在一旁,说:“苍溪县有一人家,那家夫人生了三胎,前两胎都是双生子,第三胎更是一胎生了三个姑娘,那三个姑娘长大嫁人后也是生双胎,都说是老天爷赐予的福气呢。”
    庄喜乐目光炯炯,“每次都生双胎?”
    府医抬头,“那也不是,但生双胎的可能要比寻常女子大上许多。”
    庄喜乐低头摸着自己的肚子,这么说她也有可能是双胎?
    顿时眼睛就亮了,若是这样那就真的太好了。
    她不喜欢女子嫁人后肚子一直不得闲,一直生生生,她原本就想怀三回,有三个孩子就足够了,这样她往后也不用年年辛苦。
    按照眼下这个样子来看,说不得她怀两次就能生四个孩子,若这次真是双胎,那就是稳稳的三个孩子,简直完美。
    辛苦这几年,辛苦往后很多年啊。
    黄太医是被君元识亲自请来的,得知是来为了庄喜乐把脉顿时哭笑不得,又想着这个年轻的侯爷对自家夫人当真是上心,以往的人家哪家不是派个人来请他?
    老侯爷得知黄太医已经进了府,想亲自去锦院看看又觉得于理不合,守着孙媳妇把脉算怎么回事?
    “唐堂啊,你去锦院门口守着,有了消息跑快点来告诉老夫一声。”
    唐堂连连点头,一溜烟儿的就跑了。
    黄太医到了锦院,见庄喜乐气色红润,小腹微微隆起,面上也就有了笑意,人挺好就不错!
    见礼过后,接下来满屋子人都紧张起来,府医想了想还是站在黄太医跟前将自己把脉的结果说了,黄太医朝庄喜乐的肚子看了一眼心里有了数,低头专心的把起脉来。
    片刻之后黄太医起身拱手,“恭喜郡主,此脉象乃是双胎无意,只一点。。。。。。”
    听到双胎众人来没来得及欢喜,又听那‘只一点’心又跟着悬了起来。
    黄太医思虑片刻才说道:“有一脉跳动的十分有力,且每跳动一次并非十分干脆,出现这样的可能一是肚子的孩子十分康健,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三胎,有两个孩子的脉搏重合到了一起。”
    三胎?
    庄喜乐眨了眨眼,黄太医莫不是在说笑?
 第857章 她最近多老实啊
    对于黄太医说的话,庄喜乐愣住了。
    一屋子的人也愣住了,君元识的目光一直落在庄喜乐的小腹上,说里面有两个孩子已经让他觉得有些难以相信,三个孩子更是像是天方夜谭。
    关嬷嬷上前一礼,“请问黄太医,郡主有多大的可能是三胎?”
    三胎和两胎有着天壤之别,关嬷嬷心里只觉得害怕。
    黄太医笑道:“无需过于担忧,只是有这样的可能,也有可能只有两个孩子,不论如何,恭喜郡主,恭喜侯爷。”
    这种事,怎么看都是喜事。
    庄喜乐眨了眨眼回过了神来,心里欢喜的直冒泡泡,她这是怀一次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啊,以后是不是都不用怀孩子了?
    君元识只觉得脑袋嗡嗡的,回过神来的他压制住心中的狂喜,拱手问道:“黄太医,若是三胎可有危险?平日里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黄太医道:“郡主身子康健,只是双胎到底是不同,得要更加细心的照看才是。”
    “侯爷这个时候就可以寻找伺候过双胎的产婆,那些经验丰富的产婆对如何正胎位,如何顺利生产很是有一套。”
    君元识连忙记下,准备回头就准备起来。
    为了稳妥起见,黄太医还是开了一剂安胎的方子,关嬷嬷和平玉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黄太医的叮嘱,生怕有一丝错漏。
    这头唐堂在锦院的大门外望眼欲穿,见华蓉的身影连忙的招手,“华蓉大姐,华蓉大姐。”
    华蓉晓得他是来等消息的,上前笑眯眯的将太医的话学了一番,笑道:“回去领赏去吧。”
    唐堂大喜,转身开跑,跑了两步还回头转朝华蓉躬身一礼。
    等着焦急不已的老侯爷看到唐堂一脸喜色的回来,还没开口,唐堂便道:“老侯爷大喜,您坐下听。”
    老侯爷大喜,连忙坐下,心里想着肯定是好消息啊,都让他坐下了。
    唐堂见他做好,拱手一礼,“恭喜老侯爷,黄太医已经确认夫人怀的是双胎,黄太医还说夫人有可能怀的是三胎。”
    老侯爷的笑意僵硬在脸上,脑子里嗡嗡嗡,只觉得气血上涌,面色泛起激动之色。
    “唐堂,老夫耳朵不好,你再次说一次!”
    唐堂害怕老侯爷又激动出问题来,小心的说道:“黄太医说夫人怀的是双胎。”
    老侯爷追问:“
    唐堂的又小心的说:“有可能是三胎。”
    “哈哈哈哈哈~~~”
    老侯爷畅快的笑出了声来,当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大喜啊。
    他君家的祖坟总算是要冒青烟了。
    此时黄太医在君元识陪同下到荣和院为老侯爷把脉,远远的就听到老侯爷这大喜的笑声,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样的喜事,该要大笑一场的。
    等着黄太医给老侯爷把完脉,老侯爷便拉着黄太医问起双胎的事,黄太医笑道:“老侯爷,能得双胎已是大喜,这三胎嘛,不必过于强求,说不定过些时候郡主的脉象会有变化。”
    “老夫晓得,丫头的身子骨没问题吧?”
    “郡主身子康健,眼下一切都好,未免稳妥,还是应该请一个能主事的人照顾在侧。”
    黄太医想着,锦院看起来下人不少,但除了一个关嬷嬷外都是些姑娘,一个嬷嬷到底是有些撑不住事的。
    老侯爷点了头,“多谢提点,老夫想着尽早请了丫头的母亲来,有娘家母亲在,丫头心里也能踏实些。”
    黄太医拱手,“听闻喜乐郡主就有一双生的哥哥,其母来照顾,自然比其他人要好得多。”
    老侯爷对这黄太医又是一阵道谢,府中的府医虽也艺术不差,但比起黄太爷又有不足,老侯爷希望黄太医能常来,自然客气了许多。
    君元识亲自送了黄太医出门,一阵道谢后才快步回了锦院。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想不想吃什么?”
    见庄喜乐歪在美人榻上,他连忙上前小心的问道,大手轻轻的抚上庄喜乐小腹,“他们有没有在里面调皮?”
    庄喜乐‘噗嗤’一声笑了,覆上他的手背,“我好得很,你不用紧张。”
    君元识上前轻轻的将她拥入怀里,“以后不可胡来了,太医说双胎可比一胎的危险许多,万一要是三胎不是更危险。”
    庄喜乐眨了眨眼,“我哪里胡来了?”
    她最近多老实啊。
    君元识低头悄悄说道:“晚上在被窝里不许胡来了。”
    庄喜乐又笑了,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快让我躺下。”
    “我以后都不乱来了,但我要摸的时候你不许阻拦,得要任由我上下其手。”
    君元识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一想想这日子也是艰难,又想着这样天大的喜事也应该要让岳父岳母早日知道,也好让岳母早些启程,便道:“你好好歇着,我去给岳父写信,请岳母早些到京都照顾你。”
    “祖父现在正在给。。。祖父写信,你要不要也给岳母去封信,明日一早送走。”
    闻此,庄喜乐连连点头,好久都没给祖父去信了。
    庄府的人得了消息,第二日一早庄二夫人和庄五夫人就来了,庄二夫人欢喜的上前,“我的天爷,君侯爷亲自登门说你怀了双胎,这可都是真的?”
    这丫头,怎么这么好命呢?
    庄喜乐笑眯眯的看着几人,赶忙让她们坐下,“昨日黄太医来把脉的时候确认的,说我外祖母就生双胎,我母亲也一胎生了我和哥哥,我生双胎也不奇怪。”
    庄五夫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是老天的赐福啊,天大的福气。”
    庄喜乐又笑着说道:“请二伯母和五婶婶来是还有一事,得要麻烦你们帮我留意一下。”
    说着她就把自己可能怀三胎的事说了,“这是也不一定是真的,但双胎肯定是,黄太医的意思是请一个伺候过双生孕妇的产婆来,以免到时候出什么意外。”
    “给我娘亲的信今日一早已经送走,等到我娘亲来了就好了。”
    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庄二夫人和庄五夫人面面相觑,倒吸一凉气,“若真的三胎那得要小心再小心才行。”
    双胎的妇人最后生产往往是拼尽全力生下来第一个后,第二个便已是脱力了,这还有第三个?
 第858章 老侯爷的态度
    几人高兴过后便是担忧,何况这可是头胎啊,到时候这丫头指不定还要遭多大的罪。
    “回头我们就开始暗中的寻找,你可能是三胎的事就不要往外传了。”
    “这往后的饮食可得要万万注意,可以吃的次数多一些,但每次都要吃的少一些,这肚子里的孩子万万不能长的太大了,要不往后生产可能遭大罪。”
    庄喜乐连连点头,关嬷嬷几人也是记了下来。
    庄喜乐幽幽的叹了口气,她这个肚子那是高兴过后就是全府都跟着担心,她自己也担心的不行,生怕有个什么意外。
    还得熬到生下来过后才算解脱。
    宫里的人是在第二日午后来的,早就准备好的君老侯爷没让内侍多等,交代的两句后就起身出门进了宫。
    皇帝并没有在御书房等老侯爷,而是在御书房的偏殿,等着老侯爷一到的时候皇帝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见了皇帝,老侯爷直接行了个大礼,皇帝忙上前虚扶起他,“老侯爷免礼。”
    见老侯爷气色不错,皇帝也放了心,坐下后就关心起老侯爷的身子来,老侯爷心里明镜一般,也是十分配合。
    半晌后,皇帝开了口,“老侯爷,赵家的人心大了,因为一座宅子不仅心里对朕心生怨怼,甚至牵连到喜乐丫头,朕无颜见老侯爷啊。”
    皇帝打出了哀兵之策,痛心疾首。
    老侯爷不明所以,直接将话挑明,“皇上的意思是刺杀丫头是赵家人所为,因为郡主府?”
    皇帝点头,“赵家曾通过皇后向朕要过当时曾演的宅子,其中内情老侯爷知晓,朕并未应允,思虑再三给了喜乐丫头,也是对那座宅子最好的安排,因此赵家才心生怨怼。”
    皇帝看向老侯爷,嘴角一抹苦笑,“朕命赵家回到雍城,无诏不得回京,断其仕途以作惩罚,朕知道这个惩罚过轻,朕也知道此事处理的过于优柔寡断,是朕想要的太多,想要顾全皇后,显仁还有燕云。”
    一国之君能以这样的姿态来处理这个事,说出这样的话,按理老侯爷应该感恩戴德,表示对皇帝大义灭亲的赞叹,毕竟庄喜乐并没有出现任何损失。
    老侯爷叹息一声,“事已至此皇上无需过多忧心,老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只是此事老夫不是苦主,不能替丫头做主。”
    “老臣曾向庄豫南保证,必不会让丫头受委屈,丫头如今有孕在身,当时若不是锦小子回来的及时,或许会动了胎气,若是出了岔子老夫也无颜去见庄豫南。”
    他看向皇帝,眼里一抹冷意,面上也浮现怒色,道:
    “赵家人自持有从龙之功,又依仗唯一成年的大皇子有赵家血脉,便在朝中横行无忌,以为有朝一日新主即位便可一手遮天,喜乐之事并非是最要紧的,他们敢在皇上春秋鼎盛时就要着急铲除永安王,若是被其得逞,下一步是否就是宫里两位尚未成年的皇子?”
    “最后是否就是皇上?”
    “老臣见过几次大皇子,大皇子忠厚宽和,心性纯良,若是这些事里有大皇子的影子,老臣说什么都不信。”
    “皇上,外戚妄图专权,尾大不掉,乃是大祸。”
    皇帝心下震动,老侯爷说这些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私心里他不愿意相信这些事情会落到他的头上,若是可能,谁不能日子欢喜和睦呢?
    不过,儿子是他一手养大的,他也相信显仁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只是他老实,若这次真的被赵家的手,以后。。。。。。
    皇帝面色铁青,他不敢想象。
    老侯爷端起了安公公送来的茶盏,端起来用杯盖轻轻的拂去上面漂浮着的茶叶,低头浅啄一口又放下了。